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热烈欢迎中职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员们!,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热烈欢迎中职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员们!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1,,德国职业教育新理念与借鉴,,,,——缴瑞山——,2009年7月,德国职业教育新理念与借鉴,2,德 国,教育与职业教育观,,,德 国教育与职业教育观,3,1. 德国是欧盟的核心,欧盟经济的一体化,但在文化教育方面提倡多元化起来2. 国家在经济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家只在宏观上制定经济政策,调节社会平衡;微观上提倡和保护自由竞争3.在教育上,联邦政府只管职业教育,这说明德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也说明职业教育需要政府更多的干预和支持4. 德国人所说的职业,指你学过什么职业,而不是说你现在干什么职业,在德国没有学过职业是无能的、没有生活能力的表现1. 德国是欧盟的核心,欧盟经济的一体化,但在文化教育方面提,4,5. 普通教育是势能,不达到一定高度不能发挥作用;而职业教育是动能,他们不断地发挥作用,6.德国的职业没有明显的尊卑之分,凡是通过诚实劳动服务社会、谋求生活的人都是可贵的。
在德国,通过严格训练获得“师傅”的人更令人敬重7.德国教科部认为:培养一个技术精湛的劳动者,与一个知识广博的大学生,对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5. 普通教育是势能,不达到一定高度不能发挥作用;而职业教育,5,8.职业教育有广泛的社会参与,办学责任社会分担,利益共享;特别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双元制),企业直接参与职业教育,既提供了实践教学的场所、解决了教育的部分经费,又能保持与经济技术发展同步,也为学生就业奠定了基础8.职业教育有广泛的社会参与,办学责任社会分担,利益共享;特,6,德国谚语与职教语录,,,德国谚语与职教语录,7,“不教青年手艺等于让他们去偷”歌德说:真正的教养,只有通过职业教育才能完成凯兴斯泰纳说: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中介学生在学校学习职业技能有利于树立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思想普遍的观念:某种职业资格,不仅是生存最重要的基础,而且是个性发展,感受自身价值和社会认可的重要前提不教青年手艺等于让他们去偷”8,德国的职业教育简况,,二战失败后,德国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重建的重要手段而积极扶植和发展一是,为了提高在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建立了职业补习学校、继续进修学校等;企业是举办继续教育的主力,此外,行业协会、职业联合会、雇主和雇员组织以及高等专科学校、跨企业培训场所、远程教育机构也都举办职业继续教育,职业继续教育根据在职人员的不同需要,有补习性、适应性、提高性、改行性等不同方向的教育服务。
二是,在20世纪60-70年代,为适应科技和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把原来的工程师学校和高级经济学校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校企合办的职业学院也应运而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呈现大力发展的态势,目前在德国的高等学校教育中占有半壁江山德国的职业教育简况二战失败后,德国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9,德国的职业教育简况,三是,建立专科高中,并为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开设全日制补习学校或夜中学等,使得中等教育阶段职业学校的学生获得升入高等学校的资格,这些学校构成了德国的“第二条教育途径”,为接受职业教育的青少年提供不断升学的机会四是,1969年德国(原西德)联邦政府公布了《职业教育法》,正式将存在了一百多年的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的职业培训形式用“双元制”来表述,此后“双元制”成为国家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一种制度德国教科部认为:培养一个技术熟练、精湛的劳动者与培养一个知识广博的大学生相比,对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德国的职业教育简况三是,建立专科高中,并为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开,10,,,,,实训教师,职教学生,理论教师,,职业教育双元制,,,,,,,,,,,理 论,实 践,,,实训教师职教学生理论教师职业教育双元制 理 论,11,“双元制”特点,“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中最富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也是世界职业教育中企业和学校合作的典范。
