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向乔致庸学习企业.doc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2.50KB
约5页
文档ID:555460168
向乔致庸学习企业.doc_第1页
1/5

向乔致庸学习企业高层换人策略前言:  一篇惊心动魄的创业故事;一曲缠绵凄婉的爱恨长歌;一代彪炳千秋的中华商魂  近日,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在央视1套黄金剧场播出之后,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一代晋商乔致庸的创富传奇让人荡气回肠剧中以中国清朝晚期的社会历史为背景,以祁县乔家第三代人——晋商巨子乔致庸几十年商海打拼和奋斗的故事为中心,记述了乔致庸弃儒经商,主持家业,以“义信利”为本,将事业发展到极致,直至“全国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在中堂的买卖”的盛况通过乔致庸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和在感情上的坎坷波折为托,充分展示出一代奇才不平凡的一生  历史上乔家经营油房、粮房和票号等店铺,当时的经营理念已十分先进和完善,像今天人们已经耳熟能详的分红、股份制、集团化管理、连锁经营、垄断经营、资本运营等新名词,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被乔致庸熟练运用了想想真让我们这些后辈汗颜  非常巧合的是,我当年在山西作业务经理的时候就曾有幸路过乔家大院,但这次看完央视版的电视剧之后,感觉对乔家大院尤其是民族资本家乔致庸的商界人生又有了更深的认识甚至到了今天,乔致庸的很多商业智慧和商业思想都仍然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

并且作为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乔致庸锐意改革的用人机制尤其值得今天的企业人由衷敬佩  案例背景:一场紧急“逼宫”引发的人事震荡  乔致庸在企业用人方面一直是知人善任、用人所长,比如他能大胆地启用一个外姓穷秀才孙茂才来担当师爷,并且在很多时候都听得进去这个怪人的逆耳忠言他还能非常豪爽地把土匪刘黑七也怀柔过来帮他疏通茶路,虽然这个刘老大中途溜号了,但后来果然在关键时刻救了他一命再者他还能把忠诚义士铁信石充当自己的贴身保镖,让一个捡来的穷小子高瑞来帮他放3000匹马这挖人所长、用人所长的胆略在当时的那个时代应该是非常难得的最经典的当数他能够大胆地启用一个“臭跑街的”(相当于今天很多企业的基层业务代表)马荀破格提拔为包头复盛公的“大掌柜”(后来又给了一定股份之后就相当于今天很多企业的董事总经理)这次的破格提拔恐怕即便放到今天也仍然足以称得上是相当惊人的胆略和气魄而之所以能够成就这次破格提拔的原因,居然是缘于原总经理顾天顺大掌柜联合其他两位掌柜的紧急“逼宫”  故事就发生在央视版《乔家大院》的第16集,且看乔致庸是如何不动声色地巧妙平息这次集体辞职事件的,他的处理技巧对今天的企业高层人员管理仍然有着非常宝贵的借鉴意义。

  一、惊闻集体辞号  且说包头复盛公在乔致庸董事长的科学经营下日渐红火起来,但作为联合创业的董事总经理顾天顺大掌柜却感到压力越来越大,总感觉自己的位置岌岌可危不过这也难怪,自古就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店里的经营业绩虽然不错,但大家都知道那是乔东家亲自给带起来的,时间长了店里的伙计凡事就只认董事长,而不再认他这个总经理了那么伴随着他的权力被逐渐地架空(这可能并非乔东家的本意,但下面的员工可就此都会一边倒),顾大掌柜的地位也就逐渐动摇了如果照这样听任这种微妙的导向发展下去,自己迟早有一天也会黯然离去  不行,顾大掌柜当然不干他要给乔董事长恰当地提个醒,让老板还能重新意识到他在这个公司的分量于是他非常精明地联合二掌柜和三掌柜一起给老板递交辞呈这样的话,一个刚刚稳定的公司一下子走了一个总经理外带两个副总经理,那么他乔老板肯定会高度重视,从而必然会重新审视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可以客观地说,顾大掌柜在感觉自己即将失意的时候,没有单独一个人去闹,而是选择拉上两个副总联合出击,来适当地给老板敲敲边鼓,还算是非常有策略的如果老板确实爱惜他们三个优秀人才,就必然会立马明白三位掌柜的真实用意的 然而,他们遭遇的恰恰是韬略过人的乔致庸,那么事情自然就没那么便宜了……  二、快速稳定大局  果然,乔老板一听说三位老总集体辞职,后来又带动了一批伙计也跟着辞职,就马上意识到事态非同小可。

