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西省平陆县中盛铝矾土开发有限公司靳家底铝土矿(1、2号矿体)50万吨年铝土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7MB
约26页
文档ID:20830470
山西省平陆县中盛铝矾土开发有限公司靳家底铝土矿(1、2号矿体)50万吨年铝土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1页
1/26

山西省平陆县中盛铝矾土开发有限公司靳家底铝土矿(1、2 号矿体)50 万吨/ 年铝土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平陆县中盛铝矾土开发有限公司(盖章)评价单位:山西清泽阳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零一二年十二月1一、建设项目概况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山西省平陆县中盛铝矾土开发有限公司靳家底铝土矿位于中条山中段南麓,行政区划属平陆县曹川镇所辖,柏崖底村以北地理坐标为东经 111°33′12″—111°36′05″,北纬 34°55′15″—34°56′46″2012 年 2 月 21 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晋非煤采划字[2012]0003 号文,对山西省平陆县中盛铝矾土开发有限公司靳家底铝土矿矿区范围划定批复,划定矿区范围由 12 个坐标点连线圈定矿区中心点 80 坐标为 X=3867513,Y=37552684 矿区面积 9.13km2,开采标高 500-380m矿区位于平陆县城东北直距 32.8km 处柏崖底一带,西南距曹川镇 3.5km从平陆县至曹川镇县级公路从矿区南侧通过向东北可通往夏县从曹川镇至矿区里程 6km交通较为方便2、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山西省平陆县中盛铝矾土开发有限公司靳家底铝土矿为一新建矿山(探转采)股份制公司,2004 年 11 月完成靳家底矿的详查报告,于 2005 年 1 月 4 日由山西省地质矿产科技评审中心评审通过(晋储评审字[2004]082 号) ,所提交资源储量于 2005 年 1 月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审查备案(晋国土资储备字[2005]013 号) 。

根据 2012 年 2 月 21 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晋非煤采划字[2012]0003 号文,矿区开采标高 500-380m,生产规模 50 万 t/a,矿区面积 9.13km2该矿区范围内共有 7 个矿体,其中 1、2 号矿体为主矿体,作为首期开采对象,本次环评内容仅包括 1、2 号矿体,其余 5 个矿体需另行环评根据山西省矿业联合会技术服务中心(晋矿联技审字[2012]093 号文) 《山西省平陆县中盛铝矾土开发有限公司靳家底铝土矿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书》 ,矿界范围内现保有 332+333 类资源量为 1360.46 万 t,开采规模 50 万 t/a(其中 1号系统为 30 万 t/a,2 号系统为 20 万 t/a)矿块回采率约为 80%,矿石贫化率为 8% 1 号系统服务年限 18.05a,2 号系统服务年限 15.68a1、2 号矿体接近地表覆盖层较薄,上覆岩层剥采比≤15m 3/m3 部分适合露天开采,剥采比2>15m 3/m3 部分适合地下开采,但本矿区范围及矿界紧邻 7 个村庄,有 253 户,757 居民,搬迁工作量及费用较高,本矿区 1、2 号矿体采用地下开采区内可供综合利用的共生和伴生矿产主要有硬质耐火粘土矿、山西式铁矿、金属镓,另外个别工程见硫铁矿。

表 1 本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及完成情况工 程 组 成 主 要 建 设 内 容 建设情 况1 号生产系统位于矿 区 西 部 , 由 各 阶 段 平 硐( 470① PD、 460① PD、 450① PD、 440① PD、 430① PD、 420① PD、 410① PD、 400① PD、 400② PD、 395①PD、 395② PD 和 395③ PD) 、 盲 斜 坡 道 、 盲 竖 井 及 回风 竖 井 组 成 ; 盲 竖 井 和 各 阶 段 平 硐 主 要 担 负 矿 、 岩 、人 员 、 材 料 及 设 备 的 提 升 运 输 ; 回 风 竖 井X=3867440,Y=37551220, H=540-490m新建2 号生产系统位于矿 区 中 部 , 由 各 阶 段 平 硐( 460② PD、 450② PD、 450③ PD、 445① PD、 445② PD、 430② PD、 430③ PD、 430④ PD、 430⑤ PD、 425①PD、 425② PD、 425③ PD、 425④ PD、 420② PD、 420③ PD、 415① PD、 415② PD、 410② PD、 400① PD、 400② PD、 390PD、 380PD) 、 盲 斜 坡 道 及 回 风 竖 井 组 成 ;各 阶 段 平 硐 主 要 担 负 矿 、 岩 、 人 员 、 材 料 及 设 备 的 提升 运 输 ; 回 风 竖 井 X=3867470,Y=37552572, H=525-490m新建提升运输系统盲 竖 井 提 升 采 用 φ 1.6m 卷 扬 机 , 提 升 2 号 减 轻 型 罐 笼 。

井 下 运 输 采 用 WJ-2 2m3 铲 运 机 出 矿 , 井 下 自 卸 汽 车JZC-10 运 输 地 表 采 用 汽 车 运 输 地面生产系统 卸矿平台 新建通风系统 在回风口安装 K 系列轴流式节能风机 新建矿井主体工程废石沟 位于花岭村西北 0.56km 处 新建供水 铺设管道,由龙陡水利工程供给 未完成供电 单回路矿山专线,线压等级 10kV,设置备用柴油发电机 未完成供暖 办公区为空调 未完成公用工程 行政与公共设施 办公室、材料库等正在建设矿石运输公路 道路硬化,水泥铺面,长度 2.93km 未建废石运输公路 道路硬化,水泥铺面,长度 8.96km 未建场内道路 4.2km,水泥路面 未建辅助工程 其 他 提升机房、空压机房、通风机房、材料库、机修间 未建生活污水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未建井下水处理 50m3/d 的井下水处理站 未建储矿场 地面硬化,50×100m2,设 6m 高挡风抑尘网及喷洒水装置 未建环保工程废矿石 拟建废矿石临时堆场并设挡风抑尘网 未建3废石沟 矿山废石沟清理及运废石道路建设 未建风机、压缩机 分别采取基础减振、厂房隔离、消音措施 未建3、建设项目选址可行性3.1 矿址周围环境状况及建设条件分析山西省平陆县中盛铝矾土开发有限公司靳家底铝土矿位于位于中条山中段南麓,行政区划属平陆县曹川镇所辖,柏崖底村以北。

