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交互方式输入本章执行PMCAD的主菜单A、人机交互方式输入各层平面数据 1. 特 点本程序采用屏幕交互式进行数据输入,具有直观、易学,不易出错和修改方便等特点PMCAD系统的数据主要有两类:其一是几何数据,对于斜交平面或不规则平面,描述几何数据是十分繁重的工作,为此本程序提供了一套可以精确定位的做图工具和多种直观便捷的布置方法;其二是数字信息,本程序大量采用提供常用参考值隐含列表方式,允许用户进行选择、修改,使数值输入的效率大大提高对于各种信息的输入结果可以随意修改、增删,并立即以图形方式显现出来使用户不必填写一个字符的数据文件,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十分友好的界面由于该程序采用本专题自行开发的图形支持系统,具有下拉菜单、弹出菜单等目前最流行的界面风格,图形快捷清晰、色彩鲜明悦目、中文提示一目了然、支持各类显示屏2. 如何开始交互输入数据 在运行程序之前应进行下列准备工作:(1) 熟知各功能键的定义(2) 为交互输入程序准备配置文件配置文件各为WORK.CFG,在PM程序所在子目录中可以找到该文件的样本,用户需将其拷入用户当前的工作目录中,并根据工程的规模修改其中的“Width”值和“Height”值,它们的含意是屏幕显示区域所代表的工程的实际距离。
其它项目一般不必修改3) 从PMCAD主菜单进入交互式数据输入程序,程序将显示出下列菜单:对于新建文件,用户应依次执行各菜单项;对于旧文件,用户可根据需要直接进入某项菜单完成后切勿忘记保存文件,否则输入的数据将部分或全部放弃4) 程序所输的尺寸单位全部为毫米(mm)3. 各结构标准层的描述过程本程序对于建筑物的描述是通过建立其定位轴线,相互交织形成网格和节点,再在网格和节点上布置构件形成标准层的平面布局,各标准层配以不同的层高、荷载形成建筑物的竖向结构布局,完成建筑结构的整体描述具体步骤正如进入程序时所出现的菜单次序一样:第1步:“轴线输入”是利用作图工具绘制建筑物整体的平面定位轴线这些轴线可以是与墙、梁等长的线段,也可以是一整条建筑轴线可为各标准层定义不同的轴线,即各层可有不同的轴线网格,拷贝某一标准层后,其轴线和构件布置同时被拷贝,用户可对某层轴线单独修改第2步:“网点生成”是程序自动将绘制的定位轴线分割为网格和节点凡是轴线相交处都会产生一个节点,轴线线段的起止点也做为节点这里用户可对程序自动分割所产生的网格和节点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审核和测试网格确定后即可以给轴线命名第3步:“构件定义”是用于定义全楼所用到的全部柱、梁、墙、墙上洞口及斜杆支撑的截面尺寸,以备下一步骤使用。
第4步:“楼层定义”是依照从下至上的次序进行各个结构标准层平面布置凡是结构布置相同的相邻楼层都应视为同一标准层,只需输入一次由于定位轴线和网点业已形成,布置构件时只需简单地指出哪些节点放置哪些柱;哪条网格上放置哪个墙、梁或洞口第5步:“荷载定义”是依照从下至上的次序定义荷载标准层凡是楼面均布恒载和活载都相同的相邻楼层都应视为同一荷载标准层,只需输入一次第6步:“信息输入”是进行结构竖向布置每一个实际楼层都要确定其属于哪一个结构标准层、属于哪一个荷载标准层,其层高为多少从而完成楼层的竖向布置在输入一些必要的绘图和抗震计算信息后便完成了一个结构物的整体描述第7步:“保存文件”是确保上述各项工作不被丢弃的必须的步骤二、基本定义和工作方式 本节所述内容利于快速查询之用,初学者可以跳过本节,阅读“轴线输入”一节1. 功能键定义鼠标左键=键盘[Enter],用于确认、输入等鼠标中键=键盘[Tab],用于功能转换,在绘图时为输入参考点鼠标右键=键盘[Esc],用于否定、放弃、返回菜单等对于使用数字化仪和MS系列鼠标及驱动程序的用户,没有“鼠标中键”的定义,只能使用键盘的[Tab]键进行功能转换以下提及[Enter]、[Tab]和[Esc]时也即表示鼠标的左键、中键和右键,而不再单独说明鼠标键。
