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资管解析汇报汇报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9KB
约16页
文档ID:504882142
资管解析汇报汇报_第1页
1/16

word银行理财、信托计划、券商资管等八类资管产品解析  市场上不断有为了躲避特定监管法规条款而设计的新产品推出,面对五花八门的各类资管产品,同时监管规如此也相应变得纷繁复杂,且变动极其频繁本文是产品解析的下篇,上一篇内讲了银行理财、信托计划、券商资管、私募基金、基金子公司、基金专户、保险资管和期货公司资管这八类产品的投资X围本篇从不同资产管理产品之间的相互投资、合格投资者与穿透问题、份额转让市场、监管比例约束、关联交易等五方面展开分析介绍了这八个产品的不同  不同资产管理产品之间的相互投资  设计不同资产管理产品之间相互投资,多数是为了绕道监管规定或内部会计核算要求,以达到躲避诸如投资X围、资本计提、损失计提、监管比例等指标的目的  比如可以通过集合信托计划对接券商定向资管的方式来间接实现拆分转让,以躲避券商定向资管的委托人不得拆分转让收益权的规定或者躲避限售期,比如定增1年或3年不得转让的要求,也可以通过设立受益权的方式间接转让  下面针对各类不同的资管产品相互投资进展梳理总结  〔一〕券商资管产品对其他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  《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如此》规定,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投资X围由证券公司与客户通过合同约定,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的禁止规定。

因此,券商定向产品可投资的X围非常广泛,包括券商资管产品、基金资管产品、信托产品等  但根据《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如此》第14条,集合计划募集的资金投资方向的规定中明确包括金融监管部门批准或备案发行的金融产品,如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公司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商业银行理财计划、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  对于上述规定未列明的投资品种,如券商集合计划、券商定向产品、基金一对多产品、基金一对一产品等,由于其在发行之前或之后需在金融监管部门备案,因此也属于可投资的品种X围这就为券商集合资管进展嵌套提供了极大便利  有关证监发[2013]26号文《中国证券监视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加强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的通知》第1款第〔一〕项: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X围应当符合《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如此》〔证监会公告[2012]29号〕规定,未经许可不得投资票据等规定投资X围以外的投资品种;不得以委托定向资产管理或设立单一资产信托等方式变相扩大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投资X围;  26号文有没有封堵券商资管嵌套委托定向资管或单一信托,争论很多有局部律所和从业人员认为从文字表述上看只是禁止通过定向资管或单一信托违规投资票据类资产变相扩大其X围,并不意味着不可以投资单一信托。

  笔者从证监会的内部回复文件看,其实证监会早已明确根据《关于加强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的通知》〔证监办发[2013]26号〕,禁止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投资单一资金信托受益权  此外,26号文没有禁止其借道集合信托来放贷;定向资管与单一信托主要用作银行资金“通道〞,“互嵌〞需求不大;如果证信合作的最终目的是放贷,如此可用券商资管募资,再借道信托;假设最终目的是做证券投资,如此相反;专项通过资产收益权售后回购也可以变相放贷  鉴于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客户投资本公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涉嫌混合操作、重复收取管理费用、变相扩大本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不利于资产隔离和防X利益冲突,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客户不宜投资本公司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规X性文件主要《关于规X证券公司与银行合作开展定向资产管理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证协发[2013]124号〕;设置了禁止性事项如:分公司、营业部独立开展定向资产管理业务;〔二〕开展资金池业务;〔三〕将委托资金投资于高污染、高能耗等国家禁止投资的行业;  对合作银行要求最近一年年末资产规模不低于300亿元,且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  〔二〕基金资管产品对其他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  《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方法》第九条只明确了“资产支持证券〞基金资管产品的投资X围。

未列明的其他资产管理产品,如券商定向产品、券商集合计划、基金资管产品以与信托产品,且其私募性质,不在基金母公司专户投资X围之列  此外,中国证券监视管理委员会公告[2012]32号公布《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自有资金与其相关从业人员可以投资本公司管理的资产管理计划为防止关联方的利益输送损害委托人利益,特别规定“子公司不得直接或者间接持有基金管理公司、受同一基金管理公司控股的其他子公司的股权,或者以其他方式向基金管理公司、受同一基金管理公司控股的其他子公司投资〞  此外,并没有禁止同一个子公司不同产品之间的交易,只是要求不得通过关联交易损害投资人利益这点不同于理财和信托,都是禁止同一个银行理财管理人不同理财或同一个信托管理人不同信托计划之间的关联交易  同时,如果是债券组合投资产品,央行也明确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禁止管理人和管理的资管产品之间进展关联交易,或不同产品之间的关联交易不过现实中多数通过第三方过手解决此类问题  〔三〕信托资金对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  《信托公司管理方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方法》仅规定除银监会另有规定外,信托公司可采取投资、出售、存放同业、买入返售、租赁、贷款等方式管理信托计划。

