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八章 进口配额内容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11.50KB
约5页
文档ID:518744422
第八章 进口配额内容_第1页
1/5

这一章主要讨论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进口关税和进口配额、出口补贴运行机制的不同第二个在不同市场结构的不同它们的表现首先谈的进口配额完全竞争条件下进口配额与关税的等效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对进配额进行分析图形8.1(a)中显示国内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加上世界价格p*在自由贸易下,国内生产量是在Y0,消费量在C0,所以进口量为M0= C0 - Y0进口需求曲线M= D - S在图(b)所示,连同在水平出口供应曲线X世界价格p*这些在平衡进口m0个相交 现在,假设设定进口配额为X1,这意味着进口的数量不能超过这个量这有效地建立了一个垂直的出口供给曲线表示在图(b)由X,,现在相交的进口需求,货币供应量M1与P1的价格面板中的(a)中P1的价格,导致供应量增加,y1和需求减少D1请注意,有在价格上,消费和生产,如果不是政府将是一个同等效力的已征收的关税T≡P1 - P0在这个意义上,每一个配额都有一个等价的关税与之相对应图8.1中进口配额的福利变化是:消费者剩余损失为-(a+b+c+d),生产者剩余收益为a然而,对于区域c来说,在进口关税中,这将视为政府收入现在需要认真考虑该区域的区别是国内的价格P1和世界价格p*。

因此,谁进口这些商品就代表着谁来收集这些纯利润或者说“租金”(P1 – P*)*M1,这部分区域指的就是c现在有四个可行的方法,可以分配这些配额租金首先,政府直接颁发进口许可证给进口商颁发给谁由政府决定,许可证是免费的,谁拿到就可以从进口中获利进口商在进口时只需要支付国际市场的价格,转手在国内市场就按国内的高价出售,其所得的利润正好等于政府的税收部分C一个例子就是美国的乳制品行业,在美国的奶酪生产商从国外获得进口许可证国内公司获得配额租金c,消费者剩余=-(a+b+c+d),生产者剩余=a+c.则国内福利净损失为b+d.然而,政府根据进口商或消费者的申请颁发许可证这种方式与前一种略有不同的是,谁都可以申请许可证,政府在申请的基础上审批颁发,其过程比前者复杂为得到许可证,进口商或消费者必须详细说明为什么需要进口,互相之间还要竞争,得到许可证的过程不象前一种那么容易,其申请过程中(被称为“寻租”行为)必然付出一定代价最后归于拿到许可证的进口商或消费者的利益,减去所用花费,会小于C由于这些在申请过程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是额外的,因此,整个社会的利益少于关税的情况这样的区域c将被浪费,而不是归于国内公司。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剩余=-(a+b+c+d),生产者剩余=a则国内福利净损失b+d+c .因而这是大于关税是的福利净损失 第三,政府公开拍卖许可证谁愿出高价谁就可以拿到许可证作为进口商,愿出的最高价不会超过进口所能获得的利润,即不超过C一般来说,拍卖中的竞争会把价格最终抬到最高,从而使许可证的价值等于C但不管进口商最终出什么价,他们所付的正好等于政府所收的C部分即由政府和进口商共分 最后,政府在设置限额以后,将权限交给出口国,这有时被称为“自愿”出口限制(VER),或“自愿”限制协议(VRA)由出口国自行分配这种情况相当于将进口许可证免费交给了外国的出口商,出口商将他们的商品按进口国国内市场的高价出售而获得本来属于进口国政府或进口商的利益C部分到了外国出口商手中,对进口国来说,是一种额外损失,整个社会的净损失变成了b+d+c,大于关税时的净损失在图8.2中,我们将进口配额扩展到对大国的分析在这种情况下配额租金可能的结果为(c)或(c + e),而在自由出口限制(VER)下,外国生产商将得到更多的配额租金进口国得到的无谓损失(国内福利净损失)仍然是区域(b + d),区域(F)则代表外国的无谓损失。

