高速公路建设基本程序根据国家公路工程基本建设程序规定, 大型公路项目建设的基本 程序有公路网规划、工程预可行性研究(土地预报) 、工程可行性研 究、公司组建(章程、融资等) 、初步设计(环评、水保、地质灾害 评估)、特殊项目的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土地报批、招标投标、 合同签署、开工报告报批、变更设计、交工验收、竣工验收、项目后 评估等几个过程上述程序由浅到深、从计划到实施到总结, 是一个系统的、全方 位的过程,作为项目指挥或总经理,我们一般从“工可”或初步设计 开始介入, 前面的过程我们作一些了解, 介入后我们就应深入细致的 工作下面就有关情况向各位作一介绍,不一定全面,也可能有不对 之处,待会我们可以一起探讨一、 公路基本建设程序1、 公路规划:发展目标规划、路网规划2、 公路项目建议书3、 公路可行性研究:工程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4、 公路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5、 工程招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议标6、 公路施工:各项工程施工、工程监理、交竣工验收7、 项目后评估二、 主要工作内容 详见后面所附提纲,后面我给各位提供了公路路网规划、工程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 的工作提纲,各位可作大致了解。
三、 阶段工作的目的与要求(一)工程可行性研究(厅规划处)1、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对项目 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 行性、经济合理性和实施可能性 进行综合性研究论证的工作, 是公路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立项、决策的主要依据2、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按其工作深度分为预可行性研究 和工程可行性研究 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应以项目所在地社会经 济发展规划和公路网规划为依据; 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应以批 准的项目建议书为依据预可行性研究要求通过实地踏勘合调查, 重点研究项目建设的必 要性,并对项目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建设资金、经济效益等进行 必要的分析论证,编制研究报告,作为项目建议书的依据工程可行 性研究要求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 通过必要的测量和地质勘探, 对不 同建设方案从技术、 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 提出推荐方案, 确定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和投资估算, 论证投资效益,编制研究报告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经批准,即成为初步设计必须遵循的依据3、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项目 影响区域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的现状和发展;交通量预测;建设的必 要性;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建设条件;工程环境影响分析;路线方 案和工程情况;方案选定;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经济评价和敏感性 分析;节能分析; 实施安排等。
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内容的具体要求见后附4、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对所有可能的工程建设方 案进行粗略必选论证,筛选出有比较价值的方案(被选方案) ,进一 步作同深度的技术、建设经费、经济效益论证比较二级和以上公路 的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路线方案,必须分别在 1:50000、1:10000或更大比例尺地形图上进行研究5、公路项目建设单位,必须按照交通部关于公路建设前期工作 资质管理的有关规定, 委托持有与所承担公路工程等级相应资格证书 的公路工程勘察设计咨询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工作必须客观、 公正,不应有虚假说 明、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应如实反映研究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保 证报告的科学行性6、项目建议书是在批复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上浓缩而成7、有机会在工可阶段参与前期工作时,应对路线经过区域作较 详细的了解,主要可以从区域地质、地形地貌情况和地方规划、地方 保护区等方面掌握情况,从对今后实施便利的角度做好有关方工作, 尽量减少实施难度, 如技术方面避开滑坡体等、 征迁方面尽可能避开 工作有难度的村镇等 并适当对建设规模加以研究 (如互通设置的位 置、数量等),了解征迁价格等。
二)初步设计(厅建管处)1、初步设计阶段的目的是确定设计方案必须根据批复的可行 性研究报告、测设合同的要求,拟定修建原则,选定设计方案,计算 工程数量和主要材料数量,提出施工方案的意见,编制设计概算,提 供文字说明和图表资料 初步设计文件经审查批复后, 则为订购主要 材料、机具、设备,安排重大科研试验项目,联系征用土地、拆迁, 进行施工准备,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等的依据采用三阶段设计时, 经审查批复的初步设计亦为编制技术设计文 件的依据2、初步设计在选定方案时,应对路线的走向、控制点和方案进行现场核查, 征求沿线地方政府和建设单位意见, 基本落实路线布置 方案,一般应进行纸上定线,赴实地核对,落实并放出必要的控制线 为桩对复杂困难地段的路线、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特大桥、大 桥的位置等, 一般应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同深度、 同精度 