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路基填料技术交底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33.50KB
约12页
文档ID:514589246
路基填料技术交底_第1页
1/12

技术交底书工程名称新建南广铁路交底类别(V )施工技术()安全技术交底时间交底名称路基填筑施工交底编号:CP0第1页共11页一、基床表层以下填料改良方案本标段填料改良主要分为化学改良及物理改良两种化学改良指在细粒土掺 入3〜5%的水泥或5〜8%石灰进行改良,物理改良指掺入10〜25%的粗骨料(如砂 卵砾石土、碎石土)进行改良根据要求,改良土均采用厂拌法施工,先行改良工艺试验① 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粉质粘土、粘土,改良方法根据其塑性指数确定,当 塑性指数<11时,采用掺入5%的水泥进行改良;当塑性指数>11时,采用掺入 5〜8%的石灰进行改良具体掺入比根据现场试验确定② 第四系更新统网纹状黏土以及灰岩残积层棕红色黏土 (膨胀土弃运),多为 D组填料,用作填料时采用掺入5〜8%石灰进行改良③ 对不满足级配要求的填料进行改良,物理改良土是通过在土中掺入中、粗 砂、卵石及砾石等材料改变土的颗粒级配,提高了性能指标的填料施工中填料 尽量利用路堑、隧道弃碴,对不满足级配要求的填料进行物理改良,以提高填料 的性能指标不同填料、不同改良措施,在全面填筑开始前,进行填筑及改良工 艺试验,确定填筑及改良工艺、参数及质量控制措施。

物理改良土的关键是对需改良的填料级配和强度有一个准确的检验数据,以 此确定需掺入的中、粗砂、碎石、卵石或砾石的比例和数量因此在大面积填筑 前,根据土源的主要来源地点(如路堑、取土场、隧道弃碴)分别选取有代表性的 填料作为试验段改良土填料④ 硬质岩岩块、弃碴以及强风化硬质岩及其因构造和风化影响呈碎块石土状 的硬质岩岩块土填料,属A、B组填料,可通过加强施工控制作为基床以下路堤 填料分层填筑;作为基床底层填料必须满足级配要求,否则应进行级配改良基 床底层填料的最大粒径才10cm,路基本体填料的最大粒径才15cm;且块石均匀地 分布于填筑层中、满足级配要求,改良后级配曲线需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各类填料现场填筑前,进行工艺性试验,确定施工参数及检测方法、质量控 制标准,以满足各种填筑试验要求二、基床表层以下路堤施工基床以下路堤采用路基取土场之A、B组填料或改良土 (掺碎石土等物理改良 或掺水泥、石灰化学改良)填筑本工程基床底层厚1.9m,正线采用A、B组填料一般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A、B组填料填筑采用自卸车运输、推土机摊铺初平、平地机精平、重型压 路机振动碾压为保证路堤填筑过程中基底的稳定性,必须根据沉降速率控制填 筑速度。

本工程基床表层以下路堤填料根据地质条件以及设计行车速度的不同而不 同,主要有水泥、石灰改良土路基、普通填料路基;新建路堤;根据填土高度可 分为低路堤和高路堤其中水泥、石灰改良土的改良、填筑施工方法见上节阐述一般填料路堤填筑按规定方法施工,具体填筑工艺流程详见图正式施工时必须用路堤填料铺筑长度《100m(全幅路基)的试验路段,以确定 适合该类填料的工艺参数,然后再开始正式填筑施工1施工顺序下层面处理一卸填料土 一推土机摊铺整平一轻型压路机初压一重 型压路机复压一平地机精平一中型压路机终压2填土、摊铺、平整不同土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且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度不得大 于300mm,亦不应小于100mm填土区段按照网格化布料,用推土机或平地机摊铺平整,使填层在纵向和横 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碾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接触层面进行压实,达到最佳 碾压效果推土机摊铺平整的同时,应对路肩进行初步压实,保证压路机进行压实时, 压到路肩而不致滑坡初压工序之后用平地机精平,局部凹坑采用人工修整3碾压粘土类填料用胶轮压路机、羊角碾、静压路机静压;砂石类填料用振动压路 机、振动突块压路机等振压进行碾压前对填筑层的分层厚度和大致平整程度应进行检查,确认层厚和平 整程度符合要求方能进行碾压。

