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纺织材料的静电现象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21.46KB
约22页
文档ID:473449205
纺织材料的静电现象_第1页
1/22

一. 纺织材料的静电现象干燥的纺织材料是绝缘体,比电阻很高,特别是吸湿能力差的合成纤维比电阻更大纤维在纺织加 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静电现象,给纺织生产和纺织品的使用带来种种不利的影响合成纤维在 开松过程中,由于静电纤维会贴附在机架、管道上使输出纤维层厚度不均;梳棉工序中,静电容易引起 棉网破洞;并条工序种,静电吸引发生缠绕皮棍和罗拉,使条子发毛;静电使细沙断头增加,制造是开 口不清;在纺织品服用过程中,静电干扰表现为缠贴现象,如女裙因静电吸引缠绕腿部;带有静电的衣 服容易吸灰尘,而且这种尘埃不易刷掉,越刷静电越强,吸得越紧;化纤内衣带有静电,经常穿着会出 现皮肤过敏、血压升高等不良影响;静电现象严重时,静电压高达几千伏,电荷放电会产生火花,会引 起易燃气体的爆炸静电有害但也有利,近年来日本,德国等对氯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织物的负 电荷对关节、肌肉风湿,神经痛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二. 静电产生的机理与评价指标纺织材料都是由大分子组成的,分子的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两种纺织材 料相摩擦,一定压力下,当摩擦接触表面的间距小于2.5X10化m时,界面上两侧的分子就会相互吸引, 使界面上表层原子中的最外层电子不仅受到该物体原子核吸引,而且受到界面另一侧不同物质的原子核 吸引。

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不同,吸引电子能力强的那种物质的原子核灰会使界 面另一侧的部分电子偏向它的一侧,这样就在界面的两侧集中了相反的电荷层在离开各自界面的方向 上又分布着与各自界面一侧电荷符号相反的例子扩散层由此就形成如图1 所示的偶电层,在界面上形 成电位差具有极性基团的纤维材料在界面上的电位差的作用下会发生极化这个电压实际上可等效为图 1 :偶电层的形成一个电容偶电层层的电位差U=Q/C (1)式中:U——偶电层电位差(V);Q——偶电压带电量(c);C——偶电压之间的等效电容(F).两种材料相互摩擦时,接触间距越小,电容越大当分 离时,偶电层的分子间距大大增加,等效电容大大减少 由于各种纤维的最大带电量接近相等,所以偶电层间的 电位差大大升高因此,高分子材料摩擦后快速分离时, 尽管绝对带电量很小,但带静电电压极高可达到上万伏早在 18 世纪,人们就对大量纺织材料的摩擦起电做了静电试验,得到了纤维材料静电电位序列 如图表 2 所示图 2 纤维材料静电序列上述静电序列是在温度30°C,相对湿度33%的条件下获得的当两种纤维材料相摩擦时,排在静电电位序列表中靠左短的物质带正电,靠右端的带负电荷。

有表2可以看出羊毛、锦纶等纤维排在表的左端,纤维素纤维居中,一般化学纤维排在表的右端纺织材料的静电性能指标有:(1) 电荷量Q单位为库(c),可以电荷面密度c/cm2或电荷的体积密度c/cm3表示2) 静电电位单位为伏(V )3) 比电阻 单位为Q,可用表面比电阻和体积比电阻表示对纤维常以体积比电阻表示而对织物,则常用表面比电阻指标一般认为比电阻超过5x1O12Q时,电 荷积累不易散失,容易产生静电效应4) 静电的半衰期 纺织材料的静电现象与材料带电后静电衰减的快慢直接相关绝缘材料放电困难, 容易产生电荷积累,静电现象严重;反之,若纺织材料导电性能好,一旦带电后会很快放掉,不会生产 电荷积累,就没有静电现象因此,可以用材料带电后内部电荷的逸散来评价材料的性能,通常用静电 半衰期Ti/2来表示,如图3所示纺织材料带上静电后Q0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带电量Q是按指数规律下降Q=Q 0e-t/ (2)式中T是时间常数,反映了带电体电量衰减的快慢程度T大,衰减慢,静电现象严重;T小,衰减快,静电现象较不明显对于带电体而言,对地存在一电阻R,且带电体与地之间有电容C电荷的衰减相当于RC阻容放电电路。

