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透视基本原理 透视效果图的概念透视效果图的术语及符号透视基本元素解析 透视效果图的分类 第一章 透视基本原理 什么叫透视效果图: 一种将三度空间的形体转换成具有立体感的二度空间画面的绘图技 法,帮助设计师预想的方案比较真实的再现 人眼透过透明的投影面(假想面)观察物体,视线与投影面相交形 成的图形就是透视图 透视图两个重要特征: 1.近大远小; 2.不与投影面平行的平行线、平行面有共同的灭点、灭线 透视效果图的技法:画法几何,绘画基础透视效果图的概念透视效果图的术语及符号透视基本元素解析透视效果图的分类 第一章 透视基本原理 常用术语: 1、视点(S)(EP):观者眼睛的位置2、立点(SP):人站立的位置3、视高(H)(EL):视点到立点的距离4、画面(PP):假想平面,垂直于地面5、基面(GP):平面图投影面,放置物体的地平面6、基线(GL):基面与画面的交线7、视平线(HL):与视点同高,并且通过心点8、心点(CV)(小s′):视点主视线对画面的交点叫心点,位于视平面的中央9、灭点、消失点(VP):同一方向的直线消失于视平线上的一点,相互平行的线10、视距(D):视点对画面的距离,即中视线Ss′的长度,当画面为铅垂面时,站点 与基线的距离,即反映视距。
参照书本p13)11、距点(D):距点有两个,分别位于心点左右的视平线上,离心点的远近与视距 相等参照书本p13)透视效果图的概念透视效果图的术语及符号透视基本元素解析 透视效果图的分类 第一章 透视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一、物体默认物体是静止不动 的 二、画面画面与物体的关系: 与物体主要面的偏角;画 面与物体的前后关系画面偏角为零(平行 透视、一点透视画面与物体的两个相 互垂直的主要面存在偏角 (成角透视、两点透视)偏角可以选择30、45 、60其中45由于心点与 两个灭点距离相同,所以较少使用当然 画面偏角也可以自选 三、视平线(视高)视平线的高低变化会 对透视画面产生巨大影响 四、心点心点位于视平线上, 可以任意移动(不能超出 画面之外)一般取点画面1/3 处 透视效果图的概念透视效果图的术语及符号透视基本元素解析 透视效果图的分类 第一章 透视基本原理 五、视点/视角确定视点,其实 就是确定视距视角 范围在60°左右视点越远,透视 变形越小,透视展示 的内容越多;视点越近,透视 变形越大,透视展示 的内容越少 六、视点/画面/视角a)画者A视距为 0.5D,视角为90° b)画者B视距为 0.75D,视角为67°c)画者C视距为 1D,视角为53° d)画者D视距为 1.5D,视角为37° e)画者E视距为 2D,视角为28°透视效果图的概念透视效果图的术语及符号透视基本元素解析 透视效果图的分类 第一章 透视基本原理 透视效果图的概念透视效果图的术语及符号透视基本元素解析 透视效果图的分类 总结:1、透视图在画面上 2、画面垂直于中视线 3、互相平行的变线相较于同一个灭点 4、原线:垂直原线、水平原线、倾斜原线、 透视方向保持不变,没有灭点变线:直角平变线、45°角平变线、其它角度平变线、透视方向改变,有灭点,心点、距点。
第一章 透视基本原理 1、一点透视:立方体一类物体的 平面平行于画面及地面,消失线消 失到心点的透视画法称为一点透视 ,又叫平行透视画面垂直于基 面,并且与室内的主要立面平行时 )特点:表现范围广,纵深感强 ,适合表现庄重、严肃的室内空间 或建筑物,缺点比较呆板,与真实 效果有一定的距离2、二点透视:立方体一类物体不 平行画面,但平行地面,棱线分别 消失到左右消点的透视画法称为两 点透视,又叫成角透视画面垂 直于基面,与室内的两个主要面呈 一定角度时)特点:表现效果比较自由、活 泼,空间比较接近真实的感受缺 点角度没选好的话,容易变形3、轴测图:严格来讲不属于透视 的范围平面图旋转30°或45°,高度 统一特点:能够再现空间真实的尺 度,可以直接度量,但是不符合眼 睛看到的实际情况,感觉别扭4、俯视图:将视点提高,便于表 现比较大的室内空间群体,可以采 用一点、二点或三点透视作图5、三点透视:画面倾斜于基面, 也就是画面倾斜于物体的三个主要 面,这样所作的透视图,画面上有 三个灭点,所以又叫三点透视透视效果图的概念透视效果图的术语及符号透视基本元素解析 透视效果图的分类 第一章 透视基本原理 透视效果图的概念透视效果图的术语及符号透视基本元素解析 透视效果图的分类 第一章 透视基本原理 透视效果图的概念透视效果图的术语及符号透视基本元素解析 透视效果图的分类 第一章 透视基本原理 透视效果图的概念透视效果图的术语及符号透视基本元素解析 透视效果图的分类 第一章 透视基本原理 透视效果图的概念透视效果图的术语及符号透视基本元素解析 透视效果图的分类 第二章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作图原理一点透视的具体求作方法第二章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作 图原理:建筑师 法,也称视 线法,利用 建筑物与视 点的连线与 画面相交的 迹点,再通 过已知的数 据点结合灭 点求出透视 图。
