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问题浅析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45KB
约4页
文档ID:423851984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问题浅析_第1页
1/4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问题浅析    本文在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严峻的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提高就业率的对策:一是大力推进公共事业社会化;二是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课程改革 ;三是加强实践教学和创业培训 下载论文网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原因;对策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现状  1998年教育部新修订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从1999年开始各大高校招生专业目录中出现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9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高校率先开始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学生教育部原想先在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校进行专业建设的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却以不可抵挡之势在全国高校遍地开花但就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如火如荼发展之际,却暴露出日益严重的就业难题日前,教育部公布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15个专业“中枪”,其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赫然在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主要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基层组织,考研或者自主创业总体来看,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进门难”  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政府和事业单位本应是该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就业方向,但就实际情况来看,进入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毕业生少之又少。

政府、事业单位凡进必考,且各种岗位都有明确而严格的专业限制,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匹配的岗位非常稀缺,基本只能报考“专业不限”的岗位所以,报考公务员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不仅没有优势,反而跟其他专业相比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2、企业成为就业的主要渠道  企业为每年的应届毕业生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成为就业问题中最大的贡献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也与其他专业一样,毕业后大多数进入企业工作但和其他专业毕业生不同的是,其他专业都有明确的专业方向和对口岗位,却很少有岗位指明招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所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遭受了很大的尴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进入企业大多从事行政助理、秘书、人力资源专员、销售等相关工作,专业对口无从谈起  3、考研率较稳定  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面临严重的就业难题,所以成绩优秀的学生会通过考研深造来扩充就业渠道该专业每年有25%左右的学生复习考研,但研究生阶段并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所以该专业本科毕业生在攻读研究生时只能跨专业考研迫于跨专业的高难度,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是相近专业,如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管理或者有些同学会选择难度较低的专业硕士,如法律专硕等。

这种不平等的竞争局面增加了该专业考研的难度,降低了研究生的录取比例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难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  (1)公共管理发展较缓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伴随着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出现的,是“大社会,小政府”体制下对公共管理人才需求增加的情形下出现的但该专业诞生后发展迅速,毕业生人数日益增多,而我国公共管理发展相对缓慢该专业招生规模太大,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与人才实际需求脱节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但我国政府部门在录用制度上实行“凡进必考”,同时,由于人事制度相对稳定、流动性极小,公务员一般“只进不出”,所以该专业毕业生进入政府部门实际比较少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的招录情况同政府机关相近,也不可能提供较多的岗位而我国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团体发展还不成熟,数量少、规模小、专业性缺乏,也无法吸纳该专业的毕业生供求数量的严重失衡及公共管理发展较缓慢导致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  (2)社会认可度不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诞生之初就是在夹缝中生存,该专业的对口单位如政府、事业单位不能为其提供更多岗位,而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其在企业中也没有合适的位置。

社会对该专业的认可度不高,不知道这个专业到底是干什么的,普遍认知是“万金油”,什么都学一点,但什么都不精所以,几乎没有企业会在招聘专业中提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使得该专业毕业生在招聘过程中遭遇不少尴尬  2、自身建设  (1)专业定位不明确教育部专业目录规定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将开设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8个专业方向,但目前没有一所院校能开齐这8个专业方向,大多数学校是依托本校原有学科基础举办本专业的因此,该专业方向设置较“杂”,各高校该专业的培养方案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分别根据已有的学科基础来设置专业课程以陕西省高校为例,陕西师范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教育事业为主要方向;西安交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卫生事业为主要方向;西安财经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文化事业为主要方向学生既要学习公共管理类课程如管理学、管理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又要学习市场营销、会计基础、经济法概论、统计学等课程体系庞杂,学生很难做到术业有专攻,而且课程多以“基础”、“概论”等形式出现,学生感觉什么都学了但什么都不精因此,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专业定位不明确,就业方向不明确的问题所培养的学生专业性不强,缺乏不可替代性,几乎没有任何专业对口岗位,但又似乎哪里都可以就业。

  (2)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从实际情况来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普遍存在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学大纲中实践教学部分不完善,内容比较单一,实践考核流于形式;第二,实习基地的建设落后或者不全,学生实习机会不多或者到实习基地不能学到东西;第三,教师实践能力薄弱,责任心不强  和其他管理专业相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习环节并不容易开展,主要原因是实习基地难以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习单位主要是政府部门机构和相关的公共事业管理单位,但是这些单位由于特殊性不可能接受大批的学生实习,只有极少数学生能有机会去机关事业单位实习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对策  1、大力推进公共事业社会化  国家应大力推动公共事业社会化的力度,大力推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将更多的公共事业管理职能转移给社会组织,实现政府的社会管理体制向“小政府、大社会”转变随着新型公共事业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再加上公共事业的不断发展,势必会需要越来越多的新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目前,我国基层组织的发展日益壮大,这也大大促进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比如近几年陕西省每年都招聘2500名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大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凭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顺利考取,充实了社区工作者的队伍。

同时,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也日渐壮大,随着非营利组织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专业性越来越强,也定会吸纳更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相信随着公共事业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难题将迎刃而解  2、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  据统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能够进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很少,大部分毕业生都是流入企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在企业任职岗位非常广泛,既有行政助理、人事专员,也有保险、销售、公关等这就说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广泛涉猎各门类课程是有利于在企业就业的,高校应该转变就业理念,适当增设相关课程以提高学生在企业就业的竞争力还应该加大选修课、专题讲座的比重,使学生及时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向及热点问题,邀请政府机关或者名企管理人员为学生进行讲座,以提高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考试,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性,提升竞争力  3、加强实践教学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加强实践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建设专业实验室,二是建设实习基地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验室可以进行两类实验课程的教学一是,针对该专业的许多核心课程如管理信息系统等进行单科性课程实验。

这些课程有很强的技术性和操作性,要安排专门的课程实验才能够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二是,开展综合性的专业实验,即通过建立仿真模拟实验系统,给学生提供一个高效的模拟实验实训环境,使学生能在一个仿真的环境中体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实务业务流程,如建设电子政务实验室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应该突破传统思维,既认为毕业生实习只能安排在政府或者事业单位实际上,高校应该转换就业模式,除了政府、事业单位,还有相当部分学生是进入企业工作的,所以,在建立实习基地时除了政府和事业单位外,还可以适当建立相关企业实习基地以西安财经学院来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文化事业管理方向,在建立实习基地时除了政府和事业单位外还可适当安排文化企业  4、加强创业培训  据统计,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率只有1%左右,跟国外比起来还有相当的差距为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国家出台了非常多的优惠政策,比如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享受培训补贴;免费创业服务等高校也应强化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培训以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为例,为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对大学生免费进行“SYB培训” SYB的全称是“START YOUR BUSINESS”,意思是 “创办你的企业”。

SYB的培训课程总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创业意识培训,第二部分是创业计划培训经过培训帮助创业者正确认识自我,创业意识得到增强;使创业者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实际的企业构想;使创业者对企业即将面临的市场环境有理性的认识,且能够正确对市场进行评估  虽然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面临严重的就业困境,但相信随着公共事业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随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不断优化,未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定有广阔天空    [1] 云淑萍.财经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2(2).  [2] 陆锦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J].巢湖学院学报,2013(2).  [3] 余敏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危机及其出路[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2).    石柳清(***-)女,湖北荆州人,助教,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