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整理的外新史(2)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80.04KB
约14页
文档ID:47808953
整理的外新史(2)_第1页
1/14

1 外国新闻传播史发展过程: 口语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互联网传播口语传播的特征 :以口语为主,以标记、声光、图式为辅《每日纪闻》:性质:是公告式的官方公报沿革、内容:公元前59 年产生,当时的名称是“阿尔布(Album) ” ,内容多为政府要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凯撒创设《每日纪闻》的目的是通过公布元老院和公民大会议事内容, 争取舆论支持, 扩大政治影响 传播已成为政治斗争工具公元前 6 年,屋大维恢复《每日纪闻》 从此该手写公报时断时续刊布回忆纪录、帝国政事、宗教祭祀、贵族的婚丧嫁娶、战争消息等等,一直到公元330年前度君士坦丁堡为止新闻信的内容和性质:内容:新闻信是指传递、交流信息的公私信件性质:它仍是统治阶级和贵族阶层传递信息的工具它仍属于封建官报手写传播的成熟形式:1. 威尼斯手抄小报( 1566年)2. 富格尔商业通讯印刷传播的产生:1、前提条件:印刷术的发明2、印刷新闻传播的萌芽: 15 世纪末出现的印刷的记事性的小册子如1493年西班牙《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记》近代报纸的产生标志: 每周定期印刷出版物的出现现存世界最早的周报1609 年《通告—报道或新闻报》世界第一份日报 1650年《新到新闻》印刷传播业的发展:1. 近代报业 17世纪初— 19 世纪末2. 过渡时期报业 19世纪末—一战3. 现代报业一战后至今近代资本主义报业的发展阶段:兴办阶段政论报刊为主发展阶段政党报纸盛行普及阶段廉价报纸崛起资本主义革命后,政党报刊的特点:1. 经济上依赖有关政党的支持2. 政治上有明显的倾向性3. 内容上以时政新闻和言论为主4. 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与上层社会工业革命的推进与廉价报纸:2 1. 政治上标榜独立,以报道新闻事实为主2. 经济上自主经营,不依赖政府或政党的津贴3. 价格低廉,读者对象是普通大众4. 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与消闲性的软新闻5. 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6. 商业化经营,大量刊登广告工业革命后到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止,无产阶级报刊的产生与发展 (结合俄国):1. 早期工人报刊阶段(主张进行经济斗争,争取经济利益)2.19 世纪 40 年代后半期至 90 年代,无产阶级政治报刊(进行政治斗争,争取政治地位和权利)3.20 世纪初,无产阶级政党报刊(组织领导工人运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掌握政权)无产阶级报刊的特点:政治性(办报宗旨在于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宣传本组织的纲领)战斗性(内外斗争、明辨是非)群众性(为群众办报,依靠群众办报)组织性(是无产阶级政治组织的宣传舆论机构)过渡时期报业最大变化(19 世纪末到一战):黄色新闻泛滥概念: “黄色新闻”是指一种大量运用煽情主义的浅层次感观刺激的手法,集中渲染、夸大报道耸人听闻的色情、暴力、犯罪、天灾人祸等新闻事件,旨在赚取高额利润的新闻样式。

起源:源于普利策《世界报》与赫斯特《纽约新闻报》之间的竞争“黄孩子双胞案”过程:两大报业巨头在激烈竞争中发展起来的黄色新闻,以及这种新闻报道方式所带来的巨大利润,引起了全美国报纸的效仿1899年至 1900年,是美国黄色新闻发展的高峰 当时全国的主要报纸中约有三分之一是纯粹的黄色报纸黄色新闻到 20 世纪以后由于庄重报纸的兴起,人们对黄色新闻负面影响的厌恶而逐渐衰落黄色新闻是在煽情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还增添了一些特殊做法:使用大字号煽动性标题;滥用照片,以至偷窃和伪造照片;种种欺骗手法的运用;星期日增刊登载彩色滑稽连环画和肤浅的文章;标榜同情“受压迫者”,发动运动反对平民所遭受的欺辱报团:概念:报团是一个在两个以上城市,拥有两种以上日报的报业公司报团的出现标志新闻事业出现兼并与集中、走向垄断的趋势,这是20 世纪新闻事业最重要的发展(垄断化)3 世界第一个报团:美国 19 世纪 80 年代初的斯克里普斯报团英国 第一个现代报团 1908 年 北岩报团德国 最早的报团形成于一战之前法国 现代报团形成于 20 世纪 30 年代,最初几个报团是: 普鲁沃斯特报团、温德报团、帕特诺特报团报业垄断的两个标志:发行量增加,报纸种数减少;“一城一报”现象普遍。

