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研究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1,引言,引言2,理论背景,理论背景3,形成过程,形成过程4,有关研究,有关研究5,教育实践,教育实践 ■ 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二二 0 0 九九 年年 三三 月月1,引,引 言言§三观与三观教育§世界观(社会世界观、自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科学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从“观”到“价值观”……§社会的、个体的观念,均与价值观有关§【一切哲学的观点,在某种意义上,都是某种价值观§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主流价值观,§应然 Vs. 实然§军人核心价值观: 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职业价值观;教师? ■ 主流价值观:主流价值观:14项:项: 自我观、法制观、审美观、亲情观、 公正观、国家观、友情观、健康观、 群体观、财富观、生态观、人权观、 集体观、关爱观 ■ 从普遍、社会、个体三重意义评定的相关关系从普遍、社会、个体三重意义评定的相关关系§仅在普遍意义评定与个体意义评定之间有显著意义相关 据此,可以从其中的一种评定推测另一种评定。
§同时表明: 普遍意义的一般性评定其实没有涵盖社会性意义, 而价值观的社会性意义恰是教育强调的重点 ■ 表表3 3 1414项主流价主流价值观评定均分在三种意定均分在三种意义上的相关分析上的相关分析 普遍意义 个人意义社会意义 0.205 -0.284个人意义 0.801**14项主流价值观在项主流价值观在“ “个体个体个体个体- -社会社会社会社会” ”维度上的分布维度上的分布维度上的分布维度上的分布:: §个体性取向: 健康观、自我观、亲情观、财富观、审美观健康观、自我观、亲情观、财富观、审美观§其中,健康观、自我观健康观、自我观 更突出;§社会性取向: 群体观、生态关、集体观、法制观、国家观群体观、生态关、集体观、法制观、国家观§其中,国家观、法制观、集体观国家观、法制观、集体观 更突出;§兼具个体/社会两种价值取向: 人权观、友情观、公正观、关爱观人权观、友情观、公正观、关爱观 ■ 对相应的消极价值观念对相应的消极价值观念:社会上是否社会上是否 “存在存在 ”? 自己是否自己是否 “认同认同 ”?§绝大多认为社会上是绝大多认为社会上是“存在存在”的;的; 价值观教育的社会环境不容乐观社会环境不容乐观。
§“不认同不认同”存在较大差异:存在较大差异:§“不认同”达80%以上是消极的亲情观、群体观、生态消极的亲情观、群体观、生态观、人权观观、人权观;§“不认同”仅55%是关爱观关爱观;即有44.6%的青少年被试认为“人人忙着自己的事,顾不上去关心和帮助别人”§其他,在两者之间§价值观教育任重道远,任重道远,且应该有一定的侧重点侧重点 ■ §社会上是否“存在”?绝大部分认为存在,在94.2%至98.6%之间§自己是否“认同”?有较大的差异§不认同百分比高达80% 以上的有消极的亲情观、群体观、生态观、人权观;§不认同百分比低于60%的有消极的关爱观;§其它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尤其,消极关爱观最低,仅55.4%; ■ 2,理论背景,理论背景【【从两则考试说起从两则考试说起】】考试一:美国考试一:美国 考美国西医执照,最难的部分是做医德题有题为证: 题目一,题目一,有车祸患者,重伤,大量内出血,血压骤降,紧需输血才能挽回生命此时,病人的意识清醒,拒绝输血因为他的信仰不允许他接受输血这种医疗手段请问,给不给他输血? 我毫不犹豫地选择输血,我把你的命救了回来,难道你还有怨言? 结果,结果,标准答案说:错! 解释说,美国医学伦理第一大支柱就是“自主性”。
