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2020,1,第五章 平均利润、利息与地租,第一节:平均利润与竞争 第二节:利息与金融资本 第三节: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 第四节:结论与拓展,02.11.2020,2,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一)成本价格和利润 成本价格:生产商品所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或者说,成本价格是商品价值中必须用来弥补为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部分成本价格作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的转化形式,掩盖了两种资本在价值增值中的不同作用02.11.2020,3,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利润: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如果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成本价格)生产出来的,那么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 马克思:“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 令成本价格为k=c+v,利润记为p,则 W=c+v+m 就转化为:W=k+p,02.11.2020,4,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关系: 两者本来是同一东西,在量上是相等的,都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中所创造的价值但剩余价值是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内容,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之后,利润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而它的真正来源,即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真相被掩盖了02.11.2020,5,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原因 利润在观念上被当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是因为: 商品价值中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采取了成本价格形式,因此剩余价值好像不是由可变资本、而是由 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 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好像工人的全部劳动都得到了报酬,因此,生于价值也好像是由资本产生的02.11.2020,6,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 举例:某个商品价值结构如下 W=8000(c)+2000(v )+1000 (m) 于是,m=m/v = 1000 /2000= 50% p= p/k=p/(c+v)=1000/10000=10% 显然,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02.11.2020,7,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关系: 马克思:“应当从剩余价值率到利润率的转化引出剩余价 值到利润的转化,而不是相反原因是,资本家唯一而 且首先关心的是剩余价值和预付资本的比率。
所以,从理论 上分析,是先有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即利润率, 然后再按利润率取得利润02.11.2020,8,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利润率的影响因素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例,它反映资本 的价值增值程度其影响因素包括: 剩余价值率其他条件既定,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 正相关 资本有机构成可变资本占比越大,剩余价值就越 多,利润率越高 资本周转速度资本周转越快,年剩余价值率越 高,利润率也越高02.11.2020,9,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二)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 1.利润率的差异性: 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差别源于两个方面: 资本有机构成 马克思: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这种技术构成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引起的利润率差别,关键是等量预付总资本中可 变资本的大小02.11.2020,10,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资本周转的时间 在资本有机构成以及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利润率和周转时间成反比这可以从可变资本所推动的剩余劳动来理解如果两个相等的可变资本的周转时间不同,它们在一年内推动的剩余劳动也不同,生产的年剩余价值量也不等,从而利润率自然也会就不等。
02.11.2020,11,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企业或部门为了获取高利润率的通常做法: 价格竞争; 营销努力; 销售组织与服务; 技术创新; 对市场竞争进行限制;,02.11.2020,12,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企业或部门在利润竞争过程中所形成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 垄断竞争; 寡头垄断; 完全垄断; 市场结构分析中的S-C-P范式02.11.2020,13,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02.11.2020,14,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2.平均利润率 不同生产部门可能会有各不相同的利润率,但竞争会使 不同利润率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率在现实经济中,利润率 的平均化是在资本家追逐有利投资领域、通过资本的不断 转移的过程中而实现的 资本家的基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02.11.2020,15,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理解平均利润率的几个要点: 平均利润率不是利润率的绝对平均化,而只是资本主义经济或市场经济的一种内在趋势 平均利润率的计算应该考虑到加权平均,即除了考虑各部门的个别利润率之外,还要考虑各部门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以资本的可流动为前提的,这暗示着行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较小,市场结构应更接近完全竞争市场。