同时限制信托公司不得以卖出回购方式管理运用信托财产此外,银监会其他规X性文件对信托产品的投资X围有少量限制,例如不得向房地产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不得发放土地储藏贷款等通常认为,除中国银监会规X性文件的少许明确限制外,信托资金的投资X围非常广泛,可以跨越和打通实业市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实践中,信托计划投向大多取决于信托文件的约定因此,信托资金可投资于其他类型资产管理产品,如券商资管产品、基金资管产品和信托产品本身〔如TOT〕  〔四〕保险资金对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  首先需要注意,这里谈与的是保险自有资金的运用,而不是保险资管产品  目前保险资金可以投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证券公司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根底设施投资计划、不动产投资计划、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和其他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等金融产品,不得投资单一信托  因此,保险资金可投资的资产管理产品限于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和证券公司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其他资产管理产品〔包括券商定向产品、券商集合计划、基金资管产品〕,由于现行法律未明确规定可以投资,保险资管计划比拟慎重  〔五〕银行理财投资其他资管产品  从银监会法规体系看,并没有禁止银行理财投资其他资管产品。

只是有几个要求,一是银信合作需要规X操作,真实风险转移,融资类信托不超过银信合作总额的30%等规定;二是根据2014年39号文要求,如果最终投资标的为非标,如此需要穿透识别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并计算4%和35%比例,但并没有法规提与是否穿透识别最终投资标的为权益类资产,从而违反银监发[2009]65号文关于普通银行理财不能投资境内上市股权或未上市股权的规定  目前,通过银行理财嵌套其他资管产品〔如券商资管、基金资管〕实现直接投资股票资产,在事前准入环节中,局部地方银监局仍然较为慎重,但多数已经没有监管障碍但按照2014年12月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视管理方法》征求意见稿,最终所有非银金融机构的资管产品都需要被穿透识别相应的风险计提和会计核算,如果实施,简单通过理财嵌套券商或基金资管实现直接投资股权将违反2009年65号文要求当然未来政策是否会取消65号文相应要求,允许有条件的直接投资股权尚不得而知  〔六〕期货资管计划投资其他资管产品  期货资管作为资管最新类型,相比其他资管类型,已经出台的限制除了之前说的几个上位法以外,根本没有成文的规定对其进展限制在实践中,已经与券商、基金、信托等各类资产管理计划之间的相互投资。

  对于期货资管是否可以投资私募投资基金,或承受私募投资基金的投资,从《私募投资基金监视管理方法》的规定来看,应该是可行的《私募管理方法》第十三条规定直接认定为合格投资者的包括:……〔二〕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四〕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从上面引述的条款来看,只要在中基协备案登记的资管计划,都是可以作为合格投资者参与到私募投资基金中而券商、基金、期货资管计划从广义上都属于是私募投资基金,因此,这些“私募产品〞之间的互投是没有障碍的但对于非证监系统的资管产品,只能看是否落在〞证券投资基金、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等〞的X围内来判断三、合格投资者与穿透问题  对于合格投资者人数,所有基金资管〔包括基金子公司〕、期货资管和券商资管都必须受《证券投资基金法》的约束,因为其私募性质而不得超过200人否如此需要纳入公募基金的管理X畴  但银监会和保监会管理的机构发行的资管产品不受《证券投资基金法》管辖,比如银行理财和信托,银行理财人数没有任何限制,大行发行产品动辄数千认购投资者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自然人人数不得超过50人,但如果单笔投资在300万以上的自然人如此不受50人上限约束;但保险资管人数仍然定在200人以下,和券商与基金资管规定高度类似。

  普通银行理财  根据风险级别不同分别为5万、10万和20万市面上保本产品一般被定义为低风险产品从而起售金额都是5万尽管业界对于降低起售金额呼声一直很高,尤其在受互联网理财冲击之后,银监会创新部法规调整的压力更大不过从去年的理财征求意见稿看,仍然没有降低的迹象银行理财没有最低募集金额的概念,根据银行自己特定和需要募集相应的数量而定尤其是银行有时候针对特定客户发行的理财产品,募集金额也没有下限,比如只有几十万的金额,如此需要注意仔细审查具体缘由私人银行客户和高资产净值客户理财  私人银行理财是指能够提供600万金融净资产的客户,而高净值客户标准和集合信托计划的合格投资标准一致,这也是政策制定者初衷,不希望集合信托通过银行理财逃避信托计划合格投资者标准的认定  但2014年35号文《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高净值客户的划分有了新的用处,不再仅仅是银信合作理财认购标准和集合信托的对接,而是所有风险评级在中等风险或以上的产品都必须符合“高净值个人〞定义,这使得无法提供收入或资产证明〔或因个人隐私与手续繁琐等原因不愿意提供〕的个人将无法购置银行理财中等风险或高风险产品。

银监会这一监管思路和证监会的思路迥异  券商集合资管  合格投资者为:〔一〕个人或者家庭金融资产合计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二〕公司、企业等机构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此外依法设立并受监管的各类集合投资产品视为单一合格投资者,也就是其他所有类型的资管投资券商资管可以不穿透认定合格投资者  保险资管  起售金额也是单一投资人初始认购资金不得低于100万,如果是单一定向,起售金额为3000万  基金一对多专户  和保险资管类似也是单一投资人初始认购资金不得低于100万,如果是单一定向,起售金额为3000万上限募集金额不得超过50亿基金子公司专项资管计划的合格投资者标准,笔者认为至少需要符合一对多基金专户的要求  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因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面向的是具有一定风险识别和承当能力的高净值投资者,为了区别于普通银行理财等低风险金融产品,《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方法》对投资者设定了一定准入门槛如下标准满足其中任一即可认定为“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合格投资者〞:  〔1〕最低金额不低于100万人民币的自然人、法人或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  〔2〕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在其认购时超过100万元人民币;  〔3〕个人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者夫妻双方合计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超过30万。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