碾压时由路基两侧开始向中心纵向碾压,按照初压、复压、终压三步骤进行 初压宜低速,复压宜中速、终压应快速施工过程中用环刀法和核子密度仪联合跟踪检测路堤实际压实度压实度检 测合格后,可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应进行补压后再做检查,一直达到合格为 止含水量适宜的填料应及时碾压,防止松散填料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导致 含水量损失难以压实含水量不适宜的填料应进行调整处理后方可碾压压路机按S形走行,相邻两行碾压轮迹至少重叠30cm,保证不漏压压路 机碾压走行线路如图所示4压路机碾压走行路图4断面控制填方断面边坡线按每侧超填宽度30〜50cm进行控制,为保证断面几何尺寸 准确无误,直线段边桩设置间距20m,曲线段边桩设置间距10m每隔20〜50m 用标杆和红色施工线绳做成标准几何断面,路基横断面控制如图30p^0cm路基超填宽度控制线 一——i=4%" 边坡超填控制线' / 成型边坡路基横断面控制示意图5路基整形与边坡压实路基整修应在路基工程陆续完毕、所有排水构造物已经完成并在回填之后进 行整形前应恢复各项标桩,并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路基的中线位置、宽度、纵 横坡、边坡及相应的标高带线控制边坡坡度,直线段每隔20m设置一道坡度标志线,曲线段每隔10m 设置一道坡度标志线。

并用坡度尺实时检测实际坡度当锤球垂线与对准线重合 时表示坡度符合要求,当锤球垂线与对准线不重合时(虚线位置)表示坡度不符合 要求边坡坡度尺检查见图边坡坡度尺检查示意图两侧超填的宽度应予切除,低边坡用推土机或平地机刮土整修成型高边坡 用挖掘机和人工联合整形修整的路基表层厚150mm以内,松散的或半埋的尺寸> 100mm的石块,应从 路基表面层移走,并按规定填平压实边坡受雨水冲刷形成小冲沟时,应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补,仔细夯实 如填补的厚度很小(100〜200mm),而又是非边坡加固地段时,可用种草整修的方 法以种植土来填补6过渡段施工在过渡段填筑施工前应进行填筑工艺试验,确定设备型号、松铺厚度、碾压 遍数、最优含水率等各项主要工艺参数路基与隧道过渡段、路基与桥过渡段、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及路堤与路 堑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 5%或+ 3%(重量比)水泥、级配碎石进行填筑,所用 的级配碎石、级配碎石+ 5%或+ 3%水泥,均采用集中拌和生产过渡段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基分别采用推土机推料、平地机配合人工进行整 平,基床表层采用摊铺机摊铺碾压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配合小型压路机和平板 夯进行压实横向结构物两侧过渡段,对称均匀分层同步填筑施工;桥台后、横向结构物 后、横向结构物顶部以及刚性过渡段两侧路基一定范围处理达到验收要求。

每个大、中桥桥台尾过渡段设置2个观测断面,一个路中心距桥台1m 处,一个在过渡段中部,路涵过渡段设置1个观测断面监测断面型式:在路基 面设置3个观测点进行路基面沉降监测;分别于路基中心、两侧路肩各设一个监 测桩(包桩)、路基成型后设置;两侧坡脚外约2m、10m处设位移观测桩(采用 直径不小于0.1m,长度不小于1m的不易开裂圆木制作,桩顶露出地面0.1m,桩 周围以C15砼现浇固定)变形观测控制标准:边桩水平位移小于5mm/天,竖向 位移小于10mm/天测量精度及频度:测量精度达到二级水准测量标准;测量频 度:在路基填筑期间每天观测一次,各种原因停工期间,前2天每天观测一次, 以后每3天测试一次,施工完成后,前15天每3天观测一次,第15〜30天每星 期观测一次,第30〜90天每15天观测一次,以后每个月观测一次6.1路桥过渡段路堤桥台过渡段过渡段采用倒梯形,台后过渡段范围内路基基床表层填筑掺加5% (重量比) 水泥的级配碎石,压实标准:K30±190Mpa/m、动态变形模量Evd±55Mpa和孔隙 率nV18%基床表层以下1: 1坡度线以内掺加3%(重量比)水泥的级配碎石,压 实标准:K30±150Mpa/m、动态变形模量Evd±50Mpa和孔隙率nV28%。

