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下物理实验题归类(答案)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1.50KB
约11页
文档ID:401367002
八年级下物理实验题归类(答案)_第1页
1/11

八年级下物理实验题归类(答案)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实验探究复习 实验探究内容及考察点 一、重力、弹力与摩擦力 1.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2.探究重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3.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4.二力平衡条件 5.牛顿第一定律 二、压强、浮力 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压强〕 2.探究液体压强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探究气体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 4、大气压强的测量 5.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6.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三、简单机械 1.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2.探究滑轮、滑轮组用力情况与各自特点 3.轮轴与斜面 四、功和机械能 1.滑轮组机械效率 2.斜面机械效率 3.探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滑动摩擦力的影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响因素 匀速拉动物块运动〔便于读数、拉力等于摩擦力〕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控制变量法;实验加理论推导的实验思路 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的条件;控制变量法 ※压力作用效果的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液体压强的特点 浮力的影响因素 ※阿基米德原理 杠杆的平衡条件 压力作用效果的呈现〔观察物体的凹陷程度〕 压强计的使用〔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 控制变量法;液体压强的特点 浮力的影响因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浮力的求解 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测力计的读数 浮力的求解〔两次测力计的示数差〕 实验的步骤〔称小桶重力;空中称物重;水中称读数;称小桶和水的重力〕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力臂的读取〔杠杆程度时读杠杆上的刻度〕 机械效率的理解 ※滑轮组的机械效有用功和总功的求解〔有用功——重力做的功;总功——拉力做的功〕 率 拉力与物体重力的关系〔F=〔G+G动〕/n;n——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 匀速拉动绳子〔便于读出拉力的示数〕 一、力的作用效果 1、小强在学习力的相关知识中,对“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提出了如下一些猜测: ①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②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③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④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间互相作用的面积有关。

上述猜测是否正确,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来进展探究要求写出实验探究的步骤和分析^p 与结论 〔1〕你选择的猜测是 〔填写序号〕 〔2〕实验探究步骤: . 〔3〕分析^p 与结论: . 二、弹簧测力计 1.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下图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钩码质量(g) 指针位置(cm) 0 2 50 3 100 4 150 5 200 6 250 7 300 7.5 400 7.5 (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p 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华作出了如下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2重庆,第16题第〔4〕题)以下图是量筒的测量情形,图l4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图14 3.〔2022江苏无锡,第32题〕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表一 表二 甲弹簧受到的拉力/N O l[来3 4 5 6 :学2 科网ZXXK] 甲弹簧的长度/cm 6.O 9.O 12.0 15.O 18.O 21.O 24.O 乙弹簧受到的拉力/N 乙弹簧的长度/cm O 6.0 l 7.5 2 9.O 3 4 S 6 lO.5 12,0 13.5 15.O (1)分析^p 表一和表二数据可知: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 ②在拉力一样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 (选壤“大\或“小”)。

(2)如下图的A、B两弹簧测力汁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一样,刻度线分布情况一样.那么量程较大的是 (选填“A”或“B”下同)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 测力计. (3)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通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有关 4.〔2022山东济宁,第二卷第11题〕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丽提出如下猜测(见图5)终究谁的猜测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一般用符号△L表示,它等于挂上钩码后皮筋的长度L与皮筋没有挂钩码时的长度L之差,即 △L=L-L 图5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假设干个一样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 (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1 2 3 拉力(钩码总重)F/N 橡皮筋的总长度L/cm 0 4.5 0.5 5.1 0.6 1.0 5.7 1.2 1.5 6.3 2.0 6.9 2.4 2.5 7.5 3.0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L/cm 0 ①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 cm。

 ②请将表格中第3行的数据补充完好 ③要判断小丽的猜测是否正确,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展分析^p 比拟? 答:应对 (选填序号)两行数据进展比拟 ④分析^p 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测是正确的?答: 你是如何分析^p 数据并做出此判断的?请简要写出你的判断根据: 5、〔3分〕如图17所示,把小球从O点沿程度滑杆拉到A点.放开后小球在D点两侧来回振动对小球振动的快慢,小星提出了如下猜测: A.小球振动的快慢与它被拉离O点的间隔 x有关: B.小球振动的快慢与它的质量m有关 〔1〕现有固定支架、弹簧、质量不同的小球、天平、刻度尺等器材为完本钱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 〔2〕小星实验探究的局部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OA间隔 x/cm 小球质量m/g 振动30次所用的时间t/s 1 4 50 30 2 6 50 30 3 8 50 30 表格中的实验数据是验证猜测_______时记录的〔选填“A”或“B”〕 〔3〕分析^p 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 三、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1、某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测物体 物体质量m (kg) 重力G (N) 比值G/m (N/kg) 物体1 0.1 物体2 0.2 物体3 0.3 0.98 1.96 2.94 9.8 9.8 9.8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两个测量工具是: (2)分析^p 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2、下表4是小英同学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时得到的实验数据。

⑴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和 ⑵分析^p 表中实验数据, 得出结论实测物体 物体1 物体2 物体3 是: 物体质量m/Kg 0.1 0.2 0.3 重力 比值G/m G/N N?Kg-1 0.98 9.8 1.96 9.8 2.94 9.8 ⑶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g为9.8N/kg,但经过科学家的准确测量,发如今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下表为各个不同城市的g值大小,观察分析^p 表中提供的数据,答复以下问题: 地点 g值大小 地理纬度 赤道 9.780 0° 广州 9.788 23o06′ 武汉 9.794 30o33′ 上海 9.794 31o12′ 北京 9.801 39o56′ 纽约 9.803 40o40′ 莫斯科 9.816 55o45′ 北极 9.832 90o ①g值一样的城市是 ;g值差异最大的城市是 ②猜测g值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四、二力平衡 1.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⑴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 ▲ 〔填“考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滑轮 力;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 滑轮 ⑵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展如下操作: ▲ 〔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⑶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展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距.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 ▲ 〔答出一条即可〕. 2.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以下图所示。

教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7题图 细线 细线 (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可以________的特点,并通过调整________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改变到以下图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如下图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 〔1〕图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 ; 〔2〕小明选择了图a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 和 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 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拟,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为什么? 4.〔2022四川成都,A卷第26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 (1) 实验装置如图17所示。

实验目的是探究小车在程度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1、F2的关系实验中,小车应该处于 状态 (2) 实验中,通过调整 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 实验中,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用手将小车改变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 _ 5、如图3的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危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