二战后报业垄断新形式:形成了少数“超级报团”;出现了跨媒介或跨行业的垄断;出现了跨国、跨地区的垄断垄断加剧的原因: 经济发展的规律; 高科技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政治上经济政策的宽松报业垄断的后果:1. 报业所有权的集中化使报道、评论趋于雷同,影响了新闻的多样性2. 竞争引发兼并,缺乏竞争对手,报纸往往质量下降3. 报纸成为垄断资本的代言人4. 跨国媒介集团的出现加剧着世界新闻传播的不平衡5. 工人阶级报纸向商业化方向转变社会主义现代报业发展的三阶段: (结合苏俄报业)确立和形成阶段: 苏俄确立了社会主义报刊的制度、规范与措施, 建立以党的机关报为主的社会主义报刊体系社会主义报刊体系的特征如下: 报刊为国家所有;报刊绝对服从各级党委的领导;报刊信息来源单一;言论高度统一;苏联报刊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政治文化工具社会主义报刊体系的弊端: 有的报刊成为打击党内不同意见的工具,有的成为一些领导人违反党内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个人专断的工具,有的成为歌功颂德、粉饰现实的工具,有的没有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发展阶段 : 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中其他国家仿效苏联,在各自的国家内建立了以党报为主体的报业体系挫折阶段 :50 年代开始南斯拉夫新闻体制改革, 80 年代苏联的新闻改革背离了初衷,89 年东欧国家政权更迭, 91 年苏联解体,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报业体系瓦解,朝向多元化、商业化方向发展。

新闻通讯社 概念:是专门搜集和供应新闻稿件、图片和资料的新闻发布机构是新闻流通的 重要渠道,被成为“消息的总汇” 、 “供应新闻的大动脉” 通讯社的产生是工业革命和近代报业发展的历史必然电报通讯系统提供了技术 支持哈瓦斯通讯社法国 1835 年 查理. 哈瓦斯 巴黎沃尔夫通讯社德国 1849 年 伯纳德 . 沃尔夫 柏林路透社英国 1851 年 朱利叶斯 . 路透 伦敦(三社)美联社美国 1848 年开端 1892 年正式改组 ( 四边)欧洲三大通讯社为了确认既定事实和各自的垄断范围,1870.1.17 签订了“联环4 同盟”协定,以三大通讯社为主,美国的纽约联合新闻社虽然也参加了,但不能插足美国以外的地区,所以通常称为“三社四边协定”广播电视的产生和发展 :1920年 11 月 2 日,美国西屋电器公司在匹兹堡建立KDKA 电台,是美国第一家、世界第一家正式办理了执照的广播电台1920年是无线电广播事业的开端1936年 11 月 2 日,英国 BBC 定时播出电视节目,世界电视事业诞生的日子广播电视业的体制类型:国有国营(二战前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多数发展中国家实行这一体制)国有公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公共台、发展中国家公共台实行这一体制)社会公营(部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部分公共台)私有私营(美国最为典型)公私合营(某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有此体制)体制优劣:前三种是公共广播电视, 后两种是商业广播电视。

前者重视社会效益, 注重节目的教化功能和文化品位, 弊端是经营管理缺乏活力, 财源不旺 后者常谋求商业利润,追求节目制作成本最低化,追求收听率、收视率,以娱乐节目为主,品位不高,庸俗内容较多英国英国新闻传播业是典型的渐进式商业性的1538年皇家特许出版制建立1557年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成立1570年建立皇家出版法庭, “星室法庭”1586年, “星法院法令”1637年,出版保证金制度从 1640 年到 1688年报刊和新闻理论: 1641.6.5 皇家特许出版公司被取消, 7.5星室出版法庭被取消, 出版自由, 不许报道国内政治新闻的禁令被打破,出现了多种专门报道国会消息的刊物早期党派报刊 :国会派报刊第一家专门报道国会消息1641.11. 汤姆斯《国会纪闻》代表报刊1643年创办的《英国信使报》保皇派报刊代表报刊是 1643 年创办的《宫廷信使报》1644年约翰 . 弥尔顿《论出版自由》正式出版光荣革命后英国报业受政策法例管制:1855年印花税被废除,意味着英国新闻出版自由的最后确立使用煽动诽谤罪压制新闻媒介的传统削弱5 《泰晤士报》的创办《THE TIMES 》英国新闻传播业稳步、全面发展。