桥台基 坑用C20混凝土或级配碎石回填路桥过渡段设置2个观测断面具体尺寸见 附图1)路堑桥台过渡段路基与桥台交界处为挖方,地层为土质、软质岩及强风化硬岩采用倒梯形过 渡,台阶宽度0.6m左右当桥台深入路堑时,设置长度不小于20m的过渡段, 路基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5% (重量比)水泥填筑,基床表层以下采用级配 碎石掺3% (重量比)水泥填筑,压实标准同路堤桥台过渡段桥台基础顶面以 下回填碎石或C20混凝土路桥过渡段设置2个观测断面具体尺寸见附图2、 附图3)施工工艺⑴施工前,做好桥头路基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⑵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并使%戸60 MPa/m⑶在桥台及挡墙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台后过渡段填 筑⑷路桥过渡段桥台锥体填筑按水平分层一体同时施工台后边角和锥坡体要 用轻型压路机和冲击夯联合碾压⑸水泥级配碎石过渡段与路基填筑的相应部位同步施工工艺流程6.2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沿线路方向在横向结构物两侧设置倒梯形过渡段,下宽2m,坡度1: 2基 坑以C20混凝土或碎石回填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置1个观测断面 横向结构物顶距离路基顶面高度HW1.5m的过渡段横向结构物顶面至基床表面范围内填筑级配碎石;过渡段范围内基床表层填 筑掺5% (重量比)水泥的级配碎石,横向结构物顶及两侧不小于20m范围内填 筑掺3% (重量比)水泥的级配碎石,压实标准同路桥过渡段。

具体尺寸见附图 4)横向结构物顶距离路基顶面高度H>1.5m的过渡段过渡段范围内基床表层填筑掺5%水泥(重量比)的级配碎石,横向结构物 顶及两侧不小于20m范围内填筑掺3% (重量比)水泥的级配碎石,压实标准同路桥过渡段具体尺寸见附图5)路基与横向结构物斜交时过渡段采用斜交正做,即沿线路方向结构物与路基的两交点之间部分路基填料路基 全部为掺5%(重量比)水泥的级配碎石填筑,之后设置标准的正交过渡段其他 与倒梯形过渡段和正梯形过渡段相同施工工艺⑴施工前,做好横向结构物两侧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 路堑地段做好结构物基坑边坡整型⑵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并使%产60 MPa/m⑶在横向结构物两侧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两端过渡 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但应分别对称分层填筑⑷路堤轨底距结构物顶垂直距离小于1.5时,采取两次过渡方式,水泥级配 碎石过渡段施工完毕后,再用A、B组填料回填过渡段与路堤之间倒梯形部位, 压实标准与路堤相同⑸结构物顶的填料与结构物两侧2m范围内的水泥级配碎石同时采用小型振 动机碾压成型每层混合料施工完毕后需按要求进行养护。

工艺流程路堤、路堑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工工艺框图过渡段基底处理检验合格茸路堑地段片石 ―砼回填—拌和水泥 级配碎石汽车运输至现场过渡段本体 分层填筑y 1检验 合格 后进 入下 一层 施工分层、分区碾压1养 护路堤地段过渡段后 的倒梯形段A、B组 填料填筑台背基坑底部 ―砼回填—6.3路堤与路堑过渡段 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弱风化〜未风化硬质岩石地段在路堑一侧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台阶,台阶高度0.6m左右,在路堤一侧20m 至路堑一侧不小于5m范围内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掺入5% (重量比)的水泥基 床表层以下过渡段正梯形范围内采用掺3% (重量比)的水泥的级配碎石分层填 筑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土质、软质岩石及强风化硬质岩石地段过渡段应顺原地面坡面纵向挖成。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