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木教数学效果杠杠滴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认知活动,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让他们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实践创新,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通过整合乐高积木和数学课程资源可以让小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关键词:乐高积木 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小学生学习数学不仅仅要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要发展和形成数学思维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形象思维和直觉为准,他们掌握新知更多通过直观感受,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小学生的数学认知过程需要通过实践操作的过程获得,必须遵循操作性和探索性的原则,而乐高积木正好体现了这一原则乐高积木游戏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大有益处,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原因是很多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和理解乐高积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和教育功能,没有有效地将建构游戏和数学教学有效地结合;也有一部分老师教学的时候只注重建构的结果,忽视游戏帮助学生运用和使用数学的经验乐高积木游戏蕴含有丰富的数学知识和经验,比如测量、数量、高度、对称等,能够很好地促进小学生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
小学生通过操作形状和大小不同的积木,理解长度、高度等的等量关系,进而发展数学思维一、精选材料,感知数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拿到积木模型图后马上选取相应规格的材料进行搭建,不会去思考多少积木的数量,最后发现材料要么剩余很多,要么严重不足因此我们可以先要求学生根据模型选取相应积木的数量,精确选择材料,最后才搭建这个教学过程让小学生更好地感知数,通过一一对应的点数和按数取物感知数量我们在教学的时候通过构建积木引导学生关注积木的数量,让他们形成比较、点数等数学概念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数字只是一个符号,需要联系具体的事物才能更好地理解我在教学的时候引导他们通过乐高积木做成一个小货车,把积木当成是货物,数字卡片上显示多少数字拉多少“货”,这样一来他们就很好地理解了数字和数量的对应关系 学生通过玩积木可以更快、更轻松地掌握数字的概念、比较数的大小加减、认识图形等等我在教学一年级《认识加法》的时候,通过摆放乐高积木,学生不仅掌握了3+2=5,而且还对加法有了充分地理解我在最后一个环节通过让学生参与“积木城堡大闯关”的游戏,学生了解了游戏规则后积极参与,通过积木摆一摆,算一算,学生巩固了新知二、动手实践,感受空间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属于心智技能,主要包括空间知觉能力、空间定位能力等,空间感知能力跟乐高积木建构游戏是紧密联系的。
空间知觉能力的范围比较广,比如将不同形状的积木合成一个新的形状,分辨图形或花纹的能力等等小学生通过乐高积木,观察作品不同角度呈现出来的形状可以获取真实的空间体验比如平视正面观察金字塔是一个简单的三角形,如果将它顺时针旋转90度,观察倒是多个正方形重叠一起的状态,小学生通过不同角度观察,看到不同旋转角度看到的物体形象变化转化为形象加工处理过程,以此获得空间感受过程乐高积木涉及了几何形状、空间等的认知经验,小学生通过乐高积木认识不同几何形状,通过动手实践改变原来图形的形状,也可以通过动手摆积木将抽象的几何知识变得形象简单比如我在教学《认识图形的面积与体积》这一课时,有道题目要求出一个游泳池的表面积和体积,要求学生用积木搭建一个游泳池的模型,接着说出它的表面积和体积,这样就非常直观把表面积和体积展现出来,学生一方面提高了解决数学问题能力,另一方面数学核心素养也势必得到提升三、呈现空间,升华知识乐高积木最终的作品都是通过空间图形呈现的,这些作品蕴含了数学在分类排序等知识小学生首先需要观察,根据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一一对应的操作,乐高积木的搭建过程不仅含有整理等数学知识,而且还有对积木的颜色、规格等进行分类排序。
很多时候为了作品更加好看,小学生也会对积木进行颜色的分类处理低年级可以利用积木进行数数、认识单双数、分类等,中高年级学生可以通过分类积木更好地掌握图形的形状、理解图形的平面和立体等等比如用红色的积木搭建车身,红色积木搭建车头等等,还会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序在,这些都会用到分类排序的数学知识比如我在复习面积和体积计算的时候,发现学生很容易混淆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经常写错单位,因此我判断出学生没有真正理解面积和体积,因此这节课我通过乐高搭建各种图形,让学生通过说一说等真正理解掌握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并能准确计算出乐高积木搭建的图形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很好地理解了表面积和体积的内涵,知识随之得到了升华,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生成,享受到了成果带来的喜悦四、解决问题,活跃思维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实际上就是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是小学生数学认知能力的核心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主要是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去建构,而不能单单依靠老师去传授知识有些教师在教授长短的时候,通过提供长短不一的材料,要求学生把最长的排在前面,然后挑出剩余中最长的排在其后,让学生掌握长短的知识这样一来小学生也许能够掌握长短的概念,但是无法真正理解依次递减的规律,也无法形成真正序列的逻辑概念。
乐高积木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比如搭建金字塔,小学生通过观察金字塔的形状特征,发现了从上到下依次递减的数学规律,通过合围的建构技能去完成作品小学生通过不断的反复操作训练,就能真正理解序列的概念,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数学核心素养小学生通过乐高积木,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探索乐高积木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比分数量、分类、测量等等,不仅仅掌握了数学新知,通过实践操作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了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了数学核心素养参考文献 [1]姜浩哲、李洁.基于乐高机器人的STEM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苗冬玲.基于乐高4C理念的STEM课程设计研究.教育参考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