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 郎华伟 矿 长 梁晓敏 大湾煤矿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境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大湾井田分主井、风井、副井三个工业厂区,占地面积约27.8平方千米,地质储量30169万吨,工业储量29112万吨,可采储量25413.6万吨煤种为主焦煤,煤质优良,低硫低灰,高发热量,是冶金、电力、化工优质用煤 大湾煤矿于1992年动工建设,全面投入生产原设计年生产能力90万吨,经贵州省煤管局核定矿井生产能力115万吨下辖采煤、掘进、巷修、通风等工区和机关业务科室共30个单位、部门,全矿在册职工人,其中,管理人员158人(专业技术人员104人),员工1863人截至2月,已生产原煤863万吨 现正在实行300万吨扩能技改工程5月、8月分别动工建设的中井年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吨,西井为90万吨/年,截至2月,中、西井共完毕投资1.01亿元,完毕60048.93米的掘进进尺现开采的东井年生产能力为120万吨,有2个综采工作面、9个掘进工作面(其中3个综掘机械化作业工作面) 大湾煤矿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科技兴矿之路。
现装备有两套综采设备和三套综掘设备,运送实现皮带输送机械化调度指挥采用了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配备了一套电子考勤系统对上下井作业人员进行自动考勤,安全生产管理正向信息化迈进通过加大投入和改造,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矿井通风系统、矿井瓦斯抽采系统、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矿井供电系统、矿井排水系统、矿井防尘系统、矿井压风系统、矿井提高运送系统 建成西南地区第一座瓦斯发电站,现使用17台RW-500燃气发电机组,单机容量500KW/h,装机总容量达8500 KW/h 大湾煤矿坚持改革发展之路一是深化劳动、人事、工资分派三项制度改革,实行定编、定岗、定员、定责“四定制”二是提出建设“两型三化四个一流”(本质安全型、和谐高效型、管理精细化、质量原则化、行为规范化、管理一流,安全一流、效益一流、文明一流)现代化矿井的奋斗目的三是构建本质安全管理体系4月份与中国矿大合伙,汇编了八本指引教册,8月份进行贯标,10月份在全矿正式实行,极大的增进了大湾矿的本质安全矿井建设 大湾煤矿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定,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思路,改善思想政治工作措施实行了“1233”工程(“1”就是“一种中心”,即环绕安全生产这个中心;“2”就是坚持“两个面向”,即面向基层,面向职工;第一种“3”就是“三个加强”,即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矿、区班子建设和班组建设,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第二个“3”就是实现“三个起来”的目的,即让矿区美起来,让职工富起来,让公司竞争力强起来)。
二是大力推动公司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公司凝聚力,塑造公司新形象7月,全面履行了精细化管理,以建立内部市场、强化员工质量原则化意识、成本意识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公司管理水平按照“井下要有安全感、地面要有舒服感、职工有美誉感”的思路,改造井上井下环境,建成了公司文化墙、井口绿化带,规划井口安全文化长廊,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景育人,用富于人情味的安全理念、喷绘宣传画、标语警示牌等强烈视觉冲击力来塑造员工、熏陶员工、感召员工,让员工在审美的同步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大湾煤矿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获得丰硕成果,先后被授予全国依法生产煤矿、全国文明煤矿、全国和贵州省“安康杯”竞赛优胜公司、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状、贵州省委及省国资委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贵州省委及省国资委党委“五好”基层党组织、贵州省委国有公司发明“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六盘水市文明单位、水矿集团公司先进党组织和文明煤矿等荣誉称号 党委书记 张延彬 矿 长 郑志伟 汪家寨煤矿位于六盘水市西北部,距中心区约20公里矿井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1973年简易投产。
地质储量1.8亿吨,可采储量1亿吨,矿井生产煤种以焦、肥煤为主经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核定,生产能力为270万吨/年目前,矿井生产布局为两井(平峒、斜井)三采区,下辖采煤、掘进、巷修、通风等工区和机关业务科室共31个单位、部门,在册职工3474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7人,其中具有中级职称人员22人,高档职称5人,是目前西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大型现代化煤矿之一截止一季度,已生产原煤4286万吨 近年来,汪家寨煤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发扬“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公司精神,按照“安全是幸福、安全是效益、安全是形象力、安全是生产力”的理念,不断推动管理创新,形成了“内部管理制度化、生产任务小组化、工作责任个人化、工资分派市场化”的管理格局以来,汪家寨煤矿积极借鉴先进公司管理经验,在全矿履行6S行为规范和精细化管理,建立和完善了“三工动态”评比、环境建设、准军事化管理、“五上墙”等制度和措施,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和外延,提高了公司形象、经营管理水平和公司核心竞争力 