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绿地系统及景观规划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4.50KB
约7页
文档ID:39804114
绿地系统及景观规划_第1页
1/7

舟山市临城分区规划说明书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1--051第七章 绿地系统及景观规划一、现状自然条件概述临城新区背山望海,负阴而抱阳,地理形势开张平逸:背负山体以丘陵地貌为主,海拔 60-200 米左右不等,层次清晰,脉络分明远眺黄杨尖山,其海拔5036 米,为全市第二高峰临近山体成环抱围合之势:东为炮台山、大坑岗,如蛟龙奔海,齿爪飞舞,谓“青龙” ;西有乌龟山、岫岭山,绵延盘亘,似翠屏叠嶂,曰“白虎” ,中接鼓吹山、大、小湖岭,如城市之“游廊抄手” ,俨然信步于广庭深院气候雨水充沛,温度适和,空气清新,生态欣荣:属北亚热带南缘海洋型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63C,无霜期 260 天,降水量 1300 毫米左右八、九月份,常有热带风暴和强热带风暴过境二、绿地系统规划:1.规划原则和目标1)规划原则a. 高标准原则临城新区应该高起点,从一开始建设就确保充足的绿地面积、良好的生态环境,规划宜采用较高的绿地指标充分挖掘利用山体、海景,按照以人为本、以水为源、以绿为重的原则,布置城市的绿化网络,加强生态城市建设,突出海岛特色。

b. 各项功能协调统一原则规划力求做到生态保护、游憩娱乐、改善景观三者相统一;绿地布置与河道改造、防洪排涝相统一;绿地系统建设与发展旅游经济相统一2)规划目标本着满足市民生活和发展旅游事业的需求,利用临城所特有的山、水、田、林,建设一个完整的绿化系统,以绿化网络将城市连为一体,维护并巩固舟山“天然氧吧”的称号,积极建设生态型海岛城市舟山市临城分区规划说明书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1--052规划绿地面积为 323.72 公顷,人均绿地 22.33 平方米2.绿地规划措施1)组团隔离:以依托山体和交错水系的东西两片生态绿地将临城新区同相邻的定海区工业开发区及普陀区浦西工业开发区隔离,促使其形成带状组团城市结构并保持合理的城市组团规模,控制城区无序蔓延式发展;对有污染的设施如污水厂周围设置防护绿地;2)结合自然:结合山体脉络走向及河流水系整理,形成沿新行政中心的自然形态的“H”字形一横两纵绿化主轴;一横沿新 329 国道,两纵绿化带分别沿临城河和茶山浦其它沿河两岸设置 10~20 米绿地,3)均匀分布:公园绿地在临城新区内“均布”的空间格局方便居民就近使用4)步行联络:形成各类各级公园绿地水体相互连通贯穿的绿化步道网络结构,方便步行交通联络各处绿地和公共设施,以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和宜人尺度步行花园城市和刺激零售商业的发展。

如沿商业街内设横向纵向的步行通道,并沿文化公园设置连通南北广场的步行通道5)沿路景观:形成良好的沿路绿化和道路绿化;沿滨海岸线设置开敞带形绿地,作为公共活动场所3、绿化系统规划布局本次分区规划将绿地分为城市生态绿地、城市公共绿地两类城市公共绿地用地面积为 323.72 公顷生态绿地为控制建设的城市生态敏感区,严禁各类城市开发建设,不计入规划用地平衡1)城市生态绿地城市生态绿地主要布置在城市规划建设区周围、城市组团之间、规划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具体包括开发区与临城之间、临城中心区与工业区之间、临城北部、长峙岛规划建设用地与山脚之间等四片,规划对生态绿地加强控制,在此区域中不得进行城市建设,以保留现有植被为主,适当加以改造,作为全市的绿化背景及生态绿地,以确保城市整体的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的绿化涵养量此类用地不计入城市用地平衡2)城市公共绿地舟山市临城分区规划说明书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1--053a.城市公园至 2020 年共规划建设城市公园 5 处,主要是综合性公园,每个公园的主题及侧重点各有不同,各个公园按不同的主题及内容而进行不同形式的设计及配套。

