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力资源管理作业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0.50KB
约34页
文档ID:416056021
人力资源管理作业_第1页
1/34

《人力资源管理》作业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一、单选题1、“人力资源”一词是由( C )提出的A、泰罗 B、甘特 C、彼得·德鲁克 D、梅奥2、具体论述有关管理人力资源的问题,把管理人力资源作为管理的一般职能来加以讨论的是( D )A、彼得·德鲁克 B、甘特 C、梅奥 D、怀特·巴克3、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理论是由( B )提出的A、彼得·德鲁克 B、雷蒙德·迈勒斯 C、梅奥 D、怀特·巴克4、《管理人力资本》一书的作者是( A )A、比尔 B、雷蒙德·迈勒斯 C、梅奥 D、怀特·巴克5、觉得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人事管理,是由专业人员从事的员工管理的是( A )A、德斯勒 B、德鲁克 C、舒勒 D、怀特·巴克6、人事管理理论把组织的员工作为一种( A )来看待A、经济人 B、社会人 C、理性人 D、复杂人7、从( C )开始,人际关系的人事管理措施逐渐衰弱,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的人事管理的需要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8、泰罗发明了最初的劳动计量奖励制度( D )。

A、计时制 B、利润分享制 C、晋升制 D、差别计件率系统9、现代意义上的人事管理是随着( D )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A、工厂制度 B、资本主义制度 C、工会制度 D、工业革命10、霍桑实验研究成果使人事管理从科学管理转向了对( C )的研究A、 工作行为 B、工作方式 C、人际关系 D、行为科学二、多选题1、德鲁克指出当时人事管理中的几种基本错误概念是( ACDE )A、觉得员工不想工作的假设B、觉得管理者不想负责的假设C、忽视对员工及其工作的管理D、把人事管理作为专业人员的工作而不是经理的工作E、把人事管理活动当作是“救火队的工作”2、如下属于怀特·巴克于1958年刊登的《人力资源功能》一书中观点的是( ABCDE )A、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并不是一种特殊的职能B、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目的不仅是使个人快乐,并且要使公司所有员工能有效地工作和获得最大的发展机会C、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并不只和员工有关,它和组织中各个层次的人员都息息有关D、所有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果所关注的一定是公司和员工主线利益的同步实现E、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不仅涉及和人事劳动有关的薪酬和福利,还涉及公司中人们之间的工作关系3、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特点是(ABCDE )。

A、以人为本B、把人当作资本,当成能带来更多价值的价值C、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到首位D、人力资源管理被提高到组织战略高度来看待E、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被视为生产和效益部门4、人力资源环境所面临的最普遍的挑战有( BCDE )A、文化的多元化 B、组织的重建 C、人口多样化的问题 D、劳动力的可用性和质量问题 E、经济和技术的变化5、在今天和将来的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将具有的作用有( BCD )A、经济管理 B、行政管理 C、事务管理 D、战略管理 E、社会管理三、判断题1、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非生产部门 ( × )2、怀特·巴克说:“老式的人事管理正在成为过去,一场新的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主调的人事革命正在到来 ( × )3、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初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重要集中在讨论如何实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 Ö )4、从组织的角度来看,人事管理是管理人的活动,是参与组织战略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行的活动。

( × )5、德斯勒等人觉得,人力资源管理是采用一系列管理活动来保证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社会、和公司的利益 ( × )6、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人事管理,两者没有什么不同 ( × )7、沃尔里奇觉得,在新经济时代,组织的能力涉及硬性能力和软性能力 ( Ö )8、人力资源管理所从事的角色是多重的而不是单一的 ( Ö )9、从20世纪末开始,人际关系的人事管理措施逐渐衰弱,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的人事管理的需要 ( × )10、科学管理第一次将科学的观念引入到人事管理中,揭示了人事管理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 ( Ö )第二章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一、单选题1、美国公司在生产环节上的管理上都使产品保持一定的库存。

