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油库加油站爆炸气体和火灾危险环境及区域划分

一招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19KB
约5页
文档ID:195551974
油库加油站爆炸气体和火灾危险环境及区域划分_第1页
1/5

油库加油站爆炸气体和火灾危险环境及区域划分  划分爆炸危险区域的意义在于,确定易燃油品设备周围可能存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范围,要求布置在这一区域内的电气设备具有防爆功能,使可能出现的明火或火花避开这一区域为了对防爆电气提出不同程度的防爆要求,将爆炸危险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一、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环境及区域划分   对于生产、加工、处理、转运或储存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称为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环境   1.在大气条件下,有可能出现易燃气体、易燃液体的蒸气或薄雾等易燃物质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闪点低于或等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的蒸气或薄雾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3.在物料操作温度高于可燃液体闪点的情况下,可燃液体有可能泄漏时,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一)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分区   爆炸性环境的分区是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确定的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CB 50058)将爆炸性气体环境划分为三级危险区域,见表3—1   (二)危险物质释放源   可释放出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物质所在位置或地点称为危险物质释放源。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CB 50058)将危险物质释放源分为三级   1.连续级释放源预计会长期释放或短期频繁释放易燃物质的释放源类似下列情况的,可划为连续级释放源   (1)没有用惰性气体覆盖的固定顶储罐及卧式储罐中的易燃液体的表面;   (2)油水分离器等直接与空气接触的易燃液体的表面;   (3)经常或长期向空间释放易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蒸气的自由排气孔或其他孔口(如易燃液体储罐的通气孔、盛装易燃液体的油罐车的灌装口等)   2.第一级释放源预计正常运行时会周期或偶尔释放易燃物质的释放源类似下列情况的,划为第一级释放源   (1)正常运行时会释放易燃物质的泵、压缩机和阀门的密封处   (2)正常运行时会向空间释放易燃物质,安装在储有易燃液体的容器上的排水系统   (3)正常运行时会向空间释放易燃物质的取样点   3.第二级释放源预计正常运行时不会释放易燃物质,即使释放也仅是偶尔短时释放易燃物质的释放源类似下列情况的,划为第二级释放源   (1)正常运行时不能释放易燃物质的泵、压缩机和阀门的密封处 (2)正常运行时不能释放易燃物质的法兰、连接件和能拆卸的管道接头。

  (3)正常运行时不能释放易燃物质的安全阀、排气孔或其他孔口   (三)危险物质释放源与爆炸危险区域的关系   爆炸危险区域与释放源密切相关可按下列危险物质释放源的级别划分爆炸危险区域   1.存在连续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0区   2.存在第一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1区   3.存在第二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2区   (四)通风条件与爆炸危险区域的关系   1.当通风良好时,应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当通风不良时,应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2.局部机械通风在降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浓度方面比自然通风和一般机械通风更为有效时,可采用局部机械通风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3.在障碍物、凹坑和死角处,应局部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利用堤、墙等障碍物,限制比空气重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扩散,可缩小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   二、火灾危险环境区域划分   划分火灾危险区域的意义在于,要求布置在这一区域内的电气设备具有一定的防护功能以及采取其他适当的防火措施根据可燃物质的特性,将火灾危险环境划分为3个区域,是为了对电气设备提出适当的防护要求   (一)火灾危险环境   对于生产、加工、处理、转运或储存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火灾危险物质的环境,称为火灾危险环境。

在火灾危险环境中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可燃物质有四种:   1.可燃液体:如柴油、润滑油、变压器油、重油等   2.可燃粉尘:如铝粉、焦炭粉、煤粉、面粉、合成树脂粉等   3.固体状可燃物质:如煤、焦炭、木材等   4.可燃纤维:如棉花纤维、麻纤维、丝纤维、毛纤维、木质纤维、合成纤维等   (二)火灾危险区域划分   根据火灾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危险程度及物质状态的不同,《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CB 50058)将火灾危险环境划分为3个危险区域,见表3—2   《石油库设计规范》中应将下列区域划分为火灾危险区域   1.可燃液体设备   2.可燃液体(即乙B和丙类液体)油罐组   3.桶装可燃液体库房   4.设置有可燃液体设备的房间 !--内容关联投票--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