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赵国世系-大事年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0KB
约15页
文档ID:42024801
赵国世系-大事年表_第1页
1/15

赵国世系赵国世系- -大事年表大事年表趙國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稱號 國君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年份 趙簡子 趙鞅 42 (前 517 年——前476 年) 趙襄子 趙無恤 51 (前 475 年——前425 年) 趙桓子 趙嘉 1 (前 424 年——前 424 年) 趙獻侯 趙浣 15 (前 423 年——前409 年) 趙烈侯 趙籍 9 (前 408 年——前 400 年) 趙武侯 趙□ 13 (前 399 年——前 387 年) 趙敬侯 趙章 12 (前 386 年——前375 年) 趙成侯 趙種 25 (前 374 年——前350 年) 趙肅侯 趙語 24 (前 349 年——前326 年) 趙武靈王 趙雍 27 (前 325 年——前 299年) 趙惠文王 趙何 33 (前 298 年——前 266年) 趙孝成王 趙丹 21 (前 265 年——前 245年) 趙悼襄王 趙偃 9 (前 244 年——前236 年) 趙幽繆王 趙遷 8 (前 235 年——前228 年) 代王嘉 趙嘉 6 (前 227 年——前222 年) 前 340 年:赵武灵王出生前 321 年:(赵武灵王五年)娶韩宣惠王之女。

是年赵雍 19 岁前 314 年:(赧王元年,齐宣王)灭燕齐匡章伐燕,五旬攻下燕国破之,杀燕王哙、子之赵召燕公子职于韩,派乐池送入燕,立为燕王,即燕昭王前 313 年:秦派樗里疾攻赵、俘虏赵将赵庄,攻取蔺前 311 年:燕昭王复国前 310 年:(赵武灵王十六年)梦见孟姚,娶并废韩女,是为赵惠后,即赵惠文王生母是年赵雍 30 岁前 309 年:赵惠文王何最早出生在此年前 307 年:赵武灵王始行胡服骑射前 305 年:齐缗王的女儿、未来的赵威后出生她出生在一个多事之秋,前 305 年的战国形势很复杂:秦国,还未经历冠礼的昭王刚即位不久,这一年公子壮及其他反对派联合向昭王发动变乱,但是被宣太后一党残酷镇压下去,昭王一系从此牢牢占据了秦国的统治权;魏韩:魏惠王之子魏襄王十四年,韩襄王七年,这两国早已东风不再,五年后韩国还发生了公子咎、公子虮虱争为太子的事件;楚国:倒霉的怀王已经两次被张仪所骗,现在是他在位的第二十四个年头,就在这年楚怀王娶了秦国王室的女儿,同时也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秦昭王,秦楚同盟暂时达成,然而这个同盟只维持了三年;燕国:燕国自从前 311 年昭王复国以来,一直韬光养晦,派出著名纵横家苏秦四处游说,燕国与赵、齐两国关系相当平和。

齐国:齐国正处于宣王十五年,这位宣王和他的儿子一样喜欢声乐,而放弃威王时的开明,此时孟尝君当政赵国:赵武灵王实行军事改革才一年多,效果还没有显现,改革过程中还存在阻力,对中山国的战争只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前 301 年:吴娃去世前 300 年:齐宣王去世,齐缗王即位前 299 年:赵武灵王二十八年1.赵武灵王退位称“主父” (42 岁) ” ;王子赵何即位,是为赵惠文王(这一年他最多 10 岁) ,肥义为相2. 赵胜得封平原君3.齐愍王遣孟尝君入秦为相,结果蒙难秦国,险些回不了家于是,孟尝君大怒,联合各国讨伐秦国,但是没有得到什么便宜,只好惨淡收场打进函谷关前 296 年:赵国灭亡中山,势力大增,令东方各国相当惶恐前 295 年:沙丘之变(赵惠文王最多 14 岁) 赵武灵王自食其果,由此谥号“武”前多了一个“灵”字惠文王年幼,接下来真正长期掌握赵国权柄的是奉阳君李兑这段时期在战国舞台上最为活跃的是苏秦,在他的运动下赵齐燕等国关系显得密切,李兑也希望和齐国搞好关系,所以就支持齐国打宋,并组织联军攻打秦国前 293 年:伊阙之战韩、魏攻秦,秦白起败之于伊阙前 289 年:1. (赵惠文王十年)娶齐愍王女儿(据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 ,是为赵威后。