其主要特点是:,,(1)两个教育体——企业和职业学校,各自发挥其优势,共同培养职业人才,但以企业为主,企业与学校的时间比一般为3:2或4:12)公私合营——职业学校属于国家举办的公共事业,而企业通常是私营的3)受训对象双重身份——学徒与学生,进入“双元制”培训体系的青少年首先要与企业签定合同,成企业的徒工,同时选择一所职业学校就读,继续接受最后三年的义务教育双元制”特点“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中最富有特色的职业教育,12,“双元制”特点,(4)两类课程,两套师资——理论课与实训课,教师与师傅,职业学校由教师以理论教学为主,同时也安排和补充一些企业缺乏的实验和实训课;企业的师傅必须具有执教资格,在师傅带徒弟的过程中必须按照政府办发的培训大纲进行讲解和训练,专门培训与岗位培训结合5)两个主管部门,两种法律依据——企业培训由联邦政府负责,遵循《职业教育法》、《培训规章》,企业培训的依据是《职业培训条例》(培训大纲);而职业学校必须遵守各州指定的学校法规,按照各州文教部制定的《理论教学大纲》组织教学6)考试严格,教考分离——双元制的学生(学徒)要取得技术工人或技术员资格,必须经过由企业协会或手工业协会主持、考试委员会组织的统考,一般实践技能考试长达十几小时,理论考试5-6小时。
双元制”特点(4)两类课程,两套师资——理论课与实训课,教,13,,,双元制的教育大纲和课程结构,,,双元制的教育大纲和课程结构,14,,“双元制”存在的问题,两套系统之间的协调与矛盾;,理论与实训的脱节;,培训大纲僵化,不适应新技术、新职业发展的需要;,培训企业的经营状况直接影响培训的数量与质量,等等失业率举高不下对“双元制”的冲击很大双元制”存在的问题两套系统之间的协调与矛盾;,15,德国教学改革拾零,,,,德国教学改革拾零,16,,1. 工作过程导向到形成学习单元,主要强调共性的教学程序训练如;根据需求获取信息—制定学习计划—实施—反馈—评价目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创造1. 工作过程导向到形成学习单元,主要强调共性的教学程序训练,17,,,,从经验到知识,,实践知识 | 工作过程知识 | 理论知识,,从知识到能力,,,,德国职业教育新理念与借鉴课件,18,1、工作过程知识,:,工作过程中必须的、直接需要的只能在工作过程中获得,如通过经验性学习,可包括专业理论的应用,职业道德不是在课堂上得到的德国375个培训职业,不是按学科分类得来,而是从职业大典1.2万个社会职业中提炼出来的,职业学习即职业领域的选择和工作过程的学习。
1、工作过程知识:工作过程中必须的、直接需要的19,2. 研讨式学习,,如,一种新的车型出来,讲汽车的教师集中培训,往往不是讲课式学习,而是把材料提供给学习者,以做作业的方式学习,难点学习者互相研讨,培训人员指导,一周的学习结束,受训者就要拿出300—400页自己编写的教材,这就是学习的成果布置作业—查资料—自学—对材料整理—系统化---用文字、图形等表达出来—影响别人(教给学生),,,2. 研讨式学习如,一种新的车型出来,讲汽车的教师集中培训,20,3.,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得知识更有用,我们的教学往往是教学生一些自己也不知所用的知识德国人用什么学什么,而我们的指向性不明确,学生学许多自己不懂的知识,所以学完很快就遗忘了3. 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得知识更有用我们的教学往往是教学生一,21,4. 教材是服务于教学的材料,,不一定很正规,几页纸也行,教材应是教师自己研究的成果,而不是简单达到书本搬家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开发教材,这比教课本身更有价值4. 教材是服务于教学的材料 不一定很正规,几页纸也行,22,5.,德国学校教学生的最新的观点和内容,不是教一些陈旧的东西教师给学生不同流派的观点,分组讨论,评论别人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师是问题提出者、教材提供或提示者、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发者、教学活动组织者和指导者(特别是个性化指导)、教学进度和深度推进者、学习成果评价者教师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成员不是主宰5. 德国学校教学生的最新的观点和内容不是教一些陈旧的东西23,6. 项目教学法,以综合项目训练整合不同方面的知识,打破学科界限学生拿到项目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学生自己独立工作,这样学生的压力也大,学生之间的竞争也加强了有的学生收获很大,但给教师、教室、团队等方面带来问题6. 项目教学法以综合项目训练整合不同方面的知识,打破学科界,24,,7. 考核个性化,,考核在职业教育中可以试点,能随社会变化和个人的兴趣而调整7. 考核个性化考核在职业教育中可以试点,能随社会变化和,25,8. 人格训练,,人格训练不是靠知识传授实现的,工作的可靠性、责任心、独立性、创新性只有在工作中培养,实践性的教学目标要结合人格的训练,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即使是理论教学也要有意识培养,如:,,作业认真—责任心;观点新颖—创新;连续不错—可靠性;没有抄袭—独立性8. 人格训练人格训练不是靠知识传授实现的,工作的可靠性、,26,9. 学习观点,从个人出发—独立学习(个性化才有独立性);,从互动角度—切磋学习;,从小组方式出发—团队学习;,从系统角度—整体学习。