[F1]=帮助热键,提供必要的帮助信息[F2]=坐标显示开关,交替控制光标的坐标值是否显示[Ctrl]+[F2]=点网显示开关,交替控制点网是否在屏幕背景上显示[F3]=点网捕捉开关,交替控制点网捕捉方式是否打开[Ctrl]+[F3]=节点捕捉开关,交替控制节点捕捉方式是否打开[F4]=角度捕捉开关,交替控制角度捕捉方式是否打开[Ctrl]+[F4]=十字准线显示开关,可以打开或关闭十字准线[F5]=重新显示当前图、刷新修改结果[Ctrl]+[F5]=恢复上次显示[F6]=充满显示[Ctrl]+[F6]=显示全图[F7]=放大一倍显示[F8]=缩小一倍显示[Ctrl]+[W]=提示用户选窗口放大图形[Ctrl]+[R]=将当前视图设为全图[F9]=设置捕捉值[Ctrl]+[←]=左移显示的图形[Ctrl]+[→]=右移显示的图形[Ctrl]+[↑]=上移显示的图形[Ctrl]+[↓]=下移显示的图形如[ScrollLock]打开,以上的四项[Ctrl]键可取消[←]=使光标左移一步[→]=使光标右移一步[↑]=使光标上移一步[↓]=使光标下移一步[Page Up]=增加键盘移动光标时的步长[Page Down]=减少键盘称动光标时的步长[O]=在绘图时,令当前光标位置为点网转动基点[U]=在绘图时,后退一步操作[S]=在绘图时,选择节点捕捉方式[Ctrl]+[A]=当重显过程较慢时,中断重显过程[Ctrl]+[P]=打印或绘出当前屏幕上的图形[Ctrl]+[~]=具有多视窗时,顺序切换视窗[Ctrl]+[E]=具有多视窗时,将当前视窗充满[Ctrl]+[T]=具有多视窗时,将各视窗重排以上这些热键不仅在人机交互建模菜单起作用,在其它图形状态下也起作用。
2. 界面环境和工作方式程序将屏幕划分为右侧的菜单区,上侧的下拉菜单区,下侧的命令提示区和中部的图形显示区右侧菜单区是名为“WORK.MNU”的菜单文件支持的,这个文件一般安装在PM目录中,如果进入程序后右侧菜单区空白,应把该文件拷入用户当前的工作目录中下拉菜单中有文件、显示、和工作状态管理及图素编辑工具这些菜单是由名为“WORK.DGM”的文件支持的,这个文件一般安装在 PM目录中,如果进入程序后下拉菜单无法激活,应把该文件拷入用户当前的工作目录中在屏幕下侧是命令提示区,一些数据、选择和命令由键盘在此敲入,如果用户熟悉命令名,可以在“命令:”的提示下直接敲入一个命令而不必使用菜单,例如,当用户程序运行时没有菜单显示,可敲“QUITA”退出程序当然也可以完全依靠输入命令方式完成全部工作,所有菜单内容均有与之对应的命令名,这些命令是由名为“WORK.ALI”的文件支持的,这个文件一般安装在 PM目录中用户可把该文件拷入用户当前的工作目录中自行编辑以自定义简化命令在“命令:”的提示下敲入?[Enter]或ALIAS [Enter] 或COMMAND[Enter]可查阅所有命令,并可选择执行。
