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缩减至1000

金**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25KB
约2页
文档ID:224823378
缩减至1000_第1页
1/2

我国房地产企业数量众多,产值颇高,是纳税主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保障房地产企业和行业的健康、长期发展十分重要,对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推动作用实施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也都被纳入抵扣环节,房地产交易量大幅增加,有效地缓解了企业的房源积压问题同时,消费型增值税制度还促进房地产企业投资规模的进一步拓展,激发其经营活力,对整个行业经济结构的转型带来极大益处所以说,实施营改增是保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4]三)实施“营改增”的理论依据税收中性是指税收制度对市场有效配置的作用应保持中立,即不能让纳税人因征税改变其经济决策而承担额外的经济负担,破坏市场机制的自由运行基于该原则简化后的税制扩大了税基,税率和税收成本都有所降低,减少优惠,体现出增值税中性原则,有利于消除重复征税,是我国税制改革遵守的一项重要理论依据 最适课税论的基础是福利经济学,它以收入分配公平为原则,追求效率,主要研究和制定最为经济、合理的征税方法,分析并指导税收改革在两税混合的税制下,营业税作为“价内税”,与增值税分别、共同征收会导致商品价格和企业应交税金不透明,不利于企业经济结构转型。

而在国际上也是普遍采取增值税,这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外税”最适课税论符合我国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税制原则,在很多方面都为营改增税制的确立提供了借鉴税收宏观调控是指国家可以通过调整税收制度和纳税人的收入水平实行经济调控在一些垄断行业,收入分配不均地区等市场规律调控资源配置失灵的领域,税收政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十二五”以来,实现结构性减税成为重中之重营业税与增值税并行的税制阻碍了服务业的健康发展,而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可以在资源配置时更倾向于现代服务业,优化第三产业的资源配置,释放其发展潜力[5] (四)“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税负影响的理论分析 按照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的计算公式,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等于应交增值税乘上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税率,显然,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的金额随着应交增值税数额变化而变化,应交增值税越高,那么企业所得税中可以扣除的营业税金及附加部分则越大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收税依据都是基于流转税的基础之上,增值税抵扣范围扩大导致增值税税负降低,进而使得城市维护建设费和教育费附加都降低,从而影响企业的总体税负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房地产企业不再征税营业税,导致利润表中营业税金及附加这一项目金额减少,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变化又会使得利润总额增加,最终导致所得税的增加。

要想分析改成征收增值税后对房地产业税负的影响,首先需要确认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并按相应税率分别计算销项税额,抵扣进项税额,房地产行业销项税额是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销售房地产的收入所产生的税额;而进项税额主要是开发过程中的建安成本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