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张美芳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文木类型理论由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领军人物卡塔琳娜•莱思(K. Reiss)在 《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1971) —书中提出,其0的是要建立一个全面的、 客观的翻译批评与评估模式莱思根据功能语言学家卡尔•布勒(K.Btihler)的 语言功能三分法,建议把文本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即信息型、表情型和操作型, 并阐述了各种文本类型与翻译策略的总体关系本文在回顾文本类型理论并追溯 其理论根源的同时,引入其他学者提出的相关观点,并以笔者在澳门大学的翻 译教学中运用该理论指导课堂实践的经验,探讨如何区分文本类型及其功能、如 何根据不同的文本功能、翻译目的、目标读者等因素,制定翻译策略及制作不同 的目标文本关键词:文本类型;文本功能;翻译B的;翻译策略;:张美芳,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教授、生导师,学术方向: 翻译理论与实践、媒体翻译研究、文本类型学、语篇分析2013-06-01基金:澳门大学委员会资助之跨年度研究项目“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理论及应 用” (RC. Ref. no. MYRG103Y1-L2) -FSH12-ZMF 的阶段性成果Received: 2013-06-011序言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卡塔琳娜•莱思(K. Reiss 1923-)在《翻译批评: 潜力与制约》(1971/2000) —书中首次引入了功能语言理论,并提出了文木类 型与语言功能及翻译策略的关系。
她提出该理论的主要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全面 的、客观的翻译批评和评估模式由于该书是德语,书中提出的评估模式一直未 能在徳语地区以外引起反响直到2000年,该书的英文版由英国圣杰伦出版公 司(St. Jerome Publishing)出版,2004年再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在中国大 陆地区发行,莱思提出的文木类型学和翻译评估模式随即在全世界迅速传播我们在《中W期刊全文数据库》用关键词“文本类型”进行搜索,得到523条结果, 即是说,在该数据库里一搜就能搜到523篇与文木类型相关的文章这足以说明 莱思的文本类型理论在我国广为传播和广被应用莱思的文本类型学究竟有什么特点、优点,能吸引那么多人对它感兴趣呢?曼迪 (Munday, 2012:115)总结了莱思文本类型理论的两个要点:一是莱思所提出的 对等概念是建立在整个文本的交际功能之上;一是其提法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莱 思的文木分类以卡尔•布勒(K. Btihler)的语言功能三分法作为理论基础,而 不是经验式、随想式的尝试正因为如此,莱思的文本类型理论成为她的学生弗 米尔(11. Vermeer)后来提出的“目的论”的基础不过,也有不少读者在划分文本类型和功能时感到迷茫,因而对该理论提出了 种种质疑。
文本功能该如何划分?文本类型理论能否为翻译、尤其是英汉翻译的 质量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木文以这些问题为出发点,在回顾文木类型理论并追溯 其理论根源的同时,引入其他学者提出的相关观点,并以笔者在澳门大学翻译 教学中运用该理论指导课堂实践的经验,探讨如何区分文本类型及其功能、如何 根据不同的文本功能、翻译目的、目标读者等因素,指导学生决定翻译策略及制 作不同的目标文木希望木文研究能抛砖引玉,引发对此论题更多的探讨2文本类型理论及其基础如上所述,莱思的文本类型学理论基础是德国心理学家、功能语言学家卡尔•布 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也即是语言功能三分法(见图1)该工具模式包含四 个组成因素:(1)符号(sign) ; (2)语境(context) ; (3)说话者(speaker); (4)受话者(addressee)在文本中,符号即语言,其功能产生于它和其它因 素之间的关系例如,符号与语境(即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为“表现” (representational)关系;符号与说话者之间是“表情” (expressive)关系; 符号与受话者之间是“感染” (appellative)的关系布勒根据该语言工具模 式中的成分及其之间的关系,确认了语言的三种功能: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表情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和感染功能(appellative function)(见 Munday, 2001:199) oContextl (语境)J图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论模式 布勒的语言功能理论在语言学界影响甚广,后来不少语言学者的理论中都有其 影子,如雅可布逊(R. Jacobson)的语言功能理论(1959:1960)、韩礼德 (M.A.K. Halliday)提出的三个语言纯理功能(1973)和纽马克(P. Newmark)的“语言功能及文本类型”(1988)等。
莱思以这个被广泛认可的语言功能模式 为棊础,建议根据文本的主要功能把所有文本划分为三种类型:信息型 (informative)、表情型(expressive)和操作型(operative)她还逮议了 另一种突型,即视听媒体突型(audiomedial texts)不过,第四种并非域于 语言功能,而是使用的形式,与前面三种类型并非同一性质,因此很少被人引 用,也因此不在本文所讨论的范围图2文本类型的功能特点及其跟翻译方法之间的联系(根据Mimday,2001:74) 从图表2可看到,莱思不仅将文本分为三大类型,还阐述了各种文本类型与翻 译方法的总体关系该模式的特别之处是以翻译为焦点,对文本的分类,对语言 功能、语言特点、交际情景和信息焦点等等的分析,都是为翻译策略寻求理据 根据莱思的观点(2000:30-48),信息型文木主要是表现事实、信息、知识、观 点等,其语言特点是逻辑性较强,文本的焦点是内容而不是形式;翻译时应以简 朴明丫的白话文传递与原文相同的概念与信息表情型文本用于表达信息发送考 对人对物的情感和态度,其语言具有美学的特征,侧重点是信息发送者及其发 送的形式表情型文本的翻译应采用仿效法,以使译文忠实于原作者或原文。