2.晚年定居于齐国的孟子去世赵威后的一些政治哲学与孟子的思想很接近她在是在孟子去世的那一年嫁到了赵国,此前很可能由孟子担任过家教,或者由孟子的直系弟子代任前 288 年:赵惠文王长子赵丹出生(前 288-245) 前 287 年:长公主出生前 286 年:1.齐宣王依靠着赵国灭了宋国与齐有宿仇的燕昭王呼吁各国共同打击齐国齐孟尝君受排挤,到魏国组织反齐同盟,秦昭王也投机参与,而赵国成了盟主维持了十余年亲密关系的赵齐破裂这些年里,赵威后的心情始终不能舒展2.长公主夭折苏秦一挑唆,于是各国的亲齐派纷纷下野,其中也包括曾经显赫一时的奉阳君,不久,年老的李兑在病困交加中死去赵惠文王亲政,其同母弟赵豹(于前 272 年被封为平阳君)和平原君赵胜成为能够左右赵国政的人物,不久未来的马服君出场,主持税赋大计齐愍王得了宋国之后更加狂妄自大,将孟尝君赶出了齐国,被激怒的孟尝君立刻到魏国组织反齐同盟,秦昭王也参与,而赵国成了盟主——维持了十余年亲密关系的赵齐两国被拉入了战争的轨道,也意味着惠文王和威后婚姻的政治目的失败 (这时的赵威后是站在哪一边的?)前 285:小说中的赵括出生前 284 年:1. (齐愍王十七年、赵惠文王十五年)乐毅为燕上将军,同时赵惠文王也把相印交予乐毅,乐毅率全国之兵会同赵、楚、韩、魏、燕五国之军兴师伐齐。

齐愍王闻报,亲率齐军主力迎于济水(在今山东省济南西北)之西乐毅下齐七十余城愍王逃到莒,被楚将淖齿杀死太子田法章慌乱中即位,是为齐襄王(第二个孩子刚夭折不久,赵威后的父亲又死在与丈夫有关的势力之手,她的心情可想而知,不过弟弟即位了,可能是点安慰吧) 2.第二个女儿出生(就是后来的燕后)前 283 年:齐襄王即位后第二年,立自己在逃难中私定终身的莒太史之女为后,史称君王后同年,小说中人物长平公主出生前 282 年:赵威后之子庐陵君出生前 280 年:赵威后之子长安君出生前 279 年:1.即墨的田单用间使乐毅失去了燕军的指挥权,田单又用火牛阵大破骑劫军此后,赵国和重建的齐国恢复了正常的邦交(赵威后一定在其中起了作用) 2.秦昭王和赵惠文王相会于渑池这场变乱之后,各国又恢复了平静,疆域上也只是齐国新占下的宋土被大片瓜分,其他都基本保持了原样,燕国也没有从此强大起来,而齐国从此失去了东方强国的地位,取而代之的就是赵国也许东方强国的运势就是随着威后而移动吧从后来的情形看,威后并没有从此一蹶不振,她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一直致力于挽回各国对于齐国的灭亡动机,赵国很快撤出了主力,只是对齐国实施小规模的打击。

当然,赵国政策的改变也受到秦国态度的很大影响,秦昭王为了破坏合纵所以鼓吹联军伐齐,但是在齐国即将灭亡时秦国开始袭击各国的后方,其中包括赵国和秦国搞好关系的同时,北方的燕国由于乐毅、乐间父子的缘故也和赵国保持着友好燕襄王悔恨赶走了乐毅而导致即墨大败,所以极力利用乐间维持这种友好状态一直持续到前 272 年4. (燕昭王三十三年,齐襄王五年)燕昭王死,太子乐资即位,称燕惠王前 273 年:赵、魏攻韩,秦救之,败赵、魏之师于华阳前 272 年:1.燕国内乱燕将成安君公孙操谋杀燕惠王但是公孙操谋夺王位的企图没有得逞楚国联合魏、韩,再得到了秦国的支持,一起发兵攻打燕国四国联军越过赵国的领土,这使得赵国上下一片恐慌齐国与燕国有世仇,但是自身力量不足,所以没有参战联军打着为燕国平乱的旗号行动,成安君很快失败前 271 年:联军扶植了燕王哙诸公子即位,是为燕武成王赵武灵王扶植燕昭王复国后,武成王就一直作为流亡公子住在楚国,并生儿育女,直到这次良机才得以归国登位他是燕惠王叔父辈的人,他回国登基时已经是 60 岁左右的人,此时儿子孝王和孙子燕今王喜也都已出生武成王在楚国待了 40 多年,对于燕国生疏,并不再重用乐间(等于切断了一条与赵国之间的链条,赵国在强大之后失去了最坚定的一个盟友) 。

