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面条在唐宋时期的称呼与发展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8.63KB
约3页
文档ID:20229190
面条在唐宋时期的称呼与发展_第1页
1/3

面条在唐宋时期的称呼与发展唐时,面条仍称“不托”《演繁露》说,汤饼,“旧未就刀钴时,皆掌托烹之刀钴既具,乃云‘不托’,言不以掌托也”其品种,在唐时,多了一种“冷淘”杜甫《槐叶冷淘》诗:“青青高槐叶,采缀付中橱 ……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唐六典· 光禄寺》:“冬月量造汤饼及黍,夏月冷淘、粉粥 ”《太平广记 》三十九《神仙传·刘晏》引《逸史》:“时春初,风景和暖,冷淘一盘,香菜茵陈之类,甚为芳洁 后人考“冷淘”即 “过水凉面”清潘荣陛 《帝京岁时记胜·夏至》:“ 京师于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宋代,面条正式称做面条,而且做面方式,除汤煮以外,又有了炒、燠(焖)、煎等方法另外,面上开始加荤素各种浇头《东京梦华录》记汴京的面条,有四川风味的“插肉面”、“火燠面”,南方风味的“桐皮熟脍面” 《梦粱录》记南宋面食名件,有“猎羊生面”、“丝鸡面”、“ 三鲜面” 、“鱼桐皮面” 、“盐煎面”、“笋泼肉面”、“ 炒鸡面”、“大熬面”、“ 子料浇虾面 ”、“银丝冷淘” 《武林旧事》中又记有“大片铺羊面”、“ 炒鳝鱼面”、“ 卷鱼面”、“笋辣面” 、“ 笋菜淘面”等面条发展成熟之后,便出现了挂面。

古籍中第一次出现关于挂面的文字记载,乃元人忽思慧的《饮膳正要》:“ 挂面,补中益气羊肉一脚子,挂面六斤蘑菇半斤,鸡子五个煎作饼,糟姜一两,瓜荠一两右件用清汁中下胡椒、盐、醋调和这是一种以羊肉、蘑菇、鸡蛋烹制挂面的方法,这说明挂面在忽思慧以前已有之一、穗 华 全自动面条机(全自动挂面机),是一种新型面条流水线设备,该机从进料到出面连续作业,具有高产高效、省时省力、操作简便等优点,生产的面条韧性好、口感好穗 华 机械是中国面条机设备的主要生产厂家,穗 华 面条机价格合理,购买面条机器设备,免费现场培训面条的做法、面条制作、面条加工等面条、挂面生产工艺与技术等等二、性能特点1、采用齿轮传动,运转平稳、安全可靠2、采用自动挑条系统,效率高、质量好3、自动输送、自动断面、自动上杆,一次成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