T =R*C.静电的半衰期就是当电荷衰减到Q=(1/2)Q0示所用的时间 通常是这样测得;当介质带电后,用仪器记录初始静电电位并同时计时, 图3 静电的半衰期 介质放电,电位下降,当电位下降到初始值一半时,计时器的示值即为半衰期仃1/2),从半衰期可以方 便地求出tT =t/ (InQ/Q) =(1/1.44)* t =0.69 t (3)1/2 0三 接触式静电电位测试原理两带电体相互接近, 会受到库伦力的作用,同 性相斥、异性相吸库仑 力的大小与带电体的几 何形态、距离及两带电体 的电位差等因素有关当 其他条件不变时,库仑力 的大小就可以代表两带 电体的电位差如图4 时象限静电电位计的作 用原理,它是利用库仑力 图4 (a)是带电板的顶视图a)象限静电计电极配置顶视图(b)象限静电计电极与弹性元件联结图 FF]和F'F']为两对固定电极,其上加有固定的电压,极性如图所示检验电极E安装在扭力弹性元件S 上,见图4 (b)在力的作用下极板E能带动弹性元件绕0点转动由于极板与探头相联,故它们是等 位电体当探头上测到是正电位时,极板E也是正电位,这是极板逆时钟转动当库仑力与弹性元件的扭 力平衡时,偏转量即表示检测电极的电位大小。

反之,若探头检测到负电位,则极板顺时钟方向转动 因此从电极的偏转方向可以知道静电电位的正负,电极的偏转角度9与被检测物体的电位成正比测使静电电位的典型代表图4 象限静电电位计作用原理图0 二K(U-U)U (4)12式中:K——仪器常数U 、U 分别为两组固定电极的电位U 被测物体的电位接触式静电电位测量法对带电导体测量精度较高,但对于高电阻的纤维材料,因为仪 器的探头要与试样接触,改变了试样的几何形态,从而影响测试的重现性四 感应式静电测试方法(一) 感应式静电测试原理由静电感应原理可知,金属导体靠近带电体时,导体中电子发生迁移,电荷分布不平 衡,使金属呈带电现象近带电端极性与带电体相反,远端极性与带电体相同图5种,带电体P上有电量Q,它对地的电容为C如果在这带电体所产生的静电场中的某 一点上置以探头,则由于静电场的作用,在探测板上将感应出一定的电量图5种q 是探头和带电体之间的耦合电容C时探头对地的总电容(含放大器的输入电容)相 应的静电感应电荷为Q和Q,两端电12压为 U 和 U 12U= U+ U ( 5)式中;U 被测带电体与大地的电压;U 耦合电容;U 放大器的输入电压若测量前探头不带电,则Q =Q图 5 感应式静电测试仪检测原理12即 U/U= C /CU=( C/ C)* U ( 6)1 2 1 2严格地说,静电场加入测量探头后,Q与大地间电容量不再是C,而要加入测量点0容量(C* C)/(C+ C )项。

总电容可写成1 2 1 2C= C+( C* C )/( C+ C )0 1 2 1 2由于 C》(C* C)/(C+ C)0 1 2 1 2C~C所以 U = U + U =( C/ C)* U + U = U ( 1+( C/ C) ) ( 7)当测量距离一定时;(1+( c/c))可看作是一常数我们可以用检验到的U求出2 1 2 带电 Q 的静电电压二) 静电的半衰期测试2 1 1 2纺织材料的静电衰减半衰期的测试可用静电衰减测试仪,这类仪器的主要工作原理如图 6所示针形电极喷头是用钨材料做成,试样通常是三块,放在转盘上,转速为;500—3000电押J*"r/min,当转盘转动时,试样就周期性地通过放电电 极与静电探头测试时, 在直流高压作用下,电极 向试样放电,使试样带上电荷试样在转盘的转动 下移近至静电探测头,探 测头感应出的电荷经电荷放大器转化为电压信号当该试样第二次回到放电电极时, 图6静电衰减测定仪再次接受电荷产生电荷积累, 1、针形电极喷头 2、试样 3、转盘 4、静电探头 5、轴 如此反复作用试样上的电荷将达到稳定值整个测试系统的输出电压稳定时间一般为30s 左右然后去除高压停止放电,转盘继续旋转,试样经过探头时仍然有信号,只是幅度在 不断减小。

