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精选5篇北京雍和宫导游词 雍和宫(The Lama Temple)位于北京市区东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立府邸、赐予四子雍亲王,称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驾崩,曾于此停放灵柩,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特派总理事务王大臣管理本宫事务,无定员可以说,雍和宫是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精选5篇北京雍和宫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精选5篇北京雍和宫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将跟随我一起去巡游雍和宫,雍和宫座落在北京北二环路傍,西临孔庙与国子监,占地面积约6.6 万平方米,它是北京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藏传格鲁派皇家寺院,雍和宫曾是乾隆皇帝的诞生地,他不仅具有皇家寺院的气派,现在更以深厚的藏传佛教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所以现在我们可能会看到许多金发碧眼的老外慕名前来参观,并且也有很多明星也前来礼拜。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片雍和宫地区在明代叫太保街,这里曾是明朝太监们的官房到了清代康熙皇帝把此地分封给了他的皇四子胤祯,因为胤祯是和硕雍亲王,所以此地也称为雍王府在胤祯继位后,雍王府变成了潜龙邸,雍正下旨将雍王府括建为行宫,并赐名为雍和宫 在行宫时期,这个雍和宫是个粘杆处,说白了是一个特务机关这里面的粘杆侍卫个个身怀绝技,武艺超群,专为雍正捉拿异已,捕杀政敌 虽说雍正杀人不少,但他在历史上也称得上是一位明君他在位时,祛除了满族贵族的很多特权,但也开了太多杀戒,甚至杀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弘时),所以在后世平添一些骂名是在所难免也正因为雍正生前杀业太重,所以他的儿子乾隆皇帝继位后,在询问了西藏章嘉活佛之后,遂将雍和宫改为黄教(格鲁派)的寺院,愿借舍宅为寺的功德超度乃父的在天之灵 说到这里要提一下这位闻名的章嘉活佛,章嘉活佛一生频具传奇色调,并且他在康乾盛世中起了不行磨灭的功勋在我国蒙藏地区曾有四大活佛,他们分别是班禅、__分管前藏、后藏;章嘉活佛分管青海;还有一位大活佛分管蒙古这些活佛都以灵童转世制而世代相传,这位章嘉活佛的前世二世章嘉曾是雍正皇帝的老师,而在老章嘉圆寂后,他的转世灵童三世章嘉在青海郭隆寺被指认,但这位三世章嘉小活佛在七岁时,因为他所主持的寺院参与了反对清王朝的叛乱而遭到清军围剿,年幼的小活佛被几名近侍僧人爱护着躲到了旁边的山洞里,雍正皇帝得知后命人将小活佛找到并护送到京。
清军接旨后四处贴出布告,限时交出小活佛,否则将村庄寺院荡平闻此讯,躲到山洞里的僧人哭作一团,认为不论下山、不下山都只有一死,在此状况下,小活佛不愿连累别人,自告奋勇,毅然走下山来并且见到清军毫无惧色对答如流,这引起了清军大将的惊异,同时也特别喜爱这个小活佛他们将小活佛护送到京后,雍正皇帝召见他时,见到这位小活佛落落大方,非常天真可爱,不由得将小活佛抱在了怀里 雍正皇帝给小活佛许多特别的赏赐,最主要的是命小活佛与他的第四子弘历(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一同学习因为章嘉活佛与乾隆皇帝自幼同窗,自小就建立起了纯真、深厚的友情,所以在他们成年后,各自登上了政、教高位后,便终生合作,协作默契章嘉活佛一生参加解决了当时的很多民族、宗教问题,往往是受命于危难之时,所以在他的身份和努力下,当时清朝出现了空前民族大团结的局面,这也为今日民族大团结的格局立下了丰功伟绩 当时京城的百姓对章嘉活佛的崇信也到了惊人的程度,史料记载,当时人们看到章嘉活佛的马车过来,都争相把手绢铺在地上,让车轮从上面滚过,以此作为福运 我们现在看到的雍和宫的主体建筑是:牌楼——辇道——昭泰门——铜兽——天王殿——铜鼎——碑亭——须弥山——雍和宫——永佑殿——殿——万福阁。
