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研室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考核标准分值(Mi)评价等级(Ki)A级标准C级标准A1.0B0.8C0.6D0.41.师资队伍(20)1.1教研室主任(6)1.职称为副教授以上或学位为博士,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2);2.熟悉各项管理制度,认真履行教研室主任工作职责,受到一致好评(2);3.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考核期内有公开发表的教研论文(D类以上)1篇以上或有1项校级(重点)以上教学研究项目(2)1.职称为讲师,学位为硕士;2.对学校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了解一般,能履行教研室主任工作职责;3.能进行教学改革研究,考核期内有公开发表教研论文或有校级教学研究项目60.81.2师资结构(6)1.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40%(2);2.博士学位教师≥60%,硕士以上学位教师为100%(2);3.承担实验课的教师≥2人(1);4.年龄结构合理,形成梯队(1)1.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介于10%-20%;2.博士学位教师介于10%-20%,硕士以上学位教师介于40%-60%;3.有实验课,但无实验课教师;4.年龄结构基本合理61.3师资培养(6)1.师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2);2.近5年80%的教师参加过校内外的继续教育(2);3.每年至少聘请1名业界人士讲授专业课程(2)。
1.制订教师培养和引进计划,培养青年教师一般;2.近5年60%教师参加过校内外的继续教育;3.每年聘请业界人士做1次专业讲座61.4师德师风(2)1.为人师表,言行正确(1);2.严格遵守工作纪律(1)1.有一定不良言行,但未造成严重影响;2.无教学事故,教师调停课的现象较少22.教学基本建设(34)2.1培养方案(6)1.人才培养方案完善,符合学校办学定位,专业特色显著(2);2.成立有包括3名业界人士参加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1次会议(2);3.可操作性强,实施计划与人才培养方案一致(2)1.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基本符合学校办学定位,专业特色一般;2.成立有包括3名业界人士参加的教学指导委员会;3.实施计划与人才培养方案不完全一致62.2课程建设(16)1.有科学可行的课程建设规划,措施有力(2);2.有1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2);3.有1门校级以上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4.重视网络平台建设,有网络教学课程(2);5.每门课程设有首席教师,并组建以课程为纽带的教学团队(2);6.课程都有规范的教学大纲,并及时调整修订(2); 7.教材符合大纲要求,效果好且稳定,选用国家规划教材、省部级以上获奖教材≥70%(2);8.选用近三年出版教材比例≥50%(1);9.有2部以上自编教材或教学辅助资料(1)。
1.有课程建设规划,执行情况一般;2.无校级精品课程;3.有1-3门双语课程;4.40%的课程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5.每门课程有主讲教师,但60%课程没形成教学团队;6.课程都有教学大纲;7.教材基本符合大纲要求;选用国家规划教材、省部级以上获奖教材介于40-60%;8.选用近三年出版教材比例30-40%;9.无自编教材或教学辅助资料162.3教学档案(4)教学管理制度、授课计划、教案(讲义)、多媒体课件、教学总结、考试分析、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成果等文件和资料齐全且管理规范(4)教学管理制度、授课计划、教案(讲义)、多媒体课件、教学总结、考试分析、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成果等文件和资料基本齐全42.4实践教学(8)1.有2个以上运行良好、效果显著的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实习学生占60%以上(2);2.有对学生开放的高水平实验室(1);3.开出2门以上独立实验课程,有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占实验总数比例≥80%;(2);4.实践教学任务书、指导书完善,实践教育管理规范(1);5.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100%,实验教学效果好(2)1.有2个以上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实习学生20-40%;2.有实验室但利用率较低;3.有实验课程,但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比例20-50%;4.实践教学任务书、指导书较完善,实践教育管理较规范;5.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60%,实验教学效果一般。
83.教学管理(27)3.1教学任务(3)1.能积极承担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及时提供任课教师(含实习、毕业设计与论文指导教师)的名单(2);2.全年每位教师都完成规定教学工作量(1)1.承担学校下达教学任务无拖沓推诿现象;2.每学期完成规定教学工作量的教师介于70-80%33.2教学检查(4)1.建立教学环节检查制度且落实得好(1);2.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工作开展得好(1);3.教研室主任全年听课≥10节,并在教研室开展同行听课评议活动,并有相关记录(2)1.建立教研室教学检查制度且落实一般;2.教学质量检查工作开展得较好;3.教研室主任全年听课4-6节,并有相关记录43.3教学运行(10)1.每门课程都有规范的授课计划,授课进度与授课计划实际误差≤3学时(2);2.教学进程与课表保持一致,年人均调停课≤2学时,教学日历、日志填写规范(2);3.承担课程的教师均能按要求认真备课,且完成学校要求的作业批改、答疑任务(2);4.实行导师制,导师每年与学生的交流≥4次(2);5.教师严格执行学校有关课堂管理规章制度,课堂教学组织井然有序,学生无迟到、早退现象,杜绝学生随意请假(2)1.每门课程都有规范的授课计划,授课进度与授课计划的实际误差介于4-6学时之间;2.教学进程与课表保持一致,年人均调停课4学时,教学日历、日志填写不太齐全;3.承担课程的教师均能认真备课,作业批改、答疑任务完成一般;4.实行导师制,导师每年与学生交流2次。