操 作型文木旨在感染或说服读者并使其釆取某种行动,以读者和效果为导向,其 语言形式通常具有对话的性质,关注点是信息的接受者及对他们的感染作用翻 译操作型文本时,可用编译或适应性的方法以达到感染读者的目的莱思曾举例说明哪些文本属于她所说的三种类型,后来切斯特曼(Chcstcrman) 用图表描绘了她的文本分类(见图3)从该图看来,参考用书是最典型的信息 性文木,诗歌最具表情功能,广告则是最具感染力的类型在参考书、诗歌和广 告三者之间,还有一些具多重功能的文本类型,例如人物传记可能是信息性与 表情性兼备的类型,布道则是既有信息性又具感染力的多功能文本类型虽然不 少文本具备多种功能,但是它们总是有主有次的莱思(1977/89:109)认为, 翻译方法应因文本类型的不同而不同曼迪指出,“莱思理论的重要之处是,它 超越了纯语言的层面、超越了纸上的文字及其意义,把视野拓宽到翻译的交际目 的” (Munday, 2001:76)I nform ative 信息型referencework参考用书report辨告lecture 讲座operating instructions操作措tourist brochurebiography旅游手册sermon传记official soeechnciai sp布道play戏剧KFpoem诗歌satire讽刺小品electoral sr 竞选演iadvert:广APFExpressive 表情型阁3莱思的文本类型与文本种类(根据Chesterman,1989:105) 下载原阁诺德(Nord 1997:9)称赞莱思的文本类型理论颇具里程碑意义。
原因何在?因为 在此之前,人们讨论翻译的时候总是要求对等的标准,而根据莱思的文木类型 论,翻译的功能优先于对等论的标准翻译批评家不再依赖对原文特征的分析, 而是要根据翻译的环境来判断译文是否具冇特定的功能诺德也基本上认同布勒 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将文本功能分为三大类,即指称功能、表情功能和感染功 能对于文本的表情功能,诺徳的解释似乎比莱思进了一步在莱思的文本类型 中,表情功能只限于文学作品或诗歌的美学方面,而在诺德的模式中,表情功能可出现在任何文本类型中,指的是发话者通过语言表达对人与事物的情感与 态度诺德还创造性地把感染功能进一步分为直接感染(direct appellative) > 间接感染(indirect appellative)和韵文感染(poetic appellative)三个子功能(见图4)图4诺德的翻译文本功能分类(2001) 根据诺德的说法,文木的直接感染功能通常由祈使句或反问句来表现,间接功 能则是通过表现指称功能或表情功能的语言或文体手段来实现的文本的韵文感 染功能,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散文诗歌的形式来实现感染的功能在我们的译例 分析中,我们也会将诺徳的分类运用其中。
3文本功能理论在翻译研宄的应用把莱思的文本功能理论应用于翻译教学与研究,首要的问题是如何根据文本的 功能来划分文本类型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地区分文本的功能呢?不同的学者有 不同的分类方法我们认为,莱思根据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为基础的分类方 法是可行的也即是,根据文本的主要交际功能来划分文本类型系统功能语言 学家韩礼德指出,“布勒的语言功能三分法源于帕拉图(Mato)关于第一人 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概念模式……这样的分类实际上是在构建一个超语言 的概念框架,即从语言的外部看语言的功能,以此来解释人们使用语言的不同 方式在这样的语言功能模式中,语言功能跟语言使用是同义词 (Halliday&Hasan, 1985:15-7)所谓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概念,即是说,在语言使用中,表达“主 观的”、以“我”为中心的为表情,例如:“T love you.";呼吁听者反应和行 动、对象是“你”的为感染,例如:“Come and help me. ” ;展现或描述客观事 实、以“它”(即事件、事实)为中心的为表现/指称,例如:“He is helping the old lady. ”韩礼德的对布勒语言功能三分法的观察及以上示例让我们看到,由雅可布逊后 来添加的“诗学功能”和“元语言功能”,实属语言本身(即内部)的功能,而不像布勒模式那样从语言的外部看语言的功能。
换句话说,在莱思的模式中, 语言和文本的信息、表情和感染三大功能跟语言使用是同义词,而语言的诗学功 能和元语言功能是语言本身具有的特质,跟语言使用并非同义词,两者的性质 是不一样的因此,翻译的文木分析实际上是对语言在某个语境中的使用功能进 行分析,并根据预定的功能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我们在澳门大学的翻译教学中,引入丫莱思的文本类型理论及诺德在此棊础上 发展的文本功能分类模式,并借用了上述的“我、你、它”的概念,指导学生对翻译的文本功能及其特点进行分析,以探讨文本功能理论是否有助于译者的翻 译决策或解释翻译中的一些问题3.1信息型文本参考书和报告类的文本是典型的信息型文本,因此我们以温家宝2013年所做的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部分篇章为例温总理回顾了我国在过去五年中的工作及取得 的成就(见例1)例1.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 不平凡的五年我们冇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从26. 6万亿元增加到51. 9万亿元,跃升到世界第二位译文:The past five years since the First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