02.11.2020,16,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平均利润率的计算:,02.11.2020,17,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平均利润: 由于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利润就转化为平均利润所谓平均利润就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都实行“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根据资本的大小,按平均利润率取得一份剩余价值,这即为平均利润 马克思:“按照一般利润率归于一定量资本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02.11.2020,18,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平均利润的计算:,02.11.2020,19,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商品价值W=c+v+m,在预付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k)时,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p),于是商品价值 W=k+p 在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商品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即由成本价格和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02.11.2020,20,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生产价格的计算:,02.11.2020,21,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显然: 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平均利润率的存在为前提的; 生产价格是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无论从个别生产部门还是从全社会来说都是这样。
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差额同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差额是一致的02.11.2020,22,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竞争,生产价格同商品价值的关系: 生产价格的形成使个别部门的剩余价值与平均利润发生了偏离,进而使生产要素的价值和成本价格发生了偏离但是,只要从全社会总和的角度来考察,就可以看到:剩余价值总量和平均利润总量相等,成本价格总和和生产要素价值总和相等因而,价值总和等于生产价格总和,可见,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02.11.2020,23,第二节 利息与金融资本,(一)生息资本 也称为借贷资本,指货币所有者为了获得利息而把它借给别人使用的货币资本02.11.2020,24,第二节 利息与金融资本,生息资本形成的供求分析: 需求方:产业资本家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竞争能力、以及应对生产和经营中的不确定性往往需要借入 货币资本; 供给方:产业资本在资本循环的过程中,往往也会游离出暂时闲置不用的货币可供贷出02.11.2020,25,第二节 利息与金融资本,生息资本的基本特征: 生息资本是所有权资本在货币资本借贷关系中,贷出方让渡的是货币资本一定时期内的使用权,到期需要连本带息收回。
02.11.2020,26,第二节 利息与金融资本,生息资本具有两种身份:对货币资本家而言,它是所有权资本;对产业资本家而言,它又变成了职能资本,出现了货币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生息资本的运动形式区别于产业资本产业资本的运动公式是G-W-PW-G,然而,借贷资本的运动公式则是G-G02.11.2020,27,第二节 利息与金融资本,关于生息资本的运动形式: 生息资本流通形式G-G,掩盖了生息资本和职能资本之间的关系,它实际是以职能资本的运动为前提的;,02.11.2020,28,第二节 利息与金融资本,利息: 表面上是让渡资本使用权的回报,但就实质而言,是货币资本所有者凭借对货币资本的所有权而对产业资本利润的分割 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02.11.2020,29,第二节 利息与金融资本,利率: 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本金)的比例关系 利率=利息量*100%/本金 利率的决定: 利润率水平 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 货币当局的管制程度02.11.2020,30,第二节 利息与金融资本,(二)金融资本 银行:随着分工演化,整个经济体系分化出专门从事资本借贷业务的机构,而银行就是最基本的专业经营借贷资本的金融中介机构。
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形成金融资本02.11.2020,31,第二节 利息与金融资本,银行资本:投资和吸收存款 银行收益: 贷款的利息收入取决于贷款利率和放贷规模; 中间业务 银行成本: 经营成本; 呆坏账损失02.11.2020,32,第二节 利息与金融资本,银行利润: 银行收益-银行成本 主要取决于:实际贷款规模;存贷利率差;管理费用;呆坏账损失02.11.2020,33,第三节 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一)地租与土地所有权 地租是土地所有权的经济形式 土地所有权就是土地所有者对土 地的垄断02.11.2020,34,第三节 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的基本特征: 土地所有权已不再有人身的依附和超经济的强制,而成为纯粹的经济形式,即能够取得一定货币收入的形式 土地的经营同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所有者完全分离土地所有者具有土地的所有权,而农业资本家则雇佣工人经营和使用土地02.11.2020,35,第三节 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资本主义地租所体现的阶级关系: 雇佣工人 产业资本家 土地所有者 农业资本家从雇佣劳动者身上榨取剩余价值,土地所有者则凭借土地所有权,从农业资本家手里瓜分到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即地租。
02.11.2020,36,第三节 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资本主义地租的实质: 在资本主义农业生产中,土地所有者得到的份额,就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扣除平均利润以后的余额所以资本主义的地租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超过平均利润的余额,是农业资本家缴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02.11.2020,37,第三节 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狭义和广义地租: 狭义地租:为了使用土地本身而支付的货币额; 广义地租:往往称为租金,是指农业资本家为了取得经营土地权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全部货币额02.11.2020,38,第三节 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二)级差地租 定义: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它是由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即超额利润所构成的 这种超额利润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的垄断,而土地的私有权则把这种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02.11.2020,39,第三节 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级差地租的成因: 土地的稀缺性,导致农产品价格由劣等地上的生产价格 决定 等量资本投在不同土地上,由于生产率不同,由劣等 地生产的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决定市场价格,从而投入优 等地、中等地的资本就会获得一个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 转化为级差地租就是级差地租。
02.11.2020,40,第三节 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级差地租: 等量资本投在肥沃程度不同的等量土地上,必然使较优土地的经营者获得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会由于农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而落入土地所有者手中这种由于土地肥沃程度不同、位置优劣不同所产生的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