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3版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29KB
约25页
文档ID:540090465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3版_第1页
1/25

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师教程〔第3版〕第 1 章 信息化知识1.1   信息系统与信息化工业化不仅造就了高速开展的生产力,更重要的是造就了一支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其主要力量是工程师信息化是一场比工业化更加深刻和更加广泛的社会变革,它要求在产品或效劳的生产过程中实现管理流程、组织机构、生产技能和生产工具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一定要造就一支规模更为宏大的人才队伍,这支队伍不但有业务专家与技术专家,还得有工程管理专业人员这是因为,作为信息化主体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和技术工程,无论是容、规模、深度和广度,还是技术、工具、业务和流程,都在不断地在开展和创新信息是一种客观事物,它与材料、能源一样,都是社会的根底资源但是,理性认识信息却只有几十年的历史1948年,美国科学家香农〔Claude E. Shannon〕在对通信理论深入研究的根底上,提出了信息的概念,创立了信息理论此后,人们对信息的研究迅速增加,形成了一个新的学科――信息论至今,信息论已开展成为一个涵非常丰富的学科,与控制论和系统论并称为现代科学的“三论〞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开展和普及,更加重了“三论〞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同时,信息论为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开展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导,为信息化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支撑1.1.1   信息的根本概念香农指出,信息就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香农不但给出了信息的定义,还给出了信息的定量描述,并确定了信息量的单位为比特〔bit〕一比特的信息量,在变异度为2的最简单情况下,就是能消除非此即彼的不确定性所需要的信息量这里的“变异度〞是指事物的变化状态空间为2,例如,大和小、高和低、快和慢等香农将热力学中的熵引入信息论在热力学中,熵是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而信息与熵正好相反,信息是系统有序程度的度量,表现为负熵,计算公式如下: 1. 信息的特征香农关于信息的定义提醒了信息的本质,同时,人们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信息还具有很多其他的特征,列举如下:〔1〕客观性信息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而反映的对象那么有主观和客观的区别,因此,信息可分为主观信息〔例如,决策、指令和方案等〕和客观信息〔例如,国际形势、经济开展和一年四季等〕主观信息必然要转化成客观信息,例如,决策和方案等主观信息要转化成实际行动因此,信息具有客观性〔2〕普遍性物质决定精神,物质的普遍性决定了信息的普遍存在〔3〕无限性。

客观世界是无限的,反映客观世界的信息自然也是无限的无限性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无限的事物产生无限的信息,即信息的总量是无限的;二是每个具体事物或有限个事物的集合所能产生的信息也可以是无限的〔4〕动态性信息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5〕相对性不同的认识主体从同一事物中获取的信息及信息量可能是不同的〔6〕依附性信息的依附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信息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任何信息必然由客观事物所产生,不存在无源的信息;另一方面,任何信息都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存在,需要有物质的承当者,信息不能完全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7〕变换性信息通过处理可以实现变换或转换,使其形式和容发生变化,以适应特定的需要〔8〕传递性信息在时间上的传递就是存储,在空间上的传递就是转移或扩散〔9〕层次性客观世界是分层次的,反映它的信息也是分层次的〔10〕系统性信息可以表示为一种集合,不同类别的信息可以形成不同的整体因此,可以形成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的信息系统〔11〕转化性信息的产生不能没有物质,信息的传递不能没有能量,但有效地使用信息,可以将信息转化为物质或能量另外,根据各行业信息的不同,信息还可以具有平安性和及时性等特性,而且,信息应用的场合不同,其侧重面也不一样。

例如,对于金融信息而言,其最重要的特性是平安性;而对于市场信息而言,其最重要的特性是及时性2. 信息的功能信息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与物质、能源一样,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如下:〔1〕为认识世界提供依据人们认识世界,首先要获取认识对象的有关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加工获得有关知识,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2〕为改造世界提供指导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就必须有正确的观念作指导这些观念包括活动的方案、环境分析、结果的预测和开展变化的对策等,这些都离不开信息的指导〔3〕为有序的建立提供保证人们所有活动的目的都是使得客观世界变得更加有序这种有序至少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使得本来有序的客观世界得到改善,变得更加有序;二是打破原来的有序,建立一种新的有序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有信息的保证〔4〕为资源开发提供条件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开展要建立在资源之上,所有这些资源可分为两类,即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包括物质和能量,物质供给材料、能量供给动力,是人类开展的根底;无形资源主要是信息资源,信息供给智力,是人类开展的精神力量无论是开发有形资源还是无形资源,都需要信息〔5〕为知识生产提供材料。