城市公园规划一览表 表 7-1用地面积(ha)绿地率(%)备注 乌龟山公园17.84>60在乌龟山,山地公园 田螺峙儿童公园12.92>60儿童、游乐公园 海洋文化公园34.25>50与文化广场相结合的开放式绿化公园 滨海公园41.40>60沿临城滨海,为开放性的城市休憩公园 长峙岛公园62.10>60沿长峙岛北滨海综合性文化休憩公园b.街头和滨水绿地沿重要交通走廊包括世纪大道﹑新 329 国道﹑滨海大道以及临长路临城段路边设置 10~20 米沿街绿地或宽于 8 米的路中绿化隔离带,沿海滨及内河两侧,规划宽度一般为两侧各 20 米,最窄处不得小于 8 米,成为市民日常的休闲的绿地,需要建设一些休闲设施及人工种植花草、树木,需精心设计c.绿化广场沿新行政中心中央设置连通中心商业区和滨海绿地的步行通道,并在新 329 前设置城市中心广场主要道路沿路均设置沿街绿地,可开辟为沿街步行绿道主要的广场和步行道建设一览表 表 7-2位置面积或长度 临海广场滨海广场9ha 中心广场行政中心前广场4.35ha 中心步行道从滨海广场到中心商业区2230m 滨海步行道沿滨海公园东西方向延伸4600m三、景观规划1.景观要素临城新区自然地理条件优良,其相关的景观要素主要是自然要素和将要新建的城市人工景观两类要素。

城市景观主要体现了海岛的环境景观特色,从宏观上看城市景观以市区周围山体的山脊为界形成了三个空间层次,a.以绿色的山体为背景;舟山市临城分区规划说明书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1--054b.以海、港为前沿;c.背景与前沿之间的则是依山傍海的现代都市空间从微观上看,市区中蜿蜓的水体,起伏的地势都为进一步创造有特色的城市景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景观规划原则1)宏观控制原则从城市大风水概念出发,把握好城区总体形象,城市景观与自然相结合对宏观城市景观建设进行控制,控制好“四线”的环境与景观,即海岸线,山体轮廓线,河道水线,主要交通干线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合的原则以规划手段加强城市人文景观与山体水系等自然景观的有机联系,将青山和海景引入城市,以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型海岛城市景观3)以人为本,注重城市内部景观建设和谐的原则协调新区自身内部的景观环境建设,为进一步微观环境设计提供指导2.景观规划1)协调城区同周遭山体的景观a.城市建设应不破坏背景山体生态微循环系统,设置东西两边南北向隔离和通风生态绿地;b.背景山体的天际轮廓线及新区建设的高度:城市建设避免高层建筑四处开花,没有重点和中心。

规划沿行政中心区域簇集大体量建筑和少量高层建筑形成城市天际轮廓线的高点,同背景山体轮廓线相互对照衬托,营造新区的空间趣味中心其他区域除新区出入口处设置标志性建筑外,宜多采用多层高度c.重要景观控制点及观景点:对临近新区的山峰,在进行城市建设时,灵活使用道路及街区的对景和借景的方法主要在东炮台山、岫岭山、金鸡山、象山、外长峙山和庵岗设置景观控制点和标志性构筑物,形成城市和山体的互动关系;在长峙岛东端、东岙山以及海中蛇山小岛亦设标志构筑物,隔同行政中心遥遥相望d.新区内建设土方的挖填不应对整体景观环境造成短周期内不可恢复性破坏,宜选取相对独立且对景观对景要求影响不大的山体取土2)协调城区同自然水体(包括区内河流水体和海域)的景观舟山市临城分区规划说明书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1--055规划对自然水体进行整理,拓宽狭窄主脉水道,疏浚淤积河道,去除尽端死水;加固堤岸,通畅排涝;沿河植树,美化河道;治理排污,清洁水体城市建设道路和建筑多顺承河流走向,有多条道路可南面通风望海,感受自然3)协调城区自身景观环境建设寻求尺度协调、肌理协调及色彩协调。