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提高公司文化水平按照“井下要有安全感、地面要有舒服感”的工作思路,改造井上井下环境,建成了公司文长廊、井口绿化带、职工休闲文化广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景育人,用富于人情味的安全理念、喷绘宣传画、标语警示牌等强烈视觉冲击力来塑造员工、熏陶员工、感召员工,让员工在审美的同步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为改善职工工作和生活条件,改造职工澡堂,建井下职工班中餐、自助餐食堂,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于汪家寨煤矿特色的文体娱乐活动运用职工休闲文化广场,每季度举办一次大型职工广场文化表演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安康杯”职工运动会,坚持开展井口安全文艺表演和送温暖等活动,不断增强公司凝聚力,切实推动了公司文化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目前,汪家寨煤矿党员、干部职工正以饱满的激情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紧紧环绕二次创业目的,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大力实行“科技兴矿”发展战略,积极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矿井实现了综放、综采、综掘技术,机械化限度达到了100%,生产能力得到了不断提高,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汪家寨煤矿正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举全矿员工之力,全力推动数字化管理工作,以创立安全、高效、文明的现代化矿井为目的,向着“美富强”的二次创业目的阔步迈进 党委书记:贾广华 矿 长:王裕松 那罗寨煤矿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汪家寨镇境内,南距集团公司本部35公里,距贵昆铁路水大支线野马寨站12公里,经水那公路及矿主平硐101隧道,可通往汪家寨煤矿等单位,北与水城县木果乡毗连。
那罗寨煤矿井田位于大河边向斜西翼北段,走向长7.2公里,倾斜宽3.5公里,面积25.2平方公里始建于1968年初,1988年终简易投产,年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估计服务年限132年,,省煤管局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102万吨/年(不含三采60万吨/年)开始进行扩能技改工程,将形成年产180万吨的生产能力矿井煤炭储量丰富,煤类以焦煤为主,瘦焦煤及瘦煤次之矿井采用平硐带3个片盘斜井的开拓方式,设计3个采区,1967年9月破土动工,1973年7月燃化部行文列为停缓建项目,1982年5月,局拟恢复那罗寨矿井设施,作为小河煤矿接续矿井而成立了从属小河煤矿的那罗寨煤矿筹办处从1983年1月起,那罗寨煤矿筹办处改为局直属单位,1988年3月正式成立那罗寨煤矿1988年12月矿井工程经国家有关质检部门验收,一、二采区投产,1991年7月三采区投产至1997年一、三采区主井筒受地压严重影响,无法生产,于1999年相继关闭完1997年对一采区及零采区进行联合布置为一采扩大采区,设计能力60万吨/年,于建成投产对三采进行技改,设计能力60万吨/年,于2月动工,11月形成系统,3月试生产,11月投产 1999年以来,那罗寨煤矿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工艺流程。
先后完善了瓦斯监测监控系统,更新了一、二采区瓦斯抽放泵、钻探设备及防突钻机,建立瓦斯高下负压抽放系统,增长了375、601型双滚筒厚、薄煤层采煤机组、综采机组、420型小溜子、顶板离层观测仪、液压锚杆机等设备,现拥有三套综采设备、两套综掘设备,实现采掘机械化二采区新装备一套排水系统,一、二采区修建了两座污水解决站,一采区污水解决站正在改扩建中掘进工作面支护形式为锚网喷配合W钢带锚索联合支护,推广应用了先进的“三小”光爆岩巷施工作业线、石门揭煤固化防突技术、“三软”巷道掘进及支护工艺 那罗寨煤矿实行矿井工程与生活福利、社区服务同步建设,职工生活设施较为完善,文体活动场合较为齐全,矿内环境优美、治安稳定、秩序优良,被誉为“大山深处的一片净土”矿区建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建成了以商业一条街——步行街为中心,三角花园、灯光球场、旱冰场、足球场、中心休闲广场、苗圃公园为一体的公园式矿区商业一条街长195米,总造价18.2万元,由矿职工义务投工建成,辅助工程达240米;三角花园投入资金8.6万元,占地390平方米,雕塑“但愿之星”象征了该矿的将来但愿无限;苗圃公园毛路600余米,鹅卵石路面70余米,有人行阶梯、葡萄架、鱼池等设施,由退休职工义务投工、投料修建而成,为矿节省资金4.5万元;中心休闲广场占地1489平方米,投资25.8万元,有假山、喷泉、休闲长廊等景观。
各重要交通要道均设立了垃圾箱、休闲椅,全天有人保洁,环境优美,秩序井然自1996年起,加大了禁赌力度,严肃打击多种盗窃矿用物资专项活动,发明了良好的治安秩序并坚持把党建、思想政治、工会、共青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民兵武装、筹划生育、六好区队、五好班组等项工作融为“双文明”建设活动之中,有原则、有考核,实行季评季奖惩,年终总评命名表扬,并与所属各单位负责人绩效考核挂钩,营造了良好的公司文化氛围是贵州省首批公司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之一,六盘水市全民健身运动先进单位,是1999年和的局级“文明煤矿”,1999年度省、市的“安全生产先进集体”,自1990年以来,持续被授予市级“文明单位”称号,10月获贵州省“文明单位”称号,、连获集团公司“卫生与秩序”评比第一名,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被评六盘水市文明单位,获得六盘水市卫生与秩序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获得六盘水市文明单位称号,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获得六盘水市构建和谐公司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获得全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被公司评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先进党委 那罗寨煤矿不仅注重生活环境的改善,还把改善生产环境做为一件大事来抓。
投入资金100余万元,重点对机关班中餐食堂及其采区公路、职工澡堂、采区独身宿舍楼、采区办公楼、二采污水解决站进行改造,新建二采瓦斯综合运用工程 那罗寨煤矿近年来坚持组织开展职工广泛参与的群众文化活动,做到全年不断线,年年翻把戏,丰富了矿区文化生活,培养了职工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矿、工区长期运用双休日、节日、纪念日安排形式多样的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知识竞赛、长跑等活动,每天开放健身房,每年在“五一”至“十一”期间,开放露天舞会,广大职工还自发组织文艺队,每天清晨排练文艺节目自开始,组织开展全员健身月活动,参与活动的职工达80%以上 末,那罗寨煤矿剥离辅业资产、人员划归汪家寨矿区综合管理处管理 那罗寨煤矿职工来源于原筹办处119人,1988年4月六枝矿务局大用煤矿停产划转职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