具体作 法如图:一点透视作图原理一点透视的具体求作方法第二章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作图原理一点透视的具体求作方法第二章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作图原理一点透视的具体求作方法1.视线法如图 (1).将平面图所要展 示的部分紧靠在绘图纸 上定图的边线PP,在PP 线下方确定基线GL; (2).利用立面图的高 度确定真高线AB或CD ,定位视平线HL,控制 在1.5m左右; (3).在PP线下方确定 站点SP(控制在画面宽 度的1-1.5倍),连接平 面图中各个角的内转折 点,连线与PP线将有迹 点; (4).SP向HL垂直延伸 ,交点即为心点(灭点 ),过灭点连接ABCD 外框的四角; (5).过PP线上的各个 迹点引GL的垂线,确定 空间位置,最后利用真 高线确定透视图内部的 空间高度;一、室内一点透视求作方法两种简易的求作方式: 网格法(量线法)(2种)、 足线法(视线法)第二章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作图原理一点透视的具体求作方法第二章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作图原理一点透视的具体求作方法2.网格法(由外向里)这是一种简易的室内平 行透视画法(如图): (1).首先按照画面大小 按实际比例确定空间宽度 和高度ABCD; (2).确定视平线HL或 视高EL(1.5m左右)以 及灭点VP; (3).确定距点D或测点 M(长度约等于画面宽度 ); (4).连接ABCD各点和 灭点,利用距点或测点确 定空间进深; (5).由外框的真高线确 定室内物体的高度;第二章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作图原理一点透视的具体求作方法2.网格法(由里向外)需要考虑的是作图比例;内墙的尺寸和位置;灭点位置(如图): (1).首先确定主立面的比例abcd,设定视平线HL(交cd于e)及心点CV连接灭点与abcd各点并延长,在视平线的一侧确定视点EP; (2).在ad的延长线上作一些等分点d1、d2等,作为空间进深的测点,将EP连接各等分点并延长,交CVd点的延长线于d1’、d2’等,然后过这些点做水平线和垂直线,这些线就是室内进深的基准线; (3).在ad和bc线上,做适当的等分点,从而确定横向的测量点); (4).由真高线ab确定室内物体的高度;第二章 一点透视 二、距点法求作 家具透视图距点:视点 到心点的距离分 别画在心点左右 两边,距点法又 称45°法。
其实 质是通过距点来 确定家具或室内 透视的长度或进 深具体求法有 减切法和加增法 ,如图:一点透视作图原理一点透视的具体求作方法1.减切法:第二章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作图原理一点透视的具体求作方法第二章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作图原理一点透视的具体求作方法2.加增法:第二章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作图原理一点透视的具体求作方法2.加增法:第三章 二点透视 二点透视作图原理二点透视的具体求作方法第三章 二点透视 二点透视作图原 理: 同样利用建筑师 法,也称视线法 ,利用建筑物与 视点的连线与画 面相交的迹点, 再通过已知的数 据点结合灭点求 出透视图 两点透视的效果 比较自由、活泼 ,反映空间比较 接近于人的真实 感觉,相对一点 透视难度稍大, 如果角度选择不 好容易透视变形 二点透视作图原理二点透视的具体求作方法一、室内两点透 视求作方法两种简易的求作 方式:网格法( 量线法)(2种 )、足线法(视 线法)第三章 二点透视 1.视线法如图 (1).确定平面图的内容范围 及与PP线之间的夹角,设定 GL线的位置并画出视平线HL ,在GL线下方确定足点SP, 并由足点分别作出平行于两墙 面的直线交PP线于P1、P2, 再过P1、P2点向下作垂线交 HL线于VP1、VP2点(两灭点 ) (2).在与PP线相连的两个内 墙面的点c、d向下作垂直线交 GL线于a、b两点,在此任意 一点的垂线上确定顶棚的真高 ae或bf。
连接m与SP,与pp相 交于m’点,再由m’向下作垂 线,然后连接VP1b、VP1f、 VP2e、VP2a与过m’的垂线相 交于g、h, (3).同样的作法将室内平面 图内其他图形的转折点向SP 方向作延长线,交于PP线各 点,再通过各点分别向下作垂 线一、室内两点透视求作方法两种简易的求作方式: 量点法,足线法(视线法)二点透视作图原理二点透视的具体求作方法第三章 二点透视 二点透视作图原理二点透视的具体求作方法第三章 二点透视 二点透视作图原理二点透视的具体求作方法第三章 二点透视 2.量点法(两种)如图 (1).定出真高线(墙角线)AB,确定视平线HL,按照画面的版幅,过A、B两点画 出透视(角度控制在150°),从而确定两个灭点:VP1、VP2 (2).找出两个灭点之间线段的中点C,以C为圆心,画圆弧和AB的延长线相交于O (S) (3).分别以两个灭点为圆心,以每个灭点至视点的连线为半径画弧,圆弧和HL的 两个交点即为M1和M2二点透视作图原理二点透视的具体求作方法第三章 二点透视 2.量点法(两种)如图 (1).在B点下方作平行于HL的任意一条水平线,相交于C、D (2).以C、D为直径作半圆与真高线AB的延长线交于E点 (3).分别以CE、DE为半径作圆弧,与CD线交于两点 (4).分别连接这两点和B点并延长至HL上,即可得到M1、M2点二点透视作图原理二点透视的具体求作方法第三章 二点透视 3.距点法(较小的成角透视)如图 (1).在画幅的大约1/2处,确定视平线HL,在HL上确定D1、D2,过D1D2的中点作 垂线AB(真高线),分别过A、B两点作HL的两条平行线GL’和GL,最后确定空间 的长宽尺度。
(2).以D1、D2作为两点透视的灭点,作出两面墙的透视效果,然后分别过D1、D2 点向GL’、GL上的各尺寸点连接,形成空间网格二点透视作图原理二点透视的具体求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