如果仅仅是个别人辞职,可能还可以理解为是待遇问题,人员流动很正常而一旦集体辞职,就意味着极大的人事震荡而这人事震荡的背后则恰恰是巨大的企业经营风险这一点对于一个刚刚步入平稳的企业来讲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隔壁的老对头达盛昌的邱老板极有可能会趁火打劫,一举灭了他的复盛公  于是,有两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摆在了乔致庸面前:如果答应了大家的要求,而让大家不再闹辞职,则极有可能造成大家的得寸进尺,并且会认为乔老板非常软弱,以后还会变着其他法子来继续要挟相反如果坚持不答应大家的要求,而是同意大家的辞职,那么这帮人会马上投奔到隔壁的达盛昌去,试想连核心经营团队都没有了,复盛公跟对手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所以接下来便会有无尽的隐患等在后头  怎么办?乔致庸思来想去,先稳定大局再说顾大掌柜闹得最凶,那么就先让他先暂时休养一下但乔老板并没有明确地说完全同意他离职,而是采用暂时缓和的办法让他回去休养等通知,然后由乔老板自己代理大掌柜,亲自处理大批伙计辞号的事情  乔老板毕竟是公司的最高领导,他的亲自出面,不光是能直接拍板作出很多有利于员工的决策,更重要的是显示出了一个公司老板对员工心声的真正在乎和关怀于是有很多原本无意真正辞职而仅想借此跟风要挟的员工也便不再闹了。

而乔老板呢,这时候则刚好可以顺势查探很多真相局势总算是暂时稳定住了……  三、物色替补人选  就在乔致庸明查暗访的时候,他突然又遇到了一个来辞职的伙计,这个伙计的大胆直言终于揭示了员工集体辞职的真相也刚好让乔老板找到了标本兼治的人事改革手段《乔家大院》的剧本是这样描述的: 当夜复字号最能干的伙计马荀也来向致庸要求辞号致庸十分欣赏马荀的能力,见他也要走,不由得纳闷,问能干的人为什么都要走得到的解释说这是惯例,徒弟满师后都要离开,因为别处给的薪金更高致庸又纳闷掌柜的为什么没人辞号回答是掌柜的在生意里顶着一份身股,不但平日里拿薪金,到了四年账期还可以领一份红利致庸问马荀,若是他是复字号的大掌柜,这生意该怎么做?马荀以为他是在说玩笑话,告诉他自己若是复字号的大掌柜,要把生意做出包头,做到蒙古大草原上去,用草原上的牛马和内地布匹铁器和日用品做交易,这样牧民既能得到便利,内地也能得到蒙古的牛马与皮张  从上面的这段描述我们不难推导得出这样几点结论:  第一,乔致庸平时对员工基本上还是比较关注的,尤其是比较优秀的员工他作为最高级别的董事长,心里也是大概有个数的否则的话,如果乔老板对马荀的能力没有一个事先的了解作铺垫,那么后面单纯地听马荀在异想天开地描绘战略构想的时候便会显得非常滑稽。

而他乔致庸单单听一个业务员在随便“胡吹”几句便能破格提拔其为总经理,便会显得他用人太过随意  第二,正在整个公司从上到下都在闹集体辞职,搅得乔致庸焦头烂额的紧要关口,这时候有个最基层的业务员来辞职,屁大的一点事情,他作为日理万机的最高领导,他完全可以不管而是推给总裁助理孙茂才给他例行公事地做个“离职访谈”即可但乔老板并没有简单烦躁地批示同意还是不同意,而是能非常冷静地听取来自基层的最真实心声否则,即便是马荀再敢于直言,如果遇到一个暴躁的老板,也肯定不会如此认真地听马荀胡言乱语的  第三,在员工面前,乔致庸非常能够自降身份,知之为知之,展现出了他作为一个大老板非常平和的一面(很多真正的高人往往是最为平易近人的)他先问伙计们为什么辞职,回答说是工资低;又马上紧跟着问掌柜的为什么不辞职,则回答因为有股份紧接着又引申出乔致庸的大胆创新,马上问“如果你当总经理会有什么构想”,于是才有了马荀的一番描绘试想如果乔老板问完辞职原因之后很“官腔”地打发马荀说“这件事我知道了,你先下去罢”那么下面也就没戏了  一番考量之后,乔致庸感觉马荀这小伙儿果然是个可塑之材,于是一个总经理的替补人选逐渐浮出水面……  四、严查违规证据  物色到了总经理的替补人选,乔董事长心里总算稍微有了底。

