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微生物革兰氏染色实验报告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50KB
约3页
文档ID:399322027
微生物革兰氏染色实验报告_第1页
1/3

微生物革兰氏染色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学习并初步掌握革兰氏染色法; 2、理解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3、稳固显微镜的使用三、实验原理:革兰氏染色是1884年丹麦病理学家Christain Gram氏创立的,是细菌学中最重要的鉴别染色法染色步骤分为四个局部:初染:参加碱性染料结晶紫固定细菌图片; 媒染:参加碘液,碘与结晶紫形成一种不溶于水的复合物; 脱色:利用有机溶剂乙醇或丙酮进展脱色; 复染:复红配成碳酸复红作为复染剂成分占细胞壁干重的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肽聚糖含量很高〔50~90〕含量很低〔~10〕磷壁酸含量较高〔<50〕无类脂质一般无〔<2〕含量较高〔~20〕蛋白质无含量较高G-和G+细胞壁的比拟:阳性〔G+〕菌细胞壁特点:细胞壁厚,只有一层,主要由肽聚糖构成,肽聚糖含量高,构造严密,脂类含量低当乙醇脱色时,细胞壁肽聚糖层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被保存在细胞壁内,复染后仍显紫色〔如芽孢杆菌〕阴性〔G-〕菌细胞壁特点:细胞壁薄,由两层构成,内壁层和外壁层,细胞壁中脂类中脂类物质含量较高,肽聚糖含量较低,网状构造交联程度低,乙醇脱色时溶解了脂类物质,通透性增强,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易被乙醇抽提出来,因此,革兰氏阴性菌细胞被脱色,当复染时,脱掉紫色的细胞的细胞壁又着上红色〔例如大肠杆菌〕。

实验器材:1、菌种: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2、溶液和试剂:革兰氏染液、草酸铵结晶紫染液、碘液、95乙醇、番红复染液、水3、仪器及其他用品:酒精灯、载玻片、显微镜、接种环、试管架、滤纸、滴管五、实验步骤:1、取一个载玻片,将其洗净并沿一个方向擦拭干净,直至液体不再其上收缩为止;将接种环整平,用灼烧过的接种环在混匀的菌种中取菌,按常规方法图片,应涂大,不宜过厚2、翻开酒精灯,用火焰固定,不宜烤得太狠,否那么菌种呈假阳性3、轻旋结晶紫染液滴管,将其旋出,滴加1滴草酸铵结晶紫染液覆盖涂菌部位〔轻晃使其完全覆盖〕,染色40s4、染色完成后倾去染液,水洗至流出水为无色5、将玻片上残留水用滤纸吸去,待其枯燥6、在涂菌部位滴加碘液,覆盖1min7、媒染完成后,倾去碘液,水洗至流出水无色8、将玻片上残留水用滤纸吸去,待其枯燥9、将载玻片放在白色笔记本上,用滴管滴加95乙醇脱色,脱色30~40s,不宜脱色太狠,否那么菌种呈假阴性10、脱色完成后立即用水洗去乙醇11、将玻片上残留水用滤纸吸去,待其枯燥12、滴加番红复染液,染色4min13、染色完成后,水洗至流出水无色14、吸去残留水并晾干15、用显微镜观察并绘图。

用以上步骤完成: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图片染色、大肠杆菌单独菌种染色、金黄色葡萄球菌单独菌种染色考前须知:1、选用活泼生长期菌种染色,老龄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会被染成红色而造成假阴性2、图片不宜过厚,以免脱色不完全造成假阳性3、脱色是革兰氏染色是否成功的关键,脱色不够造成假阳性,脱色过度造成假阴性七、实验结果与讨论:1、结果:绘出高倍镜下观察的菌体图像考虑题:〔1〕写出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包括致病菌〔2〕革兰氏染色的原理是什么?印象因素有哪些?〔3〕如何验证你的染色结果是否正确?第 3 页 共 3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