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岗位竞聘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竞争激励机制,规范学校竞聘上岗工作,合理有效配置人才,充分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竞聘上岗暂行规定》、《关于做好全县事业单位岗位竞聘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全县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岗位竞聘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校教职工竞聘上岗工作办法二、竞聘原则:1、党管干部、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2、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3、岗位空缺的原则三、岗位聘用的范围和对象:在职在编教师四、学校成立竞聘上岗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五、岗位名称及岗位设置: 按上级相关文件、通知、会议等精神具体设置六、岗位聘用的条件㈠岗位聘用的基本条件: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具有良好的品行,有事业心和责任感,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在核准的岗位范围内,有相应的岗位空缺3、近三年年度考核连续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4、符合聘任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技能和资格条件5、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㈡管理岗位的资格条件:职员岗位应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管理岗位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聘用。
根据学校工作需要,可由学校专业技术岗位交流到管理岗位,可根据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和本人条件,直接聘任到相应的管理岗位七级职员岗位须在八级职员岗位上工作满三年;八级职员岗位须在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满三年;十级职员岗位须在工作岗位上工作三年㈢专业技术岗位资格条件:1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市和县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有关规定执行同时专技人员必须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时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⑴三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四级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满三年;⑵四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取得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⑶五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六级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满三年;⑷六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满三年;⑸七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⑹八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九级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满三年;⑺九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十级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满三年;⑻十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⑼十一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在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满二年;⑽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须取得助理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七、岗位聘用的程序及操作办法:岗位聘用程序:1、召开职工大会,传达贯彻县岗位竞聘工作会议精神,并按文件精神制定岗位竞聘方案,编制岗位说明书,并交教师大会通过。
2、个人申报纸质材料上交办公室,并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3、组织召开全体职工岗位竞聘大会,按要求组建岗位竞聘工作领导小组,随后开展组织考评和民主测评,公布得分并公示 3 个工作日4、参与竞聘人员上交个人业绩资料,领导小组进行审查后及时将审查结果(业绩得分)张榜公示3 个工作日5、将竞聘结果经张榜公示 3 个工作日无异议后,按规定程序报批;对公示结果有异议的,在 3 个工作日内向学校领导小组提出申诉6、将岗位竞聘上报材料按要求报县教委组织人事科审查后报县人事局备案7 、签订合同:经核准备案的拟聘用人员,由学校按照聘用合同管理的有关规定与之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完善聘用手续,明确岗位职责,并颁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证书》聘用合同期限内调整岗位的,应对聘用合同的相关内容作出相应变更竞聘岗位:(岗位竞聘量化评价方案)1、业绩展示 ( 60 分)竞聘人员向考评组、 职工大会 (或职工代表大会) 介绍基本情况, 展示业绩成果 业绩分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任现职年限 10 分,截止 2012 年 4 月 30 日(不计虚年) ,计算公示为: 10÷本级最高年限×个人实2际年限 =实得分(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
