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撰写根本要求现场调查报告,是一种全面的总结形式,与科学论文相比,它可能不够精辟和深入,方 法学方面不够严谨,但是更加全面由于现场调查的题材千差万别,因此现场调查报告的撰 写要求也不尽相同针对群发性疾病〔如传染病爆发或流行〕的调查,可能侧重于流行病学 与统计学方法的综合应用;针对个案病例的调查,那么可能侧重于对病例临床特征、检测结 果的描述,以及逻辑推理在调查过程中的应用等但不管是什么题材的调查报告,一些根本 要求必须得到满足在此,总结经验,对现场调查报告所包涵的要素提出一些要求根据不同题材调查工作 的要求,其报告可能侧重于其中的某些要素,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完整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包括如下要素:1. 标题2. 前言〔事件经过)3. 根本情况4. 核实诊断5. 流行特征〔描述流行病学〕6. 病因或流行因素推断、验证〔分析流行病学〕7. 防制措施与效果评价8. 问题与建议9. 调查小结10. 落款、标题“标题〃是现场调查报告内容的高度概括,必须简明扼要地向读者展示所做工作 的主 要成果标题应该简练、准确,可包括时间、地点及主要调查内容等要素,有时可省略时间、 地点相关信息,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标题的表达形式:“关于+地点+事件名+的调查报告〃但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 标题常常有所变化,如“关于XXXX勺调查报告〃、“关于XXXX勺评价报告〃、“XXXX调查〃 等二、前言〔事件经过〕“前言〃局部主要对事件的发现、报告、调查经过进行简单概括一般篇幅不宜太 长,200-500字即可前言〃局部可包括以下内容:1. 本次现场调查的由来与背景、目的和意义,引出调查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2. 简述发现事件的信息来源,包括接报及上报情况等2 •交待事件发生经过,以及调查工作的任务来源〔如下级请求或上级要求等〕 3. 简述现场工作经过,包括调查的地点和时间、参加单位与人员、调查方法、 调查工作经过、调查处理结论等三、 根本情况〔背景〕“根本情况〃是对事件发生地的背景信息进行描述;此局部所包含的内容,应可对调 查和分析结论起到支持作用,应防止提供与主体内容毫无关联的信息一般来说,根本情况 可包括如下内容:事件发生地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条件、人口构成状况、社会经济状况、 卫生效劳机构、平时疾病流行情况或历史上该疾病在该地区流行状况、该地区有关的预防接 种情况等应重点说明与事件性质和原因有关的本底情况,如虫媒传染病应说明媒介种群、 密度与变化情况,肠道传染病重点说明当地卫生状况,等。
四、 核实诊断针对传染病群体性事件的调查,首先要对疾病进行核实诊断,证实爆发或流行的存在 因此,该局部主要对疾病的临床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并展示主要内容:1. 临床表现:描述病人的临床病症和体征、临床上的分型及其特点2 .辅助检查:各种临床辅助检查的结果根据调查的病种,展示的辅助检查结果应各 有侧重,如呼吸道传染病〔如SARS可重点展示肺部X线检查及肺部通气指标,胃肠道传染 病应重点展示大便标本检查结果等3. 主要诊断依据:一般参考各法定传染病的国家诊断标准如果疾病无公认的诊断标 准〔如新发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的疾病〕,应列出病例定义和分级定义如果是新发传染病,那么临床资料的统计分析应为调查工作重点,以便弄活疾病的特征, 为诊断、治疗及防控工作提供参考资料五、 流行特征〔描述流行病学〕针对一起群体性传染病事件,应将事件的真实面貌完整呈现,即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的应 用主要内容:1 •疾病流行强度:总发病数目、发病率、死亡率和死亡率等信息,以及事件的涉及范围 及人群等信息2. 疾病流行特征:即“三间"分布 时间分布、地点分布、人群分布特征流行特点的描述,亦应有明确的目的,应可为下一步的病因推断〔分析流行病学〕相关 工作所利用;如不能为分析流行病学效劳,可不必事无巨细地展示所有资料信息。
这一局部 内容为调查报告的专业核心内容之一,应尽可能地用图表来表示,以求简单明了;在信息量 较为丰富的情况下,应防止仅以大段文字来描述疾病的流行特征另,图表制作应从实际需 要出发,科学合理,忌形式主义;图表制作时要简明扼要,应有序号、标题制表要求重点 突出、主谓清楚、结构完整、有自明性;表内的标目排列要合理六、 病因或流行因素的推断与验证〔分析流行病学〕并非每一项调查均可以做分析流行病学的总结如果调查设计与信息资料足以支持这一 局部的分析,那么该局部将是调查报告中最重要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1. 提出病因或流行因素假设:综合临床信息、流行病学特征等内容,提出病因或流行 因素的假设与前面的描述性内容无关、缺乏依据的假设,是不科学合理的假设,只能使人 对本次调查的结论提出疑心2. 验证假设:根据分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以及关联强 度、剂量-反响关系等指标,对病因假设进行验证3 •传染来源与相关因素调查结果的分析结论除了流行病学方法的应用以外,逻辑推 理思维也必不可少4. 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病原学、免疫学检测结果,是确定病因的强有力的支持资 料5. 十预效应:如落实了十预措施,那么十预效应可为病因推断提供进一步的支持。
6. 病因判断:病因判断的结论;支持本病因结论的理由;排除其它可能原因的理由, 等等七、 防制措施与效果评价流行病学调查、查因,是为了控制疾病而效劳的;控制〔十预〕措施的落实,应与流行 病学调查同时开展因此,完整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应包括防制措施与效果评价内容 要求如下:1. 描述各种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包括采取措施的时间、范围和对象等2. 选择过程性指标进行描述,如疫苗接种率、传染源的隔离率等3. 防制措施实施后,应对其防控效果作出评价,同时也是验证调查分析是否正确如 果效果不佳或发生续发病例,应说明原因,分析指出需要修正的控制措施4. 已采取防制措施和即将采取防制措施分开描述八、问题与建议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与教训,是提升调查工作意义的必需步骤同时应提出针对性的工 作建议,旨在减少今后类似事件的发生,或为今后类似事件的调查提供指导意见要求如下:1. 存在问题及教训: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卫生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阐述;对处理不当 或效果有限的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2. 总结经验:对疫情处理过程中所采取的成功或关键措施进行介绍3. 提出建议:综合调查结果、流行因素分析及控制实践经验等内容,分析预测 事件可 能开展趋势,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包括开展进一步调查研究、尚需采取的对策方法等建议, 以及预防今后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建议建议要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 可行性九、调查小结现场调查报告,是最为全面的一种业务总结形式如果整个调查控制工作比拟复杂,那 么报告内容可能冗长难读,因此可将主要结果与结论进行摘要小结,以方便参考调查小结 不一定是报告的必要组成局部,篇幅宜短,可为几行文字或一个段落调查小结的内容可包 括:调查报告的主要观点、最终结论、针对性建议等十、落款报告的最后为“落款〃,包括署名及日期调查报告通常是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上 级疾控机构汇报,或向有关单位进行报告,因此其署名通常为直接负责本次调查的单位和主 要流调、实验室检测、防制措施实施人员调查报告的末尾还应署上调查报告撰写的日期以上所列为调查报告的内容要素,并非调查报告固定提纲调查报告的提纲,可以上述 内容要素为依据,进行调整或修改;应根据调查目的及过程的不同,重点突出地展示调查成 果一般情况下,包含事件经过、核实诊断、流行特征、病因分析、措施及效果、调查结论等几局部内容的调查报告,已届较为完善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