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散文阅读:结构类、作用类、好处类题型

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65KB
约5页
文档ID:266784076
散文阅读:结构类、作用类、好处类题型_第1页
1/5

散文阅读:结构类、作用类、好处类题型散文阅读1:结构类答题一、知识积累句子所处位置及其结构上的作用 (1)在文首段:1开篇点题,开门见山2照应题目3总领全文,提挈全篇,提纲挈领 4渲染气氛 5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6设置悬念,制造波澜2) 在文中段:1承上启下(过渡)2总领下文 3总结上文(3) 在文末段:1画龙点晴,点明中心2升华感情,深化主题3照应开头,首尾呼应,结构严谨4言有尽而意无穷人物线.索)人物线.索)1. 线索:起到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的作用物线.、情感线索、游踪线索、3.篇结构特点: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网状结构1起承转合,曲折有致2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3总分得当,层层深入4以小见大5点面结合,以点带面6倒叙、插叙二、高考试卷出现的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结构作用、内容作用)1. 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2. 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3. 简析文章的结构特征或者文章在谋篇布局上有什么特点三、典题示例“窗子”在全文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3分)(09湖北卷《书房的窗 子》答:①窗子是本文的一条重要线索②作者开篇写窗子的功用,接着主要写“我”喜欢北窗的理由,最后具体形象地描绘 想象中北窗的景象。

1. 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8 分)(2008四川卷《我爱水》)答:(1) 一开始写“我爱水",照应了标题,并与文章的结尾相呼应2) 一开始写"我爱水”,可由眼前之水过渡到对故都之水——什刹海的描写,使行 文自然巧妙2. 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6分)(2008江西卷《朦胧的敬意》) 答:1文章采用了 “总-分-总"的结构方式21、2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的心理感受3到10段分写:3、4、5写作者为鲁迅 守灵的所见所感,6到10段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 深远影响11、12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表达敬意,照应标题3. 本文以“雾”为线索,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6分)(2008湖北卷《雾》) 答:1作者开篇说“不喜欢”雾2来到加德满都后,作者开始“喜欢” “欣赏"“赞美"加德满都的雾景3雾引发了作者的理性思考4作者最终“陶醉”在雾景的幻想之中4. 简析本文的结构特征,写成300字左右的文章2007湖南卷《忆刘半农》)答:①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中心,安排材料,叙事写人文章多处出 现了表示时间的词或短语,时间线索十分明显。

在叙述之中,文宰紧紧扣住作者“爱十年 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的思想感情选取材料,组织内容② 结构上前后勾连,环环相扣如文章的标题是“忆刘半农”,文章第一段“这是小峰 出给我的一个题目”,紧扣标题;接下一段,“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又与上段紧密衔 接起来,以后各段大致都如些全文在形式上前后勾连,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而自然③ 前后呼应本文末段与开头互相呼应,各个部分在内容上也呈响应之态如前面谈到 刘半农活泼、勇敢,是一个战士,后面行文中多次照应这一点,并在结尾呼应前面谈到 刘半农的“浅",后面则指出,作为战士,刘半农即使“浅",“却于中国更为有益", 等等5. 仔细体会第三段结尾画线的句子“它来的是那么神速,将我的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 了”回答问题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3分)(2008年北京卷《碧云寺的秋 色》)答:这句话直接触发了作者对秋色的集中描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结构作用6. 文章是围绕“瓷器的意味”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09年重庆卷《瓷 器的意味》)答:1由“现实生活中瓷器的雅"引出话题2追溯瓷器从俗到雅德历史过程3点出做人如瓷器尽自己本色的境界散文阅读2:作用、好处题“作用、好处”题指的是分析某个句子或某个语段在文中的作用,是高考散文阅读 中一道常规题型,而且几乎是必考题。

今年值得关注和期待一、 高考命题方式1. 问考生某个句子或语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 问考生某个句子或语段在文中有什么好处3. 问考生为什么要写某个语段或能不能把某个语段删除二、 答题要领: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去分析三、 典题示例1. 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6分)(08年全国卷1《阳关古道苍凉 美》)答:1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美的赞美,强化了作者的观点和感 情2回应了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呼应2. 作者为什么用了很多笔墨写过去的“大院子里”的生活? (6分)(08年全国卷2《马 樱花》16题)答:1为马樱花的出现作反衬;2为对比马樱花十三年前和如今生活的不同提供环境背 景3突出地表现作者对生活在新时代的充满生机活力的马樱花的热爱赞美3. 为什么作者在文章开头谱写了一盆银杏? (3分)(08福建卷《吟风》)答:1写银杏是为了引出风,从而以有形写无形2以银杏状风,突出风的形象4. 作者在文章开关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09山东卷《记住回家的路》)答:1说明人都有好奇心,肯定了下文人生路途上“去闯荡世界、建功立业、探险猎奇、 觅情寻爱"。

2从自己写起,从现实生活中的走路写起,给人亲切的感受,自然地引出 “人生也如此”5. 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 分)(09全国卷一《彩色的荒漠》)答:第一问:①戈壁滩环绕的恶劣;②戈壁滩色彩的单调;第二问:①为表现石油工人为祖国人民所做的巨大贡献埋下伏笔;②为下文要描写的彩色的建筑物形成鲜明的对比;③先抑后扬,激发读者兴趣6. 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写长白上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回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09全国卷二《岳桦》答:①补充解释旅行中的印象;②为下文描写岳桦进行铺垫7. 第二段里的“仰望中的登攀”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分)(09北京卷《司马祠》)答:1在结构上统领下文,承上启下2表现司马祠的地势由低到高的走向3暗含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8. 本文写“木车的激情”,作者为什么开头用较多笔墨写现代人及其交通工具?请结合原 文作简要分析5分)(09江西卷《木车的激情》)答:引出下文,为下文写“木车的激情"作铺垫:与文中孔子及其弟子乘坐缓慢的木车艰难求索而不知疲倦形成对比,从而突出“木车的激情"的强大和值得信赖。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