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法研究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法研究 1.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2022-2022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开展规划纲要〔2022-2022年〕?的重大改革工程,其目的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才能强、适应经济社会开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开展道路、建立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效劳,同时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进步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于1998年设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并于1999年开场招生,自开设以来学校非常重视该专本文由论文联盟.Ll.搜集整理业的建立,十几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电子信息行业急需的人才2022年6月,经市级专家组对本校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培养方案进展论证后,该专业被入选校级卓越工程师试点培育方案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的特色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应适应国家经济建立的需要,具备信号检测、信号传输、信息处理、电子系统工程等专业理论知识及检测与仪表、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根底和根本技能,最终具备根底实、口径宽、才能强、素质高卓越工程创新人才才能。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旨在为国家电子信息行业培养造就一批创新精神与理论才能强、适应企业开展需要的优秀工程师,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建立方面应加强理论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建立模块化的理论与理论教学体系和运行机制,同时建立可持续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形式 因此学院按照综合化、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的原那么对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课程体系进展整体优化,要求突出专业定位与特色,形成以信息流信息获娶传输、处理、控制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最终通过电子信息系统设计类型课程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模块整合,专业课程体系构造图如下列图所示在教学体系中的每一个模块都由与专业知识严密相关的课程组成,在理论教学完毕后,还有相应的理论环节进展支撑,加深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每门课程都有相应的专业老师课程组负责,同时邀请电子信息类相关企业参与讨论制定教学方案与内容,包括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的取舍衔接与整合,将企业对所需人才的工程理论才能的要求落实到详细的课程体系及教学环节中,通过校企合作与工程教育完成人才培养其中本专业课程体系中EDA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虚拟仪器技术、微机控制技术、嵌入式系统等课程是本专业的重点建立课程。
3.课程教学与老师科研互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开展要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须与相关企业更严密结合,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所推广的战略性新型产业相关专业中,电子信息工程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相关方向,只有紧跟最新的工程技术开展,培养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卓越工程师人才,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同时高校是科研创新的重要基地,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应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将实际工程工程引入课程教学中,以工程工程驱动教学,将课堂教学与实验室教学严密结合,形成在理论中学习的教学形式,同时将老师科研课题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由老师指导学生在课内理论环节或课外科技活动中完成老师所承当的实际工程,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理论才能与创新意识 4.结语 与国内著名高校相比,我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历史相对较短,专业培养特色不突出;因此还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教学形式进展不断的改革与创新由我系老师申报的天津市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形式的研究与理论已获得立项资助凭着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的契机,同时借鉴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办学经历,结合十二五开展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师资条件,从课程体系改革入手,坚持加强课程建立、教材建立、校企结合理论基地建立等,为社会培养一批能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的高级电子信息工程创新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