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江南博哥)]1.砂在进行泥块含量试验时,应对烘干的试样用( )mm筛筛分,取筛上的砂备用A.0B.0.63C.1.25D.2.5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JTS/T236-2019《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检测技术规范》P62页:(1)将样品缩分至5000g,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用l.25mm的方孔筛筛分,取筛上不少于400g的砂分为两份备用;[单选题]2.人工砂亚甲蓝试验时会进行第一次色晕试验,用玻璃棒沾取一滴悬浊液滴在滤纸上,所取悬浮液滴应使沉淀物直径在( )之间A.6~10B.6~12C.8~12D.8~14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JTS/T236-2019《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检测技术规范》P72页:6.15.3.1亚甲蓝溶液试验应按下述方法进行:(1)称取试样200g,精确至1g将试样倒入盛有(500±5)ml蒸馏水的烧杯中,用叶轮搅拌机以(600±60)r/min转速搅拌5min,形成悬浮液,然后以(400±40)r/min转速持续搅拌,直至试验结束;(2)悬浮液中加入5ml亚甲蓝溶液,以(400±40)r/min转速搅拌至少1min后,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浮液,所取悬浮液滴使沉淀物直径在(8~l2)mm内,滴于滤纸上,滤纸置于空烧杯或其他合适的支撑物上,滤纸表面不与任何固体或液体接触;若沉淀物周围出现色晕,再加入5ml亚甲蓝溶液,继续搅拌1min,再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浮液,滴于滤纸上,沉淀物周围仍未出现色晕,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沉淀物周围出现约1mm宽的稳定浅蓝色色晕,继续搅拌,不加亚甲兰溶液,每1min进行一次蘸染试验;若色晕在4min内消失,再加入5ml亚甲蓝溶液;若色晕在第5min消失,再加入2ml亚甲蓝溶液;上述情况下,均继续进行搅拌和蘸染试验,直至色晕持续5min;(3)记录色晕持续5min时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总体积,精确至1ml;[单选题]3.砂中轻物质表观密度( )。
A.小于2000kg/m3B.小于等于2000kg/m3C.小于2100kg/m3D.小于等于2100kg/m3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JTS/T236-2019《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检测技术规范》P63页:(2)向l000ml的量杯中加水至600ml刻度处,再加入l500g氯化锌,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锌全部溶解,待冷却至室温后,将部分溶液倒入250ml量筒中测量其密度;当溶液相对密度小于1950kg/m2时,将它倒回量杯,再加入氯化锌,溶解并冷却后测量其密度,直至溶液密度达到(l950~2000)kg/m2时为止[单选题]4.轻物质含量检验采用的氯化锌重液,其纯净程度属于( )A.优级纯B.分析纯C.化学纯D.实验纯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JTS/T236-2019《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检测技术规范》P63页:6.10.1仪器设备和试剂应满足下列要求:(1)烘箱的温度控制范围为(l05±5)℃;(2)天平的最小分度值不大于1g;(3)1000ml量杯、250ml量筒、150ml烧杯各一只;(4)比重计的测定范围为1.0~2.0;(5)通常采用内径和高度均为70mm、网孔孔径不大于150um的网篮,或者采用坚固性检验用的网篮或孔径150um的筛;(6)筛孔公称直径为5.00mm和315um的方孔试验筛各一只;(7)化学纯氯化锌。
[单选题]5.有机物含量试验中洗除有机物的和未经清洗的试样用相同的水泥、砂配成配合比相同、坍落度基本相同的两种混凝土,测其( )抗压强度A.3dB.7dC.28dD.48d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JTS/T236-2019规范P62页,砂的有机物含量测定是测水泥砂浆28d抗压强度;(教材有错误)JTS/T236-2019规范P86页,粗骨料的有机物含量测定是测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单选题]6.在进行砂中的硫酸盐、硫化物含量检测时,若分解试样溶液采用硝酸则结果( )A.偏大B.偏小C.不变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加入硝酸,硫化物会氧化成硫酸[单选题]7.下列关于水运工程混凝土用粗骨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碎石含泥量试验过程中应注意小于0.08mm颗粒的丢失B.泥块含量试验取两次试验平均值,两次试验结果之差>0.5%时,应重新取样试验C.针片状颗粒是指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平均粒径的2.4倍和厚度小于该颗粒所属粒级平均粒径的0.4倍的颗粒D.海水环境工程中严禁使用碱活性粗骨料,淡水环境工程中可使用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教材P60页:骨料的针状颗粒,是指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的2.4倍者,片状是指颗粒的厚度小于平均粒径的0.4倍者。
平均粒径是指该粒径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单选题]8.配制C30及其以上混凝土,碎石中针片状含量应不大于( )%A.40B.15C.25D.30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教材P60页:表3-23[单选题]9.用硫酸钠溶液检验砂的坚固性其侵烘循环次数为( )A.2次B.3次C.4次D.5次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教材P53页:(1)称取各粒级试样各100g,精确至0.1g,分别装入网篮中并浸入盛有硫酸钠溶液的容器中,溶液体积应不小于砂样总体积的5倍,三角网篮浸入溶液时应先上下升降25次,以排除试样中的气泡然后静置于该容器中,此时,网篮底面应距容器底面约30mm(由网篮脚高控制),网篮之间的间距应不小于30mm,试样表面至少应在液面以下30mm其温度应保持在(20~25)℃范围内;(2)浸泡20h后,从溶液中提出网篮,放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烤4h,至此,完成了第一次试验循环待试样冷却至(20~25)℃后,即开始第二次循环从第二次循环开始,砂样浸泡和烘烤时间均为4h共循环5次;[单选题]10.骨料的坚固性试验中,试样是浸泡在( )饱和溶液中A.NaClB.Na2S04C.KClD.K2S04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碎石和砂的坚固性是硫酸钠溶液法[单选题]11.砂的紧装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关系为( )。
