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尼雅遗址所反映的中原文化交流

xiao****197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2KB
约3页
文档ID:84937555
尼雅遗址所反映的中原文化交流_第1页
1/3

尼雅遗址所反映的中原文化交流摘要:尼雅的前身是古精绝国,在尼雅遗址中还发现了写有古代于阗文字的木简及羊皮文献1995年尼雅I号墓地的发现,使尼雅考古获得丰硕成果,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轰动学术界,使尼雅遗址备受世人瞩目下面就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当时的文化交流关键词:尼雅遗址 西域 中原 文化交流 尼雅遗址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民丰县喀巴阿斯卡村以北20公里的沙漠中,其间的伊玛木加法尔萨迪克大麻扎(坟墓)也是赫赫有名尼雅遗址是一个以东经82度43分14秒、北纬37度58分35秒为中心的狭长地带东西向7公里宽,南北向25公里长,散布在尼雅河古河床沿线近年又将遗址区向北推移了几十公里在1700年前的公元三世纪,发源于昆仑山脉吕士塔格冰川的尼雅河经此向北延伸,那时这里还是一片繁荣的绿洲1700年以来,由于气候和地质的变迁,河床退缩,这里已经退化成为典型的流动沙丘地貌尼雅遗址的发现、调查和研究,开始于本世纪初近一个世纪在尼雅的工作,特别是自1988 年至今,中日尼雅学术考察队在尼雅遗址所进行的考古和相关学科的综合调查,对尼雅遗址的全貌有了更加详尽、准确的了解,使尼雅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尼雅遗址的面积虽然仅100 多平方公里,在新疆众多的古代文化遗存中并不算大,但令我们惊喜不已的是其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综观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西汉时期,西域各地中有不少的地方首领得到汉中央政府的册封在尼雅出土的汉文木简中有晋对西域上层人物册封的记载简文曰:“晋守侍中大都尉奉晋大侯亲晋鄯善、焉耆、龟兹、疏勒于阗下诏书到,王国维先生认为这一简意为“晋守侍中大都尉奉晋大侯亲晋鄯善王,晋守侍中大都尉奉晋大侯亲晋焉耆王,以下仿此故上十三字,实为五王之公号也”也就是说这简文是晋王朝对鄯鄯等五地方王的册封所以在魏晋时期,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统治较之汉代不是减弱而是加强了 在汉晋时期,西域城邦诸国,仰慕发达的汉文化,或派遣侍子,或遣使纳贡史籍记载“建武以来,西域思汉威德,咸乐内属而其大国莎车、于阗之属,数遣使置质于汉......在1995 年尼雅古墓地8 号墓随葬品中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其文字亦来自《汉书天文志》􀀁 在西汉和魏晋时期,西域和中西域和中原王朝保持着紧密的关系汉文化对西域的影响是深刻的,汉文化的遗存在尼雅遗址中发现也是必然的从本世纪以来至今在尼雅遗址出土的属于这一类文化影响的遗物有,丝织品,漆器,铜镜等。

尼雅所受到的汉文化的影响汉朝在神爵二年( 公元前60 年)设立西域都护府后,便“号令班西域”了汉朝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管理采取的是派遣官吏、册封首领和实行屯田等措施实际上,在西域都护府设立之前,汉王朝就已关注西域,并派遣使者来西域了在太始三年( 公元前94 年)汉朝派续相如出使莎车在敦煌汉简第391号中就记载了这个事实出粟一升二斗,以食使莎车续相如,上书良家子二人八月癸卯这件汉简和《汉简》的记载可以相印证承文侯续相如,以使西域,发外王子弟,诛斩扶乐王首,虏二千五百人侯、千百五十户,太始三年五月封􀀁续相如出使西域是汉王朝派遣来西域使者中比较早的一位紧接其后的是汉朝派遣的使者奚充国《汉书西域转》“莎车王死,无子,国人上书请万年为莎车王汉遣使者奚充国送万年”,但莎车王弟呼屠徵杀万年及汉使者,自立为王,约诸国背汉莎车王国内的这起反汉活动是被在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 为送大宛贡使而途经此地的冯奉世率西域其它诸国兵而平息的故奚充国来西域当在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 东汉以后,汉中央王朝对西域的管理加强了,政治影响比前汉更加深入了汉在西域各地的威望树立起来了也可能就在这个时期汉文字传到了塔里木盆地南缘各地,并得以应用。

马雍先生认为,在和阗地区所发现的地方铸币汉佉二体钱上,使用汉文字和佉卢文两种文字,其汉字的开始使用与班超来于阗等地不无关系􀀁 在东汉中期,汉朝政府对西域的统治体现为直接派西域长史驻西域而敦煌太守则代表中央政府有权管理西域长史,向西域各国下达旨意或转达汉朝政府的命令由东汉形成的这种对西域的管理机制由此而沿袭至魏晋在尼雅遗址出土的汉文木简中就有“泰始五年十月戊午朔廿日丁丑敦煌太守......”的记载( 362 号)这无疑是敦煌太守下达给精绝的命令或是敦煌太守与精绝国有关系的行文书简这条木简的发现, 填补了魏晋时期史籍中中央王朝对精绝行使职权资料之不足 从1901年英籍匈牙利人马克·奥里尔·斯坦因首次发现尼雅遗址至近年的中日尼雅遗址联合学术考察,尼雅考古已走过了近百年历程,特别是近年的中日联合学术考察,对该遗址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科学规范的考古发掘,发现了许多重要古文化遗存和珍贵遗物,逐渐揭开了尼雅遗址神秘的面纱196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将该遗址被公布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国务院公布将尼雅遗址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人们把它称为“东方庞培”、“古代梦幻都市”、“本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

因其地处丝路南道交通必经之地,大量文物的出土不仅反映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更为研究西域史、丝绸之路史、古代东西文化交流史提供了详实资料 以上就是我看过《中日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调查报告》之后查了一些资料对尼雅遗迹增加了一些了解和认识,它在历史上的作用有了更深的理解,从它出土的文物资料来推测当时那个时代的生产和生活,文化交流等,重点介绍了它在汉朝时与中原文化的交流参考资料:[1]林梅村等《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 文物出版社, 1984 年[2]马雍:西域实地文物从考, 文物出版社, 1989 年[3]《中日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调查报告》,1999年3。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