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广州批发市场体系建设的研究报告 广州批发市场是广州商贸流通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广州区域性商贸中心功能的主要产业体系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广州批发市场已形成了一个总量规模大、品种齐全、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多类型、多档次、多元化的批发市场体系,对提升广州商贸中心地位、促进广州和整个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加快广州批发市场改造、升级的步伐,完善批发市场体系建设,提高批发市场的规模化、现代化、国际化、辐射影响力水平,对巩固和进一步提升广州商贸流通中心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一 发展现状(一)总体概况截止到2004年8月止,全市批发市场总数达522家,其中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258家,占49.3%;生产资料批发市场160家,占30.7%;农副产品批发市场104家,占20%;总占地面积906.8万平方米,经营面积682.6万平方米;总经营商户97456户,总从业人员约30万人(包括经营人员和直接服务人员);年总交易额约2000亿元,占广州批发业商品销售总额(2004年)的52%,占广州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2004年)的39%二)行业结构按大类划分,广州批发市场可分为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三大类。
按国家规范小行业划分,广州市批发市场涉及37个行业,其中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涉及18个行业,生产资料批发市场涉及8个行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涉及11个行业在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18个行业中,批发市场最多的前6个行业及顺序是:第一是服装纺织品市场,共有64家,占24.8%;第二是鞋帽市场,有29家,占11.2%;第三是消费品综合市场,有26家,占10.1%;第四是文体用品和玩具市场,有23家,占8.9%;第五是皮具市场和家用电器,两个行业并列,均有17家,均占6.6%;第六是电脑市场,有16家,占6.2%在生产资料批发市场8个行业中,批发市场最多的前5个行业及顺序是:第一是布匹服装配料市场,有45家,占28.1%;第二是建筑装饰材料市场,有39家,占24.4%;第三是皮料、五金工具市场,有23家,占14.4%;第四是汽车摩托车配件市场,有22家,占13.8%;第五是电子产品市场,有15家,占9.4%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11个行业中,市场数最多的5个行业及顺序是:第一是农副产品综合市场,有21家,占20.2%;第二是粮油食品市场,有15家,占14.4%;第三是禽畜、蛋品市场,有14家,占13.5%;第四有三个行业并列,是果菜市场、水产品市场、海味干果市场,均有11家,均占10.6%;第五是茶叶茶具市场,有8家,占7.7%。
三)规模结构全市522个批发市场中,大型批发市场相对较少,仅有18个,占总数的3.4%;中型批发市场44个,占总数的8.4%;小型批发市场共有460个,占88.2%(依据《广州市大中型批发市场规划》的标准划分,下同)四)空间布局从空间分布来看,广州市批发市场分布的主要地区是白云区、海珠区、天河区、荔湾区、越秀区等几个城区(见表1)表1 广州市批发市场空间分布情况从内圈层、中圈层和外圈层分布结构看(内圈层主要包括越秀区、荔湾区、东山区和天河区;中圈层主要包括海珠区、芳村区、白云区和黄埔区;外圈层主要包括花都区、增城市、番禺区),批发市场主要分布在内圈层和中圈层(见表2):表2 广州各圈层批发市场分布情况内圈层是广州批发市场分布的主要地区有54%的批发市场分布在内圈层,其中大部分是工业消费品市场,也有相当一部分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内圈层主要由中小型批发市场构成,大型批发市场较少,仅有三家中圈层也是广州批发市场分布的重要地区批发市场数量约占40%,占地面积和营业面积在三个圈层中名列第一中圈层的批发市场数量尽管不如内圈层多,但广州有影响力的批发市场主要聚集在这一区域中圈层已经形成了一批广州批发市场的龙头市场,全市18家大型批发市场中,有9家分布在中圈层。
在2003年成交额超过10亿元的10家批发市场中,其中8家分布在中圈层外圈层分布的批发市场较少,仅有6%左右,但外圈层批发市场的占地面积和营业面积在三个圈层中仅次于中圈层,名列第二在为数不多的批发市场中,大型批发市场有7家五)批发市场经营管理状况为了对广州批发市场的交易方式、市场功能、设施配套及制度管理、市场辐射影响力、人才素质及观念等方面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课题组对广州各类批发市场做了多方面的问卷调查1.交易方式和交易途径广州100%的批发市场采用比较传统的现货对面交易方式(即对手交易),其次约有41%的批发市场采用订单交易,极少有企业采用先进的拍卖交易、期货交易和委托交易方式与交易方式相适应的是交易途径,约80%左右采取的是直接洽谈,只有不到10%的交易是经过电子商务,另有20%左右是通过交易上述资料说明广州绝大多数批发市场的交易方式尚停留在传统方式上,相对应的交易途径也比较原始落后,这种交易方式和交易途径限制了批发市场辐射范围的扩大2.市场功能半数的批发市场能提供代办年检的服务功能,提供价格信息和供求信息的功能,设有银行网点功能,具备经常进行一些包括路牌广告在内的促销功能而在一些重要功能方面,如物流配送功能、加工包装功能、商品检测功能、展示功能、其他服务功能等方面却相对缺乏,尤其是假冒伪劣商品投诉理赔和行业发展动态及需求预测分析的信息提供方面显得十分不足。
这些重要功能的缺失表明广州批发市场的总体现代化程度不高3.市场配套设施有65%的批发市场设置了商务设施和仓储设施,59%的批发市场设置了公共设施,近一半的批发市场设置了邮电通讯设施,但大多数批发市场缺少主题展示设施和电子商务设施4.市场辐射影响力从国际辐射影响力看,50%以上入场商品来自国外的只有1家,不到2%;30%~50%的入场商品来自国外的有4家,占总数的7.84%,而90%以上的批发市场的国外入场商品不到30%从商品的流出情况上看,50%商品流向国外的仅有3家,占5.8%;市场的商品超过50%流向国外,30%~50%商品流出国外的有5家,占9.8%;80%以上的市场的商品流向国外的不到30%这说明广州批发市场尽管有少数具有一定国际辐射力,但总体上看国际化程度还比较低从国内辐射影响力看,超过50%的商品来自国内各地区批发市场的约30%,超过50%的商品流向全国各地批发市场的约有17.65%但是,仍然有一半以上的批发市场流入和流出国内各地的商品不足30%,说明广州一半以上的批发市场不具全国性辐射影响力5.市场管理人员素质调查表明广州批发市场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不容乐观样板中本科以上学历的管理人员只占11%,大专学历的管理人员只有13%,中专及以下学历的管理人员占到76%。
