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

mg****85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596.05KB
约14页
文档ID:44714905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_第1页
1/14

1 “四位一体”的全方位资助环境“四位一体”的全方位资助环境 NGONGO 发展发展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支持民间环保行动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支持民间环保行动 2 一、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概况一、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概况 2008 年 12 月 23 日,北京市民政局批准“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成立(以下简称“SEE 基金会” ) SEE 基金会是资助型的非公募基金会, 是一个民间环保事业的支持性机构SEE 基金会的宗旨和使使命是帮助中国民间环保组织成长,促进中国公民参与中国环保基金会的愿景是成为中国企业家资助民间环保项目的通道和平台SEE 基金会的使命是致力于支持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和行业发展,从而可持续的改善本土环境问题SEE 基金会十年战略目标是推动形成一个在规模上和中国经济实力相匹配的、 健康、 多元的民间环保公益组织生态链目前 SEE 基金会的业务主要是资助民间环保组织从事环保项目SEE 基金会的支持民间环保行动是通过“SEE· TNC 生态奖”、 “SEE 资助资金”、 “绿色领导力”、 “青国青城”4个项目对全国的环保 NGO、环保人士、大学生环保社团进行项目资助、机构资助、能力建设。

二、二、 支持民间环保行动的总体状况支持民间环保行动的总体状况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环境问题日益得到社会各届的关注SEE基金会通过对中国环境保护的议题与中国环保组织的现状调查发现, 中国的环境保护议题与可操作的项目有很多,但针对具体的环境问题已经有许多环境组织和机构在做因此,SEE基金会认为机构应该站在行业发展的战略性位置解决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SEE基金会对中国环保NGO做了全面调查,发现我国环保NGO组织的现状喜忧参半尽管整个环境保护领域中的民间组织发展迅速, 但起点和水平较低, 尚未形成针对国内主要环保议题的专业分工和有效应对格局 据2009年SEE· TNC生态奖汇总自然之友和中华环保联合会的NGO名录,以、邮件等方式核实近年仍然活跃的民间环保NGO有大约320家SEE基金会认为中国环保NGO缺乏本土资金支持是制约其发展的根源问题, 因此SEE基金会将关注点落在支持我国各地的民间环保组织 SEE基金会NGO支持的战略目标是:推动和资助环保NGO实施有效的环境保护行动;识别并培养优秀民间环保组织,并推动加强行业交流与行动合作;培养优秀的环保NGO领导人,为行业整体发展提供引擎;吸引和储备更多高度专业化、职业化的民间环保组织工作人员。

明确目标之后,SEE基金会资助团队在SEE生态协会的“SEE生态奖”项目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开发了“SEE资助基金”、“青国青城”、“绿色领导力”三个品牌项目,一起构成了“支持民间环保行动”SEE基金会通过这四个品牌项目,对全国NGO及环保人士进行资助和培训,初步形成了一个民间环保行动支持网络,如图1所示 3 图图1 SEE1 SEE支持民间环保行动品牌项目支持民间环保行动品牌项目 “SEE资助基金”是对环保NGO进行项目资助与机构资助,推动民间环保行动事业 “生态奖”为中国环保NGO树立发展的目标,展示运作出色项目的经验,提供环保NGO之间的交流平台,吸引并激励行业主流化青国青城”是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梯队培养,为环境保护行业储备人才,鼓励有志于环境保护事业的大学生进入环保NGO工作绿色领导力”旨在对环保NGO领导人进行培训,对其进行能力建设,提高组织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因此,“支持民间环保行动”的四个品牌项目内容互为补充,互相推动形成有效的循环 “SEE生态奖”创立于2005年,旨在对环境保护领域中取得的突出成绩进行嘉奖,提倡广大公众的环境意识 “SEE生态奖”每两年举办一届, 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 (2005年、 2007年、2009年), 对民间环保组织和环保行动给予鼓励,同时推动民间环保组织与政府、媒体、企业各界的沟通与对话。