什么是自主性呢?就是尊重病人所有的决定 题目二,题目二,怀疑病人患了艾滋病,问病人的性取向时,应该怎么问? 我想,老美一贯的作风是有话直说于是,选了一个直截了当的答案:“你是同性恋者吗? ” 结果,结果,还是错! 我不服,去找美国医生 他反问我:“你问 ‘你是同性恋者吗’ 的时候,潜意识里是不是认为同性恋者有病、不正常?” 他又问我:“你为什么不问 ‘你是异性恋者’ 吗 ? ” ■ 2,理论背景,理论背景【【从两则考试说起从两则考试说起】】考试二:加拿大考试二:加拿大 有朋友相告,加拿大最大的一家电器零售商正在招聘,我径自 找上门去不过,大公司有大公司的规矩,要进入这家公司必需先通过 一个职业道德测试我拿起笔来,一蹴而就 谁知第2天被告知:测试没有通过怎么可能呢?我急急找到一位老移民咨询,不问则已,一问才感叹文化竟然天差地 别 在这次测试中,第一道题是这样的:你在以往若干年的工作中,有 没有未经许可拿过公司的东西回家?§A:从没有;§B:价值不超过5元;§C:价值不超过20元;§D:价值不超过100元。
在单位工作怎么可能从没拿过公司的东西回家呢?所以选项A肯定是陷阱,选了才表示这人不老实,因此我选B,毫不犹豫 ■2,理论背景,理论背景【【从两则考试说起从两则考试说起】】文化文化考试二:加拿大(续)考试二:加拿大(续) 第二题:你的一名同事拿了公司的一元钱而没有申报,你认为老板以下做法是否合适?§A:批评;§B:阻止其提升或给予其降职;§C:开除;§D:起诉该员工 按我自己的想法,选择A和B还属可理解,选择C就已经过分了,D是不考虑的但我知道加拿大人可能更看重这样的事情,于是昧着良心选了C 第三题:你在商店买了东西回家,一看营业员少收了你一元钱,你会开车回去还给他吗?(开车的费用超过一元)我当时认为这也是个陷阱,真有人会于这样的事情吗?那不是中国人说的被钱撑糊涂了吗?于是选不会,当时还被自己的真诚很是感动了一番 结果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第一题绝对不能选拿过第一题绝对不能选拿过;第二题应该是起诉第二题应该是起诉(在加拿大,即使是拿公司的文件回家去加班,也必须事先经过主管的同意,否则性质就很严重,属于偷窃,公司就完全应该起诉,更何况是一元钱的现金了);第三题应该是还回去第三题应该是还回去。
■2,理论背景,理论背景§西方,道德教育传统为极权主义取向一个宗教机构或一个政治组织根西方,道德教育传统为极权主义取向一个宗教机构或一个政治组织根据据“上帝上帝”或某一权威人士所判断的好坏来规定行为准则一旦被规定或某一权威人士所判断的好坏来规定行为准则一旦被规定了的准则是无可置疑的、必须恪守的了的准则是无可置疑的、必须恪守的§—— 戒律、教条、灌输、说教戒律、教条、灌输、说教§我国,道德教育传统为推崇圣人、德政不分取向强调遵守圣贤之道,我国,道德教育传统为推崇圣人、德政不分取向强调遵守圣贤之道,听从政府即上司推行的道德规范、道德教诲及道德仲裁听从政府即上司推行的道德规范、道德教诲及道德仲裁§马克思一个观点:马克思一个观点:“共产主义者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共产主义者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共产共产主义者根本不进行任何道德说教主义者根本不进行任何道德说教 §马克思主张的是人们的马克思主张的是人们的“相互教育相互教育”每个人既是道德教育的对象也是每个人既是道德教育的对象也是道德教育的主体道德教育的主体§马克思认为,合理的社会或国家应该是马克思认为,合理的社会或国家应该是“相互教育的自由人联合体。