在过去,雍和宫整座建筑分为东西中三路 在东路的南部称为连房,是喇嘛学僧们的起居居处在其北面是东书院,是古朴高雅的园林式建筑,相传东书院内的如意室就是乾隆皇帝的诞生地 而西路曾是雍和宫的佛教护法关帝的庙宇大家可能惊奇,关老爷是武财神,怎么变成了佛门的护法了,其实《三国演义》里有一章“玉泉山上关公显圣”,讲出了前因后果:说的是关羽被孙权大将吕蒙活捉后,孙权本欲劝降,但他的手下谋士说不行,说想当年曹孟德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关羽不也是过五关斩六将而去吗?孙权听到此,就命人将关羽斩首并将其头高悬城楼以灭蜀国士气但是关羽死后公一魂不散,魂灵荡荡悠悠飘至荆门玉泉山,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净,原是汜水关镇国寺中住持,当年关羽过五关时,曾在汜水关险些被害,正是这位普净长老搭救,后来长老因救关羽而躲难云游天下,来到这个玉泉山,结草为庵,每日与诸徒讲经论道一天半夜,长老正在庵中默坐,忽闻空中有人大呼,还我头来!还我头来!普净仰面观看,见只关公魂灵漂浮在此就以手中佛尘点指:云长安在关公认出长老,说:向蒙相救,铭感不忘,今关某遇祸而死,愿求训诲,指引迷途普净说:昔非今是,一切休论,后果前因,彼此不爽。
今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良、文丑、五关六将等众人之头,又将向谁索耶?于是关公茅塞顿开,稽首皈依成为佛门的护法尊神 感谢这一路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协作,希望你们旅途开心! 精选5篇北京雍和宫导游词(二) 雍和宫坐落在东城区,占地大约100亩,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清朝时曾是皇家寺庙,是全国喇嘛是务的中枢它的前身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代皇帝雍正即位前的王府雍正登基后迁入皇宫,将原来居住的王府改为行宫,赐名雍和宫清乾隆九年,即公元1744年,乾隆皇帝钦派他的同窗好友三世章嘉活佛把雍和宫改建为藏传佛教寺庙改庙的缘由主要有三个:一是为崇奉和缅怀生前信奉喇嘛教的先帝雍正;二是乾隆本人笃信藏密;三是为治国定边,对蒙古和西藏表示怀柔之道地处我国西、北部边疆的蒙、藏两大民族信仰藏传佛教,因此可以雍和宫为纽带,加强朝廷与蒙、藏人民的感情沟通,维护国家统一,这也是最重要、最根本的缘由也正是基于此,雍和宫显现出两个显明的特点:一是随处体现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纽带作用;二是藏汉民族文化艺术的融汇 向北穿过200米的辇道便进入了寺庙的大门“昭泰门”,各殿门楣上的匾额都是乾隆皇帝亲笔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书写。
昭”意为显杨,“泰”指平安、安定,也说明为参拜天子之威仪所以昭泰门实际是指国家统一安定之门雍和宫“雍”是大方和谐之意,我国古代有九州,雍州是其中之一,指青海、甘肃及以西一带所以雍和门也好,雍和宫也好,都是指这里是京城与西部边陲和谐统一的所在另外,满语和藏语称雍和宫为“兜率壮美洲”兜率”是欲界六天中的第四天,弥勒菩萨的居处,弥勒菩萨是将来佛,当弥勒降世时,个种苦难均已湮灭,那是世间是无限美妙华蜜的因此,不论从文字的内涵上讲,还是从佛经法理上讲,雍和宫这座寺庙都象征着国家统一、团结、安定、美满乾隆皇帝82岁高龄是亲自撰写了《喇嘛说》,而且刻碑立在雍和宫中轴线上,以昭示天下 《喇嘛说》灌注了乾隆皇帝对藏传佛教独具慧眼的见解和务实的管理政策文中“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安藏辑藩,定国家清平之基于永久”等话干脆阐述了乾隆皇帝要把宗教引到有利于巩固朝政方向的意图乾隆皇帝对活佛转世也看得入木三分,文中写到“佛本无生,岂有转世?但使今无转世之呼图克图,则数万番僧吾所皈依,不得不如此耳.”这段话说明乾隆皇帝深谙活佛转世事实上就是产生佛教领袖的一种手段所以他指定了活佛转世必需进行“金瓶掣签”的制度,即朝廷制两个金瓶,一个送往西藏大昭寺,一个放在雍和宫内。
