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现金流量表总结

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59KB
约8页
文档ID:290959873
现金流量表总结_第1页
1/8

现金流量表总结 核心:一个原则:利润表项目不转换,对应资产负债表项目也不转换;同转同不转 两个等式: 资产类:期末-期初>0,则表示现金流出或(-现金流入),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核对情况:现金流量净额+(期末-期初)=0 负债类/权益类:期末-期初>0,则,则表示现金流入或(-现金流出),现金流量净额为正核对情况:现金流量净额-(期末-期初)=0 核心等式:期末货币资金-期初货币资金=(期末负债-期初负债)+(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期末其他资产项目-期初其他资产项目)=负债类科目对应现金流量+权益类科目(除留存收益外)现金流量+留存收益对应的现金流量-资产类科目对应的现金流量 =负债类科目对应现金流量+权益类科目(除留存收益外)现金流量+利润表科目对应的现金流量-资产类科目对应的现金流量 (因此,有利润表项目不转换,对应资产负债表项目也不转换;同转同不转) =各科目现金流量净额之和 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现金流量金额+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说明:留存收益变动=净利润变动=利润表各科目之和→留存收益(期末-期初)对应的现金流量=利润表科目对应的现金流量之和; 负债类和权益类科目(期末-期初)对应的现金流量为流入,因此现金流量净额为正; 资产类科目(期末-期初)对应的现金流量为流出,因此现金流量净额为负; 所以,负债类科目对应现金流量+权益类科目(除留存收益外)现金流量+利润表科目对应的现金流量-资产类科目对应的现金流量=各科目现金流量净额之和 一、现金流量表主表原理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货币资金+其他资产项目=负债+所有者权益; 3.货币资金=负债+所有者权益-其他资产项目 4.期末货币资金-期初货币资金=(期末负债-期初负债)+(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期末其他资产项目-期初其他资产项目) 说明:1.根据此等式,依据资产负债表科目转换为现金流量表科目。

再根据科目现金流性质,在现金流量表科目内部进行调整 例如: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期末-期初)贷: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其中,属于投资性质的保理应收账款本期增加发生额为B2,本期减少发生额为B3则: 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B2-B3),为投资支付的现金B3 贷: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B2 2.如涉及外币,则等式左边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而等式右边中部分科目采用的是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因此就会形成 差异——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见7.3.1例题) 3.利润表就视为“留存收益”因此如果对利润表中相关分录不做转换,那么其对应的资产负债表科目也不做转换例 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就不做转换,同时对利润表中相关的投资收益也不做转换 4.转化现金流量表科目时,要么用(期末—期初),要么用本期增加、本期减少的发生额这样才能保证报表平衡例如:应收账款选择用(期末—期初)转换,固定资产选择用本期增加、本期减少转换 5.债权的对方现金流量表科目为收到的现金,债务的对方现金流量表科目为支付的现金例如:借:应收账款贷:销售 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贷:应付账款。

6.利润表的转换科目结果实际上是先假设对留存收益全部转换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再根据利润表的具体项目对现 金流的属性进行内部调整 7.对“现金”的调整事项: 7.1剔除货币资金中不属于现金的项目,加上其他科目中归属于现金的科目,即可得到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如以投资为目的定期存单的银行存款,则期末数冲减“现金的期末余额“,期初数冲减”现金的期初余额“, 借:现金的期末余额B4(期末余额)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B3(本期减少的发生额) 贷:现金的期初余额B1(期初余额)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B2(本期增加的发生额) 7.3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核心:一个原则:利润表项目不转换,对应资产负债表项目也不转换;同转同不转 两个等式: 资产类:期末-期初>0,则表示现金流出或(-现金流入),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核对情况:现金流量净额+(期末-期初)=0 负债类/权益类:期末-期初>0,则,则表示现金流入或(-现金流出),现金流量净额为正核对情况:现金流量净额-(期末-期初)=0 核心等式:期末货币资金-期初货币资金=(期末负债-期初负债)+(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期末其他资产项目-期初其他资产项目)=负债类科目对应现金流量+权益类科目(除留存收益外)现金流量+留存收益对应的现金流量-资产类科目对应的现金流量 =负债类科目对应现金流量+权益类科目(除留存收益外)现金流量+利润表科目对应的现金流量-资产类科目对应的现金流量 (因此,有利润表项目不转换,对应资产负债表项目也不转换;同转同不转) =各科目现金流量净额之和 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现金流量金额+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说明:留存收益变动=净利润变动=利润表各科目之和→留存收益(期末-期初)对应的现金流量=利润表科目对应的现金流量之和; 负债类和权益类科目(期末-期初)对应的现金流量为流入,因此现金流量净额为正; 资产类科目(期末-期初)对应的现金流量为流出,因此现金流量净额为负; 所以,负债类科目对应现金流量+权益类科目(除留存收益外)现金流量+利润表科目对应的现金流量-资产类科目对应的现金流量=各科目现金流量净额之和 一、现金流量表主表原理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货币资金+其他资产项目=负债+所有者权益; 3.货币资金=负债+所有者权益-其他资产项目 4.期末货币资金-期初货币资金=(期末负债-期初负债)+(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期末其他资产项目-期初其他资产项目) 说明:1.根据此等式,依据资产负债表科目转换为现金流量表科目。

再根据科目现金流性质,在现金流量表科目内部进行调整 例如: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期末-期初)贷: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其中,属于投资性质的保理应收账款本期增加发生额为B2,本期减少发生额为B3则: 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B2-B3),为投资支付的现金B3 贷: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B2 2.如涉及外币,则等式左边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而等式右边中部分科目采用的是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因此就会形成 差异——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见7.3.1例题) 3.利润表就视为“留存收益”因此如果对利润表中相关分录不做转换,那么其对应的资产负债表科目也不做转换例 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就不做转换,同时对利润表中相关的投资收益也不做转换 4.转化现金流量表科目时,要么用(期末—期初),要么用本期增加、本期减少的发生额这样才能保证报表平衡例如:应收账款选择用(期末—期初)转换,固定资产选择用本期增加、本期减少转换 5.债权的对方现金流量表科目为收到的现金,债务的对方现金流量表科目为支付的现金例如:借:应收账款贷:销售 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贷:应付账款。

6.利润表的转换科目结果实际上是先假设对留存收益全部转换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再根据利润表的具体项目对现 金流的属性进行内部调整 7.对“现金”的调整事项: 7.1剔除货币资金中不属于现金的项目,加上其他科目中归属于现金的科目,即可得到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如以投资为目的定期存单的银行存款,则期末数冲减“现金的期末余额“,期初数冲减”现金的期初余额“, 借:现金的期末余额B4(期末余额)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B3(本期减少的发生额) 贷:现金的期初余额B1(期初余额)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B2(本期增加的发生额) 7.3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