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杂糅与近代化:苏州狮子林内檐装修意匠探析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7.76KB
约14页
文档ID:293817394
杂糅与近代化:苏州狮子林内檐装修意匠探析_第1页
1/14

    杂糅与近代化苏州狮子林内檐装修意匠探析    摘 要:狮子林历史悠久,原为寺园,后来转为私家园林,现如今,园林面貌已不复旧观造园意趣由初期禅宗园林的清净淡朴,转为后期官僚、商贾园林的奢华新奇,带有世俗化气息现存狮子林主要呈现出民国时期风貌,园林建筑室内普遍设置内檐装修,装修风格杂糅,具有近代化的特征通过梳理园林内檐装修的设置情况,展现狮子林室内空间面貌,在此基础上探究其装修意匠分别从匾额楹联、装修样式、装饰、工艺、空间等方面解读设计的立意与匠心,进而分析意匠成因,指出时代、人文与技术对园林内檐装修的影响,展现园林的近代化变迁Key:杂糅;近代化;狮子林;内檐装修;意匠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南私家园林建筑内檐装修设计研究”(2019SJA0859)阶段性成果狮子林是江南地区现存的唯一一座始建于元代的园林狮子林初为寺园,是元至正年间高僧天如禅师惟则的弟子为其所建,寺园合一,名为“菩提正宗寺”,又称“狮子林”元末明初,大画家倪瓒曾为其作《狮子林图》进入明代之后,狮子林一度成为私宅,后由明姓和尚重建圣恩寺,寺园分离,呈前寺后园格局清代狮子林转为私园,乾隆初,花园部分由黄熙之父黄兴福县购得,改名“涉园”,又名“五松园”,并扩建西侧假山池面。

乾隆南巡时六游狮子林,题咏甚多,并在北京皇家园林中对其进行了仿建晚清时期,园林遭战乱倾圮,1917年,富商贝仁元购得后大加修缮,历时九载竣工,遂成今日园貌目前对狮子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园林叠山、禅境营造、倪瓒《狮子林图》、北方皇家园林中狮子林仿建的比较等方面,侧重于对园林整体环境的研究,而对建筑室内空间关注不多内檐装修作为园林建筑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使用者关系密切,具有独立的价值此外,前人的研究大多关注元明清时期园林的兴废变革,对民国之后的园林嬗变探讨较少事实上,今日园貌的呈现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民国贝仁元改造的影响本文以园林建筑内檐装修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内檐装修的设置情况,对设计意匠加以解读,从侧面展现园林近代化的过程,进而分析园貌变迁背后的原因一、狮子林内檐装修设置狮子林占地面积约1.11公顷,含东部祠堂、住宅和西部花园三大部分,祠堂和住宅为民国时期贝氏所建花园部分以水池和山石为中心,建筑环绕四周园中建筑密集,共计约20余座,园景丰富,回环复杂园林部分可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图1)一)东部园区内檐装修东部园区可细分为三部分:一是祠堂住宅与花园的過渡区,由燕誉堂、小方厅构成一组三进院落,为园主宴客场所;二是立雪堂庭院;三是园中元代遗存主假山区域,这一部分为全园精华,建筑隐匿其间。

该区域建筑内檐装修以燕誉堂、立雪堂、揖峰指柏轩为代表燕誉堂是园主宴客之所,坐北朝南,是面阔三间的鸳鸯厅室内以脊柱为界,利用隔断将空间划分为前后相同的南北两部分南厅宜于冬春,北厅宜于夏秋隔断正间为8扇屏门,次间各设1樘落地罩,分别由2扇纱隔和挂落组成(图2)天花采用对称的一馆两轩做法,梁架南扁北圆,南厅为扁作菱角轩,北厅为圆料鹤胫轩,为典型鸳鸯厅样式立雪堂位于燕誉堂西南侧,原为传法之所,后为书斋建筑坐东朝西,面阔三间,平面近似方形室内后步柱正间为1樘落地圆光罩,次间采用形制独特的槛墙花窗样式,顶部为素板平顶天花(图3)揖峰指柏轩位于主假山以北,为两层重檐楼宇,是园中正厅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五间,北侧向外增置楼梯间一层室内后步柱正间为6扇纱隔式屏门,南侧覆板悬挂书画两侧各设纱隔、挂落出入后部以廊柱为界,于楼梯入口处设6扇纱隔,左右两扇可开启,样式与后步柱间纱隔类似,具有良好的对应效果前部采用平顶天花,后部过道采用鹤胫一枝轩二)中部园区内檐装修中部园区以水池为主体,建筑主要集中在池北一带,是园主宴客赏景之处包括花篮厅、真趣亭、石舫、暗香疏影楼、古五松园庭院整体装修彰显出楼台金碧、水木清华的特点。