在表8.1中,我们提供了一些本国和外国的净损失估计和1985年美国的配额租金除了乳制品行业,这些配额租金都被外国出口商获得,其中汽车行业外国出口商获得的配额租金大约为20亿美金到80亿美金从这个模型中也包括了对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生产商寻租活动的估计 总计表8.1的成本,由于这些配额所引起的总无谓损失范围为80亿美金元至120亿美金,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同事转移到外国生产商的配额租金每年为70亿美金到170亿美金总之,美国采用配额和关税对自己本身和外国生产商都会有一个显著的成本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引起的进口配额与关税的不等效(以垄断企业为例) 如果说在竞争条件下的配额对社会的损失可能与关税相似,那么,在垄断条件下实行配额对社会经济利益的损失则绝对比关税大这是因为,在进口国国内市场是独家垄断的情况下,使用配额对国内生产,消费,价格和利益会产生与征收关税很不同的影响这一点,我们通过以下分析就可知道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垄断企业在没有贸易和自由贸易下的行为图8-2显示的是中国钢铁市场的情况D是需求曲线,在完全自由竞争市场上,S是供给曲线由于整个市场只有独家企业经营,因此,竞争市场的供给曲线(S)也就是本国垄断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MC)。

垄断企业面对的需求是整个市场的需求,其销售多少也直接影响价格,如果垄断企业要想扩大销售,就必须不断降低价格,那么,每增加一个单位的销售量所能得到的收益(即边际收益)也会下降,而且边际收益下降的速度要快于价格(由需求曲线表示)的下降因为为了促销,不仅新增的部分要下降,连原来已经生产的商品也要跟着一起降低因此,垄断企业的边际收益曲线的斜率大于需求曲线在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下,企业的生产量取决于产品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企业还会扩大生产,反之则缩减企业的最终产量会确定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地方在图8-2中,如果没有贸易,该企业独占国内市场,其生产量会选择在Qm,而以Pm的价格在市场出售但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国外低价商品可以自由进口,使得国内的独家企业失去了垄断地位,不能再控制价格,不得不以与国际市场相同的价格在市场出售,否则没人购买他们的商品由于价格给定不变,边际收益就等于价格根据利润最大化(或损失最小化)的原理,国内垄断企业会在其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的地方进行生产,自由贸易迫使国内独家企业失去垄断地位,不得不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如果政府征收关税,会提高进口商品市场的价格。

如图8-3所示,国内价格变成了,国内独家企业的产品也提高了价格,便相应地扩大了生产,但是由于关税并没有限制进口数量,只是提高了价格,国内独家企业仍然不能拥有垄断地位,只能在新的国内价格上与国外生产者竞争,如果国内企业的商品价格高于加了关税后的世界价格,人们宁可加关税也要买进口商品而不买国内商品,因为进口商品加了关税后仍比国内生产的商品便宜况且关税条件下进口商品并没有数量限制,进口多少都可以因此,即使在关税的情况下,国内独家企业仍然没有垄断地位在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下,企业生产,以的价格出售,消费为C2,进口M2,整个社会的损失与以前分析关税时一样:b+d如果政府使用配额(Q),并且假定配额正好等于征收关税时的进口量:Q=M2,情况会怎么样呢?由于配额限制了进口的数量,在进口所能满足的那部分以外,国内其他的需求就完全取决于国内企业的供给对国内企业来说,在减去了进口部分以外的市场即可由其独家垄断了国内垄断企业现在所面临的只是一个比没有贸易时稍稍缩小了的市场需求,有一条比以前缩小了的边际收益曲线,其行为也与封闭经济时一样,在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时停止生产,然后在其垄断的市场上根据需求定价而不再需要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

在配额下,垄断企业生产Qq,低于关税时的产量,甚至有可能低于自由贸易时的生产量Qf,而价格则是Pq,高于关税时的国内市场价格(Pm+t),其结果使得国内消费者不得不支付更高的价格,消费更少量的商品(从C2到C3)整个国家的损失除了由于贸易政策扭曲带来的b+d(跟关税时相同)以外,还包括了图中的阴影部分这部分的损失是由于国内市场上的垄断造成的垄断致使消费者支付高价并减少消费,而消费者的全部损失中只有一部分变成了垄断企业的收益,阴影部分则是净损失如果再加上企业在寻租活动中的耗费,损失就更大了因此,在国内市场处于垄断的情况下,使用配额给社会造成的损失绝对比征收关税的损失更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