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几度花》阅读附答案 蔷薇几度花 ①喜欢那丛蔷薇 ②与我的住处隔了三四十米远,在人家的院墙上,爬着我把它当做大自然赠予我们的花,每每在阳台上站定,目光稍一落下,便可以饱览它了这个时节,花开了起先只是不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眼尖的我发现了,欢喜地叫起来,呀!蔷薇开花了我欣赏着它的点点滴滴,日子便成了蔷薇的日子,很有希望很有盼头地朝前过着 ③也顺带着打量从蔷薇花旁走过的人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沉着,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 ④看久了,有一些人,便成了老相识譬如那个挑糖担的老人老人着靛青的衣,瘦小,皮肤黑,像从旧画里走出来的人他的糖担子,也绝对像幅旧画:担子两头各置一匾子,担头上挂副旧铜锣老人手持一棒槌,边走边敲,当当,当当当惹得不少路人循了声音去寻,寻见了,脸上立即浮上笑容来呀!一声惊呼,原来是卖灶糖的啊 ⑤可不是么!匾子里躺着的,正是灶糖奶黄的,像一个大大的月亮长远了啊,它是年代的甜那时候,挑糖担的货郎,走村串户,诱惑着孩子们,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只要一听到铜锣响,孩子们立即飞奔进家门,拿了早早备下的破烂儿出来,是些破铜烂铁、废纸旧鞋的,换得掌心一小块的灶糖。
伸出舌头,小心舔,那掌上的甜,是一丝一缕把心填满的 ⑥现在,每日午后,老人的糖担儿,都会准时从那丛蔷薇花旁经过不少人围过去买,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的人买的是记忆,有的人买的是稀奇———这正宗的手工灶糖,少见了 ⑦便养成了习惯,午饭后,我必跑到阳台上去站着,一半为的是看蔷薇,一半为的是等待老人的铜锣敲响当当,当当当———好,来了!等待终于落了地有时,我也会飞奔下楼,循着他的铜锣声追去,买上五块钱的灶糖,回来慢慢吃 ⑧跟他聊天老头!”我这样叫他,他不生气,呵呵笑你不要跑那么快, 我追都追不上了我跑过那丛蔷薇花,立定在他的糖担前,有些气喘吁吁地说老人不紧不慢地回我:“别处,也有人在等着买呢 ⑨祖上就是做灶糖的这样的营生,他从十四岁做起,一做就是五十多年他是天生的残疾———断指,两只手加起来,只有四根半手指头却因灶糖成了亲,他的女人因喜欢吃他做的灶糖嫁给他的他们有个女儿,女儿不做灶糖,女儿做裁缝,女儿出嫁了 ⑩“这灶糖啊,就快没了老人说,语气里倒不见得有多愁苦 ⑾“以前怎么没见过你呢?” ⑿ “以前我在别处卖的 ⒀“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我这样一说,老人呵呵笑起来,他敲下两块灶糖给我。
奶黄的月亮,缺了口他又敲着铜锣往前去,当当,当当当敲得人的心,蔷薇花朵般地,开了 ⒁一日,我带了相机去拍蔷薇花老人的糖担儿,刚好晃晃悠悠地过来了,我要求道:“和这些花儿合个影吧老人一愣,笑看我,说:“长这么大,除了拍身份证,还真没拍过照片呢他就那么挑着糖担子,站着,他的身后,满墙的花骨朵儿在欢笑我拍好照,给他看相机屏幕上的他和蔷薇花他看一眼,笑了又举起手上的棒槌,当当,当当当,这样敲着,慢慢走远了我和一墙头的蔷薇花,目送着他我想起南朝柳恽的《咏蔷薇》来:“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诗里的蔷薇花,我自轻盈我自香,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人生最好的状态,也当如此吧 1第⑨段的记叙顺序是 1分) 2第⑥段中“记忆”和“稀奇”分别指什么?(2分) “记忆”指 “稀奇”指 3结合上下文,理解划线句子的含义 2 分) ①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 ②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 4文中的“我”对挑糖担老人是怎样评价的?(2分) 5蔷薇”在文中的作用有哪些?(3分) 6作者认为,人生最好的状态是“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而有人认为“努力,拼搏,追求”才是人生的最好状态,请谈谈你的看法。
3分) 答案: 11分)插叙 22分)记忆:①当年孩子们用破烂换灶糖的情景0、5分)②年代的幸福和快乐0、5分)稀奇:①少见的正宗的手工灶糖0、5分)②逐渐消失的传统的美好东西0、5分) 32分)①运用拟人手法,(0、5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素雅0、5分)②赞美老人的手工灶糖给很多人带来了甜蜜和快乐1分) 42分)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此为唯一答案,假设学生将“我自轻盈我自香”也答出,该题不得分) 53分)①贯穿全文的线索;②引出挑糖担的老人;③象征老人的品格;④比喻人生的最好状态;⑤衬托老人的形象答对1点给1分,最多给3分 63分) 学生所答可能有三种情况:①赞成第一种看法;②赞成第二种看法;③认为两种看法都有道理①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给1分;②结合所选观点谈自己的理解,给1分;③表述准确,语言流畅,给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