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机械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导师 (排名不分先后) 陈超英* 戴建生* 房丰洲* 郭伟 胡仕新* 黄田 冷永刚 李佳 林彬 刘建平 任成祖 宋轶民 汪顺亭* 王刚 王立文 王树新 王太勇 杨功流* 张大卫 张连洪 共 20 人, 画“*”者为兼职博导 1 姓名(中文/汉语拼音) 黄田/黄田/Huang Tian 职称/硕(博)导 教授/博导教授/博导 职务 二级学科专业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 所在系所 制造装备与系统研究所制造装备与系统研究所 电子信箱 htiantju@ 办公室 022-27405280 主要学术经历主要学术经历 1985.02-至今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助教(1985.2)、讲师(1987.12)、副教授(1990.12)、教授(1992.6)、博士生导师(1993.12)、1985.08-1986.08 美国 Purdue 大学机械系,访问学者、1995.04-1996.04 英国 Warwick 大学,访问教授、2000.09-至今 国家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0.01-至今 英国 Warwick 大学 Part-time 教授 2002.01-2009.09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 1. 制造装备与系统 2. 机器人机构学 3. 机械动力学 主要讲授课程主要讲授课程 1. Fundamentals of Robotics(研究生必修双语 32 学时) 主要学术兼职、成就、奖励及荣誉主要学术兼职、成就、奖励及荣誉 国际生产工程学会(CIRP )通讯会员(2000-)、国际机构学与机器科学联合会(IFToMM)执行委员会委员(1999-2003), 副主席(2004-2007) , 提名委员会委员(2008-2011)、英国工程教授协会会员(1996-), 英国 Warwick 大学 Part-time 教授(2000-)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 编委(2005-)、国家 863 高技术发展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专家委成员(2004.8-2005.12) 、国家 863 高技术发展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专家组成员(2006.1-2009.12)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1997-),IFToMM 中国委员会主席(2000-),生产工程分会常务理事 (1999-)、机械工程学报编委(2001-),振动工程学报编委(1997-); 主持国际合作、国家、部委及横向课题 30 余项,获部委奖励 7 项,发表论文 150 余篇,SCI/EI/ISTP 收录 120 余篇,申请国际、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 13 项,授权 8 项。
1990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 2 等奖、1992 国家教委自然科学 3 等奖、1998 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998 天津市科技进步 2 等奖、1999 中国高校技术发明 2 等奖、2000 教育部““特聘教授、2001 天津市劳动模范、2001 中国高校科技进步 2 等奖、2001 天津市技术发明 2 等奖、2002 全国教育工会“师德先进个人“、2003 教育部、人事部等 6 部委“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天津市杰出留学回国人员、2006 天津市技术发明 1 等奖 主要科研项目主要科研项目 1. 基于多坐标并联机构主模块的快速可重构制造装备关键技术与产品开发,天津市科委“十五”重大科技攻关,200万,2000.07-2003.07,主要完成人 2. 并联机床精度设计与误差补偿技术基础,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 万元,2001.01-2003.12,第一完成人3. 新型三坐标动力头关键技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80(60)万元,2007.01-2009.12,副组长 (与北京机电院合作)4. 复杂地质掘进过程的界面行为, 国家“973“子课题, 375 万元,2007.08-2011.08,负责人(与浙江大学等合作)。
5. 少自由度并联机构设计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6 万元,2008.01-2010.12, 项目负责人 6. 精密数控机床综合误差补偿技术, 国家 NC 重大专项, 444 万元,2009.06-2010.12, 项目负责人 代表性论著代表性论著 1. Liu, H. T, Huang, T., Mei, J.P., Zhao, X.M, D.G. Chetwynd, Kinematic design of a 5-DOF hybrid robot with large workspace/limb-stroke ratio, ASME 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 129(5): 530-538, 2007 2. Huang, T., Wang, P.F., Mei, J.P., Zhao, X. M., Chetwynd, D.G., Time minimum trajectory planning of a 2-DOF translational parallel robot for pick-and-place operations, CIRP Annals ,56(1): 365-368, 2007 2 姓名(中文/汉语拼音) 刘建平/刘建平/Liu Jianping 职称/硕(博)导 教授/博导教授/博导 职务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天津大学党委书记 二级学科专业 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设计及理论 所在系所 制造装备与系统研究所制造装备与系统研究所 电子信箱 (联系人 宋轶民教授) 办公室() (联系人 宋轶民教授) 主要学术经历主要学术经历 1983.05-1992.12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系,先后任教研室副主任、支部书记、机械系副主任; 1992.12-1994.04 北京市崇文区副区长兼科委主任、科协主席; 1994.04-1995.04 北京科技大学校办产业董事会副董事长兼开发总公司总经理; 1995.04-1997.11 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 1997.12-2002.04 北京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 2002.04-至今,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 1. 