A.紧装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B.紧装密度>堆积密度>表观密度C.堆积密度小于紧装密度小于表观密度D.紧装密度小于表观密度小于堆积密度 参考答案:C[单选题]12.做砂子的颗粒级配试验时,如果两次试验的细度模数之差超过( )时,须重新试验A.0.1B.0.15C.0.2D.0.5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教材P44页:(4)累计筛余百分率取两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细度模数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如两次试验的细度模数之差超过0.20时,应重新试验;[单选题]13.粗集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的大小将会影响到( )A.混凝土的而耐久性B.集料与水泥的粘结效果C.混凝土的和易性D.集料的级配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教材P60页:针片状颗粒和山皮水锈颗粒的存在,均会影响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和混凝土拌和物的施工和易性粗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有明显影响,如粗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增加25%,可使高强度混凝土坍落度减少12mm,而中低强度混凝土则减少6mm针片状颗粒对混凝土抗折强度比抗压强度影响更大[单选题]14.在进行砂的氯离子含量检测时,测的样品滴定时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1=1.80ml,空白试验时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2=0.20ml,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0099mol/L,换算系数为0.0355,砂试样重为500克,则此批砂的氯离子含量为( )。
A.0.0001%B.0.0011%C.0.0015%D.0.0021%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JTS/T236-2019《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检测技术规范》P67页:6.13.1.3[单选题]15.根据《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UTJ270-98),在进行岩石抗压强度试验前,应将试件置于水中浸泡,水面应至少高出试件顶面( )mmA.10B.15C.20D.25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教材P70页:(1)用游标卡尺量取试件的尺寸(精确至0.1mm),对于立方体试件,在顶面和底面上各量取其边长,以各个面上相互平行的两个边上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宽或高,由此计算面积对于圆柱体试件,在顶面和底面上各量取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以其算术平均值计算面积取顶面和底面面积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计算抗压强度所用的截面积;(2)将试件置于水中浸泡48h,水面应至少高出试件顶面20mm;(3)取出试件,擦干表面,放在有防护网的压力机上进行强度试验,防止岩石碎片伤人试验时加压速度应为0.5~1.0MPa/s[单选题]16.测定碎石压碎指标时,官方规定的加荷值为( )A.50kNB.100kNC.200kND.300KN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JTS/T236-2019《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检测技术规范》P90页:(1)置圆筒于底盘上,取试样一份,分两层装入筒内,每层样品约占总重的1/2;每装完一层试样后,在底盘下面垫放垫棒,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第二层颠实后,试样表面距盘底的高度控制为l00mm左右;(2)整平筒内试样表面,装好加压头并保持平正,将测定筒在试验机上(160~300)s内均匀地加荷到200kN,稳定5s后卸荷,取出测定筒,倒出筒中的试样并称其质量,用孔径为2.50mm的方孔筛筛除被压碎的细粒,称量剩留在筛上的试样质量。
[单选题]17.碎石压碎指标值试验所用的标准试样粒径要求是( )A.(5.0-20.0)mmB.(10.0-20.0)mmC.(10.0-25.0)mmD.(10.0-25.0)mm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JTS/T236-2019《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检测技术规范》P90页:(1)采用风干状态(10.0~20.0)mm的颗粒进行试验;(2)对多种岩石组成的卵石,当其公称粒径大于20.0mm颗粒的岩石矿物成分与(l0.0~20.0)mm粒级有显著差异时,将大于20.0mm的颗粒经人工破碎后,筛取(l0.0~20.0)mm标准粒级另外进行压碎值指标试验;(3)将缩分后的样品先筛除公称粒径10mm以下及20mm以上的颗粒,再用针状和片状规准仪剔除针状和片状颗粒,然后称取每份3kg的试样三份备用,[单选题]18.粗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计算过程中,以下数据中用不到的是( )A.mo--集料的烘干质量(g)B.m1-一水、瓶及玻璃片的总质量(g)C.m2--集料试样、水、瓶及玻璃片的总质量(g)D.m3--集料的表干质量(g)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JTS/T236-2019《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检测技术规范》P79页:7.3.4[单选题]19.粗集料在混合料中起( )作用A.骨架B.填充C.堆积D.分散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教材P34页:集料也称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之一,在混凝土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集料按颗粒大小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
粒径在150um~4.75mm者称为细集料;粒径大于4.75mm者称为粗集料[单选题]20.砂是指粒径为( )的岩石颗粒A.≤10mmB.5~0.16mmC.0.075~2.5mmD.≥0.075mm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教材P34页:土木工程中常用的水泥混凝土细集料主要有天然砂和人工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