三届奖金总额累计为260万元,申报项目493个,获奖项目119个,参赛报道206个,获奖报道20个,奖学金申报54人,奖学金获奖20人,参评企业59个,获奖企业20个, 网络投票110万人次 “SEE生态奖”希望通过广大热爱环保事业人士的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通过政府、环保组织、新闻界和公众的关注和肯定,成为中国环保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环保奖项 “SEE资助基金”设立于2008年8月,其宗旨是支持民间环保组织有效从事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的公益行动SEE资助基金”本着“和伙伴共同成长”的工作理念,对民间环保NGO进行支持 基金常年接受2万以上的项目支持申请, 旨在资助环保行动者和民间环保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项目2010年,SEE基金会推出针对中国境内以生态环保为使命的民间组织(环保NGO组织)的“机构资助”,旨在支持中国民间环保组织本身的可持续发展:支持优秀本土民间环保组织在维持独立生存基础上探索本土化、 长期有效的民间参与环境保护方式;支持优秀本土民间环保组织在自身制定明确的机构定位下进行转折性或跨越性成长 “青国青城”项目是通过开展中国大学生校园环保大赛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 提倡大学4 生参与环保行动, 为比赛中获胜的大学生团队提供机会与资源, 为中国环保事业培养梯队人才。

“青国青城”已经举办两期,第一期的主题是“环保创意大赛”,第二期的主题是“2010环境心观察”,目前第二期项目仍在进行中SEE基金会设立“青国青城”大学生环保资助项目,旨在提升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资助大学生进行环保实践,帮助大学生环保社团成长 “绿色领导力” 培训是为环保NGO领导人进行能力建设, 采用短期封闭式认证培训方式,以案例教学和学员互动为主要培训手段,为国内环保NGO管理者提供培训资源,同时也为来自商业社会、立志加入环保NGO事业的高级管理人才提供专业知识和经验培训,并服务于学员间的长期伙伴关系2009年5月,第一期“绿色领导力”培训顺利完成,共有来自全国26个机构的33名学员参加了培训绿色领导力”培训项目采取案例教学、实战导向、个性化教学、学分制的形式,结合奖学生申请,与“SEE生态奖”与“SEE资助资金”项目为伙伴项目,使对民间环保组织的支持效率最大化2010年,第二期“绿色领导力”培训分5次对24名学员进行社会视野、环保事业、个人成长三个层面的训练 三、支持民间环保行动开发与实施管理三、支持民间环保行动开发与实施管理 支持民间环保行动是SEE基金会支持民间环保NGO的资助战略,整体的运作思路由SEE基金会理事会、秘书长与资助团队反复共同讨论制定战略规划,至今仍在调整中。

支持民间环保行动的开发与实施保持了并行的状态 尽管不同的子项目进行了良好的设计,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出现的挑战与问题进行调整,包括适当调整项目内容、寻求最佳合作伙伴、完善项目管理制度等等随着各个子项目的连续开展,支持民间环保行动的开发日趋完善 支持民间环保行动管理最大的特点是以SEE基金会支持环保NGO的战略目标为导向SEE基金会以每年500万至1000万的资金投入支持民间环保行动,为确保这笔资金有效提高民间环保行动效果, 必须严格把关资助审批流程、 地规范项目管理制度 为最大程度吸引环保NGO参与项目,SEE基金会不指定环境议题,不指定项目手段,并且全年接收与审批,采取申请分散与审批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运作;为达到提高民间环保行动能力和效果,SEE基金会识别和协助优秀团队, 并集中投资于行业发展战略位置和瓶颈问题 在SEE基金会项目战略的指引下, 四个品牌项目管理方式类似企业进度控制模式, 基本建立了系统的管理制度并不断进行完善 1. 1. 生态奖生态奖 “生态奖”品牌项目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奖项设立的宗旨是促进日益兴起的环保运动,推动中国民间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2005 年第一届“SEE 生态奖”由阿拉善 SEE 生态协会创立, 面向从事环境保护行业的个人与机构项目评奖, 并制定了相关的领域、评审要求、评审标准与评审程序等,如表 1 所示。

