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品控制制度标准版本一、目的1.加强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防范不合格品的出现、防止不合格品投入使用2.规范不合格品管理二、适用范围建设公司三、主要人员及职责1、采购专员对采购的工程材料质量负责2、项目经理部技术专员、质量专员、施工专员对进场材料质量负责3、试验专员对工程材料的试验负责4、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或技术专员、项目质量专员、施工专员对整个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负责5、质量部组织生产部、资材部、技术部、项目部对严重不合格品的调查、评审、判定及处理第二章制度内容一、建筑工程不合格品的分类1、判定标准为国家相关验收规范2、分类轻微不合格品、一般不合格品和严重不合格品三类2.1轻微不合格品指一般质量缺陷,质量存在一般项目偏差较大、观感质量差,但不影响结构强度和使用功能的产品2.2一般不合格品指质量存在主控项目或主要指标偏差较大,对结构强度和使用功能影响有限、直接经济损失在____元以内的产品2.3严重不合格品指在工程建设过程当中或交付使用后,出现对工程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和外形观感构成影响和损失较大的质量缺陷的产品严重不合格品包括一般质量事故与重大质量事故2.3.1一般质量事故指由于质量低劣或达不到合格标准,需加固补强,造成重伤____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在____千元以上、____万元以下的质量事故。
2.3.2严重质量事故: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严重事故a严重影响使用工程或工程接否安全,存在重大质量隐患的;b事故性质恶劣或造成____人以下重伤的c直接经济损失在____元(含____元)以上,不满____万元的;2.3.3重大质量事故指由于责任过失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建筑物外形尺寸已经造成永久性缺陷等;造成重伤____人上(含)且直接经济损失在____万元以上的质量事故一般只要具备以下条件之一时,即为重大质量事故:a、工程倒塌或报废b、由于质量事故导致人员伤亡c、直接经济损失在____万元以上的二、工程不合格品的判定1、轻微不合格品由项目质量专员判定,项目技术负责人复核;2、一般不合格品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判定,质量部复核3、严重不合格品由生产部组织资材部、技术部、质量部对严重不合格品的调查、评审质量部负责对项目出现严重不合格品的判定及处理,总工程师复核三、材料不合格品的判定及处理1、项目采购专员组织技术、质量、施工专员对进场原材料、设备、半成品等进行验收发现一般不合格品时,项目质量专员负责上报项目经理,项目部对一般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发现严重不合格品时,上报质量部,质量部根据实际情况会同生产部、技术部、资材部、项目部对严重不合格品进行原因分析调查,最终确定调查结果,由责任部门按结果进行处理。
项目部出具不合格品处理结果,上报质量部审核,经批准后进行下步施工2、施工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材料由项目经理指定专人对不合格品进行记录、标识,并采取隔离措施直至退场3、材料被判定为不合格的,项目质量专员必须出示不合格品处理单四、工程实体不合格品的判定及处置1、轻微不合格品项目质量专员通知到专业施工专员,由其责成分包单位进行整改,整改后由质量专员验收;两次通知拒不整改,处罚时以一般不合格品处罚,执行一般不合格品处置程序,项目质量专员必须对轻微不合格品留有记录2、一般不合格品:2.1由项目质量专员进行判定,下发不合格品通知单,并通知项目技术负责人,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的施工专员、技术专员、质量专员及分包单位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分包单位负责执行、实施,项目质量专员对纠正措施落实情况进行验收2.2对经常出现的一般不合格品项目部技术负责人须组织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2.3对通知后不进行整改的,处罚时由一般不合格品升级为严重不合格品,上报质量部,由质量部监督实施2.4对于虽未能构成质量事故,但由于工程实体质量多点误差值超过允许偏差3倍以上、工程质量明显较差或观感质量明显偏差的同样列为一般不合格品管理范围内。
2.5一般不合格品未按要求整改时,执行严重不合格品处理程序3、严重不合格品:3.1一般、严重质量事故项目经理组织预判后上报质量部,由质量部会同生产部、技术部组织项目部相关人员分析原因,由项目部制定纠正或整改措施,经技术部批准后实施项目经理、质量专员监督执行纠正措施,质量部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施工3.2重大质量事故由总工程师牵头组织生产部、质量部、技术部、项目部、事故责任单位负责人进行初步评审,确认事故严重程度,分析事故可能伴随的其他影响,根据初评结果决定是否上报到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如果本事故的发生很可能带来其他损失时,由总工程师立即组织制定预防措施并由项目应急小组实施当评审组确认事故不会继续扩大,局面稳定后,由评审组对产生事故的原因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找出主要原因,由技术部制定纠正方案,由项目部组织事故责任单位实施,质量部对实施效果予以验收五、不合格品的上报要求1、发生重大质量事故要在____小时之内上报质量部(附件),事故处理结束后同时要及时进行上报(附件)2、发生其他质量事故要在____小时之内报质量部(附件),事故处理结束后同时要及时进行上报(附件)3、发生的质量问题要在每月质量总结里写清楚,报质量部。