其重要因素是( B )A、资金雄厚 B、减少工人“套牢”公司的威胁 C、销售的需要 D、生产跟不上2、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上,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典型代表是( A )A、美国和日本 B、美国和英国 C、德国和日本 D、美国、德国和日本3、经理资本主义的典型代表是指( A )A、美国公司中经理的绝对权力和高收入 B、日本公司中经理权力的不断扩大C、德国公司中经理权力的不断扩大 D、英国公司中经理权力的不断扩大4、从( A )后来,日本模式的竞争力逐渐显露出来,在钢铁、造船、汽车、家用电器、光学仪器等诸多领域对美国产品形成了强大的冲击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79年代 D、20世纪80年代5、美国公司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对( D )的依赖性很强A、政府 B、行业协会 C、工会 D、市场二、多选题1、日本公司人事制度的三大支柱是( ACD )A、终身就业 B、弹性工资 C、工会制度 D年序工资制度 E、内部提拔为主2、新国际竞争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趋势是:( BCDE )A、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培养职工的责任心和自觉性B、吸取工人参与管理C、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成为各国的首选D、吸取各个模式的优势,根据形势不断完善和发展E、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成为各国的首选3、在美国公司中形成刚性工资的因素是( ABC )。

A、管理者和工人之间存在公司经营状况信息的不对称B、美国工人工资的增长,都是通过斗争辛苦得来的C、美国的劳动力市场发达,工人的流动性比较大D、美国公司中管理者和工人之间比较信任E、美国工人不喜欢弹性工资4、日本模式的基本特点( ABDE )A、终身就业、弹性工资和合伙性劳资关系 B、有限入口和内部提拔C、刚性工资 D、对抗性的劳资关系 E、注重职工素质和对职工的培训5、美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是( ACE )A、强调个人 B、强调集团 C、以任务为中心 D、以从业人员为中心 E、强调个人竞争三、判断题1、美国公司的管理,人性化的限度很高 ( × )2、根据公司经营状况发放的红利在日本公司中占着很大的比重,使日本公司的劳动力成本具有很大的弹性 ( Ö )3、日本公司中的劳资双方的关系始终都很和谐 ( × )4、在汽车、钢铁、炼油和其她现代化的行业里,不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难以产生规模经济。

( Ö )5、现代化就是美国化的同义语 ( × )6、日本公司聘任职工时,不看重个人的具体技能,而是强调基本素质 ( Ö )7、日本公司里有新的工作需要时,会尽量通过市场去招聘 ( × )8、美国模式比日本模式更有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 × )9、随着日本经济的衰落,日本模式已经不具有任何借鉴意义 ( × )10、美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设计的初衷,是要通过简化工人的劳动内容,削弱工人在分派谈判中讨价还价的地位,以图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 Ö )第三章 人力资源筹划一、单选题1、公司的人力资源筹划中应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C )A、人力资源招聘 B、人力资源甄选 C、人力资源保障问题 D、绩效考核2、20世纪40年代末在美国兰德公司的“思想库”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预测措施是( C )。

A、管理人员的持续规划 B、马尔可夫分析 C、德尔菲法 D、趋势分析法3、找出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以此来推测将来的人事变动趋势是指( B )A、经验分析法 B、马尔可夫分析 C、德尔菲法 D、趋势分析法4、适合于稳定的小型公司的短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措施是( A )A、经验分析法 B、马尔可夫分析 C、德尔菲法 D、趋势分析法5、人力资源预测可分为( A )种A、2 B、3 C、4 D、5二、多选题1、 如下属于人员供应筹划的是( BCD )A、职务编制筹划 B、人员内部流动政策 C、人员外部流动政策 D、人员获取途径E、人员的职位变动2、人力资源筹划的发展方向是( ABCD )A、灵活 B、高效 C、使用 D、短期 E、多变3、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措施是( CDE )A、管理人员的持续规划 B、马尔可夫分析 C、德尔菲法 D、趋势分析法E、经验分析法4、如下属于人力资源资源供应预测的措施有( ABE )A、档案资料分析 B、马尔可夫分析 C、德尔菲法 D、趋势分析法E、管理人员的持续规划5、在制定人力资源筹划时,要注意的原则是( ABC )。

A、充足考虑组织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 B、保证公司的人力资源保障C、使公司和员工都得到长期的利益 D、公司的财务状况E、员工的年龄及教育状况6、人力资源预测可分为( AB )A、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B、人力资源供应预测 C、公司员工的工作满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