a.建筑的尺度同街道广场尺度相互协调:街道宽度 (d,沿街建筑之间的水平距离)和沿街建筑街墙的高度(h)之比不宜小于 1;对适合封闭性不强的较为开敞的街区如文化娱乐区 12b.建筑红线后退同道路尺度相互协调: 60 米宽的道路建筑红线后退为 20 米,40 米宽的道路建筑红线后退为 10 米,其它城市道路和支路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 5 米展览馆、大型商场等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多、低层建筑(含高层建筑裙房),其面临城市道路的主要出入口处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 8 米,并留出临时停车或回车的场地高层建筑主楼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 8 米c.肌理和功能协调:不同城市功能区宜采用不同尺度街区,如对于行政办公和文化娱乐宜采用开敞式园林建筑,使得“房中见绿,绿中见房” ,对于商业金融街区则形成商业街坊,在扩大沿街商业面同时,形成连续街墙景观d.城区色彩:色彩控制的主要原则是色彩调和为主,色彩对比为辅居住建筑色彩宜采用高明度、低纯度的颜色,柔和清新,墙面宜采用浅色及灰白色为基调,坡顶宜采用蓝、灰等深色为基调公共建筑色彩宜采用中等明度、中等纯度的色彩,以形成明快色调但不同功能区采用不同的色彩基调,如商业区可采用高明度、高纯度的色彩点缀局部,刺激人们视觉,吸引注意;文化娱乐区则雅致含蓄,尽量展现当地文化特色;娱乐区则鲜明活泼、富有朝气;行政办公区建筑则色彩感觉冷静理智;同时,可根据当地的环境色彩,包括山体和海洋色彩的季节特征选取对比性或调和性色彩,建议以白色到砖红色为基调,以具有大地情调的色彩作为辅助颜色,如灰、灰绿、棕、赭石色等。

不宜大面积采用明亮耀眼的颜色,不欢迎过于奇特的色彩舟山市临城分区规划说明书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1--056重点处理新区的四条道路,形成展示新区形象的景观通廊a.这四条路为世纪大道、临长路临城段、临海路及新 329 国道,其红线宽度60~100 米,设计道路断面采用两侧沿路绿化带结合路中绿化分隔带,形成良好的道路绿化和景观b.搞好这四条道路沿路建筑的形体、色彩及沿街立面等设计,形成美好的沿路建筑界面4)新区同其他城市建设区的关系协调重点设计新区的出入口,如在新 329 国道的进出本区的位置地块设标志广场;并设置新区区域性地标,行政中心的政府办公大楼、文化中心的大型文化设施和临海而建的体育中心作为区域性标志建筑 (详见绿地景观规划图中标志性构筑物 )5)协调重要构筑物的设计建造景观效果:如长峙大桥、体育中心等6)协调各种交通走廊的沿线景观:次要道路有条件宜多采用弧线形线形,并结合水系和乌龟山等山峰借景形成沿街步移景异的道路景观;7)城市夜景的设计:新区的迷人夜晚,有晴朗的星空,凉爽的海风,黛色的远山,幽咽的河水,更不能缺少闪亮的灯火:主要的道路包括世纪大道﹑新 329 国道、滨海大道滨海长堤以及临长路、长峙跨海大桥等应是灯火蜿蜒,重要的城市广场和体育中心等构筑物更应如名珠璀璨。

注:与绿地景观规划相关的部分名词概念解释:(参见绿地景观规划图)1.景观控制点:本规划多指体量、高度突出的自然物,例如山体的峰顶,它们往往对构造城市天际轮廓线、空间场所限定起到重要作用2.城市主要观景点:本规划多指能够方便地俯瞰观察城市景观,同时具有相当的观赏价值的区域自然制高点3.重要景观结点:多指在城区内水域和道路广场等的重要相互交汇点,也包括城市居民生活起居的重要公共活动场所4.标志性构筑物:在较大区域内对外来者及居民起到重要的标识方位场所的作用的构筑物,包括大体量的和具有一定高度的城市建筑或构筑物舟山市临城分区规划说明书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1--0575.城市出入口:标定进出特定区域的分界场所,往往设置广场及构筑物6.重要景观通道:主要指车行和步行流量大,并且易产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