地理坐标为东经 111°33′12″—111°36′05″,北纬 34°55′15″—34°56′46″距离工业场地最近的村庄为工业场地西南 0.105km 的董(东)家庄3.2 环境功能划分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本建设项目目前所处区域属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中规定的二类区(广大农村地区) ,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中二级标准根据《山西省地表水域水环境管理区划方案》 ,本项目地表水水质目标为III 类,本次评价应执行《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III 类标准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中地下水的分类要求: “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业用水” ,本区域地下水应执行Ⅲ类标准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规定,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1 类标准,工业场地周边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 类标准,交通道路执行 4a 类标准评价区植被覆盖率一般,重点考虑对区域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3.3 城市建设规划矿区位于平陆县城东北直距 32.8km 处柏崖底一带,西南距曹川镇 3.5km本项目建设地点不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不违背当地的总体发展规划3.4 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3.4.1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项目于 2012.7.23~2012.7.29 进行了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根据监测报告可知,TSP 日均浓度范围在 0.057-0.227mg/Nm3 之间,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4量二级标准(0.30mg/Nm3) ,最大浓度占标率 75.67%;PM10 日均浓度范围在0.046-0.185mg/Nm3 之间,超标率 28.57%,最大浓度占标率 123.33%;SO 2 日均浓度范围在 0.012-0.057mg/Nm3 之间,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最大浓度占标率 38%;NO 2 日均浓度范围在 0.010-0.030mg/Nm3 之间,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最大浓度占标率 25%由以上数据可知本区 PM10 超标,TSP、SO 2、 NO2 未超标由环境空气评价结果可以看出,由于工程在各排污环节采取了比较有效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 TSP 排放量,无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另本工程不排放 SO2,因此,工程投产后对关心点的影响极小,本工程的建设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不会产生明显压力。

3.4.2 区域水环境承载力分析(1)项目建设地表水影响分析结果本工程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道路、绿化洒水,不外排;正常情况下无矿井涌水,故地表水环境对项目建设不制约2)地下水环境影响由矿区地质资料可知,区内矿床以上为砂岩页岩及泥岩,地下水量多小于0.1L/s,且有泥岩为隔水顶板,矿层以下为灰岩,多为透水岩层,且只含少量或不含地下水,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地下水位多在标高 238 米,出露地面矿层多在 380 米标高以上,侵蚀基准面与矿层相差标高 80-142 米,均对矿床开采构不成充水条件因此,本矿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甚微3.4.3 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于 2012 年 7 月 27 日-28 日进行了噪声现状监测,由监测结果可见,村庄的昼、夜现状噪声值均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1 类标准要求;工业场地、北竖井和回风竖井昼、夜厂界现状噪声值均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 类标准要求本项目在运营期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后,厂界噪声能够达标排放,因此声环境对项目建设不制约综上所述,本工程的建设从污染物排放情况来看,在严格采取环评制定的各项污染物治理措施的基础上,不会给当地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处于可接受范5围。

3.4.4 区域环境敏感性因素分析按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关于环境敏感因素的界定原则,经初步调查项目所在区域基本不属特殊保护地区、社会关注区、生态脆弱区和特殊地貌景观区,本地区无重点保护生态品种及濒危生物物种评价区主要敏感因素是矿山开采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可知:本项目水土流失、生产运行期废石堆存是相对敏感的生态问题在项目建设及运行过程中,挖填土方、修筑道路等工程行为将使部分植被受到破坏,但总的植被分布格局不会被打破在积极实施生态恢复与防治的情况下,其影响将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具有改善的可能性3.4.5 总量控制经环评工程分析和环境保护措施分析,采取环评规定的环保措施后,污染物均可做到达标排放,同时项目不产生国家“十二五”控制的污染物,厂方不需申请总量3.4.6 土地利用分析本项目矿区面积 9.13km2,工业场地位于矿区西南,占地面积 1.2ha,占地性质为荒地废石沟拟选在主井工业场地东北约 1.89km 处一条凹型山谷中,建设拦石坝,经过综合处理作为废石填埋场废石填埋满后进行覆土复垦,恢复地表植被,恢复当地的荒山植被生态系统,所以工程占地符合国家节约土地,保护耕地的要求,满足土地利用政策。

3.4.7 从公众参与意见分析本次评价中被调查的公众大部分对项目建设持赞成态度,占被调查人数的96%,主要认为项目建设将为本地区提供一些就业机会、可增加居民收入,改善生活条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4%的公众对项目的不了解,所以认为无所谓3.4.8 工业场地选择与平面布置合理性本项目在总平面布置设计时,考虑到以下几条原则:(1)矿区布置满足生产工艺流程要求,尽量使得原材料和物料的运输便捷、6顺畅;(2)矿区各组成部分功能分区明确,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又不相互干扰;(3)矿区内设备、设施的布置尽可能利用所处的地形条件,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