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基本技术操作复习题 中医护理基本技术操作复习题 一、选择题 (单选题) 1、为病人行豪针刺时,进针“得气”后,一般留针时间为 A 5-8分钟 B |> 10-20 分钟 C 、25-30 分钟 D35-40 分钟 E45-50 分钟 2、下列哪些病人或部位禁止应用针刺疗法 A、头痛病人 B、下肢瘫痪病人 C、中风病人 D、类风湿病人E f、孕妇的下腹、腰骶部 3、运用皮肤针(梅花针)治疗疾病时,用较重的腕力进行叩刺,局部皮肤可见隐隐出血,病人有疼痛感觉,此称为 A、较弱刺激 B 、弱刺激 C 、中刺激 D 1、强刺激 E 、超强刺激 4、为病人在穴位内进行药物注射时,药液不可注入 A、关节腔、脊髓腔 B、大肌群 C 、头面部 D 、背部 E、四肢下段 5、电针疗法采用有节率的时断时续自动出现的一种波型,此波型称为 A、密波 B 疏波 C、疏密波 D,断续波 E 锯齿波 6将艾条冉端对准施艾部位,在距离施艾腧穴约2-3cm高处,反复地旋转移动或作左右方向转移, 此是 A、温和灸 B 、雀啄灸 C l、回旋灸 D、温针灸 E、艾柱灸 7、利用灌状器具,借助燃烧热力排除罐内空气,使之形成负压,吸附在皮肤或穴位上,造成局部皮肤充血或淤血的现象为 A、针刺法 B、艾灸法 C、推拿法 D、拔火罐法 E、拔药水罐法 8、为病人换药时应注意,对汞剂过敏者禁用 A、丹药 B、油剂 C水剂D、散剂 E、注射剂 9、为病人实施药熨时,温度不宜超过 A 30 C B、40C C、50C D、60C E*、70C 10治疗部位有金属异物者,禁用 A、药浴法B f、中药离子导入法 C、熏洗法 D、换药法 E、坐药法 11、将药物置入阴道内的治疗方法称为 A、药浴法 B、药熨法 C、敷药法 D、换药法 E*、坐药法 12、薰洗药温不宜过热,其温度一般为 A 10C ?20C B、20C ?30C C、30C ?40C D、50C ?70C E、80C ?90 C 13、针刺时进针慢而浅,提插轻,捻转幅度小,留针后不捻转,出针后多揉按针孔,此针法为 A 、提插法 B 、捻转法 C 、补法 D 、泻法 E 、平补平泻法 15C 角 针刺时直刺的角度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 E 针刺时斜刺的角度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 C 针刺时平刺的角度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 A 5~8cm B 、9~14cm C 、15~20cm 中药保留灌肠时, 中药保留灌肠时, 50~100次/秒 (配伍选择题) B 、30C 角 C 、45C 角 、60C 角 、90C 角 1、 2、 3、 4、 5、 6、 7、 8、 18~25cm E 、 28~35cm 慢性痢疾病人肛管插入的深度为 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肛管插入的深度为 B 、2~5次/秒 C D C 、 6~10次/秒 30~40次/秒 电针密波的频率是 电针疏波的频率是 电针锯齿波的频率是E 解除或缓解妇科慢性疾病 保持疮面清洁,控制感染 坐药法的目的是A 10、 拔火罐法的目的是E 11、 刮痧法的目的是C A 5分钟左右 B 、5~7分钟 12、 温和灸一般施灸的时间为B 13、 雀啄灸一般施灸的时间为A 14、 回旋灸一般施灸的时间为 E (多选题) 1、为病人行熏洗治疗时应注意 9、 、16~20次/分或20~25次/分 B 、美肤、美容 C 、解除或缓解各类“痧症” 、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 C 、10~15 分钟 D 、15~18 分钟 E 、20~30 分钟 A 、药温为50C ?70C B 、一般每日一次 C 、所用物品每人一份 、每次20~30分钟 D E 2、 孕妇宜坐浴 中药保留灌肠的目的 清热解毒 B 镇静、催眠 、降低血液中的含氮物质 D 控制肠道感染 3、 敷药法的作用有 A 通经活络 、控制慢性炎症的临床症状 B 、清热解毒 C 、活血化瘀 、消肿止痛 E 、冬病夏治 4、 实施推拿疗法的目的是 A 、促进组织修 B 、 健脾和胃 、保健强身、预防疾病 D 调整阴阳 5、温针灸的作用有 、复缓解各种急慢性疾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