2.范雎“远交近攻”的策略得到秦昭王的赏识前 271 年:秦国的客卿灶为了相国魏冉而率军攻打齐国的刚、寿,齐国还没有恢复起实力,所以战败前 270 年:赵国派公子郚作人质,愿意用焦、黎、牛狐三地换回被秦国攻占的蔺、离石和祁然而秦国交付三地后,赵国却拒绝交出牛狐等地,秦昭王大怒,派中更胡伤攻打赵国阏与前 269 年:1.阏与之战赵奢和许历率军大破秦军赵奢被封为马服君,许历被任为国尉此时小说中的赵括 16 岁,惟嬴 11 岁2.齐相安平君田单到访赵国(这也可能是威后推动的一场友好活动) 前 268 年:威后的一个女儿满了 16 岁(次女) ,嫁给燕王孙今王喜,史称燕后 (这样,赵国加强了与齐、燕两国关系;又打败秦国似乎可以看出威后的政治眼光)威后送燕后出嫁时,手把着坐车后面的横木,痛哭掉泪,想到她要远远地离开去往危险的燕国,内心悲痛燕后离开后,魏后仍然很想念她,祭祀时总要为她祷告“千万千万别让人家遗弃她把她送回来呀!”威后希望今王喜能和燕后生有子嗣,得以继承燕国的江山,代代相传燕后后来是否真的生有王子不得而知,即使生有王子是不是立为太子的燕丹也不得而知(难道给自己儿子起个与哥哥一样的名字?)前 266 年:1.范雎任秦相国。

范雎与魏相魏齐有深仇大恨,秦昭王声称要为范雎报仇魏安釐王无力魏齐,魏齐逃往赵国,藏匿于平原君,为赵国埋下了一场灾难2.在位长达三十三年(前 299-前 266)的赵惠文王去世,享年 43 岁此年赵孝成王(赵丹)即位(22 岁) 赵威后开始了她坎坷而又短暂的执政生涯威后的弟弟齐襄王得知姐夫去世,遣使吊唁,并表示要加强两国间的友谊威后还未等拆开使者递交的国书便问道:“年成可好吗?百姓可好吗?齐王可好吗?”使者很不高兴:“我奉齐王之命前来拜见太后,现在您先不按照外交的常理先问候齐王,却先问年成和百姓,岂非先卑贱后尊贵吗?”赵威后义正词严道:“不对,如果年成不好,怎么还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国君?怎么能舍本求末呢?”齐使无言以对于是赵威后进一步询问使臣:“齐国有处士钟离子,他可好吗?他的为人主张,有粮食吃时给别人粮食吃,没有粮食吃时也给别人粮食吃;有衣穿时给别人衣服,没有衣穿时也给别人衣服这是辅助国君养活人民,为什么至今还委以重任?叶阳子可好吗?他的为人主张,痛爱鳏寡之人,供养孤独之人,救济穷困之人,补给不足之人这是辅助国君让人民存活,为何至今还不委以重任呢?北宫的女儿婴儿子可好吗?她撤去环,至年老也不出嫁,而赡养父母。

她是为民表率,教导百姓遵行孝道的典范为何至今还不封婴儿子为命妇,让她入朝呢?这两位贤士尚未委任,一位孝女不加封赏,您怎能统治齐国,做万民的父母啊?於陵仲子还活着吗?这个人的为人主张,对上不为国君服务,在下也不治理其家庭,又不结交诸侯,这是带头要人们做对国家不负责任的人,为什么至今还不杀死他呢?”《孟子》中记载了匡章和孟子争论对田仲看法的话,表明当时田仲已经颇有影响力,到赵威后见齐使时离这场辩论已经有 50 年左右了,但是其仍然成为外交活动中的话题,可见其影响之大经久不衰,此时田仲的年纪当在八十岁以上了 “(孟子)曰:‘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禄万钟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