整个过程 记录的电压波形如图 7 所示 t 这段时间试样上电荷在不断积累,电压量上升 t:至t区域电压逐渐减小从输出电压为U/2的时 刻可以确定半衰期 T 纺织材料静电半衰期的测试方法简单,重复性 好,应用广泛它是测试材料带电后静电的衰减快 慢,不能测得试样上的带电量多少这种方法对于 混有导电纤维的织物不宜使用U为稳定电压值,在O到0(三)旋转电极式静电测试原理 这类静电测试仪器的特点是通过旋转电极的感应, 将稳定的静电电位转变为具有一定恒值的周期交变 电流信号,经放大检波后给出被测静电电压的大小 这种测试原理 方式有利于克 服温度漂移干 扰图 8 测试 原理图图 7 纤维经电压衰减波形成设C]为固定 电极B对带电体图8(a)旋翼平面图旋转式静电测试仪原理图(b)固定探极平面图 (c)探头电路图检测头部分有 旋转翼片 A、 固定电极B、 电动机 M 及偏 置电压E组的电容, C 为固定电极对地的电容加上放大器的输入电容由 7 式2]U = U(1+( C/ C)) (8)电动机带动旋翼恒速转动,旋翼就会周期性的屏蔽掉电力线,使固定电极上的电压U周2期性地变化当探极与旋翼面积完全对准时,探极上仅受偏置电压E的电荷感应作用,这时探极的暴露面积最小,而偏置电压E在R两端产生感应电压分量最大,如图9波形所示。

当旋翼面积全部处于探极片的间隙时,探极片 B 主要受被测带电体电荷感应作用此时, 探极的有效暴露面积最大,带电体在R上的电压分量U最大,而偏置电压在R上的电压分 量U最小,U的实际电压为U=U+U这个交变的信号经放大、检波滤波后得到与U幅度E 2 2 Q E 2成正比的输出电压,经标定由 6 式求出带电体的静电电位图9 带电体极性鉴别波形图Ps―-P极的暴露面极UQ―-带电体Q在R上的感应电压US---E 电位在 R 上的感应电压1- --Q 为较小负电荷2- --Q 为较大负电荷3- --Q 为较大正电荷a---Q 为负时幅值b---Q 为正时幅值(四)放射性式静电测试原理静电的非接触测试除了用静电感应外,还可以 用放射线电离空气后形成的离子流与外电场的 关系来实现这种方法体积小,抗干扰能力强, 在生产加工现场应用越来越多其主要原理如 图 10 所示图中集电极装在接地的金属圆筒 里,与金属圆筒绝缘隔开集电极前镀有或烧结有放射源,如镅 Am241 放射源放射源发出的射线使周围的空气电离, 电离后的空气离子又会中和,无电场时达到动 态平衡,在集电极周围形成一个稳定的电离区图 10 静电电位计的放射性探头1—试样 2—集电极 3—放射源 4—绝缘层当被测试样靠近探头时,在外电场作用下,电离的空气发生定向运动。

若试样带正电,电位为U,被电离的空气中负离子向试样移动, 正离子移向集电极的后部,又去感应外壳圆筒,时期内表面带负电,外表面带地电位为零,这样就形成了正离子从试样向集电极流动,负离子则反向流动,于是集电极上就有了压降Us设Ri为试样与集电极间的等效电阻,R2是集电极与圆筒的绝缘电阻,则静电电位U 与集电极电位Us的关系为U/( Ri+ R2)= Us/ R2 U=[(Ri+ R2)/ R2]* Us (9)U2经高输入阻抗的直流放大器后,可用已知电压来标定,这样根据式(7)就可以求出试样上的静电电位五 新测试仪器与技术LFY-402 织物摩擦式静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