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教学大纲第一章 总论一、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成本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并对成本会计的内容有一个总括的了解二、 教学要求 1.掌握成本、现代成本会计、现代成本会计学、完全成本法、制造成本法、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会计工作系统等重要概念 2.明确成本会计的意义、职能和任务 3.掌握成本会计意义、职能和任务 4.了解成本会计的方法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学生自学四、本章主要内容1.成本的概念与内容2.成本的经济实质3.成本会计的内容4.成本会计的方法5.成本会计的发展与环境的演变四、 本章重点1.成本的概念与经济实质2.成本会计的方法3.成本会计发展的三个阶段 / 五、 本章难点1.成本会计的经济实质:①成本的经济实质 ②理论成本与企业实际成本的联系与区别 ③成本形式的多元化2.成本会计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六、 主要概念成本、成本会计、预测成本、设计成本、定额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成本核算、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成本检查七、 复习思考题1.早期成本会计思想与成本行为有何特点?2.为什么标准成本会计制度的诞生是企业成本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3.简述现代成本会计的内容4.影响成本会计发展的经济环境有哪些?八、 讨论题 用环境影响论观点来分析我国成本会计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九、课时安排 2学时 第二章 成本核算的原则与要求 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在企业成本核算中所应用的原则,并了解成本核算的要求与程序。
二、教学要求1.掌握生产费用、产品成本、产品制造成本、产品完全成本、产品费用、期间费用、直接费用、间接费用、生产费用要素、产品成本项目、权责发生制、实际成本(历史成本)、配比原则等重要概念2.掌握成本核算的原则3.掌握生产费用的分类方法4.掌握费用界限划分的方法5.掌握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和核算的一般程序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四、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原则1. 实际成本(历史成本)核算原则2. 权责发生制原则3. 配比原则4. 受益原则5. 正确划分费用界限的原则 第二节 生产费用的分类1. 生产费用分类的几种主要方法2. 生产费用分类的几种主要方法的评价及其相互关系与区别 第三节 成本核算的程序1.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2. 成本核算帐户的设置 五、本章重点1.正确划分费用界限;2.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六、本章难点1.正确划分费用界限;2.成本核算工作的组织;3.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七、主要概念 生产费用、产品成本、权责发生制、受益原则、费用要素、成本项目八、复习思考题1.区分生产费用要素与产品成本项目的作用何在?2.生产过程核算应如何设置帐户和确定核算程序?3.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什么?在成本核算问题上,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是如何结合与分工的?4.要保证成本核算的正确性,成本核算要遵循哪些原则与要求?为什么?5.成本核算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要达到这一目的,成本核算应如何做?九、课时安排 4学时 第三章 费用要素的核算一、 教学目的本章是成本核算原理的第一个环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一方面对财务会计的内容做一简单的复习,另一方面为成本会计原理的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教学要求1. 掌握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实际盘存、永续盘存等重要概念2. 了解材料成本核算的内容3. 熟悉材料成本核算的不同计价方法4. 掌握材料采购成本、用料成本、存料成本的核算方法5. 熟悉职工的分类和工资总额的组成6. 掌握人工成本的计算、结算、归集及分配方法7. 掌握职工福利费的提取和分配方法三、 教学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学为主四、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材料成本的核算一、料采购成本的核算1. 采购成本的组成内容2. 材料采购成要的核算方法二、料成本的归集与分配1. 用料成本核算的凭证2. 用料成本的归集和分配三、存料成本的核算1. ①实地盘存制、永续盘存制的概念②两种盘存制度下各自的计算公式2. 材料盘盈、盘亏和毁损的帐务处理。
第二节 人工成本的核算一、概述1. 工资总额及其组成内容2. 人工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二、成本的计算、结算、归集及分配1. 计时工资、计件工资的计算2. 人工成本的结算3. 人工成本的分配与归集 三、工福利费的提取和分配1. 职工福利的提取2. 职工福利费的分配3. 简单应用:根据有关经济业务,编制“职工福利费分配表”,并编制会计分录五、 本章重点 1.材料成本归集与分配的思路 2.材料按计划成本的核算 3.人工成本计算的原理 4.人工成本分配的核算六、 本章难点 1.“材料采购”与“材料成本差异”帐户的结构与用途 2.“应付工资”帐户有余额的原因分析 3.职工福利费提取的核算 4.间接材料费与人工费在两种以上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七、 主要概念 限额领料单、八、课时安排 6课时 第四章 摊提费用和辅助生产的核算一、 教学目的本章是成本核算原理的第二个程序的开始部分,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摊提费用核算的基本原理并对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方法有较深的理解。
二、 教学要求1. 掌握待摊费用、计划单价分配法、代数分配法等概念2. 掌握待摊费用、预提费用、辅助生产账户的用途、性质和结构3.掌握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的核算方法、以及辅助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的程序方法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四、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摊提费用的核算(一)摊费用的核算1. ①待摊费用的概念②待摊费用帐户与递延资产帐户的各自用途、性质和结构2. 摊待摊费用核算的目的3. 简单应用:根据有关经济业务,编制待摊费用发生的会计分录;编制“待摊费用分配表”,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二)提费用的核算1. ①预提费用的概念 ②预提费用帐户的用途、性质和结构2. 预提费用核算的目的3. 简单应用:“预提费用分配表”的编制;预提费用预提(分配)和支用的会计分录 第二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一) 辅助生产的概念和核算内容1. 辅助生产的概念。
2. ①辅助生产者车间提供服务的方式和核算内容 ②辅助生产者费用核算的意义二)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1. “辅助生产”帐户的用途、性质和结构2. 领会: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与方法3. 简单应用:辅助生产者总帐与明细分类帐的开设与登记方法有关会计分录的编制 第三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一)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转出的程序(二)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1. 直接分配方法、顺序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计划单价分配法、代数分配法等重要概念2. 辅助生产费用四种分配方法各自分配程序及其评价3. 简单应用:分别采用辅助生产费用四种分配方法对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分配,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并进行帐务处理五、本章重点1.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六、 本章难点1. 辅助生产费用的一次交互分配法2. 辅助生产费用的顺序分配法3. 辅助生产费用的计划单价分配法4.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之间的差别七、 主要概念辅助生产、交互分配法、顺序分配法、计划单价分配法。
八、 复习思考题 1.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有哪些? 各方法的特点与应用条件是什么? 2.试比较辅助生产分配各方法的分配原理?九、 课时安排 5学时 第五章 制造费用的核算 一、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车间或分厂发生的间接费用的内容与核算二、 教学要求1. 掌握制造费用的概念2. 熟悉制造费用的内容3. 掌握制造费用帐户的用途、性质和结构4. 掌握制造费用归集与分配方法三、 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学生自学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