2)工龄 10 分,截止 2012 年 4 月 30 日(不计虚年) ,计算公示为: 10÷本级最高年限×个人实际年限=实得分(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3)履职情况 28 分:①工作量 9 分:看近三年( 2008-2009 、 2009-2010 、 2010-2011 ,下同),以每学年完成学校分配的工作任务为基准,完成质量较好的(年度考核结果为称职及其以上的)每学年记3 分,一般的(基本称职)记2分,差的(不称职)记0 分;此项最高得分为 9 分②履职绩效 15 分:近三年履职绩效得分,每学年度记5分按每学年年度考核分折合为百分制,再按公式计算: 5×本人折合后的得分÷ 100=实得分计算结果保留3 位小数本校教师的考核分由学校提供,外校调入教师考核分由学校领导小组成员( 不少于二人 ) 到原校提取③履职加分 4 分:全校教师工作量均加3 分近三年承担教改科研工作的人员每年每一个课题均按0.1分的标准加分累计计算( 提供原始的课题申报书作为依据) 4)年度考核 6分:以近三年年度考核结果累计得分,每个优秀计2分、称职计 1 分本校教师的年度考核由学校提供,外校调入教师年度考核由学校领导小组成员( 不少于二人 ) 到原校提取。
5)表彰奖励及教研科研成果 6 分:本人提供任现职以来获得的表彰奖励及教研科研成果证书或文件,由领导小组确认后按下述办法加分,同一内容获不同奖项的以最高奖项记分①表彰奖励 ( 指任现职以来的本人直接参与获奖或指导获奖 )A 表彰类(指党、政和主管部门的表彰按以下标准执行,其余的表彰参照此标准降一级执行)国家级:每次记 2 分市级(含部门) : ( 表彰类 )每次记 1分; ( 等级类)一等奖 1 分、二等奖 0.8 分、三等奖 0.5分县级(含部门) : ( 表彰类 )每次记 0.8分;(等级类)一等奖 0.8分、二等奖 0.5分、三等奖0.3 分乡镇级 ( 含教管中心 ) : ( 表彰类 ) 每次记0.5 分; ( 等级类 ) 一等奖0.5 分、二等奖0.3 分、三等奖 0.2分校级: ( 表彰类 ) 每次记 0.3 分; ( 等级类 ) 一等奖 0.3 分、二等奖 0.2 分、三等奖 0.1 分B 指导类(凡有团体奖的以团体奖记分,没有团体奖的则按单项奖记分但总分不能高于团体三等奖标准;)单项奖:按同级表彰类获奖得分的一半计分团体奖国家级:一等奖 4 分、二等奖 3 分、三等奖 2 分市级:一等奖3 分、二等奖2 分、三等奖1 分县级:一等奖2 分、二等奖1 分、三等奖0.5 分3街镇级:一等奖 1 分、二等奖 0.5 分、三等奖 0.3 分校 级:一等奖 0.5 分、二等奖 0.3 分、三等奖 0.2 分②教研科研成果A 发表文章 ( 本系统类且学校认可的 )国家级刊物 : 每篇奖 1 分市级刊物 : 每篇奖 0.5 分县级刊物:每篇0.2分B 论文类获奖(按获奖次数累计计算,指导学生获奖减半计分.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国家级 0.6分0.4分0.3分市级0.4分0.3分0.2分县级0.3分0.2分0.1分校级0.2分0.1分0.05分C 赛课(按获奖次数累计计算)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国家级6分5分4分市级5分4分3分县级3分2分1分乡镇级2分1分0.8分校级1分0.8分0.5分以上两部分累计加分最高记6 分.2、组织考评( 20 分)。
1)组建考评组:校长、书记为组长,另由职工民主推荐产生 7 名成员,其中领导 2 名成员,教师 5名成员 领导成员在学校行管人员中推荐 (考评组成员推荐结果当场公布 )( 2)考评办法:①由考评组组长组织印制考评表,并通知考评组成员按规定参加考评工作②考评组根据教职工平时表现和业绩展示情况,按德、能、勤、绩、廉等考评要素进行考评考评结果按去掉 2 个最高分和去掉 2 个最低分的方式计分③考评组成员可以对本人进行考评④组织考评的最低分不低于 18 分⑤竞聘人员组织考评分作为竞聘各个级别岗位的组织考评分⑥组织考评当场统计、公布结果,考评原始资料按照规定程序立即封存 (注:每位人员的考评最终得分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三位小数)3、民主测评( 20 分)1)参加民主测评的人员由全体教师组成4( 2)测评办法:①由考评组组长组织印制测评表,并按规定组织民主测评工作②全体教师根据平时表现和业绩展示情况,按德、能、勤、绩、廉等测评要素进行测评测评结果按去掉 5 个最高分和去掉 5 个最低分的方式计分③民主测评的最低分不低于 18 分④竞聘人员民主测评分作为竞聘各个级别岗位的民主测评分⑤民主测评当场统计、公布结果,考评原始资料按照规定程序立即封存。
(注:每位人员的考评最终得分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三位小数)4、公布结果竞聘人员大于所竞聘岗位的,分岗位从高分到低分,由学校考评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后择优确定拟聘用人选,当出现得分相同而岗位职数不足时 , 分别按业绩得分、组织考评、民主测评的先后得分顺序进行比较,分高为先;如以上三项得分都相同则由考评领导小组成员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得票多的胜出)确定最终的人选竞聘人员等于或小于所竞聘岗位的,其业绩展示、组织考评、民主测评得分不得低于各项分值的 60%,且三项成绩总分不得低于 75 分,才能确定为拟聘人选八、纪律要求:1、严格执行政策认真吃透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人员竞聘上岗的政策规定和有关要求,不得擅自乱开口子,要严格按照工作的规定、时间安排和方法步骤,深入细致地抓好每个环节、每项程序的落实,确保竞聘工作取得扎实的效果2、接受督查指导要主动接受教委、人事局的领导和指导, 有利于岗位设置人员竞聘上岗工作的工作指导和组织实施3、积极稳妥推进要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要从实际出发,及时研究解决竞聘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深入细致地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