5.教师能部分自执行学校有关课堂管理规章制度,课堂教学组织情况一般,学生较多地出现迟到、早退现象,对学生随意请假管理不严103.4课程考核管理(6)1.试卷命题(难易度、题量、题型)与教学大纲要求一致,阅卷、评分、试卷分析严格执行学校考试制度和规范(2);2.积极开展试卷库、试题库建设,80%的课程建立试卷库(至少15套试卷)和试题库(1);3.考试试卷、答卷、试卷分析等材料规范存档,保存完整(1);4.课程考试改革措施得力,效果显著(2)1.执行学校考试制度,评分较合理;2.30-50%的课程建立试题库(至少9套试卷)和试题库;3.考试试卷、答卷、试卷分析等材料较规范,保存状况一般;4.有课程考试改革措施,效果一般63.5教学效果(4)1.教研室承担课程的教师,学生测评优秀率≥90%,且无80分以下校督导组给出90分以上教师≥80%,并且无70分以下(1);2.每年学生在公开出版刊物上发表文章人数占学生总数≥2%(1);3.本专业学生在各级别学科大赛中获奖≥3项(1);4.有省级以上教学名师(1)1.教研室承担课程的教师,学生测评优秀率70-80%,且无80分以下校督导组给出90分以上教师60-70%,并且无70分以下;2.每年学生在公开出版刊物上有发表文章;3.本专业学生在各级别学科大赛中有1项获奖;4.有教学效果奖二等获奖者。
44.教学研究(19)4.1教研活动(3)1.“十二五”教学发展规划定位准确,目标明确,特色鲜明,保障措施得力(1);2.每学期都有活动计划与总结,计划主题明确,总结切合实际(1);3.严格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有完整准确的活动记录每年教研活动次数≥16次(1)1.有“十二五”教学发展规划,定位模糊,目标不清晰,特色不够鲜明,提出的保障措施难以落实;2.每学期有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3.基本能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有活动记录每年教研活动次数10-12次34.2教学研究与成果(8)1.近两年承担省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1项(2);2.5年内出版自编教材≥3部(1);3.近4年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或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以上(2);4.近两年人均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篇(1);5.每两年有详实的专业或课程的对比分析报告、教学研究和改革分析报告、教材使用情况分析报告(1)1.近两年承担校级一般教学改革项目2项;2.5年内出版自编教材1部;3.近4年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4.近2年人均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0.5篇;5.每两年有专业或课程的对比分析报告、教学研究分析报告、教材使用情况分析报告84.3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改革(6)1.教学内容符合大纲要求,更新及时,教学效果好(2);2.课程教学积极采用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2);3.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革教学,自主开发多媒体课程,教学效果良好(2)。
1.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效果一般;2.有教学方法改革的计划,能组织实施;3.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革教学,自主开发多媒体课程,教学效果一般64.4质量工程项目建设(2)有1项以上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并积极组织建设,效果明显(2)有1项校级质量工程项目25.附加项5.1加分1.获教学成果奖,国家级奖(项):特等20分,一等16分,二等12分,三等10分;省部级奖(项):特等12分,一等8分,二等6分,三等4分;学校奖(项):特等8分,一等6分,二等4分,三等2分2.教研室教师主持教改项目,正常开展研究工作,并有一定成果者,立项/结题时分别加分如下:国家级加6/12分,省级加2/4分,校级加1/2分3.质量工程积极组织建设,验收时顺利通过,立项/验收时分别计分如下:国家级计4/8分,省级计2/4分,校级计1/2分4.出版自编辑教材每部计2分,新编讲义每部计1分5.英语、日语等专业过级考试,平均分达到全省平均分,相关教研室加3分,超过5个点加4分,超过10个点加5分,超过15个点加6分,依次递加6.组织数模竞赛、英语演讲比赛、电子竞赛、体育竞赛、专业学科竞赛等,相关教研室加分如下:国家级一等奖8分,二等奖6分,三等奖4分;省部级一等奖6分,二等奖加4分,三等奖加2分。
7.每有1名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并通过二级教学单位组织的答辩,加1分本加分项加分上限为5分 必须提供相关附件材料,否则不能加分对于未包含的奖项,均比照执行5.2减分1.三级教学事故减2分/次,二级教学事故减4分/次,一级教学事故减6分/次2.因私调课,每调1节减0.1分;代课达到8节,每超过1节减0.1分3.擅自改变期末考试监考安排,每次减2分/人4.未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或未及时上交有关材料每次扣2分5.承担的教研项目、质量工程项目等没按时完成,或虽完成但验收不合格,相关教研室扣5分,项目被取消资格的,相关教研室扣10分 以教务处统计为准,评选优秀教研室时,该分数为重要参考因素1、本指标体系由4项一级指标、17项二级指标组成,60项三级指标组成其中核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