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A+一点儿”句式的语义功能和句法性质一、引言“A+一点儿”句式是差比句的一种,其构成为“X+A+一点儿”原型差比句的形式为“X+M+Y+A+一点儿”,是由比较主体(X)、比较基准(Y)、标记词(M)、属性谓语(A)、数量补语“一点儿”构成,“A+一点儿”句式是差比句的短形式一般认为,“一点儿”表示微量,其与形容词组合时表示度量由“A+一点儿”所构成的形容词谓语句是句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已有成果对该句式的句法语义及句式中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制约研究比较少本文立足于“A+一点儿”组合,首先从微观角度对“A+一点儿”组合内部的成分制约因素及句法表现进行分析,然后从宏观角度对“A+一点儿”句式的句子功能选择以及中观的相关联的句法成分的制约进行验证,以期对“A+一点儿”句式的句法语义特点进行全面的描写、分析和解释二、“A+一点儿”组合的内部制约(一)“A”的理性义“一点儿”表示微量,“A”与“一点儿”组合要求“A”具有可变量这一语义特点性质形容词表示某种抽象的属性,程度上存在差异,具有可变的量,隐含着[+程度量]这个语义特征,1可以与“一点儿”共现,如例(1);而状态形容词在某种抽象的属性上表现为固化性,程度上不存在差异,具有[-程度量]这个语义特征,所以不能与“一点儿”共现。
重叠形容词不管是AA式、ABAB、AABB、A里AB、还是A+后缀构成,由于本身表示一种程度加深的临时的固化性状态,所以都不能进入“A+一点儿”组合,如例(2)在对《现代汉语800词》2形容词生动词表中4173个单音节、双音节、重叠式形容词进行考察后发现,性质形容词均可以与“一点儿”组合,而状态形容词和重叠式形容词均不能与“一点儿”组合,这也与我们的分析一致二)“A”的色彩义考察《现代汉语800词》生动词表中能与“一点儿”搭配的单音节、双音节形容词的色彩义可以发现,常用的单音节和双音节性质形容词无论是积极义、消极义还是中性义均可进入“A+一点儿”组合从“A+一点儿”组合的内部制约来看,“A”所具有的[±积极义]的语义特征不会影响“A”与“一点儿”搭配三)“A+一点儿”组合的语义特征“A”在理性意义上必须具有[+程度量]的语义特征,这是“A+一点儿”组合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A”的[+程度量]这一理性义决定了“A”与数量短语“一点儿”组合时蕴含着“比较”,比较的结果是“在某种属性量上存在‘微量偏离’”,因此“A+一点儿”组合隐含着[+比较][+微量偏离]这两个语义特征以上是从“A+一点儿”组合内部的成分制约来探讨“A+一点儿”组合的语义特点,要深入探究“A+一点儿”句式的句法表现和语义功能特点,就需要对“A+一点儿”句式的宏观句子功能选择以及中观的关联成分进行进一步的考察。
三、“A+一点儿”句式的句类分布及语义制约(一)“A+一点儿”句式的句类分布从句法分布来看,“A+一点儿”并非可以不受限制地进入任何一种句子功能类型不同句类因句法功能不同,对“A+一点儿”的句法表现有一定的约束作用,根据CCL语料库以及自省语料调查可以发现,该句式在不同的句类中表现出一定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A+一点儿”在进入提供信息的陈述句和索取信息的疑问句时不受限制,如例(3)(4);在进入表达祈使功能的祈使句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即“A”为消极义的词时,“A+一点儿”组合通常不能进入祈使句,如例(5);“A+一点儿”组合完全排斥抒发强烈感情的感叹句,如例(6)3)这件衣服长一点儿小张聪明一点儿这个孩子懒一点儿4)这件衣服(是不是)短一点儿?小张(是不是)聪明一点儿?这个孩子(是不是)懒一点儿?(5)厚一点儿!薄一点儿!远一点儿!近一点儿!勤快一点儿!?懒惰一点儿!整齐一点儿!?乱一点儿!(6)*这个孩子(太)勤快一点儿!*这个孩子(太)笨一点儿!*这个东西(太)贵一点儿!*这双鞋(太)便宜一点儿!(二)句类对“A+一点儿”句法表现的语义制约“A+一点儿”句式在不同句类中表现出的不平衡性主要是由句类的句法功能和“A+一点儿”组合的语义相互制约造成的。
