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感电影体感技术对电影美学的影响 陈菲仪 (广州美术学院 视觉艺术设计学院 510000)Reference:动感电影是一种新兴的电影形式体感模拟、立体成像、球幕银幕等技术的组合让电影的感官层次从视听扩展到体感,带来极致的感官体验,使观众第一次真正沉浸入电影世界本文厘清了动感电影的发展脉络,分析了体感元素的加入对电影本体美学和语言表达方式所产生的影响,并对动感电影技术引发下一次电影变革的可能性进行了论证Keys:动感电影;体感;本体美学;电影语言当前正值数字立体电影蓬勃发展的时期除此以外,另外一种电影形式——动感电影,也在悄然兴起这一技术变革为电影加入了体感的元素,扩展了电影的感官体验这一技术将对电影的本体美学及其语言表达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正是本文接下来将对其进行剖析一、 动感电影的特征及发展历程动感电影(Ride Film),又称体感电影,是一种藉由运动模拟器模拟运动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体感变化,配合画面营造出沉浸式的观影体验的新兴电影形式目前知名作品有《变形金刚过山车》(Transformers: The Ride)、《辛普森一家》(TheSimpons:Ride)等。
当前的动感电影实际上是4D电影与早期2D动感电影交融互渗的产物这两者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4D电影是在立体电影的衍生形式,强调的是视觉上的三维立体效果动感电影则更加强调体感体验,并非所有的动感电影都是立体电影1983年迪士尼公司推出的动感电影短片《完全领域》(Omnisphere)采用的便是一块2D IMAX银幕科技的发展让动感电影所能模拟的运动环境变得越来越真实这种效果是多种新兴技术的结合:立体电影技术营造了真实的三维立体效果;球形屏幕营造了无边界的视觉观感;环绕音响使观众感觉到真实自然的声音;六自由度运动模拟器使电影对观众的本体感受的影响得到增强观众的本体感觉因此受到了欺骗,从而感受到了比运动模拟器所能提供的更为强烈的运动感二、 动感电影技术对电影本体美学的影响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电影的本体美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革新有声电影让电影从视觉艺术变为视听艺术;彩色电影重现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3D立体电影增添了电影在z轴上的视觉维度巴赞针对电影本体提出了“完整电影”的概念,认为“电影这个概念与完整无缺地再现现实是等同的1”动感电影技术为电影增添了体感方面的维度,使观看者的主体感受得到确立,让电影又一次朝“完整电影”的概念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过去的电影创作中,创作者已经开始有意识地使用画面调动观看者的身体感受另一方面,20世纪中期以梅洛庞蒂为代表的现象学者开始对知觉的身体性和身体的意向性进行研究电影作为制造幻觉的艺术,在诞生之初就与知觉密不可分在动感电影中,体感模拟技术直接作用于观看者的本体感受器和前庭器官,身体感受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成为电影本体美学的新元素如果说当前的电影观看者只是电影所塑造的世界的旁观者,与电影分处两个世界,那么动感电影的观看者则是真正走入了电影所塑造的世界电影与观看者之间的主体间性的重构,在根本上改变了电影的本体美学三、 动感电影技术对电影语言的影响1.电影边框的消失及构图重心的转移在立体电影中,电影的边框因为z轴的增加而遭到打破,“边框效应”问题凸显,被摄对象进入频闪区(只有一边眼睛可以看到被摄对象的区域)会造成观众的不适这一需求推动了IMAX技术的发展IMAX技术能较好地覆盖观看者的视域,从而营造出广阔的3D视野到了动感电影,因为体感座椅的运动,对电影银幕提出了“超视域”的要求这让电影边框的概念完全消失,画内边框的构图手段2也将被彻底瓦解如何脱离画框概念去安排画面的视觉中心和视觉边缘将成为动感电影语言的主要命题。
动感电影的构图重点将从平面构图转向纵深构图2.长镜头应用范围的扩大电影越是趋近于现实世界,就越是要求电影镜头能够模拟人类观察世界的方式传统二维电影快切镜头的剪辑手法早已不太适用于立体电影这种方式让观众眼睛的焦点不断变化,导致睫状肌过度疲劳而产生眩晕感,反而影响了镜头的连贯性在动感电影中更是如此上文提到的几个动感电影都是一镜到底的长镜头电影长镜头在景深和体感变化上的和谐感和流畅感更加符合我们对真实世界的知觉方式3.体感调度和场面调度配合在非动感电影中,除了一些主观镜头,观众与摄像机经常保持着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即观众是在“看电影”,而非通过摄影机“观察”电影世界而在动感电影中,体感的变化使观众的主体感得到了确证,因而模糊了摄影机与观众眼睛的界线,使得摄影机被“主体化”了观众的眼睛与电影世界中的摄影机重叠在一起,真正走进了电影的世界导演可以像调度摄影机一样,去调度观众的身体感受场面调度不再只是作用于电影世界,还能对现实世界产生干涉当然,电影营造的是幻象,而不是制造普通人无法参与的极限运动动感电影让体感模拟器根据摄影机的运动方向做小幅度的运动,同时让画面做大幅度的运动,在体感和视觉感受的共同作用下,让观众获得数倍于实际运动的运动体验感。
动感电影的场面调度将成为一门复杂的艺术体感调度与场面调度如何组合将成为动感电影研究的重要课题四、 结语当前的动感电影因为造价昂贵,大多只能安放在主题公园和科技展馆中,以“虚拟过山车”式的“杂耍”型娱乐形式存在但是纵向比较电影的[来自www.lW5u.CoM]发展史,我们会发现每一种具有重大突破的电影技术最初都是以“杂耍”形式开始的:早期的黑白电影利用刺激的画面令观众获得“震惊”的感觉;立体电影最初在主题公园播出,以被摄物体在银幕纵深方向的快速变化吸引观众的眼球随着技术的进步,尤其是 VR 眼镜的发展,动感电影的设备和场地需求将进一步下降,更有利于动感电影的普及此外,动感电影作为一种能够把感官体验推到极致,将观众拉回电影院的电影类型,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很有可能会成为未来电影工业的发展方向在1896年,观众会因为《火车进站》中呼啸而来的火车画面而惊恐万状;而到了现在,我们依然会因为在虚拟过山车上的逼真体验而惊声尖叫这两者冥冥之间的联系让我们仿佛回到了100年前,在历史长河中看到了电影这门伟大艺术的诞生让我们拭目以待,让时间来证明动感电影能否成为电影的下一个发展契机吧注[来自wwW.lw5u.Com]释:1.安德烈.巴赞. 电影是什么[M]. 崔君衍,译.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19.2.参看 付宇. 3D电影:本体美学的改变与视听语言的变革[J]. 电影艺术.2012(05).作者简介:陈菲仪(1988- ),女,广东汕头人,广州美术学院教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动画理论与实践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