9. 学习观点从个人出发—独立学习(个性化才有独立性);,27,10. 几个教学原则,,教学法正面导向:体现先进性,而不是负 面榜样;,参与者导向:参与创新学习计划及其过程;,情景导向:把工作模式教学化,以实现学 习者更好地迁移;,实践导向:学以致用10. 几个教学原则教学法正面导向:体现先进性,而不是负,28,11. 关键能力培养,70年代德国提出,风行世界,西门子公司培训部的观点:,,组织实施任务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运用学习与工作方法的能力、独立性与责任意识、对外界的压力的忍耐能力等,,,,11. 关键能力培养70年代德国提出,风行世界,西门子公司培,29,,,,,,,,,,,与其他相联系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七种核心能力,学习能力,合作以及交流的能力,责任感和质量意识,创造性的思考能力,论证的能力,自我约束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其他相联系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七种核心能力学习能力合作以及交,30,,,能 力 结 构 图Kompetenzmodell,专业能力,Fachkompetenz,方法能力,Methodenkompetenz,社会能力,Sozialkompetenz,,,,能 力 结 构 图Kompetenzmodell专业能力方,31,企 业 对 毕 业 生 能 力 的 期 望,,,,操 作 技 能,职 业 道 德,初 级 外 语,初 级 计 算 机 应用能力,交 际 能 力,基 础 知 识,专 业 知 识,安 全 知 识,身 体 健 康,自 学 能 力,管 理 能 力,,,,企 业 对 毕 业 生 能 力 的 期 望操 作 技 能专,32,,12.课程开发体系,培养目标——社会需求、个人兴趣和能力倾向指导思想——课程观,应用、实用、有用、多用选取课程内容——工作过程中应用为导向课程结构模式——内容组织,“宽基础,复合型”教学媒体的配备、教学环境的选择——体现直观性、互动性、真实性考试、考核方式——笔试、口试、设计、制作相应的过程管理与质量保障机制,,,12.课程开发体系,33,,13,.,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思路,,*80年代初提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 ----------目前为教学基本原则,,*80年代中期提出,以设计(创新)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基本方针,,*90年代创立职业技术学,建立自己的学科,--------具有国际影响的职教及其师资理论,,,13. 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思路,34,,传统:,追求学科系统化,,现在:,以现代教育、心理与劳动科学理论为基础,推行,工作过程系统化,,,,传统:,35,,,借 鉴,,,,36,我国与德国的差距:,1. 政府、企业、公众的认识不足,2. 没有德国那样完善的职教体系,各种途径都能成材,真正的立交桥,3. 没有稳定、规范的职教师资培训体系,这也是与普教的差距,,,我国与德国的差距:,37,1.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高职是高校发展的重点,,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从,2001,年的,398,万增加到,2003,年的,515,万;,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17,万增加到,2003,年的,480,万。
1.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38,2.职业教育要用最少的时间培养社会最需要的人才3.必须走校企结合或合作的发展道路,,职教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形式,不能停留在理论和理想层面2.职业教育要用最少的时间培养社会最需要的人才39,4.“双师型”教师要成为教师的主体和核心,要有特殊的政策和待遇吸引、培养,使其朝这个方向发展、努力没有一批有特色的教师,不会成就学校的办学特色5.要打破学科体系的框框,加强应用型、综合性的特色教材开发;教材建设是职业教育走自己发展道路的革命性、基础性工作4.“双师型”教师要成为教师的主体和核心,40,6.推广研究式、工作式教学方法,改变重教师单向信息传递满堂灌教学组织形式,用项目、作业单(册)等形式教学,把学和做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独立自主地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7.应用是职教办学的灵魂,教学、研究、开发等不要偏离这个主题,不要为否定职业教育而升格,而是为了形成职业教育完整德体系,职业教育需要大量硕士和博士,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6.推广研究式、工作式教学方法,41,8.对一个学校而言,质量比层次更重要,德国人质量第一的思想和习惯值得学习9. 几个转变,由政府办学向政府与社会共同办学转变;,由追求数量向数量、质量、效益转变;,管理更多依靠地方,扩大办学自主权,减少计划、行政干预;,以实践性教学为中心,推进教学、生产、科研、服务结合。
8.对一个学校而言,质量比层次更重要,42,谢谢大家,,,,谢谢大家,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