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字词知识点整理归纳 《琵琶行》字词学问点有许多,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篇课文 《琵琶行》字词学问点:字词注解 〔1〕左迁:贬官,降职古以左为卑,故称左迁 〔2〕明年:其次年 (3)铮铮:形容金属、玉器等相击声 〔4〕京都声:指唐代京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5〕倡女:歌女倡,古时歌舞艺人 〔6〕善才:当时对琵琶师或曲师的通称是能手的意思 〔7〕委身:托身,这里指嫁的意思 〔8〕为:做 〔9〕贾(gǔ)人:商人 〔10〕命酒:叫(手下人)摆酒 〔11〕快:畅快 〔12〕悯然:愁闷的样子 〔13〕漂沦:漂泊沦落 〔14〕出官:(京官)外调 〔15〕恬然:淡泊安静的样子 (16)迁谪:贬官降职或流放 〔17〕为:创作 〔18〕长句:指七言诗 〔19〕歌:作歌 〔20〕凡:总共 〔21〕言:字 〔22〕命:命名,题名。
〔23〕浔阳江:据探究,为流经浔阳城中的湓水,即今九江市中的龙开河(97年被人工填埋),经湓浦口注入长江瑟瑟:形容枫树、 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24〕瑟瑟: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25)主子:诗人自指 〔26〕回灯:重新拨亮灯光 〔27〕转轴拔弦:将琵琶上缠绕丝弦的轴,以调音定调 〔28〕掩抑:掩蔽,遏抑 〔29〕思:悲,伤 (30〕信手:顺手 〔31〕续续弹:连续弹奏 〔32〕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 〔33〕捻:揉弦的动作 〔34〕抹:向左拔弦,也称为弹 〔35〕挑:反手回拨的动作 〔36〕《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本为西域乐舞,唐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依曲创声后流入中原 〔37〕《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38〕大弦:指最粗的弦 〔39〕嘈嘈:声音沉重抑扬 〔40〕小弦:指最细的弦 〔41〕切切:细促轻幽,急迫细碎。
〔42〕间关:莺语流滑叫间关 〔43〕幽咽:遏塞不畅状 〔44〕冰下难:泉流冰下堵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 〔45〕凝绝:凝滞 〔46〕迸:溅射 〔47〕曲终:乐曲结束 〔48〕拔:弹奏弦乐时所用的拔工具 〔49〕当心画: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常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50〕舫:船 〔51〕敛容:收敛(深思时悲愤深怨的)面部表情 〔52〕虾(há)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旁边,是当时出名的游乐地区 〔53〕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54〕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 〔56〕五陵:在长安城外,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 〔57〕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风尘女子 〔58〕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 〔59〕钿(diàn)头银篦(bì):此指镶嵌着花钿的篦形发饰 〔60〕击节:打拍子 〔61〕颜色故:容貌苍老。
〔62〕浮梁:古县名,唐属饶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盛产茶叶 〔63〕去来:走了以后 〔64〕梦啼妆泪:梦中啼哭,匀过脂粉的脸上带着泪痕 〔65〕阑干:纵横散乱的样子 〔66〕重:重新,重又之意 〔67〕唧唧:叹声 〔68〕呕哑嘲哳:形容声音噪杂 〔69〕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 〔70〕暂:突然 〔71〕却坐:退回到原处 〔72〕促弦:把弦拧得更紧 〔73〕向前声:刚才奏过的单调 〔74〕掩泣:掩面哭泣 〔75〕青衫:唐朝八品、九品文官的服色白居易当时的官阶是将侍郎,从九品,所以服青衫 《琵琶行》字词学问点:文言文学问 一、通假字 曲终收拔当心画(画通划) 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金字旁的篦,密齿梳) 二、古今异义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其次年 今:指今年的下一年) 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古:年纪大了 今:长子、长兄等) 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古:叹息声 今:一般指虫鸣) 因为长句(因为:古:因此写了 今:表缘由) 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古:容貌 今:色调) 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古:刚才 今:朝向前方(面)) 三、一词多义 (1)言 感斯人言(言: 话语)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言L:说) (2)命 遂命酒(命:叮嘱,吩咐) 命曰[琵琶行](命:取名) (3)为 因为长句(v 写、作) 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 为君翻作【琵琶行】(为:介词,为、替) (4)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暂:副词,短暂) 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副词,忽然、突然) (5)幽 别有幽愁暗恨生(幽:深厚) 幽咽泉流冰下难(幽: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 野芳发而清香(幽:清幽幽的)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昏暗)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