池南为长廊与3座小亭该区域的内檐装修以池北建筑群中花篮厅、古五松园、石舫为代表花篮厅临水而筑,原为荷花厅,1968年被焚毁,现厅为1975年从娄门郑氏宅移建而来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三间室内前步柱不落地,代以垂莲短柱,使空间显得更为开敞、完整室内后步柱正间为4扇屏门,次间采用纱隔、挂落组合天花采用贡式梁,前后共设3个轩,分别为鹤胫轩和两个船篷轩前轩为抬头轩,后轩为磕头轩古五松园位于花篮厅北,民国新建时承园旧名“五松园”主体建筑坐西朝东,面阔三间室内纵横方向皆设隔断,正间为6扇纱隔式屏门,次间各由纱隔、挂落出入后部正间进深处,各设1樘落地罩划分空间,成为整个室内装修的点睛之笔在顶棚处理上,前部设复水重椽假屋面,内四界大梁为圆作,后两界为平顶天花,与隔断中槛齐平,与前部空间形成鲜明对比石舫筑于水中,是贝家招待宾客享用船菜的场所,分为船头、前舱、中舱、后舱和船尾5个部分,由混凝土建造,装修带有中西合璧的特点舱体面阔一间,进深三间,前舱入口处采用纱隔、挂落,前舱与中舱间设1樘太师壁分隔,板壁正中嵌方镜,两侧出入口悬挂落飞罩后舱部分包括一个半封闭空间和楼梯间,由纱隔和挂落飞罩围合而成(图4),镜下定制固定座椅,后方楼梯间通往二层阁楼和中舱上方平台。

(三)西部园区内檐装修西部园区以假山为主,为贝氏新增,山间有人工瀑布,为苏州园林中的孤例山上建有听涛亭、问梅阁和双香仙馆,环境曲折,建筑内檐装修以问梅阁为代表问梅阁是西部假山上的主体建筑,为重檐楼阁,实则一层,室内上下两层贯通,空间高耸(图5)建筑坐西朝东,面阔三间室内后步柱间采用1樘太师壁,由正间8扇纱隔和次间挂落组成,阁顶采用平顶天花二、狮子林内檐装修意匠意匠是中国古代对设计的指称陆机《文赋》有云“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唐杜甫《丹青引》有“沼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經营中”,应是较早使用“意匠”一词李砚祖在《艺术设计概论》中解释意匠为“意图”与“匠心”,李允砾在《华夏意匠》中解释意匠为“建筑设计的理念”意匠包含立意与匠心两个方面,狮子林内檐装修的立意,主要反映在匾额、楹联中,匠心则通过样式、装饰、空间、工艺予以体现一)内檐装修立意就立意而言,狮子林创园之初为禅宗园林,历经明清和民国年间改造,延续旧景名称,因而带有早期禅宗园林的思想意蕴狮子林园名释义中,寺院在佛教中称“丛林”,佛陀称“狮子吼”,园名便揭示了佛禅内涵园中建筑立雪堂、问梅阁、揖峰指柏轩等,大多取自禅宗公案、文人轶事,富有哲理。

如指柏轩源于佛门禅宗“赵州指柏”公案,立雪堂以佛家故事“慧可立雪”为名,弘扬求学精神,问梅阁取自禅宗公案“马祖问梅”,隐喻悟禅此外,早期园名和匾联题咏,多以松、石、竹、梅为主题,带有比德属性,象征坚毅品格和飘逸出尘的志向,并同眼前山林景象相契合,体现了传统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入清后乾隆帝南巡时的驻跸与题咏,为园林建筑增添了华贵的气息如园中旧悬一对联“楼台金碧将军画,水木清华仆射诗”加上民国时期经富商贝氏改造后,园林融入更多世俗理想,带有商贾家族兴旺、功德留名的祈愿如燕誉堂取自《诗经·车辖》中“式燕且誉,好尔无射”,意为宴乐之所堂内北悬“绿玉青瑶之馆”匾额,源出倪瓒诗句,形容绿水,这里用翠玉名馆寓吉利富贵堂内楹联“于觞咏流连而外,瞻族承先,树人裕后,名园今得主,高风不让谢公墩”,赞园主贝氏重修狮子林盛举和建造“承训义庄”的高风亮节二)内檐装修匠心1.杂糅新颖的装修样式狮子林建筑内檐装修样式杂糅,既有精巧的晚清装修风格,又带有中西合璧的近代特色,整体呈现出多元融合、简化创新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传统样式的传承与变化,二是对西洋样式的吸纳与融合,前者为主流,后者为特色传统样式的传承与变化在隔断与天花装修中都有所展现。

