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血液报废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7.68KB
约5页
文档ID:305391747
血液报废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_第1页
1/5

          血液报废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Summary:目的通过对库存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分析,探讨血液采集、制备、储存、运输工作流程中的控制措施,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对本站2014年全年总报废血液情况进行统计,并对报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本市全年报废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是血浆和红细胞悬液及冷沉淀为本站报废血液的主要原因结论只有规范、科学地管理采供血工作,保证采供血工作质量,才能减少血液报废,合理利用血液资源Keys: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控制措施当前因资源紧缺,采供血系统面临着如何充分利用血液资源、降低血液报废率成为重要课题为此,在血液采集、检测、分离制备、储存过程中,把好质量关,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血液浪费是血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笔者对本中心血站2014年1月-12月库存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血液采集、制备、储存、运输过程中适宜的控制措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资料统计从供血科成品库唐山启奥软件模块中,统计本站供血科库存血液产品由于非血液检验因素产生的不合格品所致的血液报废材料,并进行统计分析2、方法按照国家相关质量标准对不合格血液逐袋逐项进行判别、归类,项目主要包括:①乳糜血:主要根据肉眼观察血浆层混浊情况分为重、中、轻3种。

中度以上视为乳糜血②过期报废:血液成品未出库前已到保存期而导致血液报废③血袋内絮状物:肉眼观察有明显纤维蛋白析出形成的块状或颗粒状沉积物⑤溶血:包括红细胞溶血、血浆颜色偏红⑥血液中有不规则抗体存在⑦凝块:血袋内有红细胞形成的细胞凝聚块状物[1]结果报废血液中数量最多是血浆和红细胞悬液及冷沉淀单采血小板报废的主要原因为临床申请未用而导致过期;血浆报废的主要原因为血袋破损、乳糜血和絮状物;红细胞报废的主要原因为红细胞溶血现状严重所致冷沉淀报废的主要原因为过期和絮状物讨论血袋破损是导致血液报废的主要报废因素:主要为血浆血袋破损,由于血袋和血浆在冰冻状态下脆性增加血站及输血科工作人员在运输、搬运、解冻过程中要做到轻拿轻放,规范操作,严格要求血浆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增加互相间的摩擦力,可有效避免碰撞,减少血袋磨损絮状物和乳糜血是导致血液报废的第二大原因对于血浆絮状物的控制,要严控血浆的制备、冻存和包装过程,以免血浆在室外放置时间过长而使用血浆表面融化,增加絮状物的析出;另外储存血浆时建议用专用冰箱以及专用的冰冻血浆解冻箱溶解血浆,絮状物析出将明显减少[2]乳糜血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结构发生很大改变产生中毒乳糜血的原因是献血者在献血前5-6h内,摄入了大量高脂肪事物导致血液中的血脂含量升高,引起血浆呈白色浑浊状,同时脂肪血的产生与年龄在46-55岁的男性肥胖献血者有关过期报废为本站血液的少量原因,分析原因有:①临床用血计划不确定性导致过期血液报废,医生为危重患者申请血液时往往一次申请用量较大,而危重患者病情变化较快,有时患者去世但血液尚未输完,导致血液报废;尤其春节备血,医院需求更不确定性,采集量较高,因此,医生在为手术或危重患者申请用血时,要客观分析病情,并加强血液产品储存等方面的知识学习血小板的特点是保存期短(5天),保存条件与其他血液成分不同,因此确定患者需要输注血小板时,送到输血科的血小板要及时输注②过期报废的血液产品也占较高的比例,如红细胞和冷沉淀,有时临床用血会出现偏型现场,造成储存的血液制品在保质期内未能用出去,特别是县级医院的输血科,需要输血科工作人员根据临床申请及时调整血液的储存量避免血液过期报废此类问题的发生因此,主要采取的防范措施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安全用血、合理用血:①加强医院临床医生的成分输血知识以及各种血液产品的储存及应用的培训,提高临床医生安全、合理、有效的用血理念。

②遇到临床医生为危重患者申请大量的血液产品时供血科要少量多次发血,避免人为造成血液报废二是供血科接受血液产品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3],对血液产品的质量进行逐袋检查,检查血袋外包装有无破损以及血液产品的颜色有无异常,杜绝不合格血液产品进入成品库三是加强供血人员采供血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采集、制备、安全储存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加强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专业水平,严格操作规程,保证工作质量四是根据临床用血情况及时调整库存血液量市级和县级医疗机构需根据临床用血量,做好常态用血和急救用血的血液库存,保证临床急救用血需求,减少血液报废五是加强献血者献血前的各种注意事项的宣传尤其是饮食方面的控制,防止身体疲劳,避免脂肪血,以有效降低因脂血而导致的血液报废同时,做好献血服务,消除献血者的紧张情绪同时,做好献血服务,消除献血者的紧张情绪,保证熟练规范的采血,减少血液不足量和凝块的发生解决血液产品的报废问题是一项持续改进的工作,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建立和完善采供血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采供血的工作质量,才能减少血液资源的报废。

Reference:[1]金志坚,陈铭娟,姜淑美,等无偿献血者中度脂肪血调查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4,17(5):358[2]卢平KJX-A冰冻血浆解冻箱的使用情况[J].广西医学,2005,27(1):74[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S].GB18469-2012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