程序运行中光标有三种形态:①箭 头:表示程序等待输入数据、命令或点取菜单这时应通过键盘输入所需的内容或移动光标至所点菜单处点取菜单②十字叉:为坐标定点状态,这时应移动光标至所需位置[Enter]后即输入了一个坐标点③方 框:为靶区捕捉状态,用于捕捉一个图素或一个目标,这时应移动光标(靶)至所需位置[Enter]后即输入了一个捕捉点;[O]、[U]、[S]热键只有在后两种形状的光标出现时才能使用3. 工作状态配置 “WORK.CFG”文件是程序的配置文件,只有在该文件处于当前目录时,程序才能按该文件设置的条件进行工作,如果当前目录没有该文件,程序将按缺省值创建一个配置文件,这个文件一般是安装在PM目录中,用户在进行程序前应把它拷入当前工作目录中该文件的内容如下:“Width” 设定显示区域的宽度所表示的工程平面的长度“Height” 设定显示区域的高度所表示的工程平面的宽度“Unit” 设定单位,其值应为1,表示毫米,用户不应修改“Ratio” 设定图比例,该值暂不使用“Xorign” 用户坐标系原点距屏幕左侧的距离“Yorign” 用户坐标系原点距屏幕下端的距离“Bcolor” 命令提示区、右侧菜单区和绘图区的背景颜色,该颜色值按6位整数编码。
即个位和十位表示绘图区背景色号,百位和千位表示右侧菜单区的背景色号,万位和十万位为命令提示区背景色号,背景色号有效范围是0~15,分别表示黑(0)、兰(1)、绿(2)、青(3)、红(4)、紫(5)、黄(6)、白(7)、灰(8)、亮兰(9)、亮绿(10)、亮青(11)、亮红(12)、亮紫(13)、亮黄(14)和亮白(15),用户可根据个人喜好配置如2038表示提示区绿色、菜单区青色,绘图区灰色建议用户不要使用8以上的颜色值,否则会造成部分图与背景混淆不清Status” 状态显示开关,一般应为0“Coord” 坐标显示开关,记忆和设置[F2]键状态“Snap” 点网捕捉开关,记忆和设置[F3]键状态“Dsnap” 角度捕捉开关,记忆和设置[F4]键状态“Targer” 捕捉靶大小,记忆和设置[Ctrl]+[F9]键状态“Cfgend” 配置文件结束一般需要改动的是系统配置文件WORK.CFG中显示区域的宽(Width)、高(Height)、原点位置(Xorign,Yorogn),其它项目在进入程序后可以随时变动(显示区域的高度设置对图幅起着决定作用,宽度再取高度的4/3倍)如对于一个长150米、宽70米的平面,可以设'Width'150000,'Height'70000。
如果坐标原点设在屏幕中心,可以设'Xotign'75000,'Yorign'35000虽然在程序中有显示变换工具可以在数百万倍的范围内缩放,但是设定合适的显示区域可以使“显示全图”或[Ctrl]+[F6]热键一次就能达到最佳显示区域,而省去频繁缩放调整三、轴线输入 “轴线输入”菜单是整个交互输入程序最为重要的一环,只有在此绘制出准确的图形才能为以后的布置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这里是用作图工具绘制红色轴线,构件的定位都要根据网格或节点的位置决定网格”是轴线交织后被交点分割成的小段红色线段,在所有轴线相交处及轴线本身的端点、园弧的园心都产生一个白色的“节点”,将轴线划分为“网格”与“节点”的过程是在程序内部适时自动进行的四、网点生成 网点生成的子菜单有:1. 轴线显示是一条开关命令,画出各建筑轴线并标注各跨跨度和轴线号2. 形成网点 可将用户输入的几何线条转变成楼层布置需用的白色节点和红色网格线并显示轴线与网点的总数这项功能在输入轴线后自动执行,一般不必专门点此菜单改变轴线后原构件的布置情况不会改变3. 网点编辑,它有6个子菜单“删除节点”和“删除网格”是在形成网点图后对网格和节点进行删除菜单,删除节点过程中若节点已被布置的墙线挡住,可点下拉菜单中的“填充开关”项使墙线变为非填充状态。
节点的删除将导致与之联系的网格也被删除恢复节点”和“恢复网格”是将被删除的网格和节点进行恢复的菜单平移网点”可以不改变构件的布置情况,而对轴线、节点、间距进行调整对于与园弧有关的节点应使所有与该园弧有关的节点一起移动,否则园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