于是就像今天的企业高管离职都要做离任审计一样,他也要理所当然地审查一下顾总经理的“干净”程度  果不其然,就像今天的企业高管离任审计时十有八九会出事一样,顾大掌柜身上也果然不太“干净”这个结果其实应该是乔老板在刚开始就意料之中的事情我猜想他唯一没有料到的可能是没想到顾总经理居然会有这么多违规内容什么滥用私人、贪污公款、违规嫖娼、私捧戏子等等于是他不动声色,悄悄地安排人把这些确凿证据都牢牢抓好  最让人敬佩的是,乔老板在看到顾总经理身上有这么多违规劣迹之后,却并没有立马动火,怒发冲冠地让他立马走人这不能不说是乔致庸的涵养过人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老顾跟了他很多年,年龄上又相当于他的父辈,还曾经为前期奠定复盛公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时候如果他乔致庸亲手把顾大掌柜开掉,则会显得他手太黑,这样会让很多当年跟他打天下的老英雄倍感寒心  于是,精明的乔老板当然不能自己亲自下手,他要赶紧扶植新人上马,然后可以名正言顺地借刀杀人……  五、扶植新人上马  乔老板看中了马荀堪当总经理的重任,于是便赶紧找了一个恰当的机会非常隆重地宣读了任命通知书  这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难道除了马荀这个“臭跑街的”业务员之外,偌大一个复盛公就真的没有其他任何合适人选了吗?这一点在电视上没有特别介绍还有别人,但我推断凭乔致庸的广纳贤才惯例来看,公司肯定还有很多高明之士。

  那么现在问题就出来了,为什么乔致庸仅仅是一次在野地里偶然听了一个优秀业务员异想天开的“胡吹”之后,就铁定了要力排众议破格提拔他做总经理呢?这里面恐怕自然还有他更深层次的用人之道  我们不妨先做这样一个设想,按理说一个公司的总经理离职,通常情况下都自然是由副总经理继任而这次刚好赶上总经理和两位副总一起辞职,那么完全可以调其他分公司经理(其他分店掌柜)来继任这本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如果这样一来,就等于给人以明显的“论资排辈”用人规律了那么店里一些有理想、有抱负而尚未“熬”成至少是分店掌柜的优秀员工,便会感觉到自己的前途还很渺茫,极有可能会继续加速离职  再作另一个设想,既然包头复盛公是当年创始人乔贵发一手创办的企业,精明的乔致庸自然对爷爷一手打下的基业经营应该是万般谨慎的,但他为什么没有从山西祁县老家叫来乔家的自己人来经营呢?或是从老丈人陆大可那里推荐一个掌柜的过来呢?这样刚好还可以借此机会强化一下乔家和陆家的家族姻亲捆绑效果啊,用最大的诚意来换取老丈人对女婿的支持啊(因为此时的乔家财富不如陆家,联合捆绑对乔家应该更有利)我推测这样一来,可能会让其他各分店尚未辞职的掌柜的看了寒心企业就是你一家在独揽大权,那么我们还凭什么给你卖命?再者,大老远从山西叫来的新掌柜,大家能否听他的使唤还不一定呢。

  既然从其他分店掌柜中选拔一个不行,从山西祁县总部叫自家人过来掌管也不行,于是,乔董事长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从最基层破格提拔一个优秀业务员上来,此举给公司所有员工的公平海选晋升起到了非常宝贵的正面示范作用意思是对任何现有员工,不分出身背景,不讲职位高低,无论谁有能耐,都有机会直接晋升试想,这样的晋升激励机制,怎能不极大地发挥优秀员工的潜力呢?  俗话说:“扶上马还要送一程”乔老板既然大胆启用一个基层业务员来担任公司总经理所以就当然要给他撑腰,要帮他树立威信于是才有了乔致庸非常正式地宣读任命书,也有了对马荀非常真诚的一次跪拜后来,乔老板还大刀阔斧地重修店规,开创性地给所有伙计也顶一份身股同时鼓励马荀将复字号的生意做到蒙古大草原上去  这两件事震动了复字号内外,也震动了整个包头商界其实也是此时才开始正式奠定了复字号“义信利”的正面形象和行业标准制定者的领头羊地位二十八岁的马荀深为乔老板的知遇。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