在深度访谈中,也得出同样的结论在访谈的11家市场中,几乎全部的市场反映“批发市场经营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特别是适应现代商贸流通发展的专业人才尤其缺乏”、“好人才招不进,留不住”这一种人才状况与批发市场是一个现代商贸流通组织、需要多方面综合知识人才的要求极不适应6.经营者观念从如何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看,经营者认为影响适应因素的排序:第一位是经营人员的市场开拓能力,第二位是批发市场经营人员的经营观念和批发市场的经营模式,第三位是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和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水平,第四位是经营实力不足,第五位是人才结构不适应,第六位是企业制度不健全,第七位是批发市场设施跟不上从上述排位来看,批发市场经营者已经开始意识到经营观念、经营模式和市场开拓能力的更新是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关键,但仍然有为数不少的经营者希望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以及外部环境的改善从提高竞争力的角度看,大多数经营者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放在第一位,第二是完善市场功能,第三是提高经营档次和加大宣传力度,第四是加强与生产商和零售商的合作,第五是向政府要政策,第六是大力引进人才,第七是尝试网上交易和转换经营模式由上可知,广州大部分批发市场经营者都意识到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是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和完善功能,以及创新交易方式和交易模式、积极提高经营档次和加强促销。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广州批发市场经营者的观念总体上是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二 存在问题广州批发市场发展情况总体上是喜人的,但相对于新的发展形势,相对于广州现代商贸流通中心的地位要求,还存在差距,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1.总体上单体规模偏小,有较强号召力和辐射力的龙头市场较少广州批发市场数量众多,但96.6%是由中小型批发市场组成,小型市场占88%单体市场规模普遍偏小,年成交额在1亿元以下的市场占70%,没有进入全国十大市场的批发市场除三家汽车交易市场外(非统计局数据),均不超过50亿元,最大的批发市场是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年成交额为40.24亿元,与2002年全国十大批发市场中的第一位上海有色金属交易市场相比,仅为其交易额(249.91亿元)的16.1%:与第十位的中国东方丝绸城相比,仅为其交易额(148.47亿元)的27.1%这种大规模、大辐射影响力的大龙头市场数量少,与广州区域性商贸中心的地位和与综合实力在国内十大城市位居第三的地位极不相称另外,数量庞大的小型批发市场也是造成无序竞争、过度竞争的根源,对于形成大规模、大影响力的龙头市场极其不利2.空间分布不尽合理,市中心区市场集聚过多,专业市场群较少广州批发市场的空间布局不尽合理。
大量传统型的批发市场分布在市中心区,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造成城市空间拥挤,增加交通压力;而且也不利于批发市场自身的发展壮大,54%的批发市场都设在内圈层,商流与物流的矛盾显得很突出此外,广州同类批发市场分布比较分散,集聚度不高,尽管也自发地形成了像天河电脑城、中大布匹和服装辅料批发市场等专业性较强的市场集群,并产生了一定的集群效应但大多数市场分布较分散,没有形成专业型、行业性批发市场集群,这对打造区域或全国性有影响力的重点行业批发市场十分不利3.定位雷同,品牌形象弱,无序竞争、过度竞争情况十分严重广州同类批发市场无论是分散布局还是集聚布局,都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市场定位雷同包括商品结构档次、市场形象、目标顾客、市场经营方式等多方面都缺乏差异性,没有进行错位经营,没有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因此,造成市场之间的竞争只能是低级的价格竞争,甚至采取不正当竞争,从而导致市场无序竞争、过度竞争现象十分严重,削弱了彼此竞争力4.功能单一,经营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不高,与现代化批发市场要求相差甚远广州绝大多数批发市场现代化程度不高,在交易方式、经营理念、人才素质、管理水平、功能结构、配套服务、基础设施、技术手段上存在诸多问题。
许多市场场地狭小,批发规模小;有些市场是利用闲置的仓库和待建土地临时建成,场内布局凌乱,安全性和卫生条件都较差;配套设施明显不足,经营方式落后,现代化水平低;许多市场管理行为与交易行为不规范,没有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没有分工明确的职能管理部门;多数批发市场功能单一,仅仅发挥了交易的功能,反映出传统批发商业的属性这些问题在市场发育初期影响不明显,但随着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和市场参与主体的逐步成熟,对批发市场的管理水平、制度建设和功能作用要求的提高,传统批发市场与现代化大流通的不适应性日趋凸显5.国际化程度不高,能吸引大量国外客商进场采购的市场不多与广州批发市场现代化水平不高相对应的是市场国际化程度不高在我们抽样调查的51家批发市场中,入场商品主要制造商50%以上来自国外的批发市场仅有1家,30%~50%来自国外的有4家;50%以上商品流出国外的仅有3家,30%~50%商品流出国外的有5家由于批发市场国际化程度不高,辐射范围有限,能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