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看网指导书V1.0(仅供内部使用)For internal use only拟制:Prepared by周杰日期:Date2011-06-29审核:Reviewed by日期:Dateyyyy-mm-dd审核:Reviewed by日期:Dateyyyy-mm-dd批准:Granted by日期:Dateyyyy-mm-dd华为TD看网中心2011年06月29日修订记录日期修订版本描述作者2011-6-29V1.0初稿周杰目录1 数据采集 52 数据分析 52.1 无线网络规划 52.1.1 网络分布 52.1.2 工参评估 52.1.3 频点评估 62.1.4 扰码评估 62.1.5 邻区评估 62.2 参数配置评估 72.3 性能评估 72.3.1 接入性指标 72.3.2 保持性指标 92.3.3 移动性指标 102.3.4 信道质量评估 132.3.5 终端性能评估 142.4 覆盖评估 152.4.1 电平评估 152.4.2 干扰评估 162.5 资源容量评估 162.5.1 资源利用率评估 172.5.2 HSDPA用户数分析 202.5.3 业务量 213 问题汇总 211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请按照《TD看网数据采集模板》让现场收集数据,《TD看网数据采集模板》路径: -04远程看网-03看网指导2 数据分析整个报告由以下5大模块组成,分别为无线网络规划、参数配置评估、性能评估、覆盖评估、资源容量评估。
数据分析指导将按照以上5模块进行说明2.1 无线网络规划2.1.1 网络分布此部分工作由现场人员完成1) 网络规模RNC个数基站数小区数LAC2) RNC分布全网RNC分布拓扑图及分析RNC是否存在大面积插花站点,RNC容量是否满足3) LAC分布全网LAC分布拓扑图及分析RNC是否存在大面积插花站点,寻呼容量是否满足2.1.2 工参评估反馈站名、小区名、经纬度、站高、方位角、机械下倾角、电子下倾角等信息,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工参的评估,并预警1) 经纬度从两个方面评估:站间距小于100米;站点落在区域之外2) 天线高度评估:小于10米;大于40米;3) 方位角评估原则:共站小区方位角夹角小于90度;4) 下倾角评估原则:机械下倾角大于10度;天线高度小于10米,总下倾角大于6度;天线高度大于40米,总下倾角小于6度;天线高度为30-40米,总下倾角小于4度;经纬度评估可以借助U-NET工具或者邻区EXCEL宏进行评估,除经纬度外的其他评估项可借助以下EXCEL宏完成、2.1.3 频点评估将收集的工参、话统、切换、邻区等数据导入AFCC工具,对现网的频点进行评估1) 频点方案及使用分析首先需现场反馈现网频率使用方案,再根据使用方案对现网的频率使用进行分析,分析室内外邻区是否存在偷用的问题;室内外主频点利用率是否均衡;主频点是否全为A频段频点;室内外全网频点利用率是否均衡;H和R4业务频点是否存在混用问题等等。
2) 频点干扰分析利用AFCC输出的频率干扰评估,主要分析主主同频状况下,干扰值排名第1的小区对,及时安排核查进行优化2.1.4 扰码评估将收集的工参、话统、切换、邻区等数据导入AFCC工具,对现网的扰码进行评估扰码干扰分析评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同主频同下行同步码分析扰码干扰小区对中存在的同主频同下行同步码问题,将潜在的干扰小区对进行优化2) 同频同扰码分析全网存在的同频同扰码小区对个数,并重点关注干扰排名前5的干扰小区对3) 共站小区干扰排名第1共站小区干扰排名第1的小区对存较大在的KPI风险,需重点关注2.1.5 邻区评估将收集的工参、话统、切换、邻区等数据导入AFCC工具,对现网的扰码进行评估邻区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单向邻区全网单向邻区小区个数2) 近距离邻区漏配距离小于500米且存在为邻区关系可能性较大的小区对,需关注3) 同站邻区漏配共站邻区漏配对KPI造成较大影响,需重点关注4) 远距离邻区邻区距离超过5000米,这种一般为冗余邻区,需后期优化邻区关系5) 邻区配置过少邻区配置个数小于6个,需核查6) 邻区配置过多邻区个数超过24个,需核查,避免邻区冗余。