相互教育的自由人联合体 ■2,理论背景,理论背景◎◎ 价值观辨析学派;价值观辨析理论价值观辨析学派;价值观辨析理论 【values clarification】◎产生背景: 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如前面的两则考试 ◎代表人物:拉斯(L.Raths)、西蒙(S.Simon)、哈明(M.Harmin)◎◎ 主要观点:主要观点: ● 一个人价值观形成, 是个体对(道德)观念赋值即赋予其社会/个人意义的结果; ●心理学分析: 价值观具有知、情、意、行诸方面的特征 ● 青少年学生的问题行为,除了可能受情绪智力的影响、 更是无正确价值观导向或价值观模糊混沌造成; ● 通过价值观辨析和赋值策略,能使人知晓价值观状况,促进人的道 德发展 ■3,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观观”→“×价值观价值观”;; “道德观道德观”→“道德价值观道德价值观”;;◎ 赋值赋值过程◎◎ 价值观形成过程价值观形成过程 ::(1)自主地选择;(2)有选择范围的选择;(3)考虑了每一选择后果之后的选择;【选择】(4)喜欢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5)愿意公开这个选择与人分享; 【 赞赏】(6)按这一选择行动; (7)形成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
【行动】■3,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道德价值指征 只通过了部分子过程的状况: ——量的程度的反映§◎◎ 道德价值取向 具有倾向性(思考、感受、行动趋向): ——质的方向的表现 ■ 4,有关研究,有关研究(一)公益劳动价值观研究(一)公益劳动价值观研究◎ 情境故事情境故事 ::义务植树、帮军属打扫卫生、 雪后扫雪、小区卫生大扫除◎反应项目反应项目 ::§是否自主决定? §是否存在几种行为选择?§是否知道每一行为的后果?§是否在选择/行动之后感到愉悦?§是否与人分享愉悦?§是否真的去行动?§行动能否持之以恒? ■公益劳动价值观研究(续)公益劳动价值观研究(续) 结结 果果 :: 我国儿童§6.5岁 已出现公益劳动的意识,情感体验的反应尤为突出§7.5 - 8.5岁 认识到公益劳动的重要性,对成人约束能做出恰当评价; 但尚未能重视行为者的意向、不能摆脱行为的客观后果。
§9.5岁 基本形成公益劳动价值观§形成公益劳动价值观重大变化在7.5 - 9.5岁◎◎ 见:见:《《青少年主流价值观:心理学探索青少年主流价值观:心理学探索》》,,p180 -190 ■(二)诚信价值观研究(二)诚信价值观研究 预调查预调查 ::◎ 对诚信一词词义的认知和把握【被试范围】◎ 生活中常面临的诚信问题/事件【编撰故事依据】§诚实、守信各二个故事; 【委托阅卷,面临嘉奖;归还借钱,代购书籍】§有诱因、无诱因二种背景§一般投射、角色投射二种情境◎ 诚信价值观者的特征、影响因素【未用】§考察“认知判断”、“内心体验”、“情感分享”、“行为倾向”五项指征 ■诚信价值观研究(续)诚信价值观研究(续)§投射性情境故事之一投射性情境故事之一 ::“面临嘉奖面临嘉奖”§ 周末放学后,张继林独自一人回家走近一个人工湖周末放学后,张继林独自一人回家走近一个人工湖的时候,他突然听到小孩的尖叫声张继林朝着叫声奔去,的时候,他突然听到小孩的尖叫声张继林朝着叫声奔去,看到有个小孩掉在水中张继林马上脱衣服要去救,但已看到有个小孩掉在水中。