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开展的根底和前提,既包括物质产品的生产,也包括精神产品的生产,其中知识的生产是精神产品生产的主要容,而信息那么为知识的生产提供材料3. 两个相关概念与信息相关的概念主要有两个,分别是数据和知识〔1〕信息与数据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数据是信息生成的材料,是信息的存在形式和状态,即信息是被解释或被理解的数据例如,有一条数据库记录“友生,博士,永州,……〞,其中,“友生〞、“博士〞和“永州〞等都是数据,但它们组合起来是关系数据库中的一条记录,三者之间是有逻辑关系的,从谓词演算的角度来看,就容易理解为“友生博士是永州人〞至此,三者就成为信息了〔2〕信息与知识知识是经过加工的信息例如,有两条数据库记录,分别为“友生,,永州〞和“王勇,,〞,其语义为“友生是永州人〞和“王勇是人〞,这是信息如果得出“友生和王勇都是人〞就是知识了1.1.2   信息系统的根本概念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事物或过程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系统〞的概念,例如,经济领域中的商业系统和金融系统,自然界中的水利系统和生态系统等从数学角度来看,系统是一个集合,是由许多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事物〔集合元素〕,为了到达某个目标组成的集合。

研究系统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称为系统论系统是系统论的主要研究对象,而要研究系统,首先应该认识系统的特性1. 系统的特性系统的总体特性是系统整体上的属性,系统的这些特性通常是很难提前预测的,只有当所有子系统和元素被整合形成完全的系统之后才能表现出来系统的特性可以从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稳定性、突变性、自组织性、相似性、相关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表现出来〔1〕整体性系统是一个整体,元素是为了到达一定的目的,按照一定的原那么,有序地排列起来组成系统,从而产生出系统的特定功能〔2〕层次性系统是由多个元素组成的,系统和元素是相对的概念元素是相对于它所处的系统而言的,系统是从它包含元素的角度来看的,如果研究问题的角度变一变,系统就成为更高一级系统的元素,也称为子系统〔3〕目的性任何一个系统都有一定的目的或目标〔4〕稳定性在外界作用下的开放系统有一定的自我稳定能力,能够在一定围进展自我调节,从而保持和恢复原来的有序状态,以及原有的构造和功能〔5〕突变性突变性是指系统通过失稳,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的一种剧烈变化过程,它是系统质变的一种根本形式〔6〕自组织性开放系统在系统外因素的作用下,自发组织起来,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

〔7〕相似性系统具有同构和同态的性质,表达在系统构造、存在方式和演化过程具有共同性系统具有相似性,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8〕相关性元素是可分的和相互联系的,组成系统的元素必须有明确的边界,可以与别的元素区分开来另外,元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哲学上所说的普遍联系那种联系,而是实实在在的、具体的联系〔9〕环境适应性系统总处在一定环境中,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系统和环境之间总是在发生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交换2. 信息系统简单地说,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面向管理是信息系统的显著特点,以计算机为根底的信息系统可以定义为,结合管理理论和方法,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管理问题,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的系统管理模型、信息处理模型和系统实现条件三者的结合,产生信息系统,如图1-1所示图1-1  信息系统管理模型是指系统效劳对象领域的专门知识,以及分析和处理该领域问题的模型,也称为对象的处理模型;信息处理模型指系统处理信息的构造和方法管理模型中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在信息处理模型中转化为信息获取、存储、传输、加工和使用的规那么;系统实现条件指可供给用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从事对象领域工作的人员,以及对这些资源的控制与融合。

1.1.3   信息化的根本概念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开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信息化构成要素主要有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信息设备、信息产业、信息管理、信息政策、信息标准、信息应用、信息人才等1.信息化的层次沉着层次看,信息化的容包括核心层、支撑层、应用层与边缘层等几个方面从产生的角度看,信息化的层次包括产品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生活信息化〔1〕产品信息化产品信息化是信息化的根底,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产品所含各类信息比重日益增大、物质比重日益降低,产品日益由物质产品的特征向信息产品的特征迈进;二是越来越多的产品中嵌入了智能化元器件,使产品具有越来越强的信息处理功能〔2〕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根底,是指企业在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管理、经营等多个环节中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并大力培养信息人才,完善信息效劳,加速建立企业信息系统〔3〕产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是指农业、工业、效劳业等传统产业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建立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和网络,实现产业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与重组,从而实现产业的升级。

〔4〕国民经济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是指在经济大系统实现统一的信息大流动,使金融、贸易、投资、方案、通关、营销等组成一个信息大系统,使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经济的四个环节通过信息进一步联成一个整体〔5〕社会生活信息化社会生活信息化是指包括经济、科技、教育、军事、政务、日常生活等在的整个社会体系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各种信息网络,大力开发有关人们日常生活的信息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拓展人们的活动时空2. 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我国国家信息化管理部门曾经列出了国家信息化体系的六个要素,它们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如图1-2所示图1-2  国家信息化体系的要素〔1〕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建立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我国信息化的薄弱环节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是衡量国家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2〕信息网络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根底设施,包括电信网、播送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络这三种网络有各自的形成过程、效劳对象和开展模式,它们的功能有所穿插,又互为补充信息网络在国家信息化的过程中将逐步实现三网融合,并最终做到三网合一〔3〕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应用是指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它直接反映了效率、效果和效益。

信息技术应用是信息化体系六要素中的龙头,是国家信息化建立的主阵地,集中表达了国家信息化建立的需求和效益〔4〕信息产业信息产业是信息化的物质根底,包括微电子、计。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