雍和宫是青海、蒙古等地喇嘛教大活佛转世金瓶掣签的场所把全部转世灵童的名字都写在签上放于瓶中,掣签来定这样可避开权贵假公济私,不仅符合民意,而且使“教权”稳稳地被干脆限制在“皇权”之下 汉藏文华融汇是雍和宫又一主要特征雍和宫中路建筑的前半部分,无论是布局和造像,均与汉族禅宗寺院相像,但不少的方又表现了藏传佛教的文化特点如第一进殿堂天王殿中,四大天王造像采纳了禅宗寺院形制,但其方位的排列却相反,东方持国天王像不在东方,而在西方位置上,反映了藏族寺庙中西为大,以右为上的思想四大天王所持的法器琵琶、宝剑、青蛇、宝伞随与汉族寺庙中天王手里的法器相同,但并不是汉族民俗中所说明的代表风、调、雨、顺,藏传佛教认为这四种法器是造成万物的四种元素,即:地、水、火、风的象征每尊天王脚下踏有两名鬼怪,在汉地寺院中代表每个天王所率的两部鬼众,而这里所代表的却是修身过程中须要克服的贪、嗔、痴、爱、杀、盗、淫、妄八种俗念雍和宫大殿是其次进殿堂,相当于禅寺的大雄宝殿,供奉的也是汉族寺庙中的竖三世佛,即过去世佛-燃灯佛,现在世佛-释迦牟尼佛和将来世佛-弥勒佛 但两侧山墙下的十八罗汉却已改汉族寺庙中服饰、表情、肤色都很相近的塑法,有意塑造了几尊肤色不同,饰物不一的罗汉像。
他们有的面色乌黑,耳系金环;有的肤色赤红,须发卷曲,体现了古印度人和西藏人的相貌特征永佑殿是第三进殿堂,正中供奉的是无量寿佛,相当于汉族寺庙中的阿弥陀佛在汉族寺庙中,阿弥陀佛像与释迦牟尼佛像的特征基本相同,属出加像,它的左右常为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而永佑殿中的无量寿佛却是头戴无佛冠的菩萨装,完全采纳了藏传佛教的表现形式它的西侧变成了药师佛,东侧变成了狮吼佛狮吼佛是汉族寺庙中没有的,它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宗师宗喀巴的化身传闻宗喀巴圆寂后,曾五次现身于弟子前面,其中一次为骑狮说法像,而且声音嘹亮如狮吼,可以镇伏阻碍修持的惑障第四进殿堂殿正中供奉的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宗师宗喀巴像,他头戴黄色尖顶僧帽,身披黄色僧袍,手中捻的是两只缠绕的莲花,显示出的是藏传佛教大师独有的风采.藏传佛教认为宗喀巴大师是文殊菩萨的转世,所以这尊塑像右肩莲花上的才智剑和左肩莲花上的宝箧又于汉族寺庙中文殊菩萨的标识完全相同.第五进殿堂是万福阁,须弥座上是18米高的弥勒佛像.弥勒佛是将来世界的佛祖,内地寺院多是青发、肉髻、身披袈裟、结跏趺坐坐在莲花宝座上的身相而这里采纳的是菩萨装的站立恣态,形象高大,突出了藏传佛教对弥勒佛独有的偏爱,反映了喇嘛们对将来世界的追求和憧憬。
雍和宫中路殿堂的佛像形成了一个独有的特征,即在汉族寺庙显宗造像的基础上,又融进了藏传佛教某些固有的特征,充分体现了汉、藏文化的融合,同时也表达了朝廷与蒙、藏民族感情的融合 在雍和宫两侧的配殿中,还有很多生气凶恶、威慑邪恶的密宗尊神的“法像”,他们与中路殿堂慈眉善目,超渡众生的显宗尊神的“本像”形成了显明的对比,这也是雍和宫的一个重要特征—显密并存另外,雍和宫中还有很多藏传佛教所独有的文物,如男女身佛、唐卡画、度母像、坛城等此外雍和宫还有一些特有的风俗,如:跳布扎、烧“线亭子”、熬腊八粥,西跨院的烧猪等 精选5篇北京雍和宫导游词(三) 大家好!我是联谊旅行社的导游,我叫唐君仪,你们可以叫我小唐今日,我们要巡游的目的地是雍和宫 雍和宫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整个雍和宫古色古香,中外驰名的雍和宫是我国的名胜古迹据说,它还是雍正皇帝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呢! 进雍和宫,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尊身体浩大的佛像仿佛神态安详,慈眉善目,身着宝贵的服装,口中仿佛念念有词这尊大佛的嘴角微微上扬,硕大的佛肚里似乎装满了笑料我们这时可以望见身旁的游人脸上都显示出了他们对这尊大佛的敬畏之心。
再走近一看,我们可以看到这儿有一件精致的工艺品这是一幅秀美绝伦的刺绣,还是乾隆皇帝的母亲亲自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