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醇缩甲醛§目录化学反应 合成工艺 用途 性质©化学反应聚乙烯醇和甲醛的 缩合物聚乙烯醇与醛 的缩醛化反应可能有三 种一般,缩醛化反应 主要在分子内部进行, 生成六元环结构,但是 分子之间的交联反应以 及生成五元环缩醛化物 的反应也会发生合成工艺工业上维纶纤维的制造是将聚乙烯醇溶于水中, 制得15 %左右水溶液,通过0.07毫米左右孔径的喷丝头,在饱和的硫酸钠水溶液凝固浴中制得纤 维,再经拉伸及热处理,提高强度及耐热水性;然后在催化剂硫酸存在下, 与甲醛进行缩醛化反应,温度约70°C,时间20〜30分钟,经水洗,上油即 得维纶纤维维纶纤维有短纤维、丝束及长丝等品种,其中以棉型短纤维 及丝束最为普遍维纶纤维相对密度1.26〜1.30,软化点220〜230C,水中软化点110C; 棉型短纤维聚乙烯醇缩甲醛的纤度1.4旦(定长9000米质量1克为1旦);干湿强度分别为5.4克力 /旦、4.3克力/旦,干湿伸度分别为16.5 %、17.5 %,杨氏模数550千 克力/毫米,弹性恢复率(3 % )70 %维纶纤维的特点是强度高、韧性好、 耐磨、耐酸碱、湿强度高、不怕霉蛀等;缺点是弹性、染色性和尺寸稳定 性较差。
维纶纤维主要用来制作衣服,也可用于制造各种缆绳,帆布,农 用防风、防寒纱布等用途聚乙烯醇缩甲醛的性质和用途,随着聚乙烯醇原料、制造方法和缩醛 化程度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工业上最主要的用途是制作维纶纤维维纶纤维是由完全醇解的聚乙烯醇合成的,它的平均聚合度为 17001800 1924年德国W.0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赫尔曼和W.黑内尔首先制得了聚乙烯醇,1934德国制得了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日本樱田一郎研究成功热处理和缩醛化技术,提高了纤维耐水性,扌 1948年维纶纤维问世,1950年日本建成「主义人民共 前以中国、朝鲜民主纺织工业中的应用范围生产装置,此后产量迅速上升60年代以后, 中国、联邦德国、苏联、南朝鲜等相继生产,目 人民共和国、日本的产量最大聚乙烯醇缩甲醛除用于维纶纤维外,粘剂、电气绝缘材料等朝鲜民主1938 年 「大了在 |第一个 和国、义性质作发泡剂研磨材料胶把聚乙烯醇溶解 醇缩甲醛纤维的中国商内尔合成聚乙烯醇,30年代制成纤维,名为津托菲尔(synthofil)由于它 溶解于水不能作纺织纤维,主要用作手术缝线1939年日本樱田一郎等人 研制成功聚乙烯醇的热处理和缩醛化方法,维纶才成为耐热水性良好的纤 维。
世界上生产维纶的国家主要有中国、日本、朝鲜等维纶性质与棉花 相似,强度和耐磨性优于棉花它有良好的耐用性、吸湿性、保暖性、耐 磨蚀和耐日光性;主要聚乙烯醇缩甲醛用途缺点是耐热水性差,弹性不佳,染色性较差,高温下的力学性能低维纶 大量用以与棉、粘胶纤维或其他纤维混纺,也可纯纺,用于制做外衣、汗 衫、棉毛衫裤和运动衫,以及工作服;也可制作帆布、缆绳、渔网、包装 材料和过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