在隔断样式上,屏门一般双面覆板阴刻图文,纱隔内心仔裱糊书画、博古拓片,或采用多组雕花棚嵌框的做法,框中嵌玻璃这种通透的内心仔样式与晚清玻璃的推广有关夹堂与裙板大多双面雕花,极富装饰性挂落样式打破常规的宫式、万川式,燕誉堂次间采用花瓣形挂落,轮廓清晰,样式更为精巧,富于变化由于空间较高,隔断中槛以上横批处采用横风窗,嵌玻璃或裱糊书画,内心仔与下部纱隔呼应隔断中涌现出诸多变体,反映了装修样式的创新如古五松园厅堂正间后部两樘芭蕉形天然落地罩(图6),打破常规样式,形态生动,柔化了空间边缘,增加自然趣味,显得独特而别致立雪堂借鉴外檐装折中地坪窗、半窗、花窗形制,改良后用于内檐装修做法是以■槛为界,上部三分之二处布满透空的藤纹,正中嵌海棠花窗,下部三分之一处采用木板围合,表面装饰线脚该手法也见于小方厅装修中,反映了狮子林室内装修的灵活多变性在天花装修上,狮子林室内大量采用复杂的轩式组合,尤其是制作难度较大的菱角轩鸳鸯厅南北两厅分别采用菱角轩与鹤胫轩,真趣亭天花由正中菱角轩和四周环绕的弓形轩组合而成(图7),花篮厅为船篷轩与鹤胫轩组合,二者在前轩组合处都采用垂莲短柱,顶棚构造尤为复杂扁作轩梁表面大多拥有繁复的装饰,花篮厅还采用精巧的贡式梁,垂莲柱通体雕花。

与主体建筑相比,中小型建筑天花处理较为简洁,多采用平顶天花较为独特的变体是小方厅内所采用的井罩天花,形似覆斗,中间高四周低,侧面覆以斜板,形似清代李渔《闲情偶寄》中提到的“斗笠形”天花,样式简洁对西洋元素的吸纳与融合是狮子林内檐装修样式的突出特点受近代西方文化影响,部分室内装修形制得到了简化门窗、挂落、纱隔以几何纹为主,结合西式线脚收边、彩色玻璃镶嵌,呈现出近代特征,例如小方厅、指柏轩、石舫内外檐装修等暗香疏影楼、石舫中还应用了西式栏杆扶手或台阶,带有典型的西洋趣味2.多元融合的装饰处理装饰是狮子林内檐装修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隔断内心仔、板面以及天花构件,呈现出多元融合的特点其中,既有清末民初常见的传统图纹,如万川、整纹、藤茎等,应用于挂落、花罩中,又融入近代抽象简化的几何图纹,如在门窗、隔断、横批中大量运用菱形、圆形等几何纹,形制简洁,带有近代风尚,成为狮子林装修的突出特点具象装饰图案运用十分普遍,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一是江南文人题材,如山水诗文、松竹梅、博古清供、文人四艺、文人轶事等可见于鸳鸯厅、花篮厅屏门南北阴刻中,以及真趣亭、揖峰指柏轩、花篮厅纱隔夹堂与裙板雕饰中芭蕉天然罩取蕉叶题诗之韵事,并寄寓佛理。

问梅阁内外檐装修以及地面装饰均以梅为主题,古五松园纱隔及横风窗书画裱糊均以松为主题,同建筑名称和室外景观相呼应,内外相得益彰二是吉祥图案题材,这是狮子林装饰中最普遍的主题如诠释富贵喜庆的牡丹卷草、凤凰、如意云龙、喜鹊等图案,表现子孙万代的葫芦、葡萄、石榴藤蔓纹,寄托福寿如意的五福捧寿、蝙蝠衔罄等,期望太平盛世和功成名就的狮、马、象等,还融入宗教图案以辟邪祈福贝叶元素也多次出现,可见于家祠及燕誉堂外檐挂落中贝叶是佛教弘传最原始的记录媒介,具有辟邪、平安的寓意,既暗指狮子林早期寺园属性,又与园主贝氏相呼应,为该园独具特色的装饰图案三是西洋图案的融入,反映出狮子林中西合璧的特点如指柏轩外檐长窗裙板上装饰圆形徽章,环绕穗环、贝壳和涡卷石舫内纱隔装饰有十字纹、卷草纹,都是受到西洋文化影响而出现的图案从装饰手法和风格上看,园林建筑的装饰图案构图复杂,以雕刻表现居多从天花梁架构件到隔断表面,分别采用深浅不一的雕刻装饰,体现了清末民初的设计意趣从色彩上看,彩色玻璃点缀、书画裱糊装饰为素雅的室内空间增添了色彩,营造出瑰丽斑斓的空间效果石舫内部地面还采用彩色水磨石和红色小花砖,一改常规的青砖墁地做法园中真趣亭由于安置着乾隆御赐题匾,装饰风格趋于奢华。

天花、挂落、吴王靠处构件多作描金处理,加上蓝底金匾和金底抱柱,呈现出金碧辉煌的效果3.新奇巧妙的材料工艺从材料上看,狮子林室内空间和装修。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