张继林马上脱衣服要去救,但已有一个年轻民工抢先一步跳入水中将小孩拉到了岸上当有一个年轻民工抢先一步跳入水中将小孩拉到了岸上当小孩的妈妈从购物超市赶来时,张继林和那位下水救人的小孩的妈妈从购物超市赶来时,张继林和那位下水救人的年轻民工都已经离开了年轻民工都已经离开了 周一,学校门口贴出了家长的一封大红表扬信,表扬周一,学校门口贴出了家长的一封大红表扬信,表扬张继林同学的高尚行为这是那位孩子的家长写的,他从张继林同学的高尚行为这是那位孩子的家长写的,他从湖边捡到了张继林的学生证大家纷纷对张继林投去赞扬湖边捡到了张继林的学生证大家纷纷对张继林投去赞扬的目光 【【无诱因无诱因】】 ■诚信价值观研究(续)诚信价值观研究(续)§读完故事后,请你认真回答后面的问题读完故事后,请你认真回答后面的问题 ::1,在这样的情形下,你认为张继林应不应该向大家说明真实情况?在这样的情形下,你认为张继林应不应该向大家说明真实情况? 【【认知判断认知判断】】 2 2,你认为张继林会不会真的向大家说明真实情况?为什么?,你认为张继林会不会真的向大家说明真实情况?为什么? 【【行为倾向行为倾向】】3 3,你认为张继林这样做后心里会感到怎样?,你认为张继林这样做后心里会感到怎样? 【【情感体验情感体验】】4 4,在和朋友们一起交谈时,你认为张继林是否会把这件事情告诉他们?,在和朋友们一起交谈时,你认为张继林是否会把这件事情告诉他们?为什么?为什么? 【【情感分享情感分享】】5 5,以后遇到此类情境,你认为张继林是否还会这样做?,以后遇到此类情境,你认为张继林是否还会这样做? 【【行为重复倾向行为重复倾向】】 6 6,如果你是张继林,你是否会说明真实情况?为什么?,如果你是张继林,你是否会说明真实情况?为什么?【【角色投射角色投射】】7 7,这样做后,你心里会感到怎样?,这样做后,你心里会感到怎样? 【【角色投射角色投射】】■ 诚信价值观研究(续)诚信价值观研究(续)§“面临嘉奖面临嘉奖”故事(续):故事(续):§此时,学校正在举行此时,学校正在举行“学先进、树新风学先进、树新风”的活动。
老师打的活动老师打算将张继林树立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宣传他的事迹,号召算将张继林树立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宣传他的事迹,号召全班向他学习,并决定为张继林向学校申请记功和评为先全班向他学习,并决定为张继林向学校申请记功和评为先进学生§【【有诱因有诱因】】 ■诚信价值观研究(续)诚信价值观研究(续) 结果结果 ::§10-16岁学生已经具有认知判断、内心体验、行为倾向、行为重复倾向四项指征但尚无情感分享的指征§与一般情境相比,角色投射时有更强烈的反应§与无诱因相比,诱因会产生消极影响,尤其对行为§诚信由诚实、守信两者组成,对诚实的反应显著比守信更为积极§在认知判断、内心体验、行为倾向三项指征上, 16岁高中生表现出低于初中和小学生的倾向 ◎◎ 见:见:《《青少年主流价值观:心理学探索青少年主流价值观:心理学探索》》,,p165 -175 ■(三)青年面对突发事件时的价值观(三)青年面对突发事件时的价值观 ——抗抗“SARS”期间的一项调查期间的一项调查—— 五项五项 ::§公正价值观,“如何分发口罩”§关爱价值观,“是否申报项目”§公众价值观,“主动接受隔离”§敬业价值观,“是否还去上班”§宽容价值观,“如何处理违纪学生”§考察:(1)是否做出应有的认知判断 (2)认知达到何种水平:个体、社会、原则(良心) 【柯尔伯格模式中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 见:见:《《青少年主流价值观:心理学探索青少年主流价值观:心理学探索》》,,p217 - 230 。
■5,教育实践:价值观辨析学派的道德教育,教育实践:价值观辨析学派的道德教育 ◎◎ 对品行不良的看法对品行不良的看法 :: 价值观不清、混沌,需要澄清和辨析◎◎ 价值观辨析的基本要求价值观辨析的基本要求 :: 暴露并弄清头脑中的价值观状况, 解决好自己的价值观冲突, 按自己的价值观选择来行事◎◎ 方法和特点方法和特点 :: 设计各种辨析活动 诱导性、 教师起引导和帮助的作用◎◎ 效果效果 :: 表现良好的课堂行为、提高自我认识、改变社会态度■价值观辨析学派的道德教育价值观辨析学派的道德教育§方法之一:方法之一:“价值观表价值观表” §目的:目的:人们已有观念是否符合价值观的所有7个子过程?