在陈述句中,“A+一点儿”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比较项在程度量上的对比结果进行描述和确定,比量结果是比较主体相对于比较基准存在微量量差,与陈述句“提供信息”的句法功能相匹配,因此“A+一点儿”能不受限制地进入陈述句A+一点儿”是对对比结果的客观描述,可以用在索取信息的疑问句,其功能是“索取或确定比较的结果”,因此“A+一点儿”能不受限制地进入疑问句肯定的祈使句表示要对方做某事,以期实现心理期望在祈使句中,“A+一点儿”表示相对于比较基准,比较主体在某种属性量上尚未达到言者的心理预期,希望对方在量上进行微量调整,以达到言者预期由于祈使句式表达一种心理期望,积极义的形容词符合正常的心理期待,因此都能进入祈使句“A+一点儿”句式;中性义的形容词由于本身不表示褒贬,只要符合说话者的心理预期都可以进入这一类句式;而消极义一般不是我们正常的心理期望,所以“A”为消极义时,一般不能进入祈使句但如果消极义是说话者所希望的,它成为我们的心理预期时,这类形容词也可以进入祈使句式,如例(7)7)《为了宝宝,女人就要坚强一点,自私一点》(《宝宝树》2013-09-23)《女人,你应该再笨一点儿!》(《简书》2016-06-29)《对自己小气一点,对别人大方一点》(《豆瓣》2013-05-16)感叹句抒发强烈的感情,而“一点儿”通常表示比较主体相对于比较基准在量上存在微量量差,在语义上与感叹句的句法功能并不匹配,因此“A+一点儿”排斥感叹句。
三)“A+一点儿”句式的语义特点根据“A+一点儿”和句类的互动,可以分析出“A+一点儿”句式的基本语义特点:1.[+比较][+微量偏离]无论在陈述句还是祈使句中,“A+一点儿”都表达两个比较项基于比较而确定的微量偏离,语境通常能提供比较的参照对象由于“A+一点儿”句式更强调比较的结果,所以在这一句式中对比基准项通常不出现,只出现对比主体,但通过语境或预设可以追溯到对比基准项,如例(8)8)市场经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法制经济,胆子再大一点儿,步子再快一些,并不等于可以置法律不顾CCL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家买了洗衣机、热水器……一家用水多一点儿,总量就老鼻子了,请你们呼吁一下,水是不可替代的资源,大家一定……(CCL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市中心有一家银行,是平房,有4家商店,一家稍大一点儿,东西多些,其余3家,各是一间门脸儿,主要商品是食品,也有些粗犷的工艺品CCL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2.[±预期]“A+一点儿”句式在陈述句和祈使句中根据言者对比较主体在某种属性的程度量上是否有预期,语义可以分化为两类:一类是言者对比较主体在属性量上没有预期的、合意的基准,该类句子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的属性在程度量上进行对比,结果是比较主体略微偏离比较基准,不反映言者的主观好恶,是言者对量差的客观判断”。
陈述句就属于这一类,这类句子的语义特征是[-预期+客观描述];另一类是“言者对比较主体在属性量上有预先认定的基准量,对比结果是比较主体在属性量上略微偏离言者的预期,表达言者的不如意”祈使句就属于这一类,这类句子的语义功能是[+预期+主观评价]在祈使句中,“A+一点儿”格式的[+比较][+微量偏离]义与祈使句的[+祈使]的句法功能结合后,表示“比较主体在某一属性量上偏离了言者的主观预期,希望对方在‘量’上做微量调整以达到预期”3.