“光荣革命”后,新闻政策从直接的强行政控制, 转为间接的征收知识税; 政党对报刊的影响也主要表现为经济上的津贴制度;同时,英国工业革命前后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推动着新闻传播业摆脱政党政治的控制而走向产业化1. 约翰. 沃尔特即沃尔特一世创办于1785 年元旦,原名《每日环球记录报》, 1788年改为现名报纸应该是时代的记录,因此尽量公正、详实的报道国会辩论、各国动态、商业行情等消息2. 在近代报业时期,《THE TIMES 》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沃尔特一世主政时期和沃尔特二世主政时期3. 沃尔特一世主政时期,办报动机是为了赚钱在新闻报道上,认为报纸是时代的记录不是党争的阵地,故致力于公正、详尽,而迅速的报道国内外的重大新闻在言论上,敢讲敢说,批评过不少政界要人但不能说其独立, 经常接受政府津贴, 收取反驳费和隐瞒费 所以尽管是英国的一流报纸,但还够不上完整的非政党报纸沃尔特二世的改革措施:a、经济上自立不再接受政府津贴,在经济上依靠发行与广告收入来维持报纸的生存、发展成为独立报纸b、在新闻报道上,派记者赴国内外热点地区采访,抓重大新闻,发独家新闻c、迅速更新印刷设备,泰晤士报的印刷质量优,速度快,口碑好。

d、言论上继承一世,标榜独立,敢于直言,使该报成为英国舆论界的重要力量,具有强大的社会号召力与影响力e、售价上努力下调沃尔特二世的重大改革措施:1808年试行总编辑制, 1817 年确立这种制度,任命托马斯. 巴恩斯、约翰 . 德莱恩为总编辑《泰晤士报》首次实行所有者主管经营、另聘专业人员担任总编辑的制度,这是报业发展的一个新标志, 对于报纸编务质量的提高和报业经营的扩大都具有重大意义一世二世经营区别:一世:印刷、出书重于办报,故报纸不能与政府完全分离二世:不认同,认为报纸重于卖印刷机和印书,想办一份有影响力的大报,故在接手经营家族的多种产业中突出报纸,以报业为主业约翰. 斯图尔特 . 密尔 1859 年《论自由》英国大众化报刊发展的三个阶段:初创阶段( 1855年-19 世纪末)形成英国特色的大众化报刊阶段(19 世纪末 20世纪初)当代新型大众报刊阶段(20世纪 60 年代以后)6 早期便士报成功代表《每日电讯报》 ,1855年 6.29 斯莱创办,初期无特色莱维. 劳森的改革 :扩大新闻报道面;重视趣味性;编辑上,采用美国式的编辑方式, 对重大新闻予以多行标题的处理; 聘请高水平的记者和作家参加报纸工作。

1896年 5.4 创办《每日邮报》于伦敦《每日邮报》的新意A、在内容上,扩大报道范围,使读者看到社会完整图像B、读者对象是中产阶级、劳工与妇女C、新闻业务上精编易读,标题鲜明,文字简短 (解释、简洁、清晰;忙人和穷人的报纸)D、改善经营管理,广泛招揽广告,扩大发行E、善于培养训练新型记者和编辑英国广播电视业的诞生和发展三个时期:BBC公共广播独家垄断时期双头垄断时期竞争时代法国王权对报刊的集权控制:三家官方报刊一统天下《公报》 1631年 勒诺多 法国新闻之父新闻《学者报》 1665年 萨洛 科学和文学报告、对作品的评价和对发明的评审《文雅信使报》 1672年 德维泽刊载文艺作品三家报刊在新闻、科学、文学方面垄断了法国的思想传播1777年第一家法国日报《巴黎新闻》创办1789年公布《人权宣言》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出版自由的正式文件1819年 3 月到 9 月,司法大臣赛尔尝试制定新闻法1881年 7 月 29日,法国议会通过“新闻出版自由法”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