2.2 参数配置评估现场采集各RNC的BCP格式的参数数据,利用CME工具参照基线对各数据进行核查对于要求的一致性参数需现场重点关注本项工作主要利用CME工具输出首先利用CME的参数核查模板对照基线进行修改,然后倒入各个网元,最后导入CME核查模板,进行参数核查CME工具请从support网站申请以下附件是CME核查模板及CME核查使用指导书2.3 性能评估性能评估各counter及计算公式如下:2.3.1 接入性指标1) 全网及各RNC指标分析分析全网及各RNC指标,如下表所示,看是否满足要求表1 接入性指标语音业务RAB建立成功率会话类业务RRC连接建立成功率语音业务无线接通率PS域RAB建立成功率PS域RRC连接建立成功率PS域无线接通率HSDPA信道建立成功率2) 分析top10差小区表2 语音RAB建立失败次数TOP10RNCIDCELLID语音业务RAB指派建立成功RAB数目(小区)话音业务RAB指配建立请求的RAB数目(小区)话音业务RAB指配失败次数语音业务RAB建立成功率 小区 %精确表3 语音RRC建立失败次数TOP10RNCIDCELLID会话类业务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会话类业务RRC连接建立尝试次数会话类RRC失败次数会话类业务RRC连接建立成功率 小区 %精确表4 PS RAB建立失败次数TOP10RNCIDCELLIDPS域RAB建立成功的RAB数目(小区)PS域RAB建立请求的RAB数目(小区)PS域RAB建立失败次数PS域RAB建立成功率 小区 %精确表5 PS RRC建立失败次数TOP10RNCIDCELLIDPS域RRC建立成功的数目(小区)PS域RRC建立请求的数目(小区)PS域RRC建立失败次数PS域RRC连接建立成功率 小区 %精确3) 全网接入失败原因分析利用反馈的各counter值,统计失败的原因,并制作成分布图,如下格式所示:2.3.2 保持性指标1) 全网及各RNC指标分析分析全网及各RNC指标,如下表所示,看是否满足要求。
表6 全网及各RNC掉话指标网元名称语音业务掉话率 小区 %精确PS域无线掉线率 小区 %精确HSDPA信道异常释放率2) 分析top10差小区表7 语音掉话率差TOP10RNCIDCELLID语音业务RAB指派建立成功RAB数目(小区)请求释放的CS域语音业务RAB数目(小区)语音业务掉话率 小区 %精确表8 PS 掉线率差TOP10RNCIDCELLIDPS掉线请求释放RAB数PS域RAB建立成功次数PS域无线掉线率 小区 %精确3) 全网接入失败原因分析2.3.3 移动性指标1) 全网及各RNC指标分析表9 全网及各RNC切换指标网元名称RNC内小区间同频接力切换出成功率RNC内小区间异频接力切换出成功率RNC间硬切换成功率(RNC切换入)RNC间硬切换成功率(RNC切换出)CS域3G切换2G成功率 小区 %精确PS域3G切换2G成功率 小区 %精确2) 分析top10差小区表10 同频接力切换失败TOP10RNCIDCELLIDRNC内同频接力切换请求次数RNC内同频接力切换失败次数RNC内小区间同频接力切换出成功率表11 异频接力切换失败TOP10RNCIDCELLIDRNC内异频接力切换请求次数RNC内异频接力切换失败次数RNC内小区间异频接力切换出成功率表12 硬切换(RNC切换入)失败TOP10RNCIDCELLIDRNC间切换入尝试次数RNC间切换入失败次数RNC间硬切换成功率(RNC切换入)表13 硬切换(RNC切换出)失败TOP10RNCIDCELLIDRNC间切换出尝试次数RNC间切换出失败次数RNC间硬切换成功率(RNC切换出)表14 系统间切换失败TOP10RNCIDCELLIDCS域3G-2G切换尝试次数CS域3G-2G切换失败次数CS域3G切换2G成功率 表15 PS系统间切换失败TOP10RNCIDCELLIDPS域3G-2G切换尝试次数PS域3G-2G切换失败次数PS域3G切换2G成功率 3) 全网接入失败原因分析2.3.4 信道质量评估信道质量评估分两个方面分析:话统ISCP干扰排查及上行业务信道BLER分析。
1) 话统ISCP干扰排查按照全天UpPTS ISCP均值(仅主载波,15分钟粒度);全天TS1、TS2 ISCP最小值、最大值(30分钟粒度)提取数据后,将数据制作成以下格式CELLIDCARRIERINDEX站型CARR.TddMaxIscp.Ts1CARR.TddMaxIscp.Ts2CARR.TddMeanUppchIscp.POS0CARR.TddMinIscp.Ts1CARR.TddMinIscp.Ts2干扰类型按照干扰类型定义的条件,筛选出各小区的干扰类型l UP+TS1+TS2持续干扰当“UpPTS全天ISCP均值”大于-90dBm;TS1&TS2“最小ISCP全天平均值”大于-90dBm;l UP和TS1持续干扰“UpPTS全天ISCP均值”大于-90dBm;TS1“最小ISCP全天平均值”大于-100dBm;TS2“最大ISCP全天平均值”正常(小于-100dBm);l TS1和TS2持续干扰“UpPTS全天ISCP均值”正常(小于-100dBm);TS1&TS2“最小ISCP全天平均值”大于-90dBm;l TS1、 TS2时选性干扰“UpPTS全天ISCP均值”正常(小于-100dBm);“TS1最大ISCP全天平均值”&“TS2最大ISCP全天平均值”偏高(大于-90dBm);“TS1最小ISCP全天平均值”&“TS2最小ISCP全天平均值”正常(小于-100dBm)l UP持续干扰“UpPTS全天ISCP均值”大于-90dBm;TS1、TS2“最大ISCP全天平均值”正常(小于-100dBm)。
2) 上行业务信道BLER分析统计全网上行业务信道BLER数据,并重点关注CS域和PS域的上行BLER差top10小区表16 CS域上行BLER差TOP10RNCNAMECELLIDNODEBNAMECS域上行误块率表17 PS域上行B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