六、不合格品的纠正及预防1、施工过程中,专业工程负责人要掌握本专业不合格品的发生情况,项目经理要掌握本项目的不合格品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查找产生的原因是常发性还是偶发性,对于常发性的原因必须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2、对于不合格品的处罚,质量部、项目部的各级专员均要执行本条例的质量处罚但不重复,各级之间以上一级处罚为准3、工程竣工交付后,发现的不合格品,按《合同》中的有关要求执行4、关于不合格品的处罚标准参见质量部奖惩制度及项目部内部相关制度不合格品控制制度标准版本(二)对已发生的不合格品、缺陷产品进行控制,防止非预期使用或出公司1范围本程序规定了不合格品、缺陷产品的判断、标识、记录、评审和处置等要求,适应于采购、生产过程及交付后发现不合格品的控制名词解释2.1不合格品不满足要求的产品可能发生在采购产品、过程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中2.2缺陷品未满足预期或规定用途要求的产品2.3返工对不合格品采取措施,使其满足规定的要求2.4返修对不合格品采取的措施,通过修理或再加工等措施,虽然不符合原规定要求,但能使其满足预期使用要求2.5回用品对虽不符合原则规定要求,但能满足使用要求,经返修后利用或直接利用的不合格品。
3职责3.1质检部门负责不合格品归口管理,公司和车间两级专检人员(班长)负责不合格品的判断、标识、记录、报告,并参与评审3.2不合格品发生部门或责任部门负责不合格品的初步评审,按最终评审结果处置,制订并实施相应纠正预防措施3.3技术部门负责缺陷品、回用品(包括返修品,下同)的最终评审,必要时报工程师审批3.4质检部门负责抽查和收集不合格品信息,监督纠正实施情况和效果,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奖惩和处理4程序4.1判断与标识在产品形成过程中,操作者、专检人员、技术人员发现不符合标准(包括产品标准、图纸、工艺文件等)或虽然符合产品标准但无法使用的原材料、外协外购件、零部件、半成品、成品,由专检人员(操作者、技术人员发现____专检人员)确认,按以下规定清点数量并加以标识:a)不合格品(含缺陷品)属本单位责任的,由本单位负责,及时清理滞留在本单位的及已流入下道工序单位的不合格品数量;对于提供给顾客的不合格品,需以书面(电子邮件)形式报质检部门b)属上道工序单位责任的:1)由发现工序单位清理本单位所存的不合格品数量;2)由上道工序单位清理其所存(含已入库存栈)不合格品数量c)查清不合格品数量后,由专检人员(班长)按《检验标识程序》规定进行标识,并在指定区域隔离存放。
4.2记录4.2.1专检人员(班长)对确认的不合格品应做好检验记录4.2.2对加工、传递过程及成品试验发生、发现的不合格品,应在____小时内开具不合格品通知单4.2.3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能够返修利用的,应及时通知操作者返工,对能返工合格的可予以记录,按月汇报质检部门,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报技术部门解决4.2.4对无专职检验人员的单位发现不合格品时,通知质检部门确认并开具不合格单4.3评审及不合格单的发放4.3.1由所在的单位主管、班组长、检验人员进行初步评审,确定质量问题的性质,并做出处理(返工、回用、返修、废品)判定:a)返工品、返修品和回用品属发现单位责任的,开两份不合格单,发现单位一份,质检组一份;属上道工序责任的,开三份不合格单,发现单位一份,责任单位一份,质检组一份;b)废品属发现单位责任的,开二份不合格单,发现单位一份,质检部门一份;不属于发现单位责任的,开三份不合格单,发现单位一份,责任单位一份,质检部门一份4.3.2成品检验不合格者,在____小时内开具不合格单一式两份,发成品车间一份,质检组一份其中,属新产品不合格时按《开发设计程序》填写新产品试制问题通报,一式三份,送技术部门,技术部门在____小时内填写处理意见,经工程师批准后,发试验单位、质检部门一份,自存一份。
4.3.3废品由公司检查员在不合格单上盖上“废品”章,除铸造毛坯外,不合格品价值超过____元的,由质检部门审批,不合格品价值超过____元以上的,由经理审批4.3.4不合格单由开具单位负责按规定时间、份数开具,自留一份后交质检组,质检组按规定发放4.4跨单位不合格责任划分4.4.1下道工序发现上道工序造成的不合格时,由专检员(班长)确认,并上报责任单位主管,责任单位应于____分钟内到现场确认(正常上班时间);若有异议时,由质检组划分责任4.4.2若质检组一时难以划分责任单位,而生产又急需补料时,由上道工序申请领料,然后在____日内划分责任者,责任单位应无条件接收不合格单4.4.3若接受单位仍有异议时,应在____日内或在保存实物原始状态的时间内,提出申诉报告报质检部门组织仲裁经仲裁变更责任单位时,由质检部门在申诉报告上明确仲裁结果,复印给原责任单位和责任单位4.4.4若属间接上道工序责任造成的不合格品,而在上道工序能够或应该发现而未发现时,其不合格品造成者,同时为间接和直接上道工序4.4.5若责任或发现单位分析认为属技术(质量)改进、攻关、工艺工装验证等认知范围无法把握造成的废品,需在____日内经技术部门签字认可,并纳入质量改进费。
4.5处置4.5.1返工品有责任单位确定返工方法,并组织实施,返工后专检重新检验、记录;若责任单位为上道工序单位时,其返工时间应服从下道工序的要求,返工后必须交下道工序专检验收合格后,方为完成返工任务4.5.2返修后回用或直接回用品a)已有明确修理工艺的,由单位按修理工艺修理;b)无明确修理工艺的:1)属技术部门责任的,由技术部门直接下发技术通知单明确处理方案;2)属上道工序单位负责的,由上道工序制定实施方案或办理回用手续,其完成时间以满足下道工序生产任务为原则,必要时由发生单位报生产处协调其它问题由发生单位制定实施修理方案或办理回用手续;3)回用手续的办理按要求填写回用(返修)申请单,附上不合格单(若需配尺寸必须在申请上注明尺寸值)经技术部门审批后(必要时到现场确认实物),由申请单位发质检组一份,下道工序一份和自留一份若合同规定使用回用品需经顾客或其代表同意时,其回用单经技术部门同意后,由供应单位报送用户或其代表文字确认后,方可使用c)对经初步评审确定为返工品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