行动是否来自价值观?§做法:做法:发放一张表或要求制作一张价值观表 (续)■价值观辨析学派的道德教育价值观辨析学派的道德教育 价值观表(续)价值观表(续)§列出若干基本问题§用关键词或短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表中的7个数字分别代表以下7个小问题:1,你是否为自己的立场感到自豪?,你是否为自己的立场感到自豪?2,你有没有公开承认过自己的立场?,你有没有公开承认过自己的立场?3,看法是从各种可供选择的观点中跳出来的吗?,看法是从各种可供选择的观点中跳出来的吗?4,你的观点经过了正反两方面及其后果的考虑吗?,你的观点经过了正反两方面及其后果的考虑吗?5,这是否是你自己的选择?,这是否是你自己的选择?6,你是否按这一看法行动,或做过任何有关的事情?,你是否按这一看法行动,或做过任何有关的事情?7,在这一问题上你是否一直是这样做的?,在这一问题上你是否一直是这样做的? ■价值观辨析学派的道德价值观辨析学派的道德 方法之二,续未完句子方法之二,续未完句子 ::§目的:帮助了解自己的某些态度、信念、行为、兴趣、抱负、喜怒,即有关的价值观指征,对它们有所意识。
§做法:呈示若干未完成句子,如:未完成句子,如: 1,在周末,我喜欢,在周末,我喜欢…… 2,如果我只能活,如果我只能活24小时小时…… 3,如果我有自己的小车,如果我有自己的小车…… 4,我感到最高兴的是,我感到最高兴的是…… 5,若我有,若我有100万元,我会万元,我会…… 6,从心底里我希望,从心底里我希望…… ■价值观辨析学派的道德价值观辨析学派的道德§续未完句子(续)续未完句子(续)§可以在完成句子后标上不同记号:可以在完成句子后标上不同记号: P: 感到喜爱、赞赏感到喜爱、赞赏 PA: 公开承认公开承认 CA: 存在各种选择存在各种选择 TC: 经仔细考虑经仔细考虑 CF: 自由选择自由选择 A: 已有相应的行动已有相应的行动 PB: 是生活中的行为方式是生活中的行为方式 ■价值观辨析学派的道德价值观辨析学派的道德 方法之三:排序方法之三:排序 §目的目的 ::懂得有些问题可以有多种选择,有些问题需要更周密思考。
§方法方法 ::呈示一些问题及可能的选择,按自己喜欢做出排序,陈述理由陈述理由,补充选择和相互交流1,周末你喜欢去哪里?,周末你喜欢去哪里?——去海边——去森林——去超市2,你怎样学得最好?,你怎样学得最好?——通过课堂教学——自己独立学习哦——通过交流研讨 ■价值观辨析学派的道德教育价值观辨析学派的道德教育排序(续)排序(续)3,友谊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友谊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忠诚——慷慨——诚实4,如你当总统,最优先考虑什么问题?,如你当总统,最优先考虑什么问题?——空间计划——扶贫计划——国防计划5,你最不喜欢的是什么?,你最不喜欢的是什么?——非常贫困——身体虚弱——名声不好6,你有秘密会告诉谁?,你有秘密会告诉谁?——朋友——老师——父母 ■价值观辨析学派的道德教育价值观辨析学派的道德教育 方法之四:价值观位置方法之四:价值观位置在特定问题两端立场上,自己所持态度的具体位置在特定问题两端立场上,自己所持态度的具体位置1,你有多大的个人自由?,你有多大的个人自由?别人为你 所有决定完全做出所有决定…………………………………………有你自己作出2,你会怎样养育孩子?,你会怎样养育孩子?完全放任, 及其严格地爱怎么就怎么………………………………………….管每件事3,在卷入其它国家问题上,国家的态度应该是什么?,在卷入其它国家问题上,国家的态度应该是什么?尽力帮助, 尽量不介入即使他们不要求…………………………………….. 只管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