的测设工作和方案必选,提出推荐方案3、初步设计应:(1)、选定路线设计方案,基本确定路线位置;(2)、基本查明沿线地质、水文、气候、地震等情况;(3)、基本查明沿线筑路材料的质量、储量、供应量和运输,并 进行原材料、混合料的试验;( 4)、基本确定排水系统与防护工程的位置、路段长度、 结构形 式和尺寸;(5)、基本确定路基标准横断面和路基横断面的设计方案和沿线 路基取土、弃土方案,计算路基土石方数量并进行调配;(6)、基本确定路面设计方案、路面结构类型和主要尺寸;(7)、基本确定特大、大、中桥桥位,设计方案、结构类型和主 要尺寸;(8)、基本确定小桥、涵洞等的位置、结构类型和主要尺寸;(9)、基本确定隧道位置、设计方案、结构类型和主要尺寸;(10)、基本确定路线交叉的位置、形式、结构类型和主要尺寸;(11)、基本确定通道、人行天桥的位置、形式、结构类型和主 要尺寸;( 12)、基本确定交通工程和沿线设施各项工程的位置、类型和 主要尺寸;(13)、基本确定环境保护的内容、措施和方案; (14)、基本确定码头渡口的位置、结构形式和主要尺寸; ( 15)、基本确定占用土地、拆迁建筑物和电力、电讯设施的数 量;(16)、提出需要试验、研究的项目;(17)、初步拟定施工方案;(18)、计算各项工程数量;(19)、计算人工和主要材料、机具、设备的数量;(20)、编制设计概算;(21)、经论证确定分期修建的工程实施方案。
4、初设阶段应注意线位的合理性 (避让地质不良地段) 、涵洞通 道布设是否合理充足、 沿线三改是否合理完善、 地方合理要求是否已 满足、结构形式选择是否妥当等等不管怎么说,初步设计对以后工 程建设的质量、进度、投资控制都至关重要,问题要尽可能在初步设计阶段发现三)技术设计 (厅建管处)1、技术设计应对根据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测设合同的要求,对 重大、复杂的技术问题通过科学试验、专题研究,加深勘探调查和分 析比较,解决初步设计中未解决的问题,落实技术方案,计算工程数 量,提出修正的施工方案,修正设计概算批准后则为编制施工图设 计的依据2、技术设计应根据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测设合同和需要解决的 技术问题,满足下列有关要求:(1)、对初步设计所定方案详加研究,进一步补充和修改 2)、补充必要的地质、 水文、地质和地质钻探资料, 以和土工、 材料、结构或模型试验成果3)、提出科学试验成果、专题报告;(4)、提出修正的施工方案;(5)、编制修正概算四)施工图设计(厅建管处)1、两阶段(或三阶段)施工图设计应根据初步设计(或技术设 计)批复意见、测设合同,进一步对所审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 技术决定加以具体和深化, 最终确定各项工程数量, 提出文字说明和 适应施工需要的图表资料以和施工组织计划,并编制施工图预算。
2、一阶段施工图应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测设合同的 要求,拟定测设合同的要求,确定设计方案和工程数量,提出文字说 明和图表资料以和施工组织计划, 编制施工图预算,满足审批的要求, 适应施工的需要3、施工图设计应:(1)、确定路线具体位置;(2)、确定路基标准横断面和特殊路基横断面,绘制路基超高、 加宽设计图,计算路基土石方数量并进行调配;确定路基取土、弃土 位置,绘制取土坑纵、横断面图;(3)、确定路基路面排水系统与防护工程的结构类型和尺寸, 绘 制相应布置图和结构设计图;(4)确定特殊路基设计的结构类型和尺寸,绘制特殊路基设计 图;(5)确定各路段的路面结构类型和尺寸,绘制路面结构图;(6)、确定特大、大、中桥的位置、孔数计孔径、结构类型和各 部尺寸,绘制结构设计图;(7)、确定小桥、涵洞等的位置、孔数计孔径、结构类型和各部 尺寸,绘制布置图特殊设计的,应绘制特殊设计详图;(8)、确定隧道和其附属设施的形式和尺寸, 绘制布置图和设计 详图;( 9)、确定路线交叉形式、结构类型和各部尺寸, 绘制布置图和 设计详图;( 10)、确定交通工程和沿线设施各项工程的位置、类型和各部 尺寸,绘制布置图和设计详图;(11)、确定环境保护设施的位置、类型和数量,绘制布置图和 设计详图;(12)、确定码头渡口和其他工程的位置、结构形式和尺寸,绘 制相应的布置图和设计详图;(13)、落实沿线筑路材料的质量、储藏量、供应量和运距,绘 制筑路材料运输示意图;(14)、确定征用土地、拆迁建筑物和电力、电讯等的数量;(15)、计算各项工程数量;(16)、提出施工组织计划;(17)、提出人工数量和主要材料、机具、设备的规格和数量;(18)、编制施工图预算。
四、 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需要平行做的一些工作1、在可研(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结束时,要同时 上报土地预报文件,便于土地计划和规划;2、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要进行项目公司的组建,组建项目 公司时,要按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编制公司的有关章程和制度, 明确项目法人,落实资金来源;3、在初步设计阶段,要编制环评报告、水土保持方案、地质灾 害评估等报告,并适时进行评估,以争取工作主动;4、在初设报批后,要对水利占用进行报批;施工图基本完成后 或土地征用范围一经确定,立即进行土地征用、构造物拆迁、林地占 用等的报批工作;五、 项目招标(厅建管处)1、项目招标形式招标可分为公开招标、邀请性招标、 议标等三种形式,为减低工 程造价,一般我们采用竞争性公开招标 对一些工期紧或专业性强的 项目,在报请上级有关方批准后,可采用邀请招标对一些规模小、 技术较简单、时间要求紧迫等的项目,在报请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 可采用议标方式2、招标过程(1)编制资格预审文件资格预审文件(具体可参照范本)主要包括: *项目概述:说明资金来源、项目规模、批准单位和时间,主要 工程量、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项目位置平面图;* 强制性条件:对资格申请人的资质、业绩要求,拟投入主要人 员(特别是项目经理和总工)的业绩、资质要求,对投入主要设备的 要求等;*一般要求:如资金投入、人员设备投入、财务状况、诉讼等*其他说明: 如招标人名称和地址, 资审文件递交时间和地点等;(2)资格审查公告 资审公告(国内招标项目)要求在国家刊物如“中国交通报”和 省内“浙江日报” 上刊登公告(国际招标项目则需在中国日报上刊登 公告)。
公告中应主要明确何时、何地、什么项目准备开工,邀请什 么资质的施工单位于何时、到何地购买资格预审文件等;(2)资格审查申请人应按购得的文件格式填写, 格式不得擅自更改, 否则可作 不响应处理 资格审查分符合性审查和强制性条件审查, 强制性条件 必须完全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