机械系统动力学; 2. 机械传动 主要学术兼职、成就、奖励及荣誉主要学术兼职、成就、奖励及荣誉 1. 中国金属学会冶炼设备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要科研项目主要科研项目 1. 模切机步进传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实验研究,高校博士点,编号:20050056058,项目负责人; 2. 水轮发电机组机械电气与水工结构耦合振动分析评估,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2005.03-2008.03,项目负责人; 3. 水轮机主配压阀活塞衬套耐磨性对比实验研究,武汉长江控制设备研究所,2006.01-2007.01,项 目负责人; 4. 大丫口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机电耦联振动分析,云南临沧云投粤电开发有限公司, 2008.12-2009.12,项目负责人 代表性论著代表性论著 1. 刘建平,尹忠俊,双轴椭圆振动筛系统动力学分析,冶金设备,2002,1:12-14. 2. Song Yimin, Li Jianxin, Wang Shiyu, Liu Jianping, Adaptive control of flexible redundant manipulators using neural networks,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2006, 12(6): 429-433. 3. 徐进友, 刘建平, 宋轶民, 等, 考虑电磁激励的水轮发电机组扭转振动分析, 天津大学学报, 2008, 41(12) :1411-1416. 4. Shiyu Wang, Ce Zhang, Jianping Liu, etc., Influence of basic parameters 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spur planetary gear trains, Europe Journal of Mechanics-A/Solids (Under Revision, 2010). 5. S Wang, J Xiu, J Xu, J Liu, etc., Prediction and suppression of inconsistent natural frequency and mode coupling of a cylindrical ultrasonic stator, Proceeding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s, Vol. 224 Part C: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10 (In Press). 6. Shiyu Wang, Jinyou Xu, Jie Xiu, Jianping Liu, etc., Elastic wave suppression of permanent magnet motors by pole/slot combination, ASME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Accepted, 2010). 3 姓名(中文/汉语拼音) 宋轶民/宋轶民/Song Yimin 职称/硕(博)导 教授/博导教授/博导 职务 机械学院副院长机械学院副院长 二级学科专业 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设计及理论 所在系所 制造装备与系统研究所制造装备与系统研究所 电子信箱 ymsong@ 办公室 022-27403434 主要学术经历主要学术经历 1999.04-2001.04 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流动站,博士后 2001.05-至今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副教授(2001.07),硕士生导师(2002.12),教授 (2009.06),博士生导师(2009.12) 2008.03-2008.05 英国 Warwick 大学,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 1. 机械动力学 2. 机构学 3. 机械传动 主要讲授课程主要讲授课程 1. 机械设计 (本科生 64 学时) 2. 机械设计基础 (本科生 80/48 学时) 主要学术兼职、成就、奖励及荣誉主要学术兼职、成就、奖励及荣誉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2001-)、机械传动分会机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09-);高等教育出版社 研究生教学资源建设委员会委员(2007-) 主持/参加国际合作、 国家、 部委及横向课题 10 余项, 获部委奖励 2 项, 发表论文 50 余篇, SCI/EI/ISTP 收录 40 余篇次,申请/授权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多项。
主要科研项目主要科研项目 1. 高速行星传动的弹性动力学分析与动态设计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5 万,2003.01-2005. 12,第一完成人 2. 环板式行星分度凸轮机构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10 万, 2007.01-2009. 12,第一完成人 3. 含刚柔混合支链的高速并联机械手的结构学原理与动态设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9 万, 2007.01- 2009.12,第一完成人 4. 新型五坐标可重构作业单元关键技术, 国家 863 计划重点项目课题, 390(195)万, 2007.08-2010.09, 天津大学负责人(与江淮自动化、江淮汽车合作) 5. 摩擦叠焊并联机器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