为了进一步扩大“SEE 生态奖”的社会影响力,2007 年阿拉善 SEE 生态协会与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携手共同推动该奖项,将主题定为“和谐社会” ,并将其更名为“SEE•TNC 生态奖” ,并增加了“SEE•TNC 企业生态奖”荣誉称号的评选第二届“SEE•TNC 生态奖”的奖金总额为人民币 100 万元,是第一届的 2 倍,相应的奖项奖励金额也较第一届有大幅度提高2009 年第三届“SEE•TNC 生态奖”的主题确5 定为“合作•共赢” ,奖金总额提升到 110 万元,奖项分为三类:环保项目奖、环境报道奖、奖学金 除了奖金鼓励之外, 增加的环境报道奖的目的是突出媒体和公众在环保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和社会价值另外用奖学金的方式提供 NGO 能力建设的资源,进入 SEE 基金会的“绿色领导力”项目 综上所述, 每一届生态奖都经历了项目开发的历程, 与第一届项目从理念到实践设计过程不同的是,第二届、第三届生态奖是在第一届生态奖的基础上制定新的主题,与大自然保护协会合作,不断地拓宽对象与项目领域范围,并完善相应的评审标准与程序 表 1 三届生态奖情况统计 第一届“第一届“SEESEE 生态奖”生态奖” 第二届“第二届“SEESEE··TNCTNC 生态奖”生态奖” 第三届 “第三届 “SEESEE·· TNCTNC 生态奖”生态奖” 主办单位主办单位 阿拉善 SEE 生态协会 阿拉善 SEE 生态协会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 SEE 基金会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 主题主题 “责任” “和谐” “合作共赢” 奖金总额奖金总额 为人民币 50 万元 人民币 100 万元 人民币 110 万元 奖项设置奖项设置 1.1.环保项目奖:环保项目奖: 一等奖 1 名,8 万元/名 二等奖 3 名,5 万元/名 三等奖 6 名,2 万元/名 优秀奖 20 名,5000 元/名 2.2.评审后补设:评审后补设: 特别奖 3 名,2 万元/名 1.1.环保项目奖:环保项目奖: 一等奖 1 名,20 万元/名 二等奖 3 名,10 万元/名 三等奖 6 名,5 万元/名 优秀奖 20 名,1 万元/名 2.2.企业生态奖:企业生态奖: 20 家,颁发奖杯和证书 1.1.环保项目奖:环保项目奖: 一等奖 1 名,8 万元/名 二等奖 2 名,6 万元/名 三等奖 6 名,4 万元/名 入围奖 20 名,5000 元/名 2.2.环境报道奖:环境报道奖: 20 名,1 万元/名 3.3.奖学金:奖学金: 绿色领导力 20 名 1.5 万元/名 申请情况申请情况 申请数:139 个 申请数:210 个 项目申请 140 左右 申请数:349 个 项目申请 140 左右 申报主体申报主体 每一个人和机构,包括个人、民间团体、媒体、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及企业 NGO、学校、研究机构、政府、自然保护区、个人等 参与生态环保公益项目的非赢利民间团体、个人 申报范围申报范围 (前三届(前三届均以项目均以项目为评选对为评选对1.重点领域 (1)沙尘暴与荒漠化研究与防治。

2)自然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3)本土文化多1.重点领域 (1)自然保护(荒漠化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2)和谐发展(自然生态保护1.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的各类公益项目 2.2004 年 1 月 1 日至 2008年 11 月 31 日期间完成或6 象)象) 样性研究与保护4)环境教育与公众环境意识 2.以上四个领域相关的行动、科研成果(包括专利发明)、新闻报道、文艺作品等,形式不限 3.2000 年 1 月 1 日至 2005年 3 月 30 日期间完成或已取得一定成果的项目,未进入实施阶段的项目不予考虑 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等) 2.2001 年 1 月 1 日至 2006 年12 月 31 日已完成项目或已取得阶段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