[+静态]性质形容词既可以表示客体在某一个时间点上的静态属性,也可以表示客体在某一时间段内动态量变过程的实现,因此客体的比较有静态他较和动态自较之分他较通常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比较项在同一个时间点进行某种属性量度的对比,与属性的动态量变无关,是一种静态的比量;自较通常是对同一比较项在某一时间段内量度变化的对比,是动态的比量,需要与表示状态变化实现的完成体标记“了”共现A+一点儿”组合不具有时间维度上的变化,具有[+静态]的语义特点,因此“A+一点儿”格式不具有动态的量变属性,因此该格式通常用于他较尽管自较具有[+动态量变]的属性特点,但通过词汇或语境手段可以截取客体在属性变化上的两个不同时间点来进行对比,使以[+动态量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较也具有[+静态]的属性。
如例(9)中的“懒”“坚强”“差”“松缓”都可以表示量度的变化,但都可以将其转化为某一时段上的两个时间点的对比,消解动态的量度变化,因此自较也能进入具有[+静态]属性的“A+一点儿”格式中9)《在这件事上,妈妈懒一点儿,宝宝就多了一层安全保障》(《搜狐首页·母婴》2018-02-06)《每次分手都会比以前坚强一点》(《简书》2016-03-26)图上病人的血小板都低于正常值,但是病人的凝血功能并没什么大问题,就是比平时要差一点儿,也不影响,过几天就正常了CCL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妈妈说到这儿,口气松缓一点儿,“不过,生意的局面越来越大,光是你一个人照顾,也是照顾不过来……(CCL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4.[+相对属性]“A+一点儿”中“A”所描述的属性并非对比主体的客观性质,而是一种相对属性比如:相对于几岁孩子穿的衣服说“这件衣服要大点儿”,这个“大”是相对于比较基准来说要大从认知上来说,几岁孩子的衣服即使“大一点儿”其实也是“小”的,因此这里所表达的属性是相对的妈妈懒一点”中,“懒”并不是妈妈的客观属性,只是在“勤快”的程度上有所降低因此在这一句式中形容词所表示的属性是相对于比较基准而言的属性。
四、“A+一点儿”与关联成分的制约以上是从句类角度对“A+一点儿”的句法语义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在陈述句中“A+一点儿”常与虚词“了”和副词共现,构成“A+了+一点儿”和“副词+A+一点儿”的组配格式一)“A+了+一点儿”的句法语义特点在陈述句中,“A+一点儿”还常常可以加入虚词“了”,构成“A+了+一点儿”组合了”是“实现体”标记成分,4由于言者[±预期]、“A”“一点儿”与虚词“了”的互动,使“A+了+一点儿”格式产生语义分化,同时“了”的功能也分化为两个:5“了1”表达言者对比较主体在某种属性量上超出了预期标准量这一已然或已定性状的不如意的主观评价,而“了2”表示动态变化的实现形容词既可表示静态的属性也可表示动态的变化当言者对比较主体的属性量没有预期的、如意的基准时,“A+了+一点儿”表示动态的量变,通过谓词与“了2”的共现来实现对事件状态成为事实的标示,表示比较主体在某种属性上量度的微量量变已经实现,是对量变实现的客观描述,不表达言者的主观评价,具有[-预期+动态+客观描写+自较]的语义特征,如例(10a)当言者对比较主体的属性量有预期的基准量时,“A+了+一点儿”不表示动态的变化,而是一种静态的属性,通过谓词与“了1”的共现来标示言者对比较主体在属性量上微量偏离言者预期这一已然状态的主观评价,具有[+预期+静态+主观评价-如意+他较]的语义特征,如例(10b)。
10a)粥稠了一点儿[-预期+动态+客观描写+自较]他胖了一点儿[-预期+动态+客观描写+自较](10b)粥稠了一点儿[+预期+静态+主观评价-如意+他较]他胖了一点儿[+预期+静态+主观评价-如意+他较]如上所述,当言者对比较主体的属性没有预期的、如意的基准量时,“A+了+一点儿”格式具有[-预期+动态+客观描写+自较]的语义特征,但也可以通过词汇或语境手段将动态对比变成静态的对比,用于他较,具有[-预期+静态+客观描写+他较]的语义特征,如例(10c)但这里“A+了+一点儿”格式不表示动态的量变,而是对比较主体在某种属性量上超出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