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一物理期中复习提纲

豆浆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79KB
约23页
文档ID:10779259
高一物理期中复习提纲_第1页
1/23

1 -运动学知识点复习提纲速度:速度的概念、定义式、方向、x-t 图像的理解质点:质点的概念、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条件参考系:概念、判断相对运动方向时间和时刻:它们的区别位移和路程:它们的区别、位移的大小和方向、两个位移相等的条件基本概念运动学基础基本运动形式加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定义式、方向、v-t 图像的理解标量和矢量:它们的概念、哪些物理量是矢量和标量速度公式:V=st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s=vtV-t 图像及 s-t 图像速度公式:V t=V0+at、V-t 图像位移公式:s=V0t+at2/2速度位移公式:V t2-V02=2as平均速度公式:V 平 =(V 0+Vt)/2规律特例Vt=gth=gt2/2Vt2=2ghVt=V0-gth= V0t-gt2/2Vt2-V02=-2gh自由落体竖起上抛- 2 -基本概念的考点1.质点的概念及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条件(1)概念:没有大小和形状,只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实际不存在2)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条件: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和轻重,而是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为可以忽略2.参考系的概念(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3)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3.时刻和时间的区别在时间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4.路程和位移的区别(1)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2)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只有当质点做单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4)两个位移相等的条件是这两个位移的大小和方向都相等所以,5. 矢量和标量的区别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且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物理量.如位移、力、位置、速度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时间、温度、路程、比热容、电流、电压、电阻6.速度与加速度的区别(1)速度概念: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速度公式: txv(3)速度方向:当 V>0 时,表示正向运动,V0 时表示正向加速,a0 表示物体加速运动,a<0 表示物体减速运动5、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平均速度和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瞬时速度和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相对应。

讲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哪一段时间(或哪一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讲瞬时速度必须指明是哪一个时刻(或哪一个位置)的瞬时速度6.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则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而平均速率则是标量,没有方向8.速度的改变量与速度的变化率速度的改变量指△V,速度的变化率指 △V/△t,速度的变化率实际上就是加速度.9.x-t 与 v-t 图像的理解- 3 -S一t图 v一t图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v)②表示物体静止③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④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相遇时的位移⑤t l时刻物体位移为s 1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a)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③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④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的共同速度⑤t 1时刻物体速度为v 1(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①质点在O~t 1时间内的位移)基本运动形式的考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速度公式:v t=vo+at(减速: vt=vo-at)(2)平均速度公式: 此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t(3)位移公式 s=vot+at2/2(减速: s=vot-at2/2)(4)位移推论公式: (减速: )0tSa20tSa(5)某 段 位 移 的 中 间 位 置 的 速 度 202vx2、自由落体运动(A)(1) 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 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 g 表示.(3)重力加速度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因此,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但这种差异并不大通常情况下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4)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vt=gt.H=gt 2/2,vt2=2gh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注意: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4 -(注意: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二)货币的本质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3、货币的职能(1)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A、价值尺度职能(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所谓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B、流通手段:(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2)要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5 -(2)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5、纸币的产生和发展:(1)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2)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注意: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由国家或特定地区发行的二是国家强制使用的纸币没有价值,之所以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的强制力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量的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2)通货膨胀指的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或社会经济秩序注意: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很多,不仅仅与纸币的发行量太多有关,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成本上升、总需求太大等3)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的下跌的经济现象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二、信用工具和外汇(一)信用工具:1、结算的方式:(1)现金结算(2)转账结算2、常用信用工具:(1)信用卡:A、含义: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6 -B、优点: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C、其中银行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对信贷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2)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二)外汇和汇率:1、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判断汇率升高和跌落的标准:如果用 100 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反之,亦然3、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1)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A 出口减少,进口增加;B 外资投资成本增加;C 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D 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E 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2)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A 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 外资投资成本降低;C 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D 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从产生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2、从本质看: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从重要性看: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7 -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及其它的影响(即价格由市场形成)(一)供求影响价格1.供求影响价格(1)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有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有影响(间接因素);(2)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直接因素)来实现的2.供求如何影响价格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卖方市场”即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卖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买方市场”即是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买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二)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值越大,价格越高2.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3.劳动生产率及其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1)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提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有商品经济就有价值规律)(2)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为什么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即为什么没违背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为什么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价格和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造成价格上下波动,价格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限下跌,始终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波动.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经常价格与价值不相符,但是从一个较长时间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和商品价值相符的可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 8 -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